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里国的那两位宰相倒是没什么表情.也对,这雪庵和尚和他们又不是一个教的,死活和他们有何相干。不过国王和另外一些大臣就有些不满了,雪庵和尚是他们寺庙里的大和尚,地位还挺高,要是允许他们随便到庙里抓和尚,似乎有些不妥,这一掺和到宗教的事儿,就是有些麻烦。
最后董宇祭起了大杀器,把诰命银印一摆,官帽官袍一放,满殿的大臣国王都傻脸了。
人都是向往美好的,此时的大明朝比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要高了好几个等级,比在后世他们和米国萨拉米的差距还要大得多,现如今代表着文明社会的官袍、官帽就在眼前,如果穿上,那是不是就表明他们的社会向前跨越了几大步呢?是不是就表示他们以后和这些大明官员同级了呢?
国王看着案子上宝盒中的银印,也是心痒难耐,急切的想要盖两个戳子,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他是国王,到底要讲究点身份,虽然上去就捧住盒子了,最终也没好意思当场找东西盖章。
古里国王也很贪婪,不过他的贪婪和董宇不一样,他想要的更多是名义上的东西,他想要把和大明的友谊建立的更深一步,他觉得光有印章似乎还不够,还想要董宇再承诺点什么。
关于盛立强他们带来的那些瓷器、丝绸之类的东西,董宇早就把它视作自家财产了,那是郑和给他的酬劳,他怎么可能再交给古里国王呢?有人能从董会长兜里掏钱吗?似乎不太可能噢。
董宇眼睛转了转,瞬间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凡我中华有重大事件之时,往往立碑以为凭证。如今既然贵国王想要稳固和我朝关系,某有一提议,可着我们郑大帅亲笔手书一碑文,刻碑以留纪念,可永昭万世。”
古里国王听明白之后,马上两眼放光,满殿的大臣们也是不住的点头称赞,“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国王大声叫好,董宇却是挥手制止了他的兴奋举动,“大王,在下要是回去劝说大帅,却是要费一番苦功的。”
这就是明显的讨要好处了,也不知道这国王是真的听不懂,还是在装糊涂,“那就辛苦贵使者了,还望使者多多帮忙。”
“我们大帅是我大明有名的书法大家,”董宇开始胡言乱语,听得一帮明朝官员头晕眼花,郑和的字可能确实不错,不过离书法大家,似乎远了点吧? “大帅的墨宝万金难求。”
现在连那一直忠诚执行着自己翻译任务的通事阁下,都开始频频向董宇使眼色了。
董特使浑然不顾,继续侃侃而谈,“如今陛下仅仅让本使者凭一张嘴,就想说动我们大帅在此地留下墨宝,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吧?”为了怕这家伙在继续装迷糊耍赖,董宇干脆给他来个白话文:“大帅的字很珍贵,想要讨来非常不容易,不知道国王陛下,准备拿多少财物来换呢?”
“哦!”国王愣神了,下面的官员呆住了,随行的大明官员们脸红了,只有董宇身后的李伟、大龙一帮人神色自若,这种事情见的多了,早就习惯了,不会讹人的会长大人还是他们的会长大人吗?
还好,这番话古里国王是听懂了,停顿了一下之后,国王仔细想了想,“既然大帅的墨宝价值万金,那我出一万巴南。”(巴南是一种当地金钱,用六成金铸就,每个直径三分八厘,底面有纹,重官秤一分。)
巴南?这巴南好像还没有官银值钱呢。董宇直直的看着那国王也不出声。两人就这样大眼瞪小眼,终于国王败下阵来,“好吧,我再加上蚕丝花手巾五十条。”
蚕丝?你居然送给我丝绸?你有我们大明的好吗?董宇决定跟这个家伙还是直来直去的好,“蚕丝手巾我不要,你们的蚕丝也不可能比我们的丝绸更好,这样吧,为了两国的友好,我看国王陛下也豪爽,就破例帮你一把,就是一万巴南,再加上一万斤胡椒吧。”
那国王十根手指一阵搓动猛算账,如果不是当着大明使者的面怕失了礼仪,脱下鞋连脚趾也加上一起算账该多好,现在光用手指头还真是慢呐!
一波和是二百五十斤,卖二百巴南,一万斤卖多少巴南呢?好像是七、八,八千巴南,还好,没有超过自己的底线,国王一咬牙,“好吧,我答应你了。不过这块石碑由你们来雕刻,我可以先把一万巴南先付给你,我相信你们的诚信,等刻好的碑送过来之后,我再把那一万斤胡椒给你。”
“成交!”董宇心情相当的愉快,不过,正事还是要再敲定一下,“那个雪庵和尚呢?”
“他,也不用你们费心,今天天黑之前,他就会出现在你们的战船上。”国王才不想让大队明军去寺庙里抓人呢,“不过,你答应的大帅手书石碑,可不要忘记。”
“放心,我还等着我的一万斤胡椒呐。”
两人击掌盟誓之后,董宇又按照大明的方式,和古里国王签订了书面和约,拿了那一万巴南,心情愉快的离开了古里王宫。
一出来,就看见跟着的一帮大明官员一个个脑门上汗津津的,看着董宇的眼神全都带着敬畏,或者说是鄙视。董宇才不屑去理他们呢,直接让盛立强把带来的礼物搬到自己的大商会号上去了,他则兴冲冲的向郑和报喜去了。
“手书碑文?”郑和摸着光溜溜的下巴,笑了。对于自己能留下这样的传世之作,恐怕任何人都不会拒绝的。
古里国王倒是没有失信,天色傍晚的时候,果然把雪庵和尚叶希贤带到了大明宝船上。
董宇一直以为雪庵和尚应该是个胖大魁梧、满脸横肉的光头佬,谁知道这家伙却是一个干瘦的小个子和尚。就这体型倒是和这些当地人相当,难怪他能那么快融入当地社会,混到寺庙里当主持呢。
只是这家伙看来最近生活质量不怎么样,或者是流亡之后操心的事儿太多,看他神情憔悴、皮肤干燥、两眼无神、眉毛花白的样,就像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谁能相信他仅仅是三十多岁四十不到的年轻人呢?
对于叶希贤,这么一个建文帝流亡海外的保驾大臣,审问一下其主子的下落当然是很有必要的,这种审问,却是绝对不会在大堂上进行的,郑和把他带到这儿来,也只是让大家确认一下他的真实身份,这要万一是抓错了人,带回去见皇上,可不仅仅是面子上好不好看,搞不好让皇帝怀疑了他的能力,因此而获罪不是没有可能的。
董宇身为此番和古里国王交涉的功臣,此次也有幸在帅船主舱中见到了闻名遐迩的雪庵和尚叶希贤。在场官员中还真有人见过叶希贤,那是翰林院中的一名教谕,老先生快六十了,却是老当益壮。建文朝时就是翰林院教授,燕王打下京城之后就毅然决然的降了朱棣。
如今郑和要下西洋,明成祖就让此人随宝船队担任教谕,以其学识试图教化蛮夷,怎么看怎么有点像贬官出京的意思。不过郑和要是所获甚多的载誉回去,老头说不定也能跟着升官发财,可见世间事事无常。
叶希贤被教谕老先生叫破名字,先是一愣,想了半天认出是前朝旧臣之后,破口大骂,一扫先前神色颓败的模样。满面通红,双目炯炯有神,若不是两边有卫士按着他,说不定就要扑过去咬老头两口。
老头刚认出叶希贤的激动惊讶刹那不见,满脸羞愤欲死。郑和赶紧挥手命人把叶希贤拉下去,既然已经确认了这和尚的真实身份,留他在这儿,只会增加大家得不愉快,还是眼不见心不烦吧。
叶希贤下去肯定要受些罪,不过性命倒是暂时能得到保证,郑和肯定不会让他死到船上,不管怎么着都会把他活着带回京城,由皇帝陛下亲自公审宣判。抓到这么一条大鱼,朱棣的赏赐能少得了吗?
人已经送过来了,郑和交代的差事已经办完,那当初许下的好处董宇能不讨要吗?其实还没等他张口,郑和就已经把一切都办好了,庆功宴完后,直接让盛立强领着他去接收那四艘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