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情形不对,忙赔笑道:“大家坐下边吃边说不好吗,莫要辜负了佳酿,瞧着孝孺也饿了。”
我说着,给一直恭谨默立的孝孺使了个眼色,他脱口而出:“我不……我不饿才怪呢。”
刘基的脸色又恢复如常,平静的眼中无波亦无痕,他笑道:“是啊,朱公子请坐。”
朱元璋遂和颜悦色地坐下。
“朱公子的名字倒是有趣的很。”
“你竟然真的改名为元璋了。”
我未免尴尬才开口,不料却与刘基异口同声,心中愈发懊恼,只好垂首不语。
刘基只是有意无意地瞥了我一眼,却听朱元璋道:“自从那日听闻老先生的一番教诲,我就改名为元璋。一方面是立志驱除鞑虏,复我中华;另一方面则是要深记老先生的教训,戒骄戒躁,时刻提醒自己。”
刘基忽而一笑,犹如千树万树的梨花飘然盛开,他道:“朱公子真是有心人。方才师弟未来时,公子就与我畅谈天下治世之道。我刘基向来直言,公子此番前来若是要劝我出山,就大可不必。”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滞留,却依旧诚恳道:“先生超越天地之外,不入名利之中。若果真不愿助大帅一臂之力,替天行道,我自然不会勉强。”
刘基若无其事地饮了口酒,说道:“你说替天行道,何为你的天道?
这一句剑芒森森,堪堪指向朱元璋,他却面色不改,侃侃而谈:“如今元朝,等级森严,贵贱两极,扰民废业,多兴土木,劳师远征,岢政苦役。使女子无所蚕织,男子不得耕耘,老无所依,少无所仗。放眼黄河两岸,大江南北,荒草千里,百废待兴,饿殍遍野,万民困寒。如此蛮夷实在不是治世的仁君,天命我等替其诛之而后快!这便是我的天道。”
听到朱元璋这番激昂之语,我万分讶然,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昔日阿蒙,已成一朝才士了。
刘基眼中亦闪过些许惊赞的光芒,却又不动声色的掩了下去,接口道:“如你所言,如今天下大乱,谁又是治世之君?”
朱元璋坦言道:“谁是治世之君我不能妄下断论,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乱之后该是大治,与其弃天下万民而不顾,不若以一己之身,响应群雄,力挽这逆世狂澜。只有迅速了结眼前的战云纷飞,才能一往无前,给亿万百姓一片安身立命之所,许万物苍生一朝宁馨福祚之泽。”
他这一番言论慷慨激昂,让人热血沸腾,竟隐有领袖之风,怪不得伯父对他刮目相看。
刘基叹道:“朱公子这般卓识远见,我刘基不得不叹服!”
朱元璋闻言,却面泛红霞,笑道:“哪里是卓识呢?我自幼家境贫寒,只是昔年在寺庙中粗识了几个字。如今幸得大帅青睐,天道酬勤,我只好亡羊补牢,但愿为时未晚。至于这番咬文嚼字的话,则是因为自知文墨粗浅,怕污了先生的慧眼,只好附庸风雅,临时学来的。”
“哈哈!”刘基忽然抚掌而笑,又端起酒杯向着朱元璋道,“朱公子是个爽快人,不拐弯抹角,甚得我意。来,干了这一杯!”
“干!”朱元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爽朗地笑着,犹如穿云破雾的风声。
一杯过后,刘基星眸更亮,意味深长地说:“方才朱公子可是怪我弃天下万民而不顾。非也非也,良禽择木而栖,依我之见,投靠郭子兴,倒不如投靠你。”
我一惊,他这么说不是挑唆朱元璋与郭子兴的关系吗?不,刘基不是这么没分寸的人,只怕他是在试探朱元璋。
朱元璋听后,不愠不恼,只是目光赤诚,言辞慷慨道:“实不相瞒,郭大帅待我恩同再造,我这一生,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弃于他。先生若不愿相助也罢,烦请先生为大帅拨开战云,讲一讲眼下之路。”
刘基目露赞许之色,手指微动,我知道他又在卜卦了,只听他缓缓道:“履霜坚冰至。”
这是坤卦中的爻辞,意思是说做人要见微知变,踩到霜就要想到坚冰将至,从而做好抗寒的准备,以备万全。他又意欲何指,难道说四帅相争又要横生枝节吗?
朱元璋恍然道:“先生是说,门庭有变吗?”
刘基的目光深邃而悠远,犹如天边一朵隐入星辉的微云,他道:“一山二虎,已经是岌岌可危了。更何况一城五帅,只怕此刻已危在旦夕。”
朱元璋霍然而起,惊道:“不错,九月份,脱脱攻陷徐州,斩杀义军首领芝麻李,因芝麻李的部下彭大与郭公交好,他便与同僚赵均用逃至濠州投靠大帅。原本濠州城内五帅就有分裂之势,如此一来,孙德崖便与其他三帅一派,处处针对郭大帅。此番前来请先生出山,也是未雨绸缪。先生即说政局险恶,看来,我得速回濠州。”
“不急,”刘基含笑摆手,又道,“如今回去,局势未定,未必能一举而冲破重围。”
朱元璋不解道:“等局势已定,郭大帅只怕性命堪虞!”
刘基目光清然地望着他,道:“我问你,郭大帅其人如何?待朋友知交又如何?”
朱元璋眼中流露出江河般深广的钦佩与敬慕,他缓缓道:“大帅豪气干云,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对朋友更是侠肝义胆,两肋插刀。”
刘基展颜道:“这就是了,郭大帅既是重情重义之人,只怕绝不愿与孙德崖等人撕破脸皮。可你不愿不代表别人不愿,如果不把他逼上绝路,又怎会绝处逢生呢?”
朱元璋低头忖道:“你是说,让大帅他彻底对孙德崖等人死心,就此孤军自立?”
我暗自点头,没错,只有让孙德崖认为郭子兴身边无将时,才会发起政变。而郭子兴既是顾念旧情的人,也只有在亲眼目睹往日兄弟倒戈相向之时,才会狠下决心。
刘基颔首,道:“不错,所以你急不得缓不得,一定要在最适宜的时间出现。”
朱元璋疑惑道:“如何是最适宜的时间?”
“正月初七,”刘基道,“这一天是人庆节,是皇帝宴请群臣的日子。”
朱元璋接口道:“也是大帅拟定的百士宴之日。”
他恍然大悟,抱拳道:“多谢先生指点。”
说罢,他的眼光却瞟到我身上,瞅得我浑身不自在。
刘基显然注意道这一点,只说:“天寒路冷,我令师弟送你下山,朱公子可在青田暂避几日,师弟,你就送他一送吧。”
我没好气地瞪了刘基一眼,他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