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难兄难弟
改革初期,龚海龙的父母在国营屠宰厂里上班,屠宰厂面临改制,场里要承包给一个副厂长经营,这个副厂长其实比场书记说话都算数,他把持厂里经济大权,很有社会背景。他说,现在这个厂已经姓“私”而不姓“公”,不管资格如何,一刀裁掉。在此工作了三十多年的龚海龙父母再三要求,说,无论如何再让老夫妻俩干个一年半载就要求退休了,可那个厂长不同意。没办法,父母都必须下岗,自筹资金,在屠宰厂附近办个小吃部。
混了半年,生意还算不错。可好景不长,那个副厂长变成了屠宰厂的老板以后,观察这老公俩的生意让人眼红,比自己亲戚家的小吃部生意强上百倍,眼看有挤垮亲戚家小吃部的危险。他立即让一个黑社会的老大去吃饭找茬,生意兴隆火红如意的一个小吃部被那家伙砸个稀巴烂。龚海龙的父母叫天天不理,叫地地不应。打官司也没有人家的根子硬啊!哑巴不吃眼前亏怎么办,不管什么社会,弱势群体必须吃亏。
龚海龙的爸妈一睹二气,共同来到南方一个大城市,在那儿捡破烂。有一天,这老公俩起得很早,大雾弥漫,公路上来往的车辆都打开强光灯。就在这老公俩回家的路上,遇上一辆载着重物的自卸王拼命的飞奔。待发现车到面前时已来不及躲避,老公俩惨死在车下,车主驾车逃之夭夭。身在外地,哪个人能多事仗义给你报警。等交警发现车祸时,已无法追逃肇事者,事情不了了之。当龚海龙从黑矿中获救回家时,才知道此事。他到父母捡破烂的地方实在是陌生无助,只有给父母“招魂葬”。
“林儿”听后,陪着龚海龙掉下了不少辛酸泪。
龚海龙带着“林儿”到他所在的一家搬家公司给人打工。这个公司共有八辆搬家车,每辆车有五个工人一起给客户服务,生意还够忙活的。龚海龙怕“林儿”生来乍到受人欺负,就要求老板让他也和自己在一起干活,老板还不错,同意了龚海龙的要求。龚海龙强壮有力,搬运轻重家具都来得了,可作为学生出身的“林儿”实在是不能适应这些劳务。可一想起黑矿受辱、山庄被治哑等遭遇,也必须感谢海龙给找份工作的恩情。坚持吧,先挣口饭吃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