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1700000183

第一百八十一章 决议纳谏 谋改耕地

魏嗣与梓涟和芸儿享受了一晚后,第二天,魏嗣便把寻找’随侯珠’之事,交给了梓涟与芸儿俩人。

魏嗣也开始命人向大魏国内所有郡署发布了一个告示,让百姓勇于上书或请人代书,来指责自己这个君王和臣子们之过失,以便可以作为改正,然后又在大梁学宫外兴建’兴国宫’,专作存放各国学子治国之策。

最后又命人收集各类古书、铭文,在王宫与学宫之间,重新建了座庞大的’古史殿’重新存放整理起来,以备以后重修史书之用。

自己也为此,在王宫内把曾经的太后居宫隔离了出来,命名为’纳谏宫’以此存放百姓谏言文策,让苏代前去代为管理,也给自己定下了宫殿建好后,自己这个君王必须在一周之内前往这三处宫殿各查阅一次的规定。

但是对于故意造谣、恶意诽谤者,依然下令,查实之后,以重罪论处,以免国内因谣言而乱。

所以整个大魏境内一时间无数的书简、古籍、铭文和谏言纷纷送到了纳谏宫、古史殿、兴国宫三处地方。

转眼已到中秋十分,这日也是张仪正式复任国相的日子,所以魏嗣也带着张仪、陈轸、苏秦等十来名官员首先参观起了这刚刚兴建完毕,摆放好了书物的三座宫殿。

来到纳谏宫后,魏嗣首先挑选了三册百姓谏书,各看了一眼后,发现里面写的居然不是指责官吏和自己过失之书,反而全是宣扬和奉承自己和当地官员的书简,便询问苏代:

“苏卿,这怎么回事,寡人不是说了要让百姓检举寡人与官吏过失吗?为何写的全是这些歌功颂德之言呢?”

苏代显得很是无奈:

“大王,您虽然下了百姓谏言令,但是无数地方官吏却在误导百姓,说您下的是歌功颂德之令,而且百姓们大多都不识文字,都是找人代写的,而这些代写之人却都与官吏有些交情关系,所以就是这样了。”

魏嗣听后很是生气:

“寡人是要纳百姓谏,不是药被它们糊弄的,怎么能被这些蛀虫官吏给误了呢?马上通知各地郡署,把这些上了歌功颂德谏书的辖地官吏全部罚俸三月,以作论处。”

张仪这时走过来说道:

“大王,这样恐怕会有不妥,若您真对这些官吏罚俸三月,它们肯定会在百姓手中压榨回来,恐怕只会加重当地百姓负担,而这不只是一个郡县如此,这样会使得我们整个大魏治下都会发生混乱的。”

魏嗣便问:

“那张相,您觉得改如何处置此事?”

张仪答着:

“大王您想听百姓真话,可不能像现在这样在全大魏纳谏,应该先择一地而试,这样就算发生什么事了,也容易处理一些,而且以您现在兴建这纳谏宫规格,若我大魏百姓果真都开始纳谏了,大王您这一纳谏宫也不足以存放这无数的谏言啊,更别说有时间来亲阅了。”

魏嗣看了看一旁陈轸、苏代、苏秦几人:

“诸卿,如何看待此事呢?”

苏秦首先答着:

“张相说的对,您应该建立一套管理百姓谏言的属系,里面多设置些正直的学士,对百姓谏言者,以优而录之,对那些繁复、重复的让这些学士们重新整理一番,然后当大王您来查阅时,让这些学士们诵读出来,这样不就行了吗?”

陈轸这时说道:

“季子之言也不为不妥,但是因为大王您纳的是百姓谏,而且可能谏言都是关系到当地官吏前途和身家性命的,所以您不能让这些地方官吏去收集百姓谏言,应该派您信赖,而又不会有私心的人去收集才是!”

苏代也说说道:

“人不免有私心,就像当年周王朝创立时,对殷商而立的三监管叔、蔡叔等人叛乱一样,所以大王您对此事还是得慎重为之啊,臣觉得张相说的对,您应该以一郡县为试,若有用者,即可全魏推行,但是一定要再发道令明示百姓,因官吏以前的过失而上的谏言是无效的,这样才能给诚心改过的官吏一个机会,以至于我们大魏不会丧失这些人才。”

魏嗣听完苏代之言后,点了下头:

“好,那明日苏卿您就代寡人再重拟一道告示吧,不过这该选何处郡县为试呢?”

苏代马上说道:

“当然是选一安全可控之地作试了,臣觉得以河内郡的中牟、安阳、西河这三地来试不错,此三地虽然与赵相邻,但是我们魏国皆驻有重兵,中牟又属这些年新扩之地,刚好我们魏国在大王现在近三成都是新扩土地!”

缓了一下,接着说道:

“而且我们魏赵关系现在也不错,就算这三地官吏不服,想逃亡赵国,恐怕赵国也不敢贸然接纳于它们的。”

陈轸马上也说道:

“臣倒是觉得可以在河东旧都的安邑、曲沃和新田三地试试这纳谏之策,正好也一道实施大王您一直犹豫不决的耕地改革之策,若这些宗亲官吏有不法之行,正好把它们占有的土地收回了,分发给百姓,收取赋税,这样我们大魏也可以解决河东年年收成不济之事了,毕竟这三地官吏皆乃我大魏宗氏之亲,这样也能给其它诸郡作表率了。”

如耳也说话了:

“大王,苏代和陈轸两位大人说的地方都不错,但是臣觉得您若要纳百姓谏,最合适的之地是陶地,毕竟这里是中原所有商人、百姓最为聚集和富庶的地方,而且这里也已经在我们魏国治下三年了,当地本就有专门给百姓、士人品头论足的地方,官吏也相对清廉、宽松!”

缓了一下,继续说道:

“所以您要是在陶地发布纳谏之书,确立您纳谏的决心,那不仅整个大魏百姓都会拥戴您,恐怕全天下百姓也会因为大王您的贤明,而心向我们大魏啊!”

魏嗣点了点头:

“寡人也觉得如耳说的这陶地不错、不错!”

见众人都没有异议后,魏嗣又想起来刚才陈轸提及的耕地之事,毕竟这也是自己一直很为忧虑的一件事,顺便也问着:

“那不知众卿对这耕地改革之事,如何看待呢?”

苏秦说道:

“如今我们魏国土地虽重,但实则近半都控制在宗亲和功臣手中,百姓因为赋税繁重,不少都舍弃了田地,跟随宗亲和功臣,做了其奴户,这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须要变革了。”

张仪也说道:

“是的,臣也觉得陈轸大人提议的以安邑、曲沃、新田三地为先,进行耕地之革的意见不错,所以臣也觉得应该要把能耕种的土地全部分配给百姓,这样国库才充裕起来!”

魏嗣看了看其他人此时似乎都不做声了。

毕竟苏代在之前魏嗣为了赏其功劳,刚賜了阴晋、武城两地给苏代作食邑,再加上其刚来魏时,魏嗣赏其的怀、州两地,现在已经四座食邑了。

而如耳也已经有了酸枣和阳夏两座食邑。

陈轸因为功劳最大,所以魏嗣给其封地和食邑也是最多的,曾经卫都濮阳周围的方圆百里之地都是陈轸的封地和食邑。

魏嗣这时便说道:

“这耕地之法,让寡人也想起了当年西面秦国也进行过这样耕地之法,其也没有完全成功,宗室功卿依然霸占着近半数土地,反而令的其百姓更加穷困了起来,而寡人想要的耕地改革必须让大魏强大,百姓也富裕起来,毕竟现在我们大魏百姓的土地真的太少、太少了,而且寡人为了征战,不得已,又只得向它们征赋,寡人真是不忍心啊。”

苏秦也说道:

“是的,如今我们大魏虽然新占领了无数土地,但是为了安抚这些地方,大王都是下令当地免税三年,而且土地一切皆为前,这样导致我们魏国虽然得到了这些土地,却反而增加了负担啊!”

魏嗣回着:

“可是寡人也没办法啊,不免税三年,又如何能安抚这些新民呢?不过寡人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

陈轸便说了句:

“可是若有功之臣日后得不到土地封赏,那以后无数人才肯定都不会来为我们大魏效力了啊,而现在河东赋税欠收如此之严重,不整治恐怕也是不行了啊!”

魏嗣也知道陈轸、苏代、如耳都是担心以后因为这耕地改革,会失去自己的食邑了,陈轸才提出的,要魏嗣解决现在最难以处理的河东宗亲占地之事了。

毕竟魏嗣宗亲经过这些年魏嗣各种的清理,在魏国早已经不掌实权了,但是要处理它们封地,自己不就显得十分的刻薄寡恩吗?而且这些人可是魏国能建立的根基啊,不然魏嗣也不会拖了这么久,犹豫不决的。

张仪也看出了魏嗣的为难了,便说了句:

“大王,您应该知道,您的志向是要天下一统,在这关键时候,必须要舍弃一些东西的,那些魏氏的宗亲们,更应该要体谅大王您,不过臣倒是想起了一个人,或许能帮您去劝说安邑、曲沃 、新田这三地的宗亲们主动放弃土地!”

魏嗣便不解望着张仪:

“张相,您说这人是谁呢?难道是河东郡守魏不礼吗?”

张仪摇了摇头:

“当然不是它了,魏不礼虽然再魏氏宗亲有些威望,但是又怎能比得上魏嵩呢?”

魏嗣立刻回了一句:

“魏嵩这老家伙历来都是喜欢怂恿魏氏宗亲与寡人作对的,又怎会帮助寡人呢?”

同类推荐
  • 血沐残明

    血沐残明

    已签约,欢迎收藏。八旗入关,天崩地裂……皇明,中兴还是终结?抗清,是寄托于上天的护佑?是等待子孙的穿越?是倚仗日本、西班牙的援助?那只是绝望者的幻想。世人奋起才是王道!信念活着,改变可以改变的……左贯之,字不渝,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人,出身世家子弟;刘鼎,字更生,北直隶大名府人,出身庶族。历史洪流浩浩荡荡,他们是随波逐流,还是逆流而上?你做汉奸,我做汉魂。日月或沉,我命或丧,而我志不稍减。抗清,抗清……本书内容六实四虚,偏慢热,即所谓好戏在后头。
  • 不世奇才

    不世奇才

    本书还未完结,系统显示错误 2019/9/11千秋万载简,只为几人书?乱世宏图业,还缺一英雄!历史往往因为一人而改变——=====别人穿越要么书香门第,要么王侯贵胄,最不济也是个赘婿,起码保证温饱。而他却是‘净身’穿越,迫入陌生世界中最窘困人群的生活,而且还负伤,但穿越可没工伤一回事,而且等待他的是磨砺和麻烦,比如美女——他身上还关系着一个传说,传说只要解开昭烈皇陵、华清天府、楼兰古国三大遗址之迷,便能睥睨天下,夺得江山!附:《破阵子-国》北国来时气色,江山万籁苍白。风起雪幕沐千尺,阳下梅花画三枝,何以窥一树?借花欲与庙门,丧钟忽起古刹。以为青天如来升,元是僧人杀敌去。佛从地狱生!——此诗乃作者为主角所作,写于麓园诗筵。群号 489952407,欢迎进群扯淡聊天。
  • 辅国传

    辅国传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大汤。无数风流人物争相辉映,独我宋扶忆先声夺人。看山河繁盛,历人间凋零,铸天下盛世;经懵懂之年,度厄难之劫,终跳龙门。
  • 青龙有悔

    青龙有悔

    青龙,上古神兽,传说需下凡人间七世,领悟人世沧桑,参透因果轮回,方能得成正果。岁月如梭,沧海桑田,现代白领男李青龙出身普通,但年纪轻轻就身体、爱情、事业方方面面皆遭遇重创,无奈寻死之际得神仙搭救方知自己乃青龙转世,今生孤苦皆因前世作恶。机缘巧合,李青龙回到前世改写命运,真是没想到,病书生李青龙的第一世竟是赫赫战功青龙王,恶魔战神李青龙,造下累累杀业却难逃冤魂索命的短寿之报,第二世竟是被诸多红颜知己包围着享尽艳福的风流才子李青龙,真的情人越多越好吗,真心爱人在哪里?第三世又成了总是无法金榜提名的不孝子李青龙,为何功名总是被削,原来老天都恨不孝子,且看李青龙如何悬崖勒马,忏悔改过?坏人变好人,改写命运就在青龙有悔。
热门推荐
  • 元宇宙之玉皇成帝

    元宇宙之玉皇成帝

    《启世篇》:宇宙诞生、上古初成;《玉皇篇》:千劫磨难、成就大罗;《天庭篇》:寻找皇天、建立天庭;《成帝篇》:统治三界、管理众生;《西游篇》:重塑西游、道佛之争;《文明篇》:二代人族、未解之谜《星际篇》:星际大战、多维空间;《宇宙篇》:次元宇宙、宇宙帝王《隐藏篇》:时机未到、不可泄露
  • 新书
  • 我在,

    我在,

    林舒和乔非从小一起长大,是众人眼中的青梅竹马。乔非鼓足勇气向林舒表白,结果看到了这一幕:“陈老师,我喜欢你,我们可以在一起吗?”“林同学,你真的想好了吗?”“嗯,我喜欢陈老师。”…………“笨蛋,你当年竟然敢跟别人表白,啊?”乔非的把手放到林舒的头上,乱揉她的头发。“哎呀,你别弄了,我头发都乱了,还有,不许摸我头,会长不高的…”林舒皱起眉头嘟囔道。“笨蛋,不许跑”“你追我啊”
  • 或许陌生的你

    或许陌生的你

    以此篇记下与你的点滴。
  • 兽世之拐到个夫君

    兽世之拐到个夫君

    穿越到兽世,月白栖睁眼瞬间,大脑帮她自动闭眼--晕了,这是她与扶柯的初遇。她来自21世纪,是个人美心善的女孩子,此善非彼善,乃为善变之意。
  • 跨越千年的爱恋之生死情缘

    跨越千年的爱恋之生死情缘

    千年道行的白素贞,得到观音指点,到人间做功德,遇上法海产生恩怨。断桥上,白素贞许仙相遇,坠入情网。白素贞为了爱情不惜放弃一切,法海一再阻挠,抢走昏死的许仙,以达到一己私欲。白素贞无奈之下,按照观音指点去了千年后,寻找后世许仙。法海追踪而至,西湖边两番大战,前世许仙苏醒。在他们爱的结晶满月之时,法海等人蜂拥而至,施伎俩将白素贞小青打伤,将白素贞押入雷峰塔。自此许仙便在塔边守候,岁月悠悠过了三十年。终于禁不住生活的孤苦,心灵的创伤身患重病。白素贞救夫心切,不顾惩罚毅然出塔。法海早布下流言蜚语,世人容不得他们,夫妇只好隐居深山。法海追踪而至,一场激战,法海被消灭,许仙也被法海打死。白素贞悲痛欲绝,在观音指点下,为了心爱的人放弃了仙位,千年法力,甘愿作凡人,来到千年后与复活的许仙相会。三年后,小青也舍弃了蛇身,来到现实世界,与陆鸿结为连理,从此他们几个快乐的生活着,直到永远永远。
  • 残暴冷酷的君主

    残暴冷酷的君主

    “你以为本王掳你回来真是为了那个有着本王血脉的孩子?”他慵懒的托起她的下巴,冷魅微扬的嘴角,伴着低哑的声音。 她挥开他的大手,毅然的对上他的绿眸,嘲讽冷哼,“说吧,要怎么样才可以放过我和我的孩子?” “放过?本王怎么可能为难本王的正妃?”邪魅的笑声过后,只有她一个人愣愣的颠坐在原地。 他的残暴冷酷,从来不在那个女子面前显露。为了保护心爱的女人,他让她成为他所有女人的眼中盯。在众女人的勾心斗角中,她隐忍承载着一次又一次的伤害。再也无法承载伤害,决定逃离的时候,一切又会是什么样子?《入赘妻的众丑夫》莎的新书,喜欢的亲们要支持噢。
  • 汉末白蛾贼

    汉末白蛾贼

    黄巾裹挟百姓成为新的蛾贼。官府不分青红皂白大肆屠杀,世家大户趁机吸纳怂恿其为奴,休屠各胡疯狂劫掠,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这世道....
  • 心中那独特的地方

    心中那独特的地方

    家乡是每个人心中最独特的地方,即使我们与之相隔万里仍时时挂念,这个作品是独属我心中那独特的地方,记录了家乡的巨变及我的青春回忆。
  • 天涯司梦

    天涯司梦

    自大陆分裂,世界分为三界。天外,天下,天涯。天外,自称天下之大道,每逢年初,从天下选拔符合水准的修仙得道者。天下,自古以来便是修仙者及普通百姓们的安居乐业之地。而天涯,却是人人唾弃的魔道之地。据传说,那里是深渊,深不见底。那里是修仙者的葬身之地,那里满是恶兽,凶残万分,天涯之主更是杀人如麻,被人们所恐惧着。据传说,曾经那里是一方圣地,有一天天涯之主带领百万恶兽闯入天涯肆意杀戮,最终沦为人间地狱。据传说,天涯之主被属下所背叛,最终献祭了性命和修为,怨气转世轮回,最终投胎天下,将在不久后降临人间。而这种可笑的说法,却被无数人所相信而恐慌。真正的天涯,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处地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