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朝廷册封李国昌为振武节度使、李克用为云州牙将后,李国昌在振武道统领沙陀部众镇守一方,李克用则作为一名督边将领率领士兵巡守大同道的北部边界,防御北方契丹等部族的袭扰。按照隶属关系,此时的李克用并不在父亲李国昌的手下,而是归大同道节度使段文楚统领。好在振武道和大同道距离并不远,一个在今天的晋西北、一个在今天的晋东北,父子两人还可以经常见面。
由于这些年北方契丹等游牧民族还处于分崩离析、相互攻伐的混乱之中,尚未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对大唐的边界没有构成太大威胁,再加上李国昌父子俩都能恪尽职守,边境上大体比较平静。
此时的青年将军李克用,是十分惬意的,他十四五岁就在战场上取得了剿灭庞勋的胜利,年纪轻轻就成为统领五千士卒的将军,而且身边还有曹姑娘这样的红颜知己陪伴,真正是战场、官场、情场场场得意。
但到了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平静的局面被打破了。
这年关东(潼关以东)出现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而唐朝官吏依旧强行征收赋税和强制徭役,使得百姓更加困苦不堪。时间一久,走投无路的百姓终于忍受不了了,濮洲人王仙芝趁机在濮州(今河南濮阳西南)揭竿而起,为了鼓舞人心,他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四方苦于苛征暴敛的百姓以及散居民间的庞勋旧部纷纷前来投奔,义军很快就发展到了数万人。
王仙芝将义军进行整编,使部队的战斗力大为提升,连下曹州(今山东曹县)、濮州等多个州县。同年六月,冤句(今山东菏泽)人黄巢也起义响应,率众数千会师曹州,义军声势更加浩大。一时间,中原大乱、战火再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王仙芝、黄巢起义。
就在朝廷调兵遣将镇压起义的时候,蝴蝶效应显现出来了,当中原大乱的消息传到了塞北边疆,一些人也开始不安分起来。要知道,在乱世之中,局势极其敏感和复杂,只要一个小火星,就可能燃起冲天大火。
【云州兵变】
大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由于粮草供应不足,大同节度使段文楚稍稍减少了一下所属将士的军粮供应,立刻招致了士兵的怨恨。由于段文楚平素不得军心,借着这个由头,云州军校盖寓、薛铁山、康君立等人首先发难,暗中筹划将其武力驱逐。
这些人经过一番商量,一致认为要想成大事,就得先找一个领头人,而这个领头人还必须是德高望重之人。思来想去,他们想到了曾经在平叛战争中立下大功、素有威名的督边将领李克用。我推算了一下,李克用那年虚岁才二十一,要搁现在还上大学呢,可人家都已经德高望重、素有威名了。唉,啥也别说了,看来出名要趁早啊。
盖寓等人很快将兵变计划透露给李克用,李克用这些年处处受段文楚的节制,早就心怀不满,看到有这么多人推举自己,也是毫不含糊,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咱也弄个节度使干干。
一天夜里,李克用和盖寓、薛铁山等人突然发动兵变,率军占据云州城,并擒杀了大同节度使段文楚。兵变成功以后,李克用自称大同留后(代理节度使),并将盖寓、薛铁山等人任命为将军,尤其是盖寓被任命为都押牙,相当于部队的军师,成了李克用的重要助手。
接下来,他迅速派出了两拨信使:一拨信使去振武军向他的父亲通报兵变结果,让李国昌也好有个准备;一拨信使飞马到都城长安,向朝廷禀报云州的情况变化,请求朝廷正式任命他为大同军节度使。
李国昌接到通报后,是又惊又气,惊的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云州就发生了如此大的祸乱;气的是你说这熊孩子这么大事也不提前跟我商量一下,就敢擅自行事。
可眼下木已成舟,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因为在封建社会讲究的是连坐制,父子俩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李克用惹的祸就相当于是自己惹的祸,二者根本就没有区别。大同道暂时是被儿子控制住了,可这到底是沙陀族一次扩大地盘的机遇、还是一次能招致亡族灭种的挑战,是福是祸,却难以预料。想到这,李国昌忧心忡忡。
【阴谋】
李国昌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当朝廷中那些执政大臣获知云州兵变的消息后,异常震怒,你李克用随随便便不打招呼就敢把皇帝任命的节度使给杀了,这不就是明目张胆的叛乱吗?
经过大臣和皇帝的一番紧急磋商,定下了决心:这么大的事情,绝不能置之不理,具体的处置措施就是武力讨伐!
但至于怎么讨伐,却一个伤脑筋的事情。考虑到李家父子几年前在徐州战场上的神勇表现,武力讨伐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得从长计议。
于是,黑暗中一个严密的讨伐计划正在悄悄地酝酿。而这一切,李克用和父亲李国昌都蒙在鼓里、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