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在北伐之后,一直怏怏不乐,几多郁郁。他整日里沉迷酒色,不问朝政。每到晚间,时常恶梦连连,纠缠不休,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忽一日不治而终,满朝失色。
前时,太宗皇帝本已立了赵德昌为太子。按理说,在太宗皇帝驾崩之后,赵德昌本可以顺理成章地登上皇位,承继大典。但是,在朝廷之中,向来亦是波谲云诡,任何事情都是没有相当然的。
就在这个时候,王继恩,又开始兴风作浪。王继恩与赵德昌早有罅隙,他怕太子继位后对他大大不利,他便起了歹心邪意。李皇后对赵德昌也颇为不喜,早有废立之意,此事,王继恩焉能不知。早在太宗皇帝一病不起的时候,王继恩就已经纠集了一大帮人,开始对李皇后进行蛊惑。李皇后正愁没有伴当,孤掌难鸣。就好似一个人正瞌睡得不行不行的,恰好有人给送来了一个枕头一样,李皇后闻言当然大喜。王继恩与李皇后立即密谋了一通,他们蓄谋另立太子,以便让他们认为合适的人选继承皇位。
太宗皇帝驾崩之后,王继恩与李皇后又是一通密谋。计议方定,王继恩便亲自前去召见宰相吕端。幸好吕端心思缜密,觉察到了其中的变故。
吕端对王继恩的为人处事非常了解,知道他心机颇深,更是善于投机。当初,太祖皇帝病重弥留之际,皇后急令王继恩宣召赵德芳入宫,他却偷偷地拿着遗诏,去了晋王赵光义那里。后来,赵光义即皇帝之位,他便是太宗皇帝。许多人私下议论,猜想赵光义必是以“斧声烛影”之事,行了谋篡大位的疑案。
就在前些日子,太宗皇帝病情突然加重,吕端入宫问疾。此时的太宗皇帝已经危在旦夕,吕端入得宫来,却不见太子赵德昌随侍身侧。在太宗皇帝身侧服侍的,只有王继恩和李皇后,吕端见此,心中万分忧急。他知道王继恩惯使阴谋诡计,担心他又要耍什么花招儿,对太子不利。吕端从宫中出来,急急赶回相府。他马上写了一封密信,让心腹之人送给了太子赵德昌。在信中,吕端催促赵德昌赶快入宫,以防不测。
今日,王继恩奉了李皇后之命,对自己进行传召。听闻王继恩报说太宗皇帝已经驾崩,吕端心中不由得大惊。见王继恩毫无悲戚之色,在自己面前竟然有些颐指气使、不可一世的神情。吕端知道大事不妙,恐怕要祸生肘腋之间,他忙宁定心神,思忖对策。吕端知道事不宜迟,当即立断,先拿话稳住了王继恩,自己则抽身出阁,反手将王继恩锁在了中书省的画阁当中。困住了王继恩,为了防止意外发生,吕端又安排了人手对他严加看管,自己则急奔朝廷而去。
见了李皇后,李皇后对吕端慢条丝理说道,“现在,皇上已经不在了,按理说立了太子,就是为了让他继承皇位。这也是合乎情理,顺理成章的事情。以宰相看来,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才好呢?”吕端听了皇后此言,心里顿时更加明了了。显然,李皇后是受了别人的蛊惑了,才这样犹豫难决。吕端马上斩钉截铁地说道,“先帝立太子就是为了今天,现在先帝已经弃天下而去,我们做臣子的,怎么能做违背先帝遗愿的事情呢?况且,朝中不可一日无主,这关乎到国家的前途命运!这样的大事,我们必须要当机立断,太后不能有任何异议了,否则祸患无穷呀!”李皇后本来就没有自己的主见,其中受人蛊惑的成分很大,听吕端这样一说,眼见王继恩也没了影子,知道谋事不成,便只好让太子赵德昌登基。
太子赵德昌登基,改名为赵恒,他便是真宗皇帝。大典完毕,群臣前来拜谒,第一次登殿,却是垂帘。吕端见是这个样子,心中疑惑,看不见真宗皇帝,他就是不肯下拜。李太后责问吕端因何不拜,吕端毫不犹豫地说道,“请把帘子卷起来,让皇帝坐在正位上,让我们看清了再拜。”李太后无奈,只好卷起帘子,让真宗皇帝坐了正位。吕端看清楚了皇位上坐的确实是真宗皇帝,这才率领群臣跪拜,并且三呼万岁。
皇位之争,历来极其惨烈,幸好有吕端,德昌太子才顺利地登上了皇位,侥幸没有发生流血事件。
德昌太子登了皇位,大赦天下,同时也把王继恩等人做了处置,把他们贬出京师,连同家眷一同出京。王继恩等人谋事不成,反遭贬黜,不念德昌不杀之恩,心中只是愤愤不平,只思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