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07500000181

第一百八十章 重要关键

叶成景点点头,接着放下了筷子。

银质的筷子发出一声清脆的撞击声,他接着道:“那王妃可知今年兖州大旱?”

林青歌一愣,身为看过原著的人,她自然是知道的。

这件事是叶成景的功绩,也是这件事导致了林家和林青歌彻底决裂,而后林青歌失去利用价值,后被叶成景赐死的。

不过作为林青歌来说,她肯定是不知道的。

身处京城,林家的深宅大院之中,要是知道才会显得奇怪。

林青歌抬起头,眼神中是恰到好处的惊讶和茫然,让人几乎寻不出破绽。

“王爷,您说什么呢?今年的兖州不是丰年么?”

盯着林青歌看了许久,纵使是叶成景也不能分辨出她究竟是说真的,还是在装傻。

虽然此前林青歌再三和自己表明心迹,可他始终觉得,作为林家的女儿,她不该一无所知,或者说她表现出来的这种无害让人并不相信。

坦白来说,被叶成景盯着还是颇有压力的。

从某种角度而言,林青歌或许是除了萧廷逸自己以外,最了解他的人了。

她很清楚,叶成景在面对敌人时的冷酷无情。

没再林青歌脸上看见任何破绽,叶成景终于是低下头,随意搅了搅碗中的鸡羹汤,“这么说林太师也并不知情?”

林青歌一顿,她意识到这或许是个陷阱。

她不能替林太师辩解,于是林青歌只是摇摇头,“父亲从来不会和我谈起朝政上的事情,王爷兖州没事吧?”

叶成景舀了一勺汤送进口中,方才慢悠悠抬眼看向她。

语气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其实很严重,你还记得昨天那个男人吗?”

“王爷是说那个拦住车马,自称是来自兖州的男人?”

“是,他告诉我兖州大旱,名不聊生。百姓易子而食,但是地方官员却为了政绩瞒报,甚至增收赋税。”

萧廷逸的话句句听起来都很致命。

林青歌虽然早就知道这些,却还是表现出了惊讶。

“这,这都是真的?”

“我也怀疑,所以派了探子去兖州。”

林青歌皱起了眉头,萧廷逸今天对自己显得格外的坦诚,几乎毫无保留。

但林青歌却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好消息,很显然,萧廷逸他这样做的目的不可能是出于对自己的信任。

他这话更像是一种试探,对于自己态度的试探。

“怎么会这样——”林青歌皱着眉,接着又抬起头,看向萧廷逸,“王爷为何要同我说这些?这应当是机密才对吧?”

“嗯,的确。”叶成景点了点头,“但是你我是夫妻,夫妇本为一体,更何况兖州是谁的地盘?”

叶成景的手轻轻覆上了林青歌的手,他的表情看起来很是认真,几乎让人深信他说的那些话。

想到这一节,林青歌几乎觉得有些不寒而栗,却还是按捺住将自己的手抽回来的冲动。

“王爷,您的事情我不方便置喙,但是在必要的时候,我相信您一定会秉公办理的。”

这是表忠心,只是也成景愿不愿意相信又是后话了。

闻言,叶成景似乎有些意外,他松开了林青歌的手,“我还以为你会求我不要查这件事呢。”

“王爷您不必这样试探于我,我既是林家的女儿,更是您的妻子。”

天知道的林青歌诚恳地看着萧廷逸,事实上却早已经快吐了。

想来叶成景的感受也好不了多少,他脸上的神色有些莫名,到底是看了一眼林青歌,站起身来,“王妃如此深明大义,本王甚是欣慰。既然如此,那今日就到这里吧。”

林青歌也跟着站起身,一脸柔顺的笑意,“王爷慢走。”

两人演戏一个比一个演的开心。

在叶成景离开之后,林青歌也是彻底没了胃口。

原本好端端的一顿饭,因为萧廷逸弄成这样,林青歌也是没想到。

她隐约觉得,昨天的那个男人会成为整件事情的关键。

从兖州到京城,一来一回怎么也得半月有余。

既然萧廷逸敢告诉她,那么便是不怕她将这个消息告诉林家。

他的手上究竟掌握了什么?什么样的底牌能让萧廷逸这样自信?

林青歌觉得自己的头都要大了,想了半天,终于还是让徐嬷嬷上来,将碗筷都收拾下去。

不知怎么的,她忽然有了个念头,出府打听打听状况。

时间要选好,趁着萧廷逸不在家,省得他哪天又心血来潮,过来林青歌这里,那可就穿帮了。

某天,宫里传来消息,诏萧廷逸赴宴,当晚林梦景便打算出门。

换好了一身男子的衣衫,青棠拉了她,“小姐,你可想好了,若是被发现,王爷恐怕会生气。”

“不被他发现不就好了,你现在就躺我床上去,熄了灯,也没谁敢来打搅,放心吧,我很快就回来。”林青歌捏了捏青棠的脸颊,一个闪身便消失在了夜色当中

和头一次 出门一样,林青歌仍旧是觉得稀奇。

古代的夜生活竟然半点不差,只是可惜了没什么好酒,这个时代的酒不是度数太低便是杂醇太多,她很怀疑若是喝多了会不会失明。

这次不是十五,街上的行人相较于上次也少了许多。

看着路边买面具的小贩,林青歌不由想起了上次遇见李绍的事情。

下意识左右看了看,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还好没那么倒霉,若是次次都能遇见李绍也太背了一点。

既然她这次出门时想要打探消息,那么茶馆酒楼是三教九流的汇集地。

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会在酒楼歇脚修整,按照书中的描述,京城最大的酒楼叫红袖招。

顺着御河一路向北行,没多久,林青歌便看见了一座灯火辉煌的酒楼。

这个时代没有电灯照明,晚间的光线便全部都由蜡烛,来提供。

可见楼内的客人云集,林青歌心下一喜,知道自己这是来对了地方了,笑着进了酒楼。

很快便有店小二上钱,“客官,您几位。”

“就我一个。”

“好咧,这边请!”

同类推荐
  • 将军大人不要逃

    将军大人不要逃

    这是由一只人字拖引发的血案,呃,故事……有谁像她这样穿越的,人家穿越被车撞得穿越,她倒好,不过是亲眼目睹了一场车祸,那个被撞的大叔在飞起来的时候,那双旧旧的脏脏的人字拖脱离了开来,在空中划过一个完美的类抛物线,准确无误的打在谭丁丁的脑门上,如此那般,就穿了,还穿在一个乞丐的身上。谭丁丁从此开始倒霉事就没有断过,她也就理所当然的将这一切归咎于那只人字拖。要知道好不容易有个馒头,被狗抢了,气急败坏骂老天,被雷劈了。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收留她的人家,被逼婚嫁给八岁的痴呆小娃。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丫鬟的工作,却遇到恶魔老板了。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喜欢的人,却是……,嘿嘿,她要改变现状,开始女追男的路程,写出一封封惊世骇俗的情书,做出有一系列惊天动地的事情……
  • 镜花美人

    镜花美人

    一盏花茶,品尽人间百态看透人情冷暖。从降生之日始,日子便注定不能平凡。一袭玫红花间勾凤长裙,一张白骨可凌面具。承包了全花楼里所有媚态与妖娆。一颦藏笑,一抹丹红,一张铜色梳妆镜。承载着五国的勾心与危机。人生,本就像这铜镜一般,看似圆滑美丽,却早已遭过千疮百孔,流放出的,不过虚实不分的血泪罢了。前世,欺骗、利用、下毒祸害了她一生,今生,她处处提防,却还是惨遭荼毒。当绝美的面皮被活活割下,泪水的盐感将模糊的血肉洗刷出一路路伤疤。面具和妆台成了她一生摘不下的皮衣。
  • 豆腐妹要翻身

    豆腐妹要翻身

    她到的“家”,丫环赶小姐出门自己替嫁,造反了;收留她的王府,大哥是旧情人小弟却是她实至名归的夫君,张冠李戴;本是未来公公,却成了自己的老爸!天上掉馅饼了!居心叵测的老头竟敢以自己为筹码去某朝篡位!我比窦娥还冤啊~~天不灵地不灵,天下大乱发神经。君臣关系、父女关系、主仆关系……我和公主是情敌,我和丫环是冤家。小小豆腐女,要怎么驾驭混乱的古代亲们喜欢的话一定要多多支持哦,花花收藏评论大把大把的来啊,砸死我吧~~
  • 农门药香:捡个相公种包子

    农门药香:捡个相公种包子

    包子美人,大梦而归,左撩郎中,右斗富贵。然而,郎中,狼种,一撩就上身,简直成了黏人的烫手山芋。腹黑朗中,医毒双精,玉面弄权,独宠村姑。村姑要杀人?郎中:我便是沾血的刀,我还是致命的毒。人要杀村姑?郎中:来,咱们先谈谈。村姑杏眼微睁,妖瞳乍现,郎中脑海深处一妖娆身影忽被点亮……叹前缘,前缘误。且顾今下。
  • 宫倾凤权
热门推荐
  • 菩提道

    菩提道

    一只手掌,托起了一个世界。一个人类,颠覆了群妖众生。一个女人,撑起了无边岁月。更有一个故事,留下了千古传说。
  • 武僧异世游

    武僧异世游

    一个小和尚,穿越到了异世界大陆,面对公主和女皇的挽留,他就只想着回家?
  • 赵阿树

    赵阿树

    这是一篇细腻的幻想文学,里面有惊艳,有温馨,当然,也有必不可少的悲伤和难过,毕竟,在成长过程中,这些好的,坏的,这一切都是蓝色时光里最珍贵的回忆。
  • 傲神无双

    傲神无双

    新书《黄泉大圣》已发布希望兄弟们前去顶顶!
  • 血色江湖!

    血色江湖!

    心智单纯的少年,因为一位充满江湖的少女而闯入江湖、南柯一梦不知是对是错、但全力人前行,在不知是对是错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正所谓一入江湖深度海, 回头已是百年深在这条江湖路上到底是对是错你我无法判断,那么就请跟随我们的主角进入他的世界巡游一番,在此寻找与你与你共同的经历,峥嵘岁月砥砺前行,你我皆是江湖儿女,共同寻找江湖中的共鸣,此小说献给那些有梦且在寻梦追梦中的你,谨以此作品献给为“梦”而奋不顾身,无谓对错输赢的你!!!
  • 天命帝国

    天命帝国

    父母双亡又丹田破裂双腿残废的林询在绝境中一步步崛起,默默积蓄力量报仇雪恨,为查明父母遇难真相,毅然走出家门,迈进波澜壮阔的大陆世界,进郡城,走州府,去王都,一路成长也一路强化强者之心,探秘境寻机缘结挚友,一路历经艰难坎坷,后又借助先祖遗泽建立势力,历经多方阻难最终击败强敌统一大陆,成为天命大陆最强帝国天命帝国之主。
  • 鸿蒙国志

    鸿蒙国志

    鸿蒙国的传奇故事,线索人物为许大少(仁川兄),但重点不是围绕他的,所以川哥没有主角光环,剧情导向性较强。
  • 团宠女主
  • 丧偶的企鹅

    丧偶的企鹅

    临死时,你会拥抱天使还是魔鬼?请务必告诉我,我好随你而去。
  • 拾穗集

    拾穗集

    《拾穗集》是 刘战英所著的散文集,文字隽永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