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日耳曼行省,英瑞尔,
通体用灰岩石打磨的石块混合混凝土修筑而成的城堡,宛如一头高卧的雄狮盘踞在莫拉尔河边,塔楼上,一面面鲜艳的罗马旗帜迎风猎猎招展。
环绕城堡周围,数不清民房按照整齐的布局坐落在阡陌交错的原野之上,村舍间鸡犬相闻,田垄中谷物满满,宽阔平整的道路上不时有驾着马车到来的商队,慷慨的商人会乐呵呵地坐在马车上向追上来的孩童们抛洒小玩意儿或是吃的,惹来阵阵欢畅的笑声。
时隔一年,如今归于罗马治下的整个中欧地区已然面目一新。随着日耳曼人中的大部族相继乘船迁徙,去往不列颠,残留在山林中的日耳曼人根本无力抗拒格拉蒂安亲率的罗马大军,很快就在势如破竹的扫荡攻势下屈服,陆陆续续被纳入罗马的管辖。
尽管由于失误,放跑了日耳曼人中的几大部族,让原本计划的胜利成果有了一丝缺憾,但就取得的功绩来说,格拉蒂安已经当之无愧成为罗马的英雄和领袖!
威胁了帝国北疆长达数个世纪的日耳曼人被逼得浮海逃窜,罗马轻而易举占据了欧洲的大片领土,那地图上鲜明新标注的由原本的疆域向北延伸出的大片红色,毫无争议地宣告着至少在军事上,罗马一扫几十年的被动防守颓势,主动出击,开疆拓土!
而除此之外,足以和北疆胜利相提并论,成为罗马最为热切关注和期待的无疑就是格拉蒂安在北域诸行省内,高调推行的改革了。得益于不列颠的试点积累了相当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格拉蒂安的改革无论是在基础还是规划上都显得十分成熟。再加上北域诸行省地广人稀、顽固贵族势力较少,改革的压力大大减轻,在格拉蒂安携北征大胜的崇高威望下,小小的阻碍很快消除,各项改革顺利推行。
改革的实质内容,则基本是在不列颠改革之上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和补充,依然是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同步进行,其中政治、思想是核心,军事是补充,经济是血脉,相辅相成。
而身为格拉蒂安麾下首席战将、恢复不列颠总督之职的奥卡自然是当仁不让地负担起军事改革和民族融合的事务,
这两项事务都需要有着过人魄力和决断力,同时又需要具备非凡的协调能力、洞察力和一定的经验,奥卡无疑是最佳人选。
于是,在格拉蒂安的授命以及众位将军的一致赞同下,一跃升任‘北’罗马帝国最高军队统帅,有权统辖一切格拉蒂安名下军队的奥卡下令修筑英瑞尔城堡作为居城,亲自坐镇尚未完全消化的日耳曼地区开始着手进行军队的重组。
尽管事先有着充足的心理准备,但真正投入,奥卡才发现面对如此之多的行省和杂乱无序的军团,理清起来简直是千头万绪,工作量大得足以令人发疯。为此,奥卡不得不抽调出一批精干军事执行官又从不列颠招来了一批新近从军校中毕业的军事文官,组成了一个专门对自己负责的团队,才终于得以应付大量的信息汇总、处理、外勤等工作,各军团的整编、补充、换装,军种的增加调整、军工厂的秘密兴建、军队制度包括兵役、动员、退役、军队内部司法等等方面循序渐进铺开。
另外,奥卡一手草创的民族战略也第一次进行大规模尝试,虽然日耳曼几大部族侥幸逃离,但毕竟时间仓促,很多中小部族根本来不及通知、或是无法及时抵达集结点,面对扬帆而去的同族,他们只能钻入山林,希冀逃过罗马人的追捕,不过很可惜,他们面对的是一心要彻底解决问题的奥卡。
在大批的精锐军队划定区域,分路围剿之下,一个个试图躲起来的日耳曼部族相继被发现,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日耳曼人也是明智地选择了放弃抵抗,被强制押送往附近的军事基地。
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但零零散散的奥卡已经搜捕了多达30万的日耳曼人,这么庞大的人数相较于整编之后手中仅握有大约八万军团的奥卡来说,如何安置并且将他们融入罗马的社会,显然是个危险而巨大的挑战。
不过,在小心翼翼地进行了几次尝试之后,事实证明,奥卡的民族战略具有非常高的可行性,尤其是对于那些小部族的零散日耳曼人来说,他们本质上对于日耳曼这个许多民族的混合称谓并没有多么牢固的认同观念,甚至还有不少部族以前都是生活在北欧和东欧的古老原著民族,只是他们的民族很小,在漫长历史中只能随波逐流,谁实力大便跟从谁。
对于这些部族来说,巨人般的罗马未尝不可以成为新的主人。所以对于这一类,奥卡直接下令将他们的劳改区域定在大后方,更为靠南的行省内,这样一来,距离上的阻隔再加上濒临罗马本土这样的核心区域,只要安置的政策得到确实贯彻,奥卡有信心,用不了多久这些小部族就会彻底消亡其本身的民族概念,融入到罗马社会中去。
当然,事事不可能都如此顺利,对于那些大部族,奥卡就不得不费尽思量,先割裂、分化再进行安置,否则这些凝聚力很强的部族一旦到了奥卡眼力难及的地方,恐怕很快就会不安分起来,更遑论融合他们了。当然,任何事情都需要灵活处理,一味的优待不可能让这些桀骜不驯的野蛮人懂得规矩,所以,战争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奥卡让两个频频闹事的集中营附近增添了几个万人坑。杀戮虽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至少为解决问题争取了时间,奥卡可没功夫和那些死硬分子玩什么游戏。军队的存在就是暴力,而对待敌人的原则就是能使对方臣服就没有必要进行无谓的杀戮,但如果无法让敌人顺从,那就干脆肉体上消灭敌人!
一年时间,总体来说,涉及方方面面的庞大改革不过才刚刚迈出第一步,但却是毋庸置疑成功的一步,北疆各行省兴修的道路、建筑的新城、林立的要塞,开辟的农田、多起来的商贸,精简之后更加强大的军团以及廉洁高效的文官团体,让格拉蒂安的政权益发稳固而又充满勃勃生机。
而与此同时,南方,在那位‘女皇’统治下的帝国疆域内,这一年时间却是令人遗憾的多灾多难,先是意大利本土最为依赖的粮食输出行省埃及发生天灾,尼罗河洪水滔滔,淹没大片农田,许多农民颗粒无收,无以果腹,饿殍于道,而问题还没有结束,接下来使天灾又不幸添上了一层人祸阴影的是地方行省官员不顾人民死活的继续横征暴敛,终于引爆了淳厚埃及人民的愤怒,在亚历山大、埃及、孟菲斯等多处城市,忍无可忍的民众发起暴乱,围攻驻军和行政官署,造成延绵的祸患,损失伤亡无法计算!
而不等贾斯汀娜着手解决这个异常棘手的问题,本土又在埃及发生动乱的连锁反应下发生了意外。由于失去埃及粮食的支持,意大利亚本土粮食出现严重短缺,市面粮价及生活必须品价格飞涨,而这都缘于一直以来意大利与埃及之间畸形的依赖关系。
最初,意大利本土有很多大型农庄和自由民耕种的土地,出产的农产品完全可以供应本地所需,然而这些都是原始的奴隶经济,随着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结束,奴隶来源的逐渐枯竭,以及商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意大利本土的农业渐渐荒废,拥有土地的贵族宁愿去经营商业而把土地闲置,也不愿租给平民或是自己购买昂贵却不听话的奴隶耕种。
于是,罗马本民族堪称发达的农业逐渐消失,而随着帝国军队将盛产粮食的埃及纳入统治,意大利本土彻底沦为寄生虫,靠着埃及每年定期输送的粮食来维持大量商业自由市数以百万计民众的所需。
而这显然是危险的,正如这一次,由于埃及的农业受到天灾人祸的摧残,颗粒无收,意大利本土粮食短缺,拥有粮食的大商人 大贵族趁机囤积居奇,导致物价飞涨,民众无以为继,而依靠贵族支持才能勉强维持统治的皇后无力采取措施遏制这种卑鄙的榨取人民血汗的行为,于是许多自由市发生民众示威,继而引发成动乱,各地驻军不得不紧急出动,进行弹压。然而由于贾斯汀娜迟迟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局势依旧在朝越来越紧张的发展趋势恶化!
此起彼伏的动乱让贾斯汀娜疲于应付,并没有注意到在埃及的动乱中,一股不受控制的势力正借着动乱,在暗无天日的统治下艰难生存、信仰迷失的民众中间迅速壮大,并且在悄然窃取着民众信仰。
这股势力就是一直以来受到罗马官方打压,直到近几十年才得到帝国赦免得以苟延残喘的基督教!而对于这股势力的崛起,贾斯汀娜还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