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9100000007

第七章-今朝梁国

太祖驾崩后,晋王梁广继位,是为太宗。

太宗雄才大略,继位以后励精图治。他经常以亡陈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

太宗在亡陈的中央官员管理制度上,加以改进,便有了今日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六部以外,单设大理寺、御史台及皇城司。其中,大理寺负责审判事物,负责审理朝廷文武百官犯罪以及京城徒刑以上案件;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至于皇城司,就比较神秘了,负责宫禁护卫,刺探情报,直接听命于皇帝。

之后,太宗有感于前朝科举制度的不足,故而在其基础上加以修改。所以,今朝的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城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一开始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

太宗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学院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此后,我朝便是儒门和道宗并行,各有倚重,但绝不偏斜。故,我朝才能如此繁华,才有此盛世。

太宗十分重视吏治的清明,曾命房玄龄省并冗员,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国,考察风评;又亲自选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并将其功过写在宫内屏风上,作为升降奖惩的依据。另又规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中书省,以便随时廷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遂自励廉能,直接提高政府效率。

经太宗君臣二十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太宗晚年,由于宠爱第四子魏王泰,而导致太子承乾与魏王一方争夺储位。贞观十七年,由于太子与汉王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太子承乾被废黜。于是太宗下定决心,带着晋王治驾临两仪殿,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重臣面前因为诸子诸弟争位之事而欲拔剑自杀。长孙无忌等出面阻拦,表示晋王治可立为储君。同年四月七日,太宗亲驾承天门,下诏立晋王治为皇太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太子治在旁边,让他观看自己决断各种政务,有时候让他参加议事,太宗多次称赞他的才能。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的翠微宫。二十七日,以礼部尚书、兼太子少师、黎阳县公于志宁为侍中,太子少詹事、兼尚书左丞张行成为兼侍中、检校刑部尚书,太子右庶子、兼吏部侍郎、代理户部尚书高季辅为兼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太子左庶子、高阳县男许敬宗兼礼部尚书。二十八日,太子治回京。六月一日,高宗即皇帝位,时年二十二岁。六月十日,诏令其舅父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为太尉兼检校中书令,英国公李勣为开府仪同三司。以二人为辅政大臣。八月十八日,将太宗安葬在昭陵。九月十二日,加授鄜州刺史、荆王梁元景为司徒,前安州都督、吴王恪为司空兼梁州刺史。二十四日,赠梁国公房玄龄为太尉;赠申国公高士廉为司徒,赠蒋国公屈突通为左仆射,都可在太宗庙庭配祭。

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共同辅政。由于他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高宗还在废立皇后问题上坚持自己的主张,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扰。只是高宗在位后期,犯了头病,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因其健康状况不佳,导致后宫干政、外戚横行。

高宗犯疾之后,武后乘机插手政治,开始参与国家大事。武后取得皇后的地位并不满足,她还想进一步掌握政权。于是,她一方面排除异己,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一方面又组织力量,培植私人势力,为自己进一步掌权做准备。高宗因武后慢慢有主导政局的趋势,一度有废后的打算,未料计划被武后得知,武后向高宗申诉辩解,事情遂作罢,但是协助高宗拟诏的上官仪则遭族诛。这件事情过后,高宗再也无由压制武后。其后,高宗头疾加重,目不能视,难于操持政务,武后得以逐渐掌握朝政,高宗在武后的建议下使用天皇称号,与天后武氏并称二圣。

不久,高宗因病去世,高宗及武后之子显继位,是为中宗。只是中宗为人怯懦,事事遵循武后意见,不能乾纲独断。朝臣恨其不争,却又无可奈何。

以致之后的很多年里,武氏一族权势滔天,竟将梁氏皇族稳稳压制。

之后,梁氏势力与武氏一族展开了长达十数年的明争暗斗,使得国力衰减,边患不断,百姓生活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中宗继位五年,武后改京都洛阳为“神都”,大肆杀害皇族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所以使得贤才辈出。

只是武后年岁渐长,逐渐豪奢专断,开始耽于享乐,大修宫殿、佛寺,渐生弊政。

武后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年少美姿容,常傅朱粉、衣着华丽。武氏一族重要人物都争着追捧他们,甚至为他们执鞭牵马。当时,武后已经进入暮年,老病缠身的她长时间不能垂帘听政,对朝政的控制力下降,她将二张兄弟当做耳目。二张逐渐插手朝政,陷害宰相魏元忠,不仅跟大臣结怨,也使得武后与皇族梁氏的关系更加恶劣,引起了政局的复杂化,武后母子、君臣关系也因此空前紧张起来。

中宗十五年七月,武后病笃,在迎仙宫卧床不起,只有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侍侧。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交结禁军统领李多祚,佯称二张谋反。于是发动政变,率禁军五百余人,冲入紫微城,杀死二张,随即包围武后所寝集仙殿, 要求她搬离京城。 武后被迫徙居上阳宫。同年九月,武后驾崩于行宫,年七十二,执掌朝堂三十余年。自此,朝政终于回到梁氏一族手中。

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中宗重掌大权后,先把弟弟相王梁旦加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又给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镇国太平公主的称号,以表彰二人的拥护之功。张柬之、崔玄暐等人也加官晋爵。二月,复国都为洛阳,一应典制,悉复高宗时期旧典。

二年,中宗马上立韦氏为皇后, 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后之父亲为王,并让韦后参预朝政,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将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氏一族。韦后同武氏一族关系暧昧,韦后又十分信用儿女亲家武三思,并以此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朝政。中宗对此也无能为力。

中宗继位二十七年,被韦皇后和武氏一族合谋下毒暴毙身亡,终年55岁。其后被葬于定陵。

同月中宗幼子温王重茂被立为帝,改元“梁隆”,由韦后临朝称制,欲重演武后故事。

同年六月,相王联合太平公主,交结禁军诸将葛福顺、陈玄礼等,以兵诛韦后、安乐公主并诸韦、武等。史称梁隆政变。乃废少帝,相王梁旦继位,是为睿宗。

自此我大梁帝位转往梁旦一系,直至今日。

睿宗是为当今天子祖父。

同类推荐
  • 问天阙

    问天阙

    凌天自有凌天道,仙人亦有仙人缘。任你风华绝代 ,终归一捧黄土。叱咤风云一生,岁月无情催!驰骋疆场筑仙国,运筹帷幄谋天下。我自仗剑与天斗,但求长生问天阙!剑指苍穹,且看我凌洛逆苍天!新书《帝弑道》,http://520yd.com/book/520yd.com
  • 御气封天

    御气封天

    离国九年,呼啸回乡却逢国破山河,他暗恋多年的女子被敌掳走,从此踏上几经付出性命的追寻之路。期间却落入一座诡异离奇的太玄残墓中……无人知晓残墓中存有什么,而他却被卷入一阵巨大的阴谋旋涡之中,此间陪他的只有一个离奇古怪的妖物,还有那不知何处而来的女子。生逢乱世,国将不国。修行巅峰,拳头硬狠,才是唯一道理!我风一戈必定聚气巅峰,御气封天!竭吾一生之全力,护吾一世之爱人!————————————————————————————————————————————(新书期,力求大家收藏,鲜花。橘子拜谢!)
  • 万世剑尊

    万世剑尊

    抱歉,本书因为不小心点错了vip,而导致了乌龙上架,实在非作者的本意,本来打算下个月爆发,攒够60万字再上架的,但是出了这种状况,实在是让我有些接受不了。无法修改状态,感觉有点对不起读者。既然是自己点错了,那干脆就完结了算了,等我开新书,有时间了,再把这本书好好修改一下吧,那些一直追本书的读者朋友们,实在是对不住了,小夜在这里给大家道歉了。对不起。我布置一下新书的主线,过几天就开新书,这次实在是抱歉了。
  • 灵韵乾坤之离傷

    灵韵乾坤之离傷

    千年前,魔王入侵,哀鸿遍野!幸得萧维、陆欣颜携天地灵气重创魔王,继而奉自我灵魄镇压恶灵于锁魂殿,为神州大地换来千年太平梦。如今,天地灵气再度轮回,天赋之命降临在名为林若雲的少女身上,她将面对的不仅是地之灵气赋予的重大使命,还有天之灵气这个素未谋面的宿命之缘。原本平凡的他们,在踏上这条不平凡之路后,又将谱写怎样轰轰烈烈、撼动天地的爱恨情仇!一曲瑶琴悠扬,人世几多沧桑。笑醉前尘旧梦,独饮一壶月光。———————————————
  • 灵道天途

    灵道天途

    一条天路,横跨苍宇,架起了一条沟通诸天万界的强者之路。懵懂少年,无意之间打开了那被封印万古的始与终。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命运的注定。红尘始尽苍茫泪,灵途终处我为峰,且看热血少年,如何在那万灵争雄的跨天之路上,一步步,踏上灵道巅峰。小楼夜,听风雨,莫道往昔醉黯语。昨日已去,却似无迹,明朝将归何去?啸雷鸣,梦已惊,安将何时复梦去?我欲凌风踏天去,醉梦生死已。荒灵命殊途,何惜百死战九霄。惊雷起,方知轮回路萧条。
热门推荐
  • 二次沦陷

    二次沦陷

    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温清婉,才貌双全,众人无不羡慕她的好命,更令人艳羡的是她23岁便嫁给了萧家核心掌门人,世纪婚礼更是被传诵一时。可鲜少有人知道,在温清婉年少时,温家夫妇突遇空难逝世。温清婉一直被爷爷抚养长大,温萧两家的联姻也只是两位祖辈之间的安排。随着无良媒体爆出这一秘闻,众人纷纷猜测温萧两家的婚姻已发生婚变,名存实亡。面对诸多媒体的婚变与否提问,身为当事人之一的萧衡回应:“没时间考虑。”更是落实了众人的猜测。亲眼见证孙子婚礼的萧老爷子,无意间听信娱乐新闻获得婚变讯息后。一面气愤自己的孙子对婚变的漠然置之,一面心疼无依无靠,倍受委屈的孙媳,最终忍不住去找孙子当面对峙。结果当他刚踏进别墅大门,就发现被形容冷心冷面的萧衡一边抱着温清婉看电影,一边给她喂荔枝。老爷子一脸震惊,立刻联想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我有一间活地狱

    我有一间活地狱

    穿越异界,王小祖体内激活无间地狱系统。上到天帝圣人,下到阴间恶灵。罪大恶极者尽入其中!罪犯的一切能力尽归我所用!炼器?炼丹?符箓?阵法?这些又有何难?且看我抓几个此道高手!十大洞天镇派神功?人皇秘典所记绝学?天下不传秘法?我全会!而且比正宗还正宗!诸天万界皆入我一狱之中,我即为天道......
  • 三国:开局我被刘备捡走

    三国:开局我被刘备捡走

    开局被刘备捡走,原本只想躺平,但是谁能想到刘大耳朵竟然可以偷听我的心声,从此便不再有秘密,于刘备也乘风而起,三兴炎汉,天命归刘不归曹!风起,蜀汉的光从未灭过~!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
  • 机甲学院

    机甲学院

    少年科学家加入机甲兵技术学院,接触到车居人、放逐者,更有希恶、血糊等不可名状的极恶存在,他能否团结机甲学院的众人战胜邪祟?一切尽在《机甲学院》!
  • 景未央

    景未央

    太懒了,没留下痕迹
  • 握瑾怀瑜追逐你的时光

    握瑾怀瑜追逐你的时光

    财权世家小姐林若瑜邂逅腹黑男保镖Gin。在一次意外中Gin为救林若瑜而消失……你说过会一直保护我的,你的承诺还作数吗?你明明就是Gin……你不知道其实我的隐忍只是为了保护你。
  • 玲兰花
  • 穿越后我成为天下第一

    穿越后我成为天下第一

    沈羡鱼在修真界修炼多年,一朝穿越,变成了与与她同名同姓的炮灰,身份卑微、武功尽废、面容受损?这有何难,且看她炼丹修仙,逆转炮灰命运。武林盟主?这么费力不讨好的位置,送到她手中都不愿意看一眼。哦,那问她为什么要戳穿前任武林盟主的阴谋,并一招把人秒了?纯粹是因为本姑娘不习惯仰头看人,尤其是当对方还是个脑子坏心眼差的丑人。林泉知表情委屈,我明明正好与之相反,姑娘为何也不正眼看我?沈羡鱼抬头望天,大概是因为她动了点小心思,但又不想负责……?林泉知面露惊喜:你可以不用负责的!此生,我对你负责就好。
  • 巨人无凡

    巨人无凡

    莫奇没什么梦想,他只想好好活着。可是他运气不太好,身处的这个时代并不太平。名誉之战、权位之争、领土之斗,所有的一切他都碰上了。没办法,为实现活着的这个梦想,他只能被迫选择了一条不平凡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