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启
设备在针对谭飒实时情况数据进行迅速的方案调整后完成细胞标识。治疗正式开始。
一副连着多条导管的面具型设备部件往下移动,覆盖住了谭飒的脸,然后按照谭飒的脸型进行了精确调整。面具型设备部件两边侧面各伸出一条带有尖头的细管紧贴谭飒脸型延伸,在即将到达谭飒枕部时开始调整角度,向里穿刺,直到延髓处停下。尖头迅速分解露出切面贴上延髓。接着,谭飒所处透明舱体的两壁开始往中间靠拢。舱壁上任何一点在接触到障碍后就会开始调整位置。最后谭飒整个身体被固定得恰到好处,在几乎不影响体循环的情况下保证不会出现能影响治疗的震动。
固定完成后,贴在延髓上的两条细管开始工作。细管一方面吸收脑部通往脊椎的命令信息,和脊椎通往脑部的反馈信息,另一方面发出稳定的上述两类代替信息,让治疗期间身体能够正常运作,而且可以告诉分别脑部和身体状态一切正常。为的是防止治疗期间,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脑部发出错误命令信息或理解错了反馈信息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造成连锁破坏。
设备接管谭飒身体瞬间,虽然身体被固定了,不会造成移动,但可以看到谭飒部分肌肉出现了规律跳动。设备迅速对命令讯号进行调整,不一会儿可以看出谭飒全身进入了放松状态。
这次治疗其实并不需要打开谭飒的颅骨,之前老人在练习用模拟世界时,把谭飒颅骨打开,只是为了能用肉眼直观感受一下治疗时谭飒脑袋的宏观变化。面具设备在谭渊前额位置又刺入了无数根肉眼无法看见的细管。细管一直深入,穿过大脑皮层到达预定位置。这种细管非常非常的细,平常人被扎到甚至拔出后,都不会被感受到。这些管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工具运输管、材料运输管与带有分类整理功能的回收管。
就在细管都一一到达预定位置后,一簇簇纳米机器人和微型细胞器打印机被送入谭飒脑内。其实这时代纳米级的工艺早已经是等闲之事。不过同是纳米级的机器人,体积差距可以达到几百倍(1um=1000nm)。体积比较大的纳米机器人只能通过血管移动,最佳的作业环境是血管能通往的地方。但要在细胞比紧厚的位置作业就需要“开山凿路”了。要实现细胞间自由穿行的话就要使用到特小型的纳米级机器人。
众所周知,要把东西做得越小就要做得越精细,同时也越脆弱。所以特小型的纳米机器人的应用并不算广泛。作业在脑内这种充满有放电功能神经元的环境就更是困难。普通的特小型纳米机器人一方面由于其脆弱,在放电环境容易被击穿。另一方面,放电环境对纳米机器人的控制信号会造成极大的干扰。但是,要在人类最精细复杂的部位-脑部,作业又不得不选特小型的机器人。
所以事实上这台设备所突破了的重要技术难关之一,就在于特小型纳米机器人制作材料上。纳米机器人70%由超导材料组成,核心被一层不会因大脑放电而击穿的致密绝缘材料包裹。而另一个难题“放电环境对纳米机器人控制信号的干扰”始终没找到解决办法。所以只能绕开这个难题,通过数据预测目标脑部的变化,给纳米机器人预设作业方案。虽然通过一次次算法的修改,数据预测能力已经得到大大优化。然而相对人类脑部的复杂度而言,还是远远不足。就因为这个缺憾,成功率也大大打了折扣。
微型细胞打印机在接通专门的材料运输管后开始进行指定细胞的细胞器打印。而纳米机器人到达谭飒脑部后立刻分工合作。机器人们按照“方案图纸”找到了被标识的需要清理的细胞,注射器型的机器人将其储存的溶解液完全注入目标细胞后回到材料运输管补充溶解液。每个细胞需要多少溶解液是通过严密计算得出的,所以每次补充溶解液的量是不同的。清理型机器人,在旁边等待细胞溶解后把细胞残骸进行收集,运回回收管。回收管通过分类,把残骸或运出谭飒脑部,或运至材料管,再次成为细胞打印材料。而搬运型的机器人则把打印好的细胞器运到相应位置。最后由构筑机器人把各种已经准备就绪的细胞器和材料进行组装拼接成完整的细胞。
无数纳米机器人在谭飒脑部按照“图纸”把细胞一个一个换掉。在旁边监视谭飒脑部实时情况数据的老人却没有露出安心的表情。因为从数据来看,谭飒的各种参数仍然在持续下降。不过这也不完全是坏事。各种参数都降低意味着脑部活动也相应减少,这会使纳米机器人获得更好的作业环境,增加作业的精确度。而且脑部活动减少本来也在脑部变化的预测之内,活动减少也意味这变化减少,这还会使原本预测变得更加准确。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谭飒脑部的细胞替换已经基本完成了,部分区域的纳米机器人已经带着微型细胞打印机开始撤离了。谭飒脑部的实时情况数据虽然没有继续下降,但是也没有回升的迹象,离正常范围还相差甚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是数据跌破了某个临界点就会造成预料外的结果?”老人迅速的思考,额上的两颗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滴。
治疗终于完全结束,谭飒的脑部物理形态与治疗方案的目标形态完全一致,可以说这次设备的作业完成度相当完美。但谭飒的脑部数据却始终没有回到正常活跃度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