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在全大唐的边境线都设置了关口,想要进来就只能通过认证,而试图偷偷进来的人都被边防的士兵当场处决,就是为了给其他国家一些威慑,总不能什么人都跑到大唐来,大唐还有很多人没有解决呢。
李恪去兴州看看兴州建设的如何,兴州百姓一起建设,速度很快,很多人已经住进来都有了正常的生活。
“但是这些人现在在这没有任何产业,到时候怕他们会引起骚乱。”
“给他们找点事干,一家分几只鸡几只鸭,先保证他们不被饿死,以后如果有需要工人的地方再考虑他们。”
李恪就用这种方法吩咐下去,令手下的人这样去安排更多的外来人员。
而后李恪回到长安商议边境问题。
“我们现在人手不够了,我们需要一些能够听得懂外国话的人去办这件事,可是很多都是我们培养的使臣,总不能让使臣去办这件事吧。”
“陛下,我们现在可以将一些外邦人彻底变成我们的人。”
“该怎么做?”
“让他们成亲,我们要找一些有势力的家族,看看他们愿不愿意让自己的家的女人嫁给一个外邦人,亲戚也好,侍女也好,总之就是要把这个外邦人留在这里。”
“好主意,我们现在现在要去找一些你说的这样的家族,或者直接让诸王府看看有没有这样的人出嫁。”
李恪率先想到了李治,于是跑过去找李治商议。
“皇兄,臣弟府上的确可以安排这些人,别的不多,侍女不还多得是,可是我们怎么能保证这些侍女就愿意嫁给他们呢?”
“这个就得你我二人先把把关,我们准备办一场相亲大会,让这些外邦人都来展示一下自己,你我二人着重看的就是他们的能力和心思,如果我们觉得这些人能够干的好,那就把他们留下。”
“可是皇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人难保后面会做出什么事来,比如会放一些外国的歹人进来,到时候恐怕我们会吃亏啊。”
“放心吧,朕早有安排,这些人只是让他们先顶过这一阶段,朕已经办起了学堂,让我们的人进行学习,等到我们的人能够和这些外邦人沟通的时候,那么这些人想好好干就好好干,不想好好干干脆就不用了。”
“然后就到臣弟府上养着是吗?”
李治的反应很快,李恪大笑。
“还是瞒不过晋王你啊,放心,朕不会白白让你付出的,我送你西南十州,你就负责选出几十个侍女和他们成亲就好了。”
“臣弟的封地已经够大了,百姓也越来越多,皇兄给我地的话怕是不能满足臣弟了。”
“好啊,学会和朕讲条件了,那你说,你要什么?”
“臣弟要二十辆战车,和二十个能够操纵战车的战士。”
“做人可不要太过分,朕不过是管你要了一些女人,你这是管朕要命啊。朕都没有任何一支部队有二十辆战车这么大规模。”
“皇兄只要做出一辆车的模型,再把图纸给臣弟就好,这边自然有人可以造车,忘了吗,廉州船厂现在可有大批人才。”
“好好好,谁让朕有求于你,你要是有那么一天可千万别来求朕,要不然有你好看。”
李恪越来越喜欢他这个弟弟了,有勇有谋,从不吃亏,还处处都帮着自己。
回去之后李恪发布征集令,召集这些想要在大唐谋事业,以后就在大唐安家的外邦人,自己可以提供工作和相亲对象。
这项政策太诱人了,无数的外邦人跑来想要得到这样一个机会。
“陛下,臣觉得我们要把门槛再提高一些,加一些条件,比如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对大唐有一定了解的,以前在自己的国家是干什么的等等,总要选出一些优秀的人,否则太亏了我们大唐的姑娘了。”
李恪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自己家的白菜不能随随便便什么猪都可以来拱。
于是李恪找人弄了个集体面试,让自己这边的使臣去与他们交流。
好在李恪还懂一些外语,有些人也骗不了李恪,就这样经过几天的筛选,最终选出了一百多位等待李恪和李治来确认的人。
“朕觉得这些人就算不错了,我们再选出来一半,然后给他们几天的熟悉的时间,到时候抓紧成亲,边关的事可耽误不得,现在还有很多人想要往里进,都被朕的士兵拦在边境线外面了。”
“皇兄,恕臣弟愚昧,为什么不直接拒绝和他们的往来呢?这些国家有一些都没有我们一个州的百姓生活好,那里有些人可能活都活不下去,才跑到这边来的。”
了解历史的李恪知道后来的中国就是因为这样才又一次导致了战争的发生,人民经受了更多的苦难,所以李恪决不允许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又没办法直接和李治说明情况。
“晋王有所不知,只有这样,大唐才能在全天下站稳脚跟,当天下人都以大唐为强,那么就不会再有人敢轻易骚扰我们了,想一想上一次海国的贼人为什么敢带兵入侵我大唐,还不是因为我们不够强吗?”
两个人交谈了一会,赶紧开始了自己的选秀活动,要给自己选出一批优秀的臣子,要给自己的侍女选出一批好夫婿。
这些外邦人有很多没有经受过成体系的教育,对于一些东西他们只是口口相传的,不想我们一样有古籍和文字记载,有教书先生讲解给我们听,所以这些人文化水平的差异很大。
但是能用的就这么多人,李恪也没有其他办法。
最终李恪和李治两个人选出了六十个左右的外邦人,又给这些侍女一次选择的机会。
“朕怎么觉得你我二人像个媒人似的,放着该做的是不做,在这帮着女人选相公。”
“还不是皇兄提的好计策,快些选吧,选完了赶紧去培养我们的人,臣弟总觉得这些人不太靠谱,好像还没有小儿的书童懂得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