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乾刚殿,锦华诸多不适应,还好,义父周良派了程义给你说明许多乾刚殿的事情。
乾刚殿,位于整个皇宫的正中,向前承接前朝,向后紧连后宫,历代皇帝起居都在这里,书房在这里,平时不叫大起议政接见大臣也在这里,乃至低品阶的妃嫔侍寝也在这里。
与住满妃嫔的各宫不同,这里是皇帝的专属,这里也戒备森严,御前侍卫较别处也多了一倍,而且全天都有人巡视,这里伺候皇上的,也大多是太监,宫女很少,只做一些外围的事务。
相较于宫女,御前执笔就是不同的存在,这一职务大多时是由识字的太监来做的,但是凡选秀之年,皆有女子接手这个工作,能留在皇上身边的,也都成了嫔妃,比如淑贵妃。不能留的,过不了几年或者皇上厌了也便打发出去了。
而皇上钦点执笔女官,虽然历朝历代都有,但大多数都是极有能力的,或者皇上为自己及儿子们相中的女子,但锦华被钦点仿佛稍稍有些不同,裕德帝是惜了她的才,和从小深宫长大的经历。
来到乾刚殿侍奉的第一个下午,锦华并没有被安排做事情,只是按皇上吩咐,放假安顿。
所以,锦华将拍给自己居住的屋子,从里到外清洗了一遍,虽然不大,但也累的紧,幸好有程义搭手,张滦将她送到便早早回去了,宫里的规矩,非己处不得无事逗留。
而后,程义又领着锦华将乾刚殿的各个处所全都走了一遍,也跟侍卫的队长和几名近身侍卫相熟了下。
侍卫们大多都是年轻男子,在乾刚殿见着这么年轻又美貌的姑娘,自然各个开心的合不上嘴,锦华也懂事,一一拜过,半日里,出来进去的,也就全都熟络了。
但是锦华期待的,能够见到黎众大叔,却没有如愿,听跟黎众相熟的侍卫说,黎众出了钦点的外差,近期都不在宫里。
不过今日皇帝也不在宫中,而是亲率众皇子去了城北的狝苑,观看来自各国武士们比武狩猎去了。
当日本无事,大概戌正时分,裕德帝乘兴而归,乾刚殿里灯火通明,几位皇子也随皇上归来,负责几人兴致颇高,裕德帝又命周良摆了小宴,父子几人推杯换盏喝了一阵才散去。
锦华闻着声音,便知今日狝苑比武,一定是大夏的武士占了上风,确实可喜可贺,锦华走在乾刚殿的院子里,想听个究竟,却撞见了周良,周良嘱咐她回屋去,没什么事儿不要轻易去乾刚殿正殿。
锦华依言,却不料,她进入乾刚殿侍奉执笔的第一天晚上,就赶上了裕德帝招幸如今已经升为婕妤的薛美人。
然而,来乾刚殿之前,锦华并不知道何谓侍寝。
这日晚间,锦华才刚入睡,就听到了正殿内声响,于是不谙世事的她,便寻着声音,想要去看个究竟,本以为是那个奴才收了罚,却不像却原来是帝妃的好事。
幸亏周良留了程义盯着她,否则就险些惊扰了皇上和薛婕妤行房。
当程义提醒她的时候,她才后知后觉,耳根一阵超热,脸上也烫的紧,幸好黑夜,不曾被人察觉。
当已知是帝妃行房,再听皇上寝殿里传出的声响时,更是让她一个处子之人好一阵羞臊,赶忙躲回了自己房间。
锦华在床边坐了一会儿,本想再看看书,无奈红烛摇曳,让她不自觉的想起了刚才听到的,又是一阵脸红,于是她只得熄了灯,早早的钻进被子,将自己的头蒙上,但依然难掩初经此事的羞涩,在半羞半梦之间,终于,她睡着了。
这天晚上,她做了很多梦,每个梦里都是人影交缠,纷乱杂陈,她睡得并不好,半梦半醒之际,看看外面天色依然黑蒙蒙,只感觉体下湿了一片,用手去抹时,只见双手满是血水。
这虽然吓坏了她,但是这许多年在宫里早知道这是什么,她人生的第一次奎水已至,锦华终于长大成人了!
-------------------------------------
进驻乾刚殿的数日里,锦华每日均在乾刚殿,裕德帝的书房中,翻阅裕德帝平时常看书籍和批改过的奏章,将皇帝的所有朱批一一抄录下来,闲暇时她也学着辨认熟悉裕德帝平时使用的各种印章,以便了解皇上的习惯。
裕德帝近日来忙于万国盛会,每日都是早出晚归,也并不召见朝臣,只是晚上回来时才批阅一些,搁在一边,第二日由她来抄录,而各部的大臣们,每日也都按时来递折子,厚厚的折子,就码在龙书案上。
就这么日复日的,日子已至中秋,中秋过后,万国盛会也将结束,各国的使臣王室也即将启程归国。
中秋前的三天,裕德帝终于叫了早朝。
这一日清晨,还不到卯时,锦华早早的便起了身,梳妆完毕,换好了自己的女官服,揽镜自观,整了整鹅黄滚金边的幞头,和鹅黄色滚金边的袍服,面上只轻施脂粉淡扫蛾眉,唇脂也只用了淡淡的芙蓉色。
这身女官服,虽然有些许女性的妩媚之色,但毕竟照准男服设计,还是英武之色占了上风。
全部梳整完毕,大概卯时初刻,锦华就已提着自己的文房提盒,在乾刚殿外侍奉了。
不一会儿,乾刚殿里,伺候洗漱的宫人鱼贯而出,可见裕德帝已经收拾停当,只等卯时三刻早朝了。
今日是锦华被钦点为御前执笔后,第一次侍奉早朝,她心中既雀跃,又紧张,就在两种心情交加时,传话公公领了她进了乾刚殿。
乾刚殿正堂龙书案后,空空如也,旁边她的书案也早已备齐,锦华迅速走了过去,但只是将文房四宝铺陈好,人却侍立一旁。
终于卯时三刻一到,在周良的一声“宣”之后,报事太监一路小跑跑到乾刚门外,大喊“皇上叫起!”。
一句话毕,只见文武官员,分为左右两列,阔步向乾刚殿走来,待众人都已站定,裕德帝寝殿的门开了。
裕德帝,手里亲自抱着一叠奏章走出来。经过锦华的书岸边,裕德帝迟疑了一下,上下打量了锦华几眼,然后点点头,走上须弥座坐定在龙椅之上。
“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跪地请安,今日锦华也行了跪礼,因为这是朝廷的小早朝,也叫小起,必得大礼参拜。
“众位爱卿,平身吧!”谁都能听出来,裕德帝心情大好。
“众位爱卿,连日来,多亏众位爱卿尽忠职守,随机应变,方能助我大夏,顺利的举办这第一次‘万国盛会’,前几日,朕也亲自微服,去往南郊的‘万国大番会’上走了走。”
裕德帝起身,走下了龙椅。
“也亲眼见识了,各国各地的很多大买卖家当场成交了许多货物,无论是我大夏的丝绸、瓷器、药材,还是北国的皮草,南越国的玉石、稻米,或是西纪的各类瓜果,在大番会上,都是抢手货。
而我大夏朝廷作为东道主,作为交易的担保者,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里也有各位臣工的功劳啊!有诸位爱卿,是朕之幸甚,也是大夏幸甚!”
裕德帝一口气说完了所有他想要说的话,讲话可见其难抑对首次“万国盛会”即将圆满落幕的激动之情。
锦华在一旁,将裕德帝所讲话语一一抄录,将来也好作为朝廷各部对万国盛会的总结和拓展之用。
“众位爱卿,有何想法,也可以讲出来,我们共同探讨,或可作为将来之用,造福千秋。”
“启奏皇上,臣倒是有个不成文的想法。”右丞相仲樾出列朝班。
“爱卿请讲!”
“这次万国盛会,收获确实丰于我等先前之构想,且此次盛会,拉动了京城乃至整个直隶的商贾经济。
臣认为,此等盛会,将来或可三四年一次大型,也或可两三年一小规模的,如若可行,依臣之见,举办地点更或可改为其他地方,淮京、西直隶、芙蓉都等皆可。”
右丞相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回皇上,老臣也觉文达之想法甚好,京城已经非常富庶,如果每次轮换一个地点,也可将这些地方地方经济拉动起来,今次盛会是由皇上亲自主持,当然来宾的档次很高。
今后,也可由地方操办,来宾的档次可能会降低,但是,互通贸易的种类,可能就会更加的繁多,我大夏民间技艺也能流通到周边各国,岂不妙哉!”
左丞相纪左大人,接着仲樾的话,继续拓展了万国盛会举办的思路,此二人是肱股之臣,他们的话一出,引起了朝堂上的一片哗然,众大臣皆怯怯私语,互相探讨将来的可能性。
锦华将两位大臣的话也一一抄录,她看着纸上文字,努力的理解这两位大臣所描述的设想。
不过,刚刚右丞相仲樾提到的几个地方,锦华确实第一次听说,她虽然养在深宫,但是对大夏全国上下却并不一一了解。
如今“淮京”的“淮”字,她却吃不准,偏着脑袋正想。
裕德帝容许朝臣们讨论刚刚两位丞相所提之事,自己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锦华的书案前,看到锦华正在琢磨“淮京”两字,便敲着桌子指点了一番。
每次朝会尽皆如此,往往一个议题的提出,都要大家议一议,然后多方提取意见,再下发到各部,权衡后,方能降旨,把所议之事执行。
正当众人议论,周良凑近了裕德帝身边,回道:“启禀皇上,太子殿下、及三位皇子已到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