清早起来,陈默对姑娘发起了强烈的谴责:有好好的床不睡,非得和他挤一个地铺。
姑娘无视陈默的谴责,只是弯起了月牙,笑。
陈默带姑娘吃了早饭,回去收拾了一些日常用品和简单的换洗衣物,踏上了长途客车。
找回记忆第二站:曾经生活的高中。
那么,问题来了:自己在哪里上的高中来着?
模模糊糊有一些印象,但是,三个不同的地方是什么鬼?
找姑娘作弊,调用了陈默的资料,姑娘告诉陈默,资料上现实的是**第一高级中学。
这个中学陈默有印象,这个县区的第一高级中学嘛!在县里是重点中学,升学率还是很高的。奇怪的是,这个高中的位置并不是在县里,而是在距离县城20多公里外的一个小镇上。在哪里无所谓,也就是多做一会儿车的事情。
两人在镇上的车站下了车,陈默看着陌生的环境,一时不知自己该往哪里走。
十多年了,十多年没来过这个地方,变化太大了,自己那隐隐约约的印象和眼中的景象根本就对不上。有可能连车站的位置都变了,毕竟,看上去,现在的小镇比当初大了很多。
陈默问了车站里的工作人员,打听好了该怎么走,才和姑娘一起出了车站。
也没想着真的一路走过去,托这个高中的福,这里有一种运输职业,不是出租车,出租车在这里并不流行,起步价太高,鲜少有人会选择出租车。这里的运输职业叫蹦蹦,其实就是那种小巧的三轮车加上挡风和顶棚,基本上把三轮车整个包裹了起来,前面部分是透明的玻璃,后面坐人的部分左右开门处各有一扇玻璃。蹦蹦很便宜,基本上三块五块就能把人拉到目的地,车站到学校这段路都是固定的收费,按人头收取,一个人三块钱。三四里路三块钱,不算贵,带的行李不收钱,大件基本上也不收钱。
蹦蹦还是很多的,出了车站门口就有,一排蹦蹦停靠在站门右边,陈默也不挑拣,坐上了最近的蹦蹦,姑娘跟在后面。
上了蹦蹦后,陈默看了一圈,没有发现二维码,从口袋里拿出了六块钱递给师傅,说了目的地:“去高中。”
师傅爽快的应了一声,转动钥匙,打火起步,小三轮车轻快的发动了。
陈默隔着窗户看着外面的景色,感叹小镇的变化,印象中的那个时候,这里最高的还是五层高的楼房,还都是学校里的建筑,教学楼、宿舍楼等等,办公楼还是三层的呢。再看看现在,五六层的高楼坐落在道路两旁,整洁漂亮,各种店铺的招牌挂上上面,吃的、喝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真比当初的时候好多了。
下了车,站在了学校的门口,抬头看向门头,门头像是修葺过,比印象中的气派了不少,倒是里面的两排大榕树很印象中的差不少,十几年过去,也没见粗上几圈。
进了门卫室,被门卫拦了下来,学校是半封闭式管理,进入的外来人员需要登记,陈默在登记本上登记完自己从信息,门卫又说了一句:“两个人都需要登记。”
陈默又拿起笔,刚想写就愣住了:姑娘叫什么名字来着?
嗨,都TM在一起睡了两觉了(虽然只是单纯的睡觉),竟然还不知道人家叫什么,也TM没谁了,让别人知道肯定会大骂自己“渣男”。
姑娘看着陈默停下,小声的说了一句:“真红。”
真红?
陈默下意识动笔,又停下想了想:“这TM是人的名字吗?”再次动笔,在登记本上写上了“萧翠”两个字。
姑娘在陈默身后小声抗议:“人家叫真红啦。”
陈默拉着姑娘快步走进了学校。
姑娘不依不饶:“真红,是真红。”
陈默打量着四周,回道:“好的,小翠。”
姑娘纠正:“真红,是真红,我的名字叫真红。”
陈默问:“是游戏的开发人员给你命名的吗?”
姑娘说:“不是呀,是我自己起的。以后你要叫我真红,知道吗?”
陈默走向前面的教学楼,回答说:“知道了,小翠。”
姑娘追上陈默:“是真红了,真红。”
陈默走上了楼梯:“好的,小翠。”
学校里正值上课时间,一间间的教室里坐满了学生,陈默一边走着一边看着里面的学生,慢慢的走到印象中的教室,门口上有牌子,上面写着“高一九班”。
嗯,这里就是陈默高一时的班级了。
有记忆浮现:关于高中生活时的一些细节,高高摞起的教科书,在教科书后面躲着看武侠小说的陈默;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学习,在课桌上画下键盘所有键位位置的陈默;老师在讲台上巡视班级,在下面一时奋笔疾书,一时想不出问题的陈默;和同学高谈阔论的陈默;和前排女生说话脸红的陈默;收到信件被同学打趣窘迫的陈默等等等等……
嗯?在这个时候,这些信件,啊,原来,高中的时候,自己和初恋姑娘不在一个学校里。那时候,自己和初恋姑娘就是靠书信保持联系的,怪不得有那么多的信件。
至于为什么不用微信、QQ、手机,呵呵,那个时候,QQ刚出现不久吧。陈默记了起来:自己就是在高一的下学期接触到了电脑,也是在那个时候知道了QQ,记得为了申请一个好记的QQ号,自己和一个同学在网上操作了一个多小时,填写资料,提交,QQ号到手,不满意,继续填写资料,再提交,QQ号到手,又不满意,再次……
直到满满的一张纸上写满了QQ号码,陈默才停了下来,挑选了两个最好记的,剩下的都分给同学了。
现在想想还有一点后悔,当时申请的QQ号都是7位数8位数的,后来有段时间网上炒作QQ号,都可以卖钱呢。可惜了,当时都分出去了,一笔不小的外快没有了。
陈默从教学楼出来,来到了图书馆。
陈默对这里并没有印象,又在门口朝里面看了看,确实没有什么印象。
往前面走了几步,发现有家书店,门脸不大,门口摆放着两个简易的书架,上面放着不少书籍。这个就有印象了,当时的武侠小说都是从这里拿回去读的,“金古柳温”四大家,伴随了陈默整个的高一生活。
为什么只有高一?高二高三呢?
陈默的记忆在高一时截止,在这里并没有陈默高二高三生活的记忆。
怎么回事?“记忆屏蔽”对这一时间段的记忆做了着重处理吗?为什么自己想不起来高二高三的记忆?
有画面在陈默脑海里划过,陈默紧紧的抓住:那是两个地方,看里面的建筑,应该也是学校。
或许,自己的高二和高三生活并不是在这所学校里,而是在别的地方。
陈默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把圆珠笔从上面摘了下来,在本子上写下了两个地名,下一站就是其中之一。
中午在学校里吃了饭,发现食堂里的饭菜质量提高了不少,记忆中的饭菜可是相当难吃的,现在倒是有那么些许的可口。可能和当时的生活条件有关,毕竟现在的生活比以前好的太多了。
下午又在学校里转了转,找回了一些零散的记忆。
傍晚时分,陈默和姑娘走出了学校。
陈默也没有立刻去下一个地方的打算,准备在这里住上一晚,等明天天亮了再去下一个地方。
在小镇上闲逛了一圈,找到了以前经常上网的网吧,现在的规模可比印象中的大了不少,五六十台机器摆放在房间里,大小学生把里面塞的满满当当,人声鼎沸,大呼小叫,与以往十几台机器相比,热闹了许多。
看着里面吵吵闹闹的人群,陈默没有了上网的意思,从里面走了出去。
天色渐渐晚了,需要找到一处住的地方了。
陈默在街上找了一家旅馆,小镇里的情况,酒店就有些为难了,好在旅馆并不少。
费用也不高,50.70.90,根据房间的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陈默也不委屈自己,要了两间90的,只是姑娘不愿意,非得要一间。
这是要和陈默睡在一起的节奏啊。
陈默当然不同意,坚持要了两间房。登记时傻眼了,只有陈默一个人的身份证,这下好了,逐了姑娘的意,只能开一间房了。
最后,陈默定下了一件有两张床的大房间,一里一外两张床,中间有两个床头柜隔开,一般都是两个男的或许两个女的这样的组合才会住这样的房间,现在,陈默和姑娘就住进了这种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