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手下有个叫高缭的,为官三年,从没做过什么错事,一天突然被晏子免职了。左右的人觉得晏子这样做不合情理,前来劝阻。晏子解释说:“我是个有很多缺点的人,正如一块弯弯曲曲的木料,必须用规矩来定方圆,要用斧削凿啃,才能造就一件好器具。我手下的人就应像这些规矩斧凿,帮我去掉那些不能成器的地方。高缭和我一起做事整三年了,对于我的缺点过错,从来没提出过任何批评意见。高缭只是一味顺从我、称赞我,这对我更好地工作又有什么好处呢?非但没有,反而有害。所以我决定辞退高缭,原因正是你们所说的‘高缭无过’。”
摘引自《春秋故事》
社会上,德高望重、才学兼备的人经常是大众追随的对象。追随,以现代的语言来说,就是我追随善知识、追随一位长官,乃至追随我的一位同学、一位朋友。
人生在世,不能单独存在,不能靠自己单打独斗而成功,一定要靠因缘际会,所以人与人之间,有时是别人来追随我,有时候我也去追随别人,随情况而定。你有条件,我追随你,我有办法,你追随我,追随来追随去,人之常情,不足为奇。问题是,在我们追随了对方以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追随一位政治家,必定要搞政治;我追随一位军事家,必定会参与战斗;我追随一位旅行家,就要跟他出外旅游;我追随佛菩萨,就只有学佛做佛教徒了。
人要有对象可以追随,才有机会学习成长,那么我们应该追随什么人呢?
一、追随亲族长辈。中国人都主张敬老尊贤,如果自己的亲族长辈你都不尊敬,目中无人,是会被人看不起的。汉高祖的儿子刘盈,所以取得皇位,就是因为听从参谋人员的建议,经常访问商山四皓,让汉高祖感佩。年轻子弟懂得尊敬长上,确实会增加自己的品德,也容易为人所接受。
二、追随仁德圣贤。人不能不崇拜偶像,见贤思齐,如果追随善良仁德的人,必然有善良仁德之心,此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来多少人万里投师,就是为了找一位自己心仪的善知识作为学习的榜样。一个年轻的学者,如果心目之中都没有圣贤,都没有崇拜的偶像,则此人必然目空一切、桀骜不驯,如此想要谦恭有礼,虚心好学,将来能有所成,此实难矣!
三、追随有识学者。儿女要依赖父母,学生要依靠师长,年轻人的前途要靠有识之士的提携。因此,聪明的父母不但为儿女找寻好的朋友让他结交,乃至要帮他找个有识之士跟其学习,必能受益。《四十二章经》说:我们跟五百个人布施结缘,不如和一个有学问的人亲近;对五百个有学问的人恭敬布施,不如和一个有思想有实践的圣贤来往。由此可见,吾人在成长过程中要靠大善知识给予教导指示。所谓“明师难遇”,过去的年轻人,遇到一位有识之士,追随其左右,一学就是十年二十年,数十寒暑不离师门,最后终有所成。慧远大师在庐山三十年,多少学者聚集;慧忠国师在南阳四十年,多少学人参访。追随有道之士,不计时间长短。
四、追随权势富贵。有的人不追随圣贤,也不追求自己的理想,只是心外求法,追随荣华富贵。贪恋荣华富贵的人在有钱人前面只会感到自己卑下,在有权人面前也会感到自己微小,所以益发羡慕权势富贵,到最后被权势富贵牵着鼻子走,找不到自己。所以,吾人能追随圣贤、善知识最好,不能的话,也得要追随自己的良心、自己的理想!
·佛光菜根谭·
养心要如明镜止水般澄澈,
立身要如嵩岳泰山般崇高,
处世要如青天白日般坦荡,
待人要如光风霁月般和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