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大军月余不曾出兵攻城,而鞑靼大军守着城门亦不出城。两军似乎都忘记了战事,一切都太过于平静,平静的让人心里发冷。
铁震猜不透朱棣究竟意欲何为,他几次请命出战,想要率部分兵马偷袭朱棣大营,也好借此试探下朱棣大军的虚实。
但阿鲁台始终不肯答应,说是明军经此一战,元气大伤,这才不敢与我鞑靼一战,此时朱棣必然是在想着如何的全身而退,让大军撤回大明。
铁震知道阿鲁台已经丧失了战斗意志,他分明是怯战,所以才故意找借口。但他是三军主帅,他不答应出兵,铁震也无法调动兵马。
双方大军这一个月来看似相安无事,各自整兵休养,但实则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场如暴风雨般的大战即将到来。
铁震因无法调动兵马,只好前去瓦剌军营找哈尔巴商量,请哈尔巴派兵前去敌营试探,正自商议,鞑靼传令兵匆匆赶来,对铁震道:“禀副帅,朱棣大军又来攻城了,元帅请副帅和哈尔巴元帅一同去商议御敌之策。”
铁震同哈尔巴当即出营赶去阿鲁台那。
明军在城下攻打了一阵,一会放箭射向城头上的鞑靼兵,一会神机营的将士又用火铳对准鞑靼兵射击。鞑靼兵挥动着手中的兵器将射来的箭砍断,遇到火铳便以铁盾抵挡。
明军架好长梯强行攻城,又被守城的鞑靼兵打退,强攻了两三个时辰,突然明军阵中传来收兵的号令,所有攻城将士又撤兵而回。
第二天,明军又来攻城,打了两三个时辰又退兵而回,连着五天都是如此。
鞑靼军中上下都不明白明军如此用兵是何用意,有将领道:“明军如此用兵,是要搅乱我军心,依末将看,不如干脆开城与明军拼个你死我活。”
铁震思索许久,道:“朱棣如此用兵,必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只怕他攻城是假,意在牵制住我大军,背地里却在进行我们想不到的阴谋。此阴谋若成了,必对我大军不利。”
阿鲁台道:“铁将军多虑了,朱棣肯定是黔驴技穷,无计可施了,所以才故弄玄虚,扰我军心。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军只要守好城门,拒不出战,这样便可把朱棣大军给拖垮,待时机成熟,我大军再一举将其歼之。”
诸将领都恭维阿鲁台用兵如神,这就叫以不变应万变。
铁震心中总感隐隐不妥,总觉得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就在众将领要散去离开之时,一名瓦剌士兵急匆匆的赶来禀报主帅哈尔巴,说是明军主力已兵临瓦剌国边境,瓦剌国内兵力有限,恐守城困难,大汗特命元帅率大军回去,同时大汗请鞑靼国能派兵支援,这样才能确保城池不被明军攻下。
哈尔巴听罢,大惊失色,当即要赶回瓦剌军营传令三军回师救援。
铁震这才终于明白了朱棣的用兵意图,他佯装攻打鞑靼城池,实为攻打瓦剌的明军在争取时间。而朱棣攻打瓦剌之目的,便是要瓦解鞑靼与瓦剌的联军实力,哈尔巴匆忙回师,疲于奔命,朱棣必会令大军在半道设下埋伏,哈尔巴一旦回师,必会受到朱棣大军的阻截,伤亡必会惨重。而鞑靼与瓦剌既为盟军,瓦剌有难,鞑靼理应出兵驰援,如此鞑靼、瓦剌将被朱棣牵着鼻子行军,只有挨打的份。
铁震将心中所想全部说与哈尔巴,道:“当年瓦剌与鞑靼之战,铁某也是用了此计来牵制元帅您的大军,元帅一定还记忆犹新,万不可中了朱棣的奸计。”
哈尔巴长叹一声道:“本帅何尝不知道这是朱棣的诡计?但朱棣陈兵十数万于我瓦剌边境,我瓦剌危在旦夕,瓦剌将有灭国之灾,我大汗亦要受辱,哈尔巴明知前路凶险,处处是陷阱,也要勇往直前,大不了一死而已。”
铁震心内佩服哈尔巴的忠心,知道哈尔巴决心已定,再劝无益,只好道:“大哥多多保重,小弟随后便领兵与你会合。”
哈尔巴告别阿鲁台和铁震,匆忙回营,率大军回师瓦剌国。
铁震请阿鲁台即派兵增援哈尔巴,阿鲁台令众将退下,只单独与铁震相谈。
阿鲁台道:“铁将军也说了这是朱棣的奸计,本帅若是冒然出兵相助,岂不正中了朱棣的计谋?那时鞑靼、瓦剌两军都要亡在朱棣手中。”
铁震道:“末将并没有让元帅派鞑靼主力去瓦剌国增援,末将只是请元帅发兵攻打留在我鞑靼边境的朱棣大军。朱棣既已派出大部分兵马到瓦剌国边境,那么驻守在我鞑靼边境的兵力必然不会太多。朱棣满以为我鞑靼必然会率大军赶赴瓦剌增援,而他则可在半道上设伏攻击我大军。但我们偏不如他所愿,反其道而行之,此时我鞑靼可倾全部主力出战,必可将驻守在鞑靼边境的所有朱棣大军一举歼灭。这样一来,朱棣便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奸计便不能得逞。相反攻打瓦剌的朱棣主力大军必定会回兵救援,我鞑靼大军再从中设伏阻击,必能杀得朱棣措手不及,如此战争的主动权便又在我鞑靼大军的手中,要灭朱棣大军,在此一役。”
阿鲁台听得铁震说辞,觉得很有道理,正想答应铁震所请,突然心里想到一事,瞬间的开始犹豫,一时间下不了决心。
铁震见阿鲁台沉思,犹豫不决,问道:“元帅可是有甚么顾虑吗?还望直言。”
阿鲁台道:“非是本帅多疑,而是因为这关乎到我鞑靼十数万将士的性命和鞑靼国的存亡,本帅不得不慎重而行啊。对你铁将军,本帅自然是绝对的信任,但是对哈尔巴,本帅却不敢拿将士们的性命去做赌。你还记得朱棣曾派使者暗地里与哈尔巴会面的事吧?哈尔巴若是真心与我鞑靼一心,就应该当场杀了朱棣的使者,以表明心迹。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虽然他当时即与本帅说明了这件事,但谁又能保证这不是他与朱棣暗地里合谋的一计呢?本帅若是依铁将军所言,下令全军开城出战,攻打明军。倘若我大军一出战,我大军正与朱棣大军交战之时,而哈尔巴大军却在背后突袭于我,那我鞑靼十数万将士将会遭致灭顶之灾,我鞑靼国亡矣!”
铁震道:“元帅多虑了,以末将对哈尔巴的了解,他绝不是背信弃义之人。这正是朱棣的阴险之处,如今看来他的奸计已然奏效,元帅与哈尔巴果然互不信任,这样鞑靼与瓦剌联军已是不攻自破,元帅,末将敢以项上人头担保,哈尔巴决不会勾结朱棣,请元帅即刻发兵。”
哈尔巴怒道:“你的项上人头抵得了我鞑靼十数万将士的性命吗?倘若哈尔巴真的勾结了朱棣,而本帅冒然的出兵,那时我大军将会受到朱棣与瓦剌大军的两面夹击,我十数万大军将会全军覆灭,鞑靼国必亡,我几百万鞑靼百姓必遭
朱棣杀戮,这个后果你、我担当得起吗?”
铁震沉默了一会,道:“元帅所言不错,铁某的项上人头的确抵不了十数万鞑靼将士和几百万鞑靼百姓的性命,但哈尔巴通敌与否,不过全是元帅您的猜测而已,并无半点证据证明他有通敌,而瓦剌与鞑靼结盟,却是两国大汗所亲自签订的盟约,如今瓦剌有难,鞑靼国于情于理都应该要派兵救援,倘若坐视瓦剌国受到朱棣大军的攻打而不去救援,必然会令瓦剌国心寒,恐无奈愤怒之下,反而真的会与朱棣妥协,调过头来与朱棣结盟攻打鞑靼,那么到时元帅您如何应对朱棣和瓦剌的联手?又如何向鞑靼百姓交待?”
阿鲁台心知铁震说的言之有理,他确实也担待不起这个可怕的后果,阿鲁台道:“那么依你之见我该当如何?难道真要本帅率全部鞑靼主力去攻打鞑靼边境的明军?若是本帅的顾虑是对的,那我鞑靼大军同样会置于万劫不复之地,我阿鲁台将成为鞑靼国的罪人,如果是这样,便是你、我两个人的脑袋也担负不起这个责任。”
铁震道:“元帅的顾虑是对的,这样吧,末将恳请元帅调拔五万大军交与我指挥,末将就带着这五万兵马与留在鞑靼边境的朱棣大军做个决一死战。”
阿鲁台沉思良久,终于点头道:“就依铁将军,本帅从军营中挑出五万精锐交与你指挥,此战关乎我鞑靼国存亡,只许胜,不许败,本帅等着铁将军凯旋得胜的消息。”
铁震领命,与阿鲁台一道令各营将领从军营中挑选出能征善战的将士,凑足了五万人马交由铁震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