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14900000059

第五十九章 刘福通的求救

朱元璋根据军师的计谋,决定:徐达率郭英、杨璟、缪永忠等部,乘机拿下陈友谅的重要门户宜城,攻克宜城后,向蕲州、黄州等地进击,控制陈友谅的江北道,然后渡江拿下浔阳、德安、鄱口等地;

常遇春率缪永安、冯胜、俞通海等部将,向湖口、彭泽、都昌等地进攻,占领鄱阳湖东、北;

考虑到陈友谅不会放过洪都,派赵德胜所部迅速支援洪都,同时攻占丰城、高安、永修、安义,控制鄱阳湖东、南;

汤和、张德胜镇守长江的泾江口,在江面设置一条长长的障碍带,防止陈友谅再次顺江而下,偷袭应天城。

赵猛与张兴武,率部,拿下道都、抚州,巩固了洪都东南防线,防止方国珍的侵犯。

朱元璋与军师刘伯温,亲自坐镇宜城,指挥各部围剿鄱阳湖周边地区,沐英所部与缪大亨将军一起,共同镇守应天城。

朱元璋在大军出发前,与沐英有过一次长谈,朱元璋说:“沐儿,我知道你有点失望,你喜欢征战,你也有能力战胜任何对手,但这次你必须留在应天城。其原因是,陈友谅手下能干的大将很多,只有我亲自率兵征战,才有机会收服他们,才能让他们为我所用,我不亲自出战,陈友谅的那些大将们,就会感觉我们轻视了他们,其结果就是拼死一战。我亲自率兵,即便投降,他们也会倍感有面子,明白吗?

要知道我手下的将军还是太少,就拿这次来说,这次征战就不得不出动了、我手下九成的将军们,以至于连应天城还得让你来守。以后我们的地盘会越来越大,需要的统兵的将领会越来越多,所以,最好的胜利不是消灭他们,而是征服他们的心,让他们为我所用。”

“你打仗是把好手,谋略也是很不错的,但你毕竟出道太迟,战功不多,我身边的将军们,那个不是在血水里滚过几遍的,所以你的分量还是太轻,不说陈友谅的将军们瞧不起你,就连我们自己的那些大将们,心里也是很难认可你的,因为你是我的义子,他们才表面上对你予以尊重。”

“你要想得到他们的认可,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征战过程,还要你的表现特别的显眼。应天城是我的老巢,别人来留守我不放心,我把你义母和你的几个兄弟都托付给你了,希望你给我守好这个家。这次我带走了大部分的将军和士兵,你将你的军队重新部署一下,做到我不在时,能威慑到那些,心里总想着蠢蠢欲动的人。”

朱元璋的一席话,让沐英感觉身上的压力倍增,无论多大的压力,他必须得扛下来,他立刻表态说:“请义父放心,孩儿定会保护好这座城,绝不让义父有后顾之忧。”

朱元璋说:“你办事,我还是很放心的,需要什么物资,你直接到李善长先生要就是。”

朱元璋带领众将和大军,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始向陈友谅的防区推进了,仅仅十天,徐达元帅就攻下了宜城,大军继续向蕲州、黄州推进。

常遇春将军率部攻下了彭泽,正在向湖口推进;赵德胜将军感到洪都时,邓愈将军已经攻下了永修、安义;赵猛守着饶州,张兴武带兵拿下了抚州。

整个局势对朱元璋是一片大好,对陈友谅来说,就是很不好了,朱元璋的大军,已经对陈友谅形成了围困之势,陈友谅已经感到压力倍增了,内部已经在为何去何从争论不休了。

一部分人认为:朱元璋乘着初战告捷之势,气势凶猛,应该避其锋芒,退守浔阳、黄州一线,待其气势告罄,再起反击。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朱元璋携重兵而来,应派人联络张士诚,请张士诚派兵偷袭应天城,我方避开朱元璋的主力,直接再次沿长江而下,与张士诚一道合力攻下朱元璋的老巢。

还别说,这第二条要是能采用,局势就不是后来的那样了,第一条建议,是老成持重的做法,收缩兵力守住浔阳和黄州,朱元璋则会头痛不已,一时半会儿拿陈友谅没办法。

第二条建议,则更是绝了,一旦实施,则应天城危在旦夕了,可想而知,陈友谅手下大将中,能人还是很多的。

陈友谅对上两条意见都未予采纳,他认为,自己的几十万大军,每天的粮草消耗,都是一个很大的消费,鄱阳湖地区,土地广大,是粮草征收的最佳之地,一定要保住这片地区,他的想法是,在鄱阳湖的东、南岸边,与朱元璋决战,保住自己的粮草供应之地。

第一条建议是稳妥的做法;第二天建议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第三条方法,是陈友谅自己的决定,则是寸土必争的两败俱伤的打法。

陈友谅的决定,正中朱元璋下怀,朱元璋正想通过拉锯战,在陆地上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因为在陆地上,朱元璋才有优势,而陈友谅的优势是在水战上,现在陈友谅主动放弃了水上的优势,打起了陆地战,朱元璋正好求之不得。

半月后,徐达将军占领了鄂黄的梅城,梅城对岸就是浔阳城,这一来,切断了陈友谅与他的老巢武昌之间的通道,这一步实在是太狠了,陈友谅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鄱阳湖了,后续的物资供应全部被切断了。

陈友谅的军队分成了三部,一部分在江北阻止徐达西征黄州的步伐;一部分则在洪都一带,与朱文正、赵德胜、邓愈他们进行拉锯战;第三部分则在鄱阳湖东,正在阻击常遇春大军的南下。

正在吴国公朱元璋的捷报连传的时候,北方的刘福通、小明王韩林儿,快马送来了一封紧急求援信。

韩山童死后,其儿子韩林儿被刘福通等将领们拥立为小明王,经过几年与元军的征战,占领了淮河以北地区、河南东部、及彭城一线后,就开始分兵插入元军的后方。

大刀敖和白不信领兵绕道桐柏山区,准备进入秦岭,被元军围在了桐柏山一带,正在激战;破头潘与关夫子率兵由彭城,向太行山进军,也被元军缠住了,刘福通身边就只有毛贵和自己两支人马。

元军统帅得知了刘福通部分兵,朱元璋与陈友谅正在宜城一带激战,机会难得,于是派人说服了东边的张士诚,许以重酬,与张士诚一起两面夹击刘福通、毛贵部。

刘福通左右受敌,且兵力单薄,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后撤至淮南一带,丢掉淮北一线,这样一来,关夫子与大刀敖的两路大军就没有退路了不说,淮北一线经营了十来年的地盘尽皆失守。

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有向朱元璋求救,因为当年朱元璋在郭子仪手下,也属于义军之列,只是尴尬的是,朱元璋与郭子仪是被他们联手逼走淮南的。

淮南目前是朱元璋的地盘,与其退到淮南,还不如请朱元璋派兵来救。

朱元璋接到来信后,找刘伯温先生商量,军师刘伯温坚决反对北上增援,军师的意思是,先解决陈友谅,再北上增援。徐达、郭英兄弟、常遇春、汤和等部将,心里对以前的事一直耿耿入怀,都不同意前往救援。

朱元璋确实是头痛了,淮南淮北是大多数将士们的家,他们的亲人、父老乡亲都在那里啊,一旦失守,恐军心涣散。

从大局上来说,刘福通与手下的五大帅,这么多年来,牵制了北方的数十万元军,一旦他们败了,大批的援军南下,即使陈友谅与自己联手,恐怕是以卵击石啊!

只有保住了北方的这支义军队伍,让自己在南方再喘息几年,平定了南方后,挥军北上,那时候局面就明朗了。

这时候,见死不救会让所有的江淮子弟们寒心,失去了民心不说,将来平定了江南,再北上时就不会有人响应自己了。

朱元璋的眼光是犀利的,人心比什么都重要,有了人心,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兵员、粮草、辎重。

军师刘伯温是仅凭战略上考虑的,这一点就奠定了两人的未来,朱元璋是以定鼎天下的眼光在考虑问题,刘军师则是以局部战略的眼光来考虑的,所以后来一个人成了皇帝,另一个人只能做幕僚。

这个时候去北上增援,表面上看,对江南的局势不利,实际上让小明王、刘福通的手下将军们,都欠下了一个天大的人情。

后来朱元璋平定了江南,北上征伐时,刘福通手下的许多将军们纷纷前来来投效,这是后话了,足以可见的朱元璋的谋略是相当的独道、老成。

北上增援是确定了,现在还有两步棋必须要安排好,第一、带多上兵力北上?需要哪些将军随吴国公北上增援?第二、留下来的将士们,如何布局,才能守住陈友谅的攻势。这很关键,别到时候走了,自己的老巢被人一锅端了。

同类推荐
  • 关东粮王

    关东粮王

    四平街曾经的首富郑老寒,其名庆义,字寒山十六岁闯关东成就自己的事业,本文就是他的传奇经历。他利用了张作霖称霸东北后,入主中原的机会,仅凭四千元资本的小粮米铺应对数百万元的大买卖,成了与四平八大粮商齐名的义和顺粮栈代理店,他抓住二十年代农业空前繁荣的时机,在粮谷的生产加工和经营上,以大豆三品为中心,尽管有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交互压榨下,仍顺利地完成他的资本扩张。他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游刃有余,即使遇到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急,很多人在买空卖空过程中因此而倾家荡产。他确从中得利,盆满钵满。期间他又涉足工商百货业,开了义和厚百货商场,形成采购、生产、销售又一个大企业集团。郑老寒在生活上严谨,他四平前后有两个小老婆,非常有故事性。特别是他与第一个小老婆的恩恩怨怨,很有看头。他的传说很多,其中,郑老寒买天桥,至今人们还津津乐道。版本也很多。本文根据采访当年伙计的真实材料,对郑老寒进行了描写。
  • 神州雁回

    神州雁回

    大明,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大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明嘉靖年,北有鞑靼战事、南有倭寇海患、内有民族纷争。朝堂之上牛人辈出、波澜壮阔。**********他,是派驻鞑靼的密探,跑遍每个部族、与蒙人交朋友。但成了敌我双方、生死守城之后,还能是朋友?他,原本还是大富之家的二少爷,为了保证大哥族长之位,早被父亲安排了纨绔子的人生。是什么改变了一切?童年任性的离家出走,还是……?十八年后的他,搅起一场与家族间的商战,只为回家?**********要想办法赚钱,修炼脸皮有用不?别人都抢到家里来了,还问怎么办?打!见鬼见鬼……!这世上真有鬼?!**********喜欢爽文的出门左转。写不下去的时候,我也喜欢出门左转。喜欢言情的……,当然不会来男频啦。不过,我尝试着加爱情当调料,广大男同胞莫怪莫怪。
  • 驿马照命

    驿马照命

    本书通过主人公吕奇,与高人研究甲午海战,参加三江口海战,参与刺杀日军高级将领,参加笕桥空战,参加石牌保卫战等一系列抗击列强的战争……
  • 大宋燕王

    大宋燕王

    绍兴十一年,南宋君臣赐死岳飞,收缴张俊、韩世忠等武将兵权,宋金议和,断送了大宋收复北方领土的最后机会,在不远的将来只能在苟延残喘中,一步步走向灭亡。而此时,不知道自己身负特殊使命,被安排来到宋代的杨丛义,路遇不平拔刀相助,却被冤进死狱,面对未知危险,看他如何一步一个脚印,从囚犯到入仕为官,与赵构、秦桧等南宋君臣斗智斗勇,得陆游、辛弃疾等辅助,最终统御天下军马,挥剑北伐,逆改南宋天下!一统东方沃土,功成名就!
  • 隋乱

    隋乱

    《隋乱》网络版原名《家园》,获得2008原创网络文学评选10大优秀作品奖。目前全部六卷都已经出版。《隋乱》是出版的版本,与网络版《家园》略有不同,请各方朋友按照自己的方式选择阅读。酒徒QQ粉丝群31174986,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热门推荐
  • 乱时穿空壹:黑白醉

    乱时穿空壹:黑白醉

    一场意外,狱暗术流落人间,她说,这是她的错,她会弥补,莫名其妙来到人间,开启不一样的奇幻之旅。有原则的她,在面对世间形形色色的人物时,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谁,又可以动摇她心中的根本?这是一个平行时空,古现并行。错乱的时空穿行着,旋时门连接着两个平行时空,上演着五千年后的历史,五千年前的顺史。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千金撩人

    千金撩人

    一场阴谋车祸,华丽重生,原本高傲不可一视的千金大小姐,沦为了苏家最不受宠的私生女,苏氏危机,她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他是高高在上的集团总裁,霸道狠戾,可以只手遮天,视女人如衣服,直到遇到了她。于她而言,这场婚姻是一场报复,有名无实。对他来说,这场婚姻是一场交易,各取所需。当她的守身如玉在被他吃干抹净的那一刻,失了身,也失了心,她还能否从这场契约婚姻中全身而退?几年后再次相见,她的身边有着和他如出一辙的儿子,他将她逼到墙角,欺身而上。“霍少,请您自重!”她对上他幽深的双眸。“自重?你连我的儿子也生了,还需要自重吗?可别忘记了,你是霍太太!”他,从来没有同意离婚!
  • 莽荒之纪

    莽荒之纪

    天下四分,莽荒大陆于南;人类于东;幻兽于西;在那北方,则耸立着一座高塔,散发着淡淡的威压,四周生灵路过,特地绕过此地。至于那片莽荒大陆,又分为原始森林与莽荒大原两个区域。无数的生灵生活在那片大陆中,生生衍衍。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形成了无数个种族,在这些种族中,则又以鹏族,猿族,异族,机械族四大种族,鹏族与猿族共治原始森林,异族与机械族共治大原。而莽荒大陆与其他三地共同通向一片大陆,那就是原始大陆。每地通往原始大陆的通道,我们称之为,圣道!注:在平时,各族都是化为人形的,因为比较方便,到了某些时刻,才会露出原形
  • 亘古禁忌

    亘古禁忌

    天澜重生到以鬼族占据主导地位的天焚大陆,是一个被天下第一家族家族拿来做祭祀祭品的天生废脉的嫡系子弟,死里逃生后不仅收服了天焚大陆禁忌一般的天焚魅,修复了经脉,还因为是亘古以来第一个祭祀未死之人,成为天焚大陆的亘古禁忌,给天焚大陆带来无尽的灾难……
  • 二零二七平行世界

    二零二七平行世界

    平行世界、异世界的双重出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能拥有神一样的能力,自由穿梭时间,感应预知的能力。每年的四月,真正的神会降临人间,此书围绕一个小女孩展开。
  • 修真重启

    修真重启

    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追求,而龙杰极爱武术,但因家境等原因始终难以追求自己的武术梦。但因机缘巧合获得一个黑色魔方,开启了全球修真。看龙杰如何追求自己的武侠梦,修真路。
  • 重生民国之璀璨人生

    重生民国之璀璨人生

    《穿越民国之我是团宠》第二部她重生于一个商业世家带着现代智慧做事业,集流量,卷粉丝将家族岌岌可危的店铺救于水火富家子弟青睐有加,她却高冷如冰偶尔客串一下捉妖人,为民除害自由的人生,如此多娇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阿泽写的小故事

    阿泽写的小故事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白玫瑰,玫瑰就一种颜色,其他的不是改了种,就是刷了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