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600000703

第四十九章 科举(2)

但是冯沪祥对于这些个闲言碎语,却是丝毫不在意,在他看来,虽然说民族大义当然要讲,但是起码目前看来,段业的大义无亏嘛,人家是汉人,也是在胡人手下当官,可是他助纣为虐了吗?没有吧。如今这么多汉人帮胡人做事,凭什么就去苛责段业?这不公平!

更何况对于冯沪祥这种人来说,他不缺钱,不太缺名声,他想要的,无非是个实现人生理想的机会罢了。

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这种家境盈实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不就是一身所学,能够有个施展的机会吗,如今天下方乱,但是各路诸侯,冯沪祥都数了数,却发现没有哪家比得上段业这里。

段业出身平民,这样他就不会有门户之见,反而能够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招揽天下英才。段业不是士族,所以在他心中,最重要的一定是才学,而不是血缘。更何况,段业今天的一切,天下人都见证了,他是一拳一脚,自己打出来的一片天,没有任何的讨巧,没有任何的其他因素,完全靠自己。

这样的人,当然是有真才实学的人。像冯沪祥这种心气甚高的人,才会真正看得上。

再者,段业这次举行的科举考试,其实才是最终打动冯沪祥的决定性因素。

人才选拔,从来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最开始,任何人肯定都想把位置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尤其是给自己的儿孙,这也是人之常情,谁不会把好东西留给自己呢?

但是很快就发现这不行。越是重要的职位,越是不行。

王位是可以世袭的,因为王位是一个家族的统治权,需要血缘做传承,但是即便是血缘都可以,也还要看看嫡庶,看看贤愚呢。

但是官位是不行的,因为丞相就算很能干,丞相的儿子却不一定能干,就算能干,国王也不希望让丞相的儿子接着干,因为如果父子都是丞相,很可能丞相就不想当丞相,想当别的了。

无论如何,对于官员的选拔,都有的共识,是不论公私,都得选能干的人。

秦代之前,办法很简单,完全贵族世袭,但是自从秦代之后,不论朝野都有了共识,那一套行不通。

商鞅变法的一个决定性措施,就是今后人才选拔,只看军功!

你能打仗,人头报功,那么爵位,封赏,官职,总之任何你梦寐以求的东西,都可以给你!

从此秦人勇于公战,怯于私斗,打仗时人人拼死,而朝廷也完全信守承诺,不断加官进爵,从此秦军成了天下无坚不摧的铁军。

但是刚极易折,秦朝二世而亡,也让接下来的汉朝谨慎了许多。

汉代的主要办法,是察举制度,通俗的说,就是举孝廉制度。

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汉高祖刘邦在夺取天下后,吸取了秦朝的教训,首下求贤诏,要求郡国推荐具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察举制」先河。惠帝、吕后诏举「孝弟力田」,察举开始有了科目。不过这个时候,主要是因为秦朝刚刚灭亡,民生凋敝,读书人也大多避祸躲进了深山荒野,上位者急需人才来用,而采用的急就章的办法,其实并没有制度化。

汉代察举制度,严格地说是从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考试制度和相关的衡量标准。换句话说,汉文帝明确确定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标准,以及考核办法,这标志着察举制逐渐步入正轨了。

到了汉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特别是有了统一的选才标准和考试办法。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六年之后,他再次下诏策试良才,并且在这一年明确规定了郡国必须选拔的人数。

当然,察举制,也还算需要考试的。这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这样既保证了选才标准能贯彻实行,选出真正的人才,还能保证竞争的相对公平,令下层人士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

但是更为广泛实用的,还是举孝廉制度,所谓举孝廉,这是汉代发现和培养官吏预备人选的一种方法。它规定每二十万户中每年要推举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职。被举之学子,除博学多才外,更须孝顺父母,行为清廉,故称为孝廉。在汉代,孝廉已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中国文化以孝治天下,所以称孝廉。

一般称孝廉公都是指那些被举过孝廉,大部分是至廉至孝的人,但也包括一些弄虚作假、道貌岸然之辈,像汉朝就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其实这些制度,从字面看,是很进步的,但是里面有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考试虽然有,但是只是供参考用,不起决定性作用。而举孝廉,权力在地方官手上,这里面空间就大了。

因为地方官尽职尽责,那还好点,如果他不尽职尽责,那他肯定会推举私人,甚至收受贿赂,那举荐出来的所谓笑脸是什么素质水平,就是可想而知了。到了后来,各大家族们更是串通一气,你举我的儿子,我举你的侄子,很快就把官场变成了几大家族的禁脔。

而等到曹丕建立魏国后,由于需要和士族妥协,以寻求他们的支持,巩固自己的统治,干脆把这制度更推进一步,实行了所谓的九品中正制。

其实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实际上是和曹丕的父亲曹操唯才是举的思想南辕北辙的。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昔日曹操在的时候,修理士族太狠,他们多次叛乱。曹操在的时候,还能勉强压得住。等到曹操一死,曹丕也就不能再继续武力压制了。

况且,曹家毕竟曾经和宦官有人,身家不清白,如果没有士族支持,其实很难站稳。曹丕设立九品中正制,就是为了缓和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对曹丕代汉称帝的支持。曹氏父子为了集中权力,在选官制度改革问题上,之前唯才是举的措施对世家大族势力造成了不少抑制、打击,然而世家大族势力不断膨胀发展的客观形势又使曹魏不得不予以正视,只好转而与世家大族达成妥协,设置由中央委任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而中正官又都由世家大族出身的大官兼任,这样,世族渗透进选举,中央政权权和世族势力在选拔人才这个问题上,矛盾开始缓和,士族开始逐渐垄断大权。

这九品中正制,其实就是冯沪祥这样的人最最痛恨的一个东西,从内容上说主要有三条。一、设置中正: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九品中正制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这还好点,因为需要摆平的人比较多,和各方势力妥协后,这中正官总归不会太离谱。

但是在现在,中正官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沿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这是为了保证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对中正事务的干扰。

但是话是这么说,实际上就造成中正官完全被朝廷里的人控制,而那当然是各大士族的高官了!于是门阀的人就完全掌握了中正官。

大小中正官还都有名为“访问”的属员。不过这些都是点缀,所有读书人都知道,真正说了算的还是中正官。

中正官要干的事情,就是品第人物,这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第一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第二是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当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第三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永远是这片土地的常态,实际操作中,很快就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晋朝之所以遭遇永嘉之乱,其实很大的原因,是士族完全垄断了所有的官职,如果这些人不思进取,蝇营狗苟,那么国家当然就没有人才,也就文不能理政,武不能打仗,国家不亡,就没有天理了!

所有有远见的人,都知道如果想摆脱这一切,唯一的办法,就是考试!

同类推荐
  • 大唐西宁王

    大唐西宁王

    皇权旁落太监强,藩镇割据党争忙。瓜分豆剖鹰虎顾,江河日下是晚唐。————————————————
  • 大唐驸马爷

    大唐驸马爷

    魂穿贞观年间,成为莱国公杜如晦二子杜荷,之前风流不羁,如今却性情大变,诗词歌赋,琴曲音律无所不会,让人大跌眼镜,而后又相逢佳丽十数人等……之后偶遇未进宫的武媚娘,交往之下,产生情愫,可武媚娘却进了宫,做了李世民的才人,悲伤欲绝之下……朝堂内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明争暗斗,李恪,李元吉,李治都想分杯羮,最终李承乾谋反……
  • 改造唐朝

    改造唐朝

    亲爱的读者朋友,请静心阅读我的小说,用鲜花和收藏支持我吧。
  • 逐鹿大明

    逐鹿大明

    《洪武皇帝》饿殍遍野白骨苍易子而食泣彷徨淮右布衣朱元璋筑墙积粮缓称王摧张灭陈战鄱阳北伐中原旌旗昂八股文章束思想科举之制胜宋唐剥皮实草杀贪官皇亲国戚亦不免主少国疑忌功臣腥风血雨护皇权气吞山河诛暴元驱逐胡虏涤腥膻斯民小康数千万恢复中华谁比肩治隆唐宋蛮酋赞千秋功过后人辨
  • 古国传说

    古国传说

    写一个男子寻找古国并与多名女子之间的香艳传奇有趣故事
热门推荐
  • 团宠女主
  • 朱颜女将,步步为王:续章

    朱颜女将,步步为王:续章

    新一代的新皇,在旧皇的腐败下就此诞生!!改国号为宁和。沈慕晗与苏沐泽的故事却还未就此结束,这将是一个崭新的篇章!继一步步走来的朱颜女将,继从鲜血中熔炼而出的帝王,又将怎样带领着众人一同守护下,用鲜血换来的安宁与祥和。新帝国的贪婪与腐败,却又夹杂着些许的正义感,江湖门派,风起云涌,就连宁和国的暗线组织东方姬都卷入其中。在这大喜大悲的一世之中,有多少人喜结连理,又有多少的不幸被天意捉弄。但却只有一句话,一直在心中盘旋,久久不忘。若今生的繁星琐事已执念成网纱,便许你来世丝发执手天涯
  • 祭之逝

    祭之逝

    我直到今天才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居然如此的微弱,微弱到哪怕我知道一切都是因我而起,他们也说着是因为爱我,但是我却对他们的错误无能为力。我的骄傲,我的好强,我从不服输的前半生在这一刻彻底崩塌。眼睁睁的看着世界毁灭在了我的面前,四处逃窜的他们,为非作歹不知收手的他们......他们说着那样动听的话,却彻底将我眼中仅剩下的那一束光彻底掐灭。那些张牙舞抓的身影,我竟怀疑自己穿越到了上古时期。讽刺的是,我是那个最无辜的罪人。“你没做错过什么。”“是的,我唯一做错的,就是成为了他们犯错的理由,”我将水果放到了供奉的桌面上:“可是明明就算没有我,他们也会这么做,但是为什么要告诉我是为了我呢?”是呢,他们所谓的扬善除恶,到底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私欲和执念,而非为了道义情感。只是我又能说什么呢?毕竟他们都有在认真的“爱”着我啊......“傻瓜,为什么要分得这么清楚呢?”我看着桌上的照片心绪复杂的笑了......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篮球少年之王者归来

    篮球少年之王者归来

    一位初中时被人称作“王”的少年,却因为受了伤病而退队,在高中他遇见朋友,遇见更强的对手,他会经历什么呢?
  • 《涅槃》

    《涅槃》

    在涅槃大陆,每个人出生之后都会被告知,妖族是一生的敌人。为了争夺生存领域,人类联盟之主梅仙不惜以自己的儿子为诱饵,将其打入妖族,以期望在日后获得战争的胜利。可当黄岩进入妖族之后,往昔的念头逐渐改变,面对欺骗与私欲,面对亲情和爱情,他该如何抉择?无上涅槃刀在手,天下我有,斩尽一切妖兽。但斩妖,斩的其实不是妖,而是情,更是心!ps:新书连载,求花求票!每888贵宾票(88章)加一更,以此类推!新浪微博:http://520yd.com/u/1628745284;涅槃之第一心劫:187728720!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寒门仙主

    寒门仙主

    一灵石就能买到上古灵宝?抓一只偷灵石的老鼠,居然是上古异兽寻宝鼠?都说每个人都有天运伴身,云峥却不知道自己的运气到底好是不好?出身凡俗,资质平凡,却得到上古灵物演天壶,修炼速度远超众人。与云曦两情相悦,却总是好事多磨,有情人难成眷属!流云三劫后,宗门与往日的时光俱化为云烟。两界关破,虫魔破封而出,天下生灵涂炭。乱世之中,云峥手执青云剑,携二灵兽,战天斗地,一步步踏上升仙之路。
  • 我的可爱时光

    我的可爱时光

    一个手机锁屏用高数题,看毛概当小说,玩数独游戏当娱乐的学霸选择了并不与他分数相匹配的观星桥大学开始了自己的大学之旅,在经历了美丽 温柔 单纯 叛逆四段时光之后,他只记得有个女孩扬起脸向着阳光 轻轻唱着....
  • 转生,成为Q系猫娘!!

    转生,成为Q系猫娘!!

    慕斯,穿越了!!穿成了一个Q版!头顶上毛茸茸的是什么?屁股上面又长了一条尾巴!全看佛系懒散少女,如何在异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