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西图与东里斯把三人带到比提尼亚国,先投元戎府,来拜见大元帅普林尼。元帅问道:“私访贤才之事若何?”二人道:“小将二人骑马在街上,不知怎的,两匹马突然吃惊奔跑;我二人扯不住,只见前方一个大汉,丈余身材,极其雄壮。两匹马要奔过去撞大汉,不料那个大汉把两条手臂往前一推,两匹马竟一动不动。末将见那人像好汉,过去问他,原来是塞琉古国的大将达尔汉斯,当下引荐迦太基元帅汉尼拔与大将图库斯。我二人把他们请来,现在府外,未奉帅令,不敢造次进见。”普林尼闻言大喜道:“久闻迦太基汉尼拔大名,本帅亲自出去迎接。”普林尼与二人出来,一看三人威风凛凛,相貌不俗,忙请进,问道:“哪位是汉尼拔将军?”汉尼拔道:“不才便是。”普林尼大喜,忙设宴款待。席间,普林尼问道:“元帅何故至此?”汉尼拔道:“难官汉尼拔在国内受奸臣皮格马之害,罗马国派西庇阿领兵围城,西庇阿买通奸贼皮格马;国王听信谗言,欲把下官解送罗马,下官得信逃出。后往投塞琉古国,罗马军围困塞琉古,因有图库斯一军在哈德鲁梅城,乃请得安条克王圣旨,突围往哈德鲁梅城求援,不料未到时,见图库斯纵马而来,问其故,乃城池被打破,连下官麾下大将哈雷斯也被擒了,至今不知生死。下官本待回塞琉古,不料塞琉古国王听信奸臣赫米亚斯谗言,不纳下官;赫米亚斯还不肯干休,要害下官,多亏塞琉古将军乔治相救,引导我来贵国。途中遇到二位将军,听得元帅招揽贤才,不才三人愿充麾下小卒,但求一个安身之所,还望元帅引荐。”说罢,三人重新拜伏。
普林尼闻言,忙扶起道:“三位放心,我主求贤若渴,三位有此才能,正合其意;此事都在本帅身上,来日奏过主公,封职赐爵。”汉尼拔谢道:“多谢大元帅,我等三人愿留在元帅麾下充末卒。”普林尼闻言道:“三位且喝酒,明日下官自有道理。”乃设宴款待。
次日,普林尼携三人进朝,普林尼道:“三位且在外候旨,待本帅进朝见驾,奏过君王,再宣三位。”三人应允。普林尼进朝山呼拜毕,国王问道:“卿来何事?”普林尼奏道:“臣因国家与帕加马国为仇,彼倚仗罗马国势力,蠢蠢欲动,早晚必来侵我邦,故而臣令人私访贤才。昨得三位英雄,其中一位乃北非迦太基元帅汉尼拔,另两个分别是他手下大将图库斯与塞琉古国大将达尔汉斯,三人来投我国,现在午门外候旨。”国王闻言大喜道:“元帅既有三位贤才,何不携入朝相见?”普林尼奏道:“未奉我王圣旨,不敢擅进。”国王忙传旨?“宣。”三人进来,拜伏于地:“难臣汉尼拔、图库斯、达尔汉斯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国王龙目一看,三人生得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忙传旨平身。三人谢恩起身,国王问道:“谁是汉尼拔?”汉尼拔应声道:“难臣便是。”国王看了看汉尼拔,生得十分雄壮,仪表堂堂,威风凛凛,不觉龙颜大悦,问其二人,俱回答罢。国王大喜,乃问普林尼道:“当封何职?”普林尼奏道:“汉尼拔有将相之才,臣自知才不足以安邦,德不足以服众,理该让贤,愿把中军之任让于汉尼拔,臣愿听令于麾下。”国王闻言沉吟不语,汉尼拔忙奏道:“不可,大王在上,臣乃外邦之人,且初至此间,未有一寸功绩,不敢当此重任,唯恐群臣不服、外邦耻笑。臣愿在大元戎麾下,效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国王闻言道:“此言亦有道理,寡人且封卿为平北侯、兵马副元帅,就在普林尼麾下,另封图库斯为飞虎将军,达尔汉斯为猛虎将军,皆归普林尼元帅麾下,待有功之日,另有封赏。”三人谢恩。国王道:“普林尼元帅,可代寡人设宴请三位卿家。”普林尼遵旨。自此汉尼拔三人在普林尼麾下,每日谈论兵法、较量武艺、操练三军,以防帕加马来犯。
却说帕加马国因与比提尼亚国交恶,恐两国兵戎相见,得不到便宜,乃向罗马国奉表称臣,求得大国庇护。当时正在操演三军,要与比提尼亚国决战。帕加马国国王尤米尼乃一代枭雄,雄兵百万,战将百余员;有大元帅吕辛马库斯,十分骁勇;又得罗马国为外援,更加目中无人,哪里还把比提尼亚国放在心上? 当下元帅吕辛马库斯奏道:“大王,臣以为我国兵多将勇,今又有罗马为外援。依臣之见,此次不伐比提尼亚国,更待何时?乞陛下下旨,臣愿提一旅之师,直抵比提尼亚,灭其国,毁其城,为陛下扩土开疆。” 国王闻言大喜道:“元帅所言,正合朕意。”吕辛马库斯奏道:“要伐此国,需渡过海洋,需战船百号。”国王准奏,令地方官监造战船,并传旨:“令吕辛马库斯为扫寇兵马大元帅,菲勒泰洛斯为先锋,领兵五万,攻打比提尼亚。”大军在日,晓行夜宿,不一日,至海边。吕辛马库斯元帅传令扎营,三军登时扎下营盘。元帅道:“要伐比提尼亚国,非战船不可。”乃令地方官备船,限十日备齐百号大战船。地方官不敢怠慢,连夜赶工,十日就交出了一百号大战船。元帅传令:“三军缓慢上船,依次出发。”先锋菲勒泰洛斯手提大刀,立于第一艘战舰,大军浩浩荡荡渡海。不知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