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摊主的丈夫是“真人不露相,”集结了一百多兄弟严阵以待。王春霞平时经常拿大话唬人,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对方等了很久,不见动静,这才明白被人唬了,于是中年女摊主的丈夫把王春霞痛打一顿了事。请了一百多个兄弟,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双方都有损失。事后,双方都从集市上消失了。中年女摊主的丈夫恶名在外,谁还敢来她的摊上消费。罗星事后也悄悄地离开了王春霞,这个娘们太可怕了。明明没有什么背景实力,却偏偏喜欢扯虎皮做大旗,早晚要被她害死。聪明的人,用别人的教训避免自己流血;愚蠢的人,用自己的流血为别人换取教训。【申鉴杂言】上说:“防患于未然是上策;及时发现,及时挽救是中策;事后总结教训是下策。”想起了一个漫画:某个官僚主义收到了一个事故报告,思索片刻,灵机一动,用剪刀将“事故”二字剪开,重新组合,变成了“故事,”然后官僚主义就把“事故”当作“故事,”在总结大会上讲给下属们听,让下属们以后引以为戒。王春霞后来嫁人了,生了一个儿子。她哥哥也成亲了,生了一个女儿。王春霞回娘家坐月子,脾气变大了。王母唉声叹气,王春霞像杠精父亲,她的哥哥则像母亲,比较沉稳。胡英去王春霞家串门,见到王春霞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想着真是自食其果、自作自受。但是嘴上不能这么说,只能安慰她:“自古以来,痴情女子负心汉,没有必要为那个渣男伤心。”王春霞哭诉着:“我本想着和他喜结连理、白头到老、从一而终,没想到他始乱终弃,现在大家都议论说我是个破鞋。”胡英懵了,王春霞平时脸皮超厚,现在居然哭泣,这情景不合常理啊。胡英继续安慰:“别哭了,我讲一个笑话放松一下。”王春霞开始安静,抬头望着胡英。胡英接着说:“有个弃妇,前夫当然是个渣男。有一天,仙女下凡,许诺满足弃妇三个愿望。但有一个条件,无论弃妇得到什么,前夫都能得到她的双倍。”弃妇首先要求得到一千贯五铢钱,前夫同时也得到了两千贯五铢钱。弃妇接着要求得到一个小鲜肉,前夫同时也得到了两个大美女。最后,弃妇狡黠地眨了眨眼睛:“请把我吓个半死!”王春霞片刻之后反应过来,拍手称快。男人女人都喜欢金钱美色,弃妇得到的金钱美色虽然只有一份,但是却笑到了最后。前夫虽然得到了双倍,只是有命得到,没命享用。院子里面,王洋正抓着王春霞家的猫尾巴,把猫抡起来,甩出去。胡英见状,赶紧带着王洋回家。胡英和货郎后来又见面了,双方只是一愣,然后该干嘛就干嘛。货郎这边,挣钱养家糊口才是最重要的。胡英这边,不打不相识,江湖就是这样。货郎不识字,遇到老主顾赊账,就拿炭笔在木板上画记号。有一次,王父欠了货郎五个鸡蛋钱,过了几天,把钱还了,货郎用炭笔把五个圆圈一笔勾销。又过了几天,货郎硬说王父还欠他一串糖葫芦钱!哈哈,五个圆圈一笔勾销,形状还真像一串糖葫芦。儿子王洋喜欢同龄人,两岁时,两个小朋友在大人的怀抱中互相打着招呼,咿咿呀呀,只有他们自己明白。后来,王洋结识了很多邻居的孩子。有一次,王霸背着王洋,被程嘉看到了,程嘉说:“王洋,羞羞羞!”王洋在王霸背上连忙解释:“啊,是爸爸要背我的。”王洋喜欢和王霸上街,因为王霸每次都给王洋买东西。而王洋不愿意和胡英上街,因为胡英在街上只看不买。所以,就算王洋愿意和胡英去,那也是磨磨蹭蹭。一次,王洋吃了五个桃,小肚皮撑得溜圆,哇哇大哭。胡英很生气,责备王洋像王霸一样,贪吃没有限度。王洋此时一边哭泣,一边还咬王霸:“爸爸都吃了七个桃了。”王洋六岁的时候进了私塾,王洋向王霸告状:“你给我的六十文零花钱,都让妈妈拿去交学费了。”胡英解释说,家里刚好没钱,五十文钱交了学费,十文钱交了炭笔、木板费。那个时候没有纸张,私塾里面全是炭笔和小木板。书籍是竹简和木简,非常笨重。而且全部人工手抄,所以只能尽量压缩字数,言简意赅,这就是文言文。后来,随着造纸术、印刷术的出现和发展,白话文的话本小说也随之诞生了。当然,白话文的话本小说是千年以后的事情了。北宋开始形成,明朝万历年间到达极盛的巅峰时期……【封神演义】【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古奇观】【金瓶梅】【柔蒲团】【如意君传】【痴婆子传】等等许许多多的传世名作流传后世。私塾先生让学生写作文,王洋写【可爱的家】:“妈妈爱吃馍,爱缝衣服。爷爷爱喝酒,爱出去种地(酒后种地干醉活)。爸爸爱吃米饭爱睡觉,爸爸上午睡觉,中午睡觉,下午睡觉,晚上睡觉…………”王父和胡英读后哈哈大笑,王霸哭笑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24小时都在睡觉,那是休克昏迷、不醒人事了。再说胡强的肉摊,古时候是十六两制,即每斤是16两,俗话说“半斤八两”就是这么回事。肉摊上有“肉三刀”的说法,比如来了一个买主,要半斤八两肉。摊主割下一块肉,一称是九两多一点,多了。于是就从上面割下一小块肉,接着称,又少了不够。于是乎,再次添上一小块肉,再称,还是不够。接着再添一小块肉,这下刚刚好。最后交易结束,一般的买主就会带着三块肉离开,这就是常见的“肉三刀”。现在的超市和集市用的是电子秤,非常精密,精确到克。称完后,价钱马上也就出来了,又快又准。所以现在的交易习惯是,有多少,算多少,按重量付账。所以,现在的肉摊不存在“肉三刀”的现象。但是过去的时候不行,以前的交易,一般用的是杆秤。杆秤当然是手工制作,精度自然是参差不齐,误差较大。药铺和金店用的是精密的天平或者精巧的小杆秤,精确到分。一分是半克,一钱是五克,一两是五十克。而收购生猪的大秤误差就更大了,不过古人也无法计较这些。粮食不用秤,用斗和斛,误差就别提了。由于误差较大,零头计算价钱很麻烦。为了避免零头产生的纠纷,所以那时候大家约定俗成,集市交易一般是整数,最少是两。零头值不了几个钱,又容易扯皮,如果因为零头翻脸,说出去也没啥意思。为了零头吵架,消耗大量体力。回家以后还要多吃东西补充能量,实在是得不偿失。“肉三刀”虽然分量不少,但是买主心里却有点那个。胡强于是刻苦训练,终于练就了“一刀准。”胡强割肉,一刀下去,分毫不差。胡强逐渐在同行中脱颖而出,肉摊的招牌也换成了“一刀准肉摊”。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