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3300000019

第十九章 安平君伐燕

赵王丹也被马服君话语感染,看着平原君,请求道:“马服君言之有理。”

平原君见赵王丹话锋开始转变,语调温和截断道:“马服君赤诚之心,我感动不已。然,战场上,凶险难料。马服君是我国的战神,若去伐燕,岂不是杀鸡焉用牛刀。”

“报效家国,人人有责。平原君,这话是什么意思。”马服君思忖少许,听出平原君话中之意不是恭维他,而是不想让自己领兵击燕。

“伐燕之事,太后、王上和我等商议,已经有最佳人选。”平原君见自己刚才话语说得有点重,怕伤了这位老将,又道:“马服君,年岁不由我,也该歇歇了。”

“平原君这话,莫非是说我老了,不中用了。”马服君大笑一声,高声道:“臣虽老,但身体硬朗,仍能为国效力,捍卫疆土。”

平原君见对方故意听不懂自己说什么,语调不善道:“马服君,伐燕之事,你不用管了。”

“你说什么。”马服君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话。

平原君重复道:“伐燕,已经有最佳人选。此事,马服君不用管了。”

马服君克制心中涌出愤怒的情绪,对着赵王丹问道:“这是王上的意思,还是平原君的意思。”

赵王丹温言道:“燕国以高阳君为将,伐燕是大事。此事,寡人还需要好好想想。”

马服君傲色道:“区区庶子,有什么好担心的。臣若领兵,定可击退来犯之敌,捍我北疆。”

赵王丹没有迎合马服君之言,以退为进,语调平和道:“此等大事,寡人做不了主。”

平原君语调委婉道:“马服君为国操劳了大半生,该好好歇息了。战场之事,交给年轻人去做。”

马服君闻赵王之语,本以为还有机会为国出征。当平原君的话,传入他耳,令他脸色骤变。平原君话中的意思是拒绝以他为将,北伐燕国的建议。马服君也知道,平原君在太后、王上、重臣及宗室的地位如何。平原君之语,也代表了赵太后和赵王何的意思。

马服君用孤愤的眼神看着平原君,一句话也不说。

平原君见马服君执意去北伐燕国。然,有些话,他又不能当着马服君说。思来想去,平原君只能以这种说话的方式,伤了马服君之心。

赵王丹见气氛骤然冰冷,但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来缓和气氛。他的眼神时而看着马服君,时而又看着平原君。赵王丹心想:“马服君和平原君为了伐燕之事,闹得不可开交。他又该如何处置。”

马服君思虑少许,总算想明白了。为何赵王、太后,宁可以济东之地换取齐将安平君,却不肯用本国将领伐燕的缘由。他也想明白了,为何太后做出这个政令的时候,朝中大臣,反对之声并不强烈。

马服君想通了,不怒反笑,看着平原君,语调悲凉道:“我老了,没用了。”

马服君说完这几个字,走出大殿。

赵王丹见马服君走了,那颗提在嗓子的心,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平原君也没想到马服君撂下这几个字,就这样潇洒离去,也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马服君离开的背影。平原君也知道,他的举动,让这位征战沙场的老将军,伤透了心。

赵王丹见马服君的背影消失在视线范围之内,问道:“叔父,马服君言之有理。叔父,为何不采纳马服君的意见。”

“马服君虽老,但热血不减。”平原君又道:“战场凶险难以预料,马服君为我国立下汗赫赫战功,震慑诸侯。我们要保住马服君的威名,让他安度余生。”

赵王丹道:“叔父之言,寡人也赞成。叔父为何不将自己的想法告诉马服君。寡人听马服君说得那句话,还有离开时那道孤寂的背影,心中不忍。”

平原君道:“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赵王丹糊涂地问道:“为何不能说。”

“我不答应马服君的建议,一是为了保住他的英明,让他安度晚年。”平原君深深吸了一口气,又道:“还有更深层的考虑。”

赵王丹问道:“叔父还有什么考虑。”

平原君耐心地说道:“王上,我们和齐国换地以成定局。若朝令夕改,齐国得知,定会发怒。况且换地的诏书已经送到了临淄。齐王也答应换将之举,安平君也在来的路上。我们突然更改政令,齐国定会觉得受辱。”

赵王丹问道:“叔父莫非是担忧采纳了马服君的建议,会惹怒齐国?”

“不错。”平原君的眼神又朝着殿外看去。然,他还有一个原因没说,那就是以地换将之举是他提的。

赵王丹叹道:“叔父之意,若向马服君解释了,马服君也能理解。”

平原君道:“懂我之人,何必解释。”

赵王丹也知这位叔父的个性,看着他道:“叔父这样,马服君会记恨的。”

“他若恨我,就恨我吧!”当平原君说出那些话的时候,已经做好了承担,这些话的后果。

赵王丹又问道:“寡人听说,马服君曾是我国收税的小吏,收租税的时候,曾依法处治,杀了叔父九个当权管事不肯缴纳税的人。”

平原君见赵王丹支支吾吾地说,爽快道:“马服君是杀了我九个管事的人,我也曾愤怒扬言想要杀他。可,马服君的一些话,到让我自愧不如。”

赵王丹好奇地问道:“马服君说了什么话,让叔父改了主意。”

平原君想起马服君说的那些话,却不想说出来,淡淡笑道:“时间太久,我也记不清了。马服君说了那些话让我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故而,我将他推荐给了先王。”

平原君念及此处,瞬间想到了赵王丹为何会问他这个问题,淡淡笑道:“王上,莫非认为,我拒绝马服君击燕的提议,是公报私仇。”

赵王丹见平原君脸色大变,知道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补救道:“叔父,寡人可没有这个意思。”

平原君不去想赵王丹到底话中是什么意思,但他知道,定是有人,以此事大做文章,大笑道:“我虽不是大圣,大贤之人。但我也不是小肚鸡肠之人。我是有仇当场报,定不会等十年。那些说我之人,是太小看了我。”

赵王丹转移话题道:“叔父拒绝了马服君的提议,马服君为何不生气。”

“他啊!为官吏时,秉公执法;为将时,爱护士兵,一战破秦;立下大功,不桀骜,反而更谦恭。此人之胸襟、气魄,我自愧不如。”平原君对马服君了解深刻,他也明白,马服君记着当年他的举荐之恩,不愿与他交恶。

赵王丹也相信平原君,并不是锱铢必较、怀恨在心的小人。他能说出这些话来,定是真心实意。且不说马服君是否有实力击退燕国。然,安平君一人,就能维持燕、赵、齐三国的关系,又有什么不好。虽说,赵国以安平君为将,失去了济东之地。然,这些丢失的土地,可以从燕国找回损失,赵国损伤也不大。

赵王丹道:“叔父,安平君即将来邯郸,还请叔父替寡人去迎接他。”

“喏。”平原君行礼,走出了大殿。

过了三日,安平君来到赵国邯郸郊外,却见平原君亲自相迎,驱车上前道:“拜会平原君。”

平原君见安平君孤身一人来赵,惊愕之余,忙回礼道:“安平君,我们又见面了。”

安平君曾和平原君有些交流,两人见了面,犹如朋友般,免不了寒暄几句。平原君笑着道:“安平君,吾王正在丛台宫等着你。我们快些入宫,面见吾王。”

安平君抬手道:“请。”

安平君驱车往前,看着巍峨高大的城墙上,刻着邯郸两个字。这座城池,他虽离开不久,再次归来,令他多了几分熟悉的感觉。这座城池,见证了太多的辛酸血泪,也见证了赵氏一族奋斗史,更见证了赵氏百年不出的不世明君赵武灵王是如何在这里发号施令,将孱弱的赵国引领走向强盛之邦。

赵武灵王虽作古多年,但关于他的传奇,还在流传。尤其是哪个不顾世俗的眼光,敢于打破华夏贵、胡人卑的观念,推行胡服骑射。哪个亡中山、击北胡、修长城、拓胡疆数千里的男儿,如何不令人追捧。

赵武灵王不死,天下态势又会如何,着实令人向往。

安平君想起不世明君赵武灵王一生,不败于胡,扬威塞北与中原,却亡于内,还遭受了两子相残诛心之刑,最终被困沙丘,嘘唏不已。

平原君见安平君的马车停了下来,双眼盯着邯郸二字,问道:“安平君,怎么了。”

安平君回过神来,落寞道:“再次来到邯郸,想起了一位可歌可泣、令我敬佩之人。”

平原君问道:“不知是何人,能够令挽救齐国于危难的安平君敬佩。”

“他是?”安平君话到嘴边强行吞了回去。毕竟赵武灵王沙丘宫变,是赵国君臣的禁忌。安平君转移话题道:“平原君,我们入宫面圣。”

“安平君,请。”平原君虽很想知道,安平君敬佩的人是谁。然,安平君不说,他也不好过多询问。

平原君高呼道:“臣与安平君求见。”

“有请安平君。”此起彼伏的声音,一波又一波传来。

安平君同平原君以及此起彼伏的声音,踏入丛台宫面见赵王丹。进入宫内,平原君行礼道:“臣,拜见吾王。”

安平君也道:“外臣,拜见赵王。”

赵王丹忙道:“赐座。”

安平君和平原君行礼过后,走向座位。赵王丹尚未说话,便听见安平君掷地有声问道:“外臣奉齐王之命,前来助赵伐燕。”

赵王丹听了,喜形于色道:“太好了,寡人得安平君,胜得十万雄兵。有了安平君相助,何愁燕国不破。”

安平君听着赵王丹说话时的语调,以及那双眸色散发的神色,却让他想起了十几年前,击燕复齐的时候,他与齐王初次相见的场景。可惜,他最终还是被齐王负了。

同类推荐
  • 欧洲那些事儿

    欧洲那些事儿

    了解欧洲的历史真相,搭建一个自己的认知框架,从而更好的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脉络。
  • 战国演绎

    战国演绎

    本书《七国争霸》系《战国演绎》的第五册,全书65章,约38万字。主要内容是楚怀王时期三十三年(公元前329年至296年)的战国历史。这里所说的七国,是指楚、秦、齐、魏、韩、越、蜀的七国争霸战。小说再现了当年的楚蜀之战、汉阴之战、褒汉之战、楚定汉中、古城之战、陉山之战、襄陵之战、荷泽之战、联横合纵、魏王禅冠、郑庄比武、纵约伐秦、大战函谷关、屈原被贬、郑袖立后、怀袖论兵、曲沃之战、商於之争、三战商南、楚失汉中、丹阳之战、鏖战商洛、蓝田之战、三战蓝关、广陵之战、楚定江东、楚困韩雍、诏告会稽、楚廷兵变、垂沙之战、楚秦联盟等。本书上承的是《诸侯争王》,下启的是《战国联盟》。
  • 早春游望

    早春游望

    杜审言,审慎而言,言则必简。人生忽然,我的生命,我的才华,我的抱负,人生价值啊,如何才不落空?该乐天安命吗……不,绝不,我定会以我的本事换取更好的一辈子!
  • 思考与人生

    思考与人生

    故事是一个很有哲理性思想道理,善良有一种做人内在美,这种美不是争执,孔家中几个孩儿中最小最为宠爱的是孔融,孔融天性善良和谐,没有邪念,思想品德高尚,从小就立志成才之本。受益为孔子儒家学思想感染,也就是有对做人的道德和仁德之分,做人要讲道理,除恶从善,为人民做善事的基业。“人之初,性本善。” 都是有很深刻的说法,善良创造人类文明的建设,它塑造了人类起初是很古朴的文化,也是自然的朴实,善良,纯洁,对人要友善,对人与人之间,从善弃恶,孔子与老子的思想虽然观点不同,但他们所做的人道理是一样的,做人是以“礼德 ”来学做人,以“孝道”为“仁德志,” 孝敬父母,对朋友要讲信誉和友好往来,待人宽厚,除恶善待对英勇为国献躯立志才能成为有理想,理想是一个人从事在才华出众得到“威望”的人,有所作为的“贤人,”威望是积累的储积,积累毕生的付出努力创造终身智慧潜能才华
  • 星君传奇

    星君传奇

    2018,《星君传奇》强势登场!《忽来道人传》重置版,时隔四年,全新升级,重磅回归!“三个全新”,全新的风格,全新的剧情,全新的角色!“三个不变”,不变的初心,不变的精神,不变的精彩!《荡寇志》众多衍生作品的一颗新星,《荡寇志》《水浒传》《说唐》等多部文学作品以及多部影视作品的完美融合!一场关于天庭生死的赌约,引发出一系列连锁反应!秦琼,徐绩,程咬金,罗成,尉迟恭五位天庭神将降临凡间,与梁山好汉携手作战!星与雷的终极碰撞,一场史诗级的对决!智谋将略的激烈角逐,酣畅淋漓的战场厮杀!天意的残酷,人间的割舍!究竟胜负如何,乾坤落于何处?跌宕起伏的精彩剧情,无法预知的情节走向!一切传奇,敬请期待!
热门推荐
  • 徘徊之旅:王天默篇

    徘徊之旅:王天默篇

    这并不是故事的开始,也不会是结束的篇章……(本作者年纪尚小,大家就图个乐子,愿意看就看吧~)
  • 迷烟天诡

    迷烟天诡

    一个少年从小门派走出,寻找主宰天地苍生的奥秘,最终能否成功,让我们拭目以待!
  • 大唐荣耀3:冬珠

    大唐荣耀3:冬珠

    沈珍珠醒来,独孤靖瑶救了她……结局会怎样呢?收藏这部小说,追下去哦!(2017.6.5)她,忘不掉他身上的龙涎香;他,忘不掉她身上散不去的栀子……她,记得他对她的诺言;他,记得她和他的美好……她,喜欢他送的手镯;他,珍惜她做的香囊……她,可以为他挡下千刀,助他成就大业;他,可以为她不顾风雪,替她守住安宁……她,是他的结发妻子;他,是她的太湖公子……她说:此生进也罢,退也罢,冬郎在哪里我就在哪里……他说:我宁负天下人也不愿负你,可我却成全了天下人,唯独无法答应你最简单的愿望。我终成了这天下的主人,却没人再唤我一声冬郎……她,叫沈珍珠;他,名唤李俶……回顾历史的长河,只为寻一段美好,绽放,只为初愿……花开花落,能一直美好,就足够了。愿不辜负,愿期遇美好……『本文为原创,侵权必究』(2019.3.8)
  • 一个人的荒野求生

    一个人的荒野求生

    流落荒岛,身上无一长物的李超,如何在与世隔绝的荒岛中挣扎求存,窥伺的猛兽,无常的天气,当李超终于在这座荒岛上立足,才发现。。。。。。
  • 满怀惊喜都是你

    满怀惊喜都是你

    该怎样追到一个女孩子,主动出击,鲜花食物微信,但是意外怎么总是发生……现在的男生都那么主动吗?他是喜欢我,还是我想多了,小心试探差点把自己搭上去了……好难啊!一次次的惊喜,发觉,好像自己不知不觉掉入对方的陷阱里。
  • 一夜有喜:老板,这真不是你的崽

    一夜有喜:老板,这真不是你的崽

    大学时光的初恋,本是美好,也以为会白头到老。却在20岁生日那夜,怀上你孩子,你却和我闺蜜结婚。四年后,还要挟孩子让我和你结婚?渣男!老板,这不是你的崽,他父亲早在四年前就死了,坟前的草至少有三尺高了。傲娇霍总不高兴,管他是谁的崽,你给我生一窝崽。自此,孩子娘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孩子爹成为老婆奴。
  • 原时代

    原时代

    这是一个充满元素力的世界,一丝意念便可掀起滔天巨浪,一挥手便可移平山岳
  • 灾劫世界之北行记

    灾劫世界之北行记

    现在是末世爆发的第二年。城市中有一种名为“木行尸”的生物在四处游荡,还有不少奇奇怪胎的生物,但在其中生存对于拥有“界外魔印记”的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我叫尤逸,因为一系列的原因,我被迫离开了已经建立起人类保护区的魔都申城,踏上了去往帝都京城的道路。
  • 仙剑奇缘修真传

    仙剑奇缘修真传

    身怀绝世宝贝,拥有强悍的武力,还有一双精准堪比X光的透视眼,以及妙手回春的神奇医术。复原归来的特种兵王郝建,阴差阳错的成为了刁蛮大小姐的贴身司机和伴读书童,他住进大小姐的别墅,开着大小姐的豪车,顺手还要调戏大小姐。校花大小姐纳兰苏:“郝建,你个猪头司机,今天又要迟到了!”贴身司机郝建:“坐稳了大小姐,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 山海之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