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宫后,清凝发现周侍卫不见踪影,一方面她派暗卫暗地里查探寻找周纬,另一方面她继续她的事业。第一个月,她以离开皇宫多年恐礼数不周为由,向皇帝要了她母后曾经的贴身侍女余姑姑来教她南国的礼数,余姑姑是她母后的贴身侍女,也是看着她长大的人了,自是待她好,倒是她自己请余姑姑严格要求自己,余姑姑看着她对自己这般严苛,满心满眼的心疼,后皇帝亲自教导各种大典礼仪。第二个月,她向皇帝请求去南国藏书阁去学习先祖的贤明圣德,皇帝甚感满意,在南国藏书阁,她了解到了南国的历史既然已有一千三百多年,除了为数不多的女皇帝以外,每代皇帝在位时间基本上都超过了三十年且都很贤明仁德。南国历史上共有过八位女皇,清凝将是第九位女皇,八位女皇的记载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深得皇帝喜爱的嫡长公主,文武双全,深受百姓爱戴,都曾御驾亲征使南国称霸一方,但也都对文武百官残暴,都曾斩杀重臣,使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女皇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便是最后一位女皇肃武皇帝,她十五岁登基,在位二十六年,其间南国朝政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她也是唯一记载有皇子的一位女皇,她早年非常喜爱她的长子并立其为太子,肃武二十年,敌国来犯,太子战败,后肃武皇帝御驾亲征,大胜,归来便疏远太子。肃武二十二春,肃武皇帝染疾,召两位丞相待疾,丞相以不合礼数为由拒之,同年秋,两位丞相以中饱私囊获罪,皆遭诛五族。肃武二十四年,陪肃武皇帝征战沙场的镇北大将军董郁,御东大将军刘伟,征西大将军杨虎,战南大将军陈誉先后病故,肃武二十五年冬,肃武皇帝下诏废太子改立其年二十七岁的胞弟昱王为太子。不久废太子染疾薨,肃武皇帝思子成疾,肃武二十六年春肃武皇帝薨逝,昱王登基,施行仁政,深受爱戴。清凝看到这些,心里似乎有些难受又似乎有些安慰,安慰的是几百年前的肃武女皇曾有全心爱护自己的父皇,有睿智的皇弟,和乖巧懂事的皇长子以及同征战沙场,为其护家国无恙的四大将军。难受的是她最后似乎也是为了南家的天下舍弃了这一切,包括自己的性命,或许她这一生也算是圆满的吧!作为南家的女儿、南国的嫡长公主,她还了南家和南国的百姓一个强大、安定的南国。对于四大将军,她给足了他们生前富贵身后体面,只有对皇长子,她该是多心痛才思子而逝。
清凝久久伫立,而后低声感叹发问“我南清凝这如梦似幻的一生,又该是何种结局呢?几百年后的南国女皇是否也要步几百年前的后尘”,空荡荡的藏书阁显得更加的静悄悄。清凝苦笑了下,迅速恢复严肃的神情,继续往下看,她几乎翻完了大半个藏书阁,各个大臣的卷宗她都翻了差不多,了解了南国的各个结构倒也不复杂,两个丞相率兵部、户部、工部等六部管理南国各个事务,皇帝独管总兵符,最后在朝议后皇帝做决定。第三个月,她与春儿一同出宫私巡南都,实际是想打探董旭的情况,看看是否能名正言顺地推掉与他默认的婚约。
春儿打趣的问道“太子殿下,您为什么不想娶董大人呢?小的觉得董大人也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才啊!是不是因为周侍卫呀?”。
清凝也是一本正经的幽默回应道“你个死丫头,懂得挺多呀!本太子呢,也不是不能娶董旭,但是绝对不能是原配,不然将来我的周爱妃肯定没好日子过了。还有几个月前回宫路上差点一命呜呼,这些种种原因表明董旭很大可能不会是友”。
春儿继续抓住自己关注的重点追问道“那殿下是承认因为周侍卫不想娶董大人了,还有还有,不能是原配的意思是不是想纳董大人入后宫啊?”
清凝无奈的看了看一脸八卦的春儿,倒也继续回道,但此次她显然是严肃分析了“周侍卫,本宫要娶定以皇后之位相迎娶,且须是本太子第一位娶入宫的。而董丞相一脉和禹丞相一脉本宫定是要迎入后宫的,至于其他的各大臣之子,只要他们有意入宫,本宫也是要满心欢喜的迎入后宫的,这样或许可稍稍缓解他们鱼死网破的决心,让他们误以为有机会成为南国之主,给我们时间慢慢较量”。
春儿也感受到了清凝的严肃,一下子严肃的氛围包围了这对刚刚还嬉笑打趣的主仆,春儿小心翼翼的继续问道“可是,南国大臣如此之多,他们就算不送自己的亲儿子入宫,也会从旁支中选一个入宫的,这样一来,岂不是,岂不是要烦着,烦着殿下了”
清凝懂她的意思,一下子噗嗤笑了出来“他们入宫后,也是你家殿下主动的,烦不着的哈。再者本宫已经想好对策了,不会真让他们都入宫的,就等周侍卫早日归来完婚,娶了太子妃,登基后再立马娶董丞相一脉和禹丞相一脉,有这俩家的人在后宫,其他的再想入宫怕是没什么可能性了”。
这样一说春儿更加不解了“那殿下竟然要娶董丞相一脉,那就娶董旭董大人不是正好吗?他是董丞相的嫡长子,文韬武略,一表人才,压制其他大臣之子有绝对优势的。”
清凝也是耐心的解释道“你都说他有绝对优势了,那还有什么可好玩的,且现在众人默认其为太子妃,他一来可就结束了。本宫已经想好了,董丞相一脉要娶旁支的,或者受主母虐待的庶子更好,禹丞相一脉吧!就娶嫡子”。春儿这下彻底明白了,连连点头,对她家殿下的智慧与谋略赞叹不已。这时,她们俩已经离开了皇宫,来到了南都街上,清凝这次终于可以好好看一看南都的繁华了,心里感叹“南都的繁华果然名不虚传啊!”
春儿注意到了有人跟踪她们了,小声提醒清凝“殿下,有人跟踪”。
清凝毫无意外“没事儿,我早发现了,是父皇身边的王公公,应该是保护我们的,但这样容易暴露我们的身份,得想办法让他们别跟了。从现在起,叫我兰少爷,你是少爷喜欢的贴身丫鬟,我们先去街上逛逛,买些你喜欢的小玩意儿,如果有我喜欢的,我也会暗示你的。一刻钟左右我们再去董丞相的馆子用膳,要是今日遇不到董旭,则留宿在那了”。
春儿一下子反应过来了,毫无表演痕迹的跑到一个卖玉佩的摊子前撒娇着喊道“少爷少爷,我喜欢这个,你给人家买好不好?”清凝也是一秒入戏,走过去宠溺的说好,便付了钱。期间清凝看了看王公公,会心一笑,王公公似乎明白了什么便回宫了。
一刻钟左右她们俩就来到了“懂菜馆”,简单点了几个菜慢悠悠地吃着,希望能听到一些有用的信息。果然很快邻桌就有人讨论起了董旭董大才子的八卦,其中一个说“董丞相家的董大公子与禹丞相家的大小姐关系亲昵,还与户部侍郎余钴家二小姐关系暧昧,但明眼人都明白,禹丞相家才和董丞相家门当户对,禹大小姐虽被外误会是刁蛮任性的主,但我听说,禹大小姐其实也是个温柔恭顺,知书达礼的人,这样看来与董大公子也是郎才女貌,一对璧人啊!”,另一个就义愤填膺地辩解道“是禹大小姐缠着董旭大少爷,董大少爷和余二小姐是两情相悦”。清凝见状示意春儿过去一起添油加醋,春儿一副终于有了名正言顺八卦的机会的模样,贼兮兮的挪过去在原先说话的那个要爆发前插话说道“现在谁纠缠董大公子,董大公子又和谁两情相悦都没用了”。
另外两个人齐刷刷的看向她,一脸疑惑。春儿看到他们的表情,得意的示意他们靠近点,然后更加得意的小声说到“你们还不知道吧,前几个月太子殿下回宫了,听说当时陪同董丞相去迎驾的就是董大公子,太子殿下对董大公子是一见钟情啊!估计不久就要迎娶董大公子为夫了”。春儿停了一会儿又继续说到“哦哦,我差点忘了提醒两位,两位刚刚说过的那些话就都忘了吧,这时候要是传出这些个不好听的话,怕是会误了这桩美事啊”。那两个人连连点头,但表情又各不一样,先说话的那个表情明显难看些,另一个倒是一脸看八卦的表情。为了能更好的看戏,清凝和春儿也决定暂时不回宫,回宫以来她一直在她父皇最厉害的暗影卫首领江钰的指导下练武功,再加上她的身体有一定的记忆,武功已经可以说是难逢敌手,所以也完全不用担心危险,更何况她们俩住的是董家的客栈,也会安全一些,就这样她们俩住进了董家的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