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0200000103

是是非非

有个人向曹山禅师求救:“我通身是病,请师父医治一下吧!”

曹山禅师手一挥,抬眼望天:“不医!”

那人一愣,又疑又惑地问:“为什么不医?”

曹山禅师笑道:“要叫你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看了这个故事,读者是不是疑惑:岂有此理!不救人倒也罢了,还要人家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这未免太狠心了!佛法不但是即是,非即非,还要在“是即是非,非即是是”中求,更要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处求大觉悟、大解脱。

我现在请大家参一参:

——你病的是什么?不病的是什么?

——你生的是什么?死的又是什么?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要分清是非,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不可以混淆不清,这是做人的一个基本原则。但从佛法来看,这个世间上的是是非非是颠倒相、虚妄性,有时候我们越想把它弄清楚就越不能明白。在佛法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真正的是非往往一致,是就是非,非即是是,是与非是不二的。

《金刚经》上说:“佛说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我对这句经文的诠释是:佛法有时候离却一切人我名相,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不是佛法;有时候它明明离经叛道、有染有漏,却反而使人于镜花水月中清净现前,于万丈淤泥红尘中生出无数妙法莲华,结果不是佛法的反而成就了佛法。

我们念“阿弥陀佛”,守心息嗔,是佛法;小孩子太顽皮的时候,训他几句,打他一下,也是佛法。

朝山礼佛,早晚参拜,是佛法;可如果在拜佛的时候三毒炽盛、心里贪求名闻利养,那就脱离佛法了。

所以,一个人是不是信佛,是不是如法,不能光从表面看,而要从他的本心、自性、出发点上去寻究。佛门里的奇事奇理很多,也不能光从一般世智辩聪的角度揣测,奇事奇理还须从奇人解,才能洞悉七十二天八万四千光明法门。

中国禅宗史上有一桩很著名的公案足以阐释这种是非不二,就是五祖弘忍大师命门下弟子作悟道偈,凭以传授心法和衣钵的事。当时大弟子神秀作如是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后来成为六祖的惠能却另题一首意境更超远的诗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单看诗句,各位一定觉得奇怪:菩提树有枝有叶,何以不是树?明镜台有桌有脚,何以不是台?看起好像一派不通,似是而非。这是因为我们世间的众生习惯用一般的逻辑来认知世相,对于万事万物都要给它一个分别对待,是一就不是二,是对就不是错,两者之间壁垒分明,渐渐形成不可统一的矛盾。而禅师们已经证悟了不增不减、中道实相的境界,能够从物我俱忘的层次来返照世界,所以能于差别中认识平等性,从动乱中体现其宁静,此时天下一切是是非非完全在其廓然寂静的心胸中泯除对待,而回复到纯然一如的本性境界。此所以身现菩提境界,无有树名相;心住明镜三昧,迥非桌台物了。

请大家参一参:

——你的身是什么?心是什么?

——你的身不是什么?心不是什么?

禅宗里另有一则公案,即“睦州马吃草,益州马腹胀”,用现代的话来解释,就好比在台北的一匹马吃了草,在高雄的另外一匹马肚子就发胀。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句诗是完全行不通的,我吃饱了并不等于你也吃饱了,我不想活了并不等于你也活得不耐烦了。可是在禅师心中,物我一如,内外如一。既然外在的山河大地是心内的山河大地,大千世界也是心内的大千,众生更是我心内的众生,那么,睦州马吃草的时候益州马腹胀也是很合理、自然的事情了。我们学禅最初着眼的一点,就是要了知一切法界是真有也是真空,是平等也是无差别。以此返观虚空的本性,了无一物可见而万物毕现,了无一物可知而物物相知,在当下一念中破除执取,卓然自立。

临济义玄禅师在黄檗禅师座下参学了三年不曾一问,还是受了上座师父的鼓励,才走进黄檗的方丈室参禅问道:“请问师父,什么是祖师西来意?”黄檗禅师深深看了他一眼,一言不发,拿起禅杖便打,义玄大惊逃出。如是三问三遭打,打得临济禅师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越难过,以为自己资质愚鲁、业障太重,就决定辞别黄檗禅师以下山参访游学。黄檗禅师也不阻止,只教他往大愚禅师处去参学。

临济禅师来到江西请谒大愚。见了面,大愚就问:“你师父黄檗禅师近来有什么法语教你?”

临济禅师说:“有的,我曾经三次请求师父慈悲开示我如何是佛法大意,问一次就挨一次打,三问三遭打,实在不知道我什么地方错了?”

大愚听了,不觉哈哈大笑:“黄檗啊黄檗,你未免太‘老婆心切’了点,你为弟子彻底解除了困厄,他却还懵懵懂懂地四处求问过错!”

临济忽有所悟,刹那间打破虚空,拨云见日,笑对大愚说:“啊!我今天才知道黄檗的佛法原来不在多言!”

大愚一听他这样说,知道他开悟了,有心考考他,一把抓住他的衣领,喝斥道:“你这小子!你刚才还说不懂不懂,现在却满口说懂了懂了,你到底懂得了什么?”

临济禅师更不多言,只伸手向大愚左肋打了三拳,大愚也不还手,只是笑吟吟将他一掌推开说:“还不回去谢你的师父?多亏他的苦心教导。”

临济回到黄檗那里,重新参见过后,黄檗问:“你来来去去,何以如此匆促?”

临济合十谢道:“是跟师父学的‘老婆心切’。”

黄檗一听,便知道是大愚多嘴泄露玄机,被临济识破了行藏,当下又是好笑又是好气地说:“这个多事的大愚禅师,我下次再见到他,真该好好打他一顿!”

临济禅师立刻接过话头:“说什么等以后见面,不如现在就打的好!”说完,劈头一掌向黄檗打去。黄檗不但不怒,反而呵呵大笑。

这则公案初看起来实在大逆不道:天下哪里有师父不慈爱弟子而横加捶打的?又岂有弟子不尊礼师父而出手冒犯的道理?但是,懂得禅学的人才能深深体会出,这里面实在有很深的慈爱!原来,师父打弟子,是要破他的文字障,叫他用真心去实践参究,离去“我执”,摆脱“法执”,于无相中见实相,不向表显名句上生解;弟子打师父,那意思更深刻了,是表示已经证悟了从心性上用功的道理,为感谢师父善巧方便的开示和“老婆心切”,特为师父演一番“本地风光”啊!

从黄檗和临济的公案上,大家不难了解:

——是佛法的不是佛法,

——不是佛法的是佛法。

在佛法的奥妙里,是非的冲突已泯,表象的争执已祛,一切万物都还复了它的圆满自性,互相通融无碍,“执事原非迷,契理亦非悟”,诸法或从身上解,或从心上解,或由境中悟,或由性中悟,在无我无执无系的真谛里,孰是孰非的问题早已不是问题了。

·佛光菜根谭·

此也是是非,彼也是是非;

自心无是非,不听自然无。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才不是毒奶呢

    我才不是毒奶呢

    大家好,我是穿越者,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我的同行,曾经遇见过戒指里的老爷爷,掉入悬崖获得天道传承,武魂双生天下无敌。但是,我愿称在座的各位为爸爸!你们,必将干翻这苍穹!“库嚓!”唉,老天爸爸下手没个轻重,我叶临渊给大家赔不是了!
  • 冰雕的生活

    冰雕的生活

    这里虽标题简单,但是这不是简单生活!搞笑、学生党日常、奇葩想法……
  • 恰似初见时

    恰似初见时

    年幼的小鱼和苏子洋相识于一场比赛,若干年后,他们心中一直还想念着对方,小鱼不远千里奔赴苏子洋,在A大发生很多甜蜜、搞笑、温情的故事......
  • 御剑行江湖

    御剑行江湖

    这是一个凡人的武侠故事,很平凡但是又不失灵气,其中的情只有你自己读完才会知道是什么。主人公申良一出生就成了孤儿,一个陌生的家庭陪他躲过战争的年代,一个本来不该有交集的妹妹,他俩之间的情感似乎比亲情更高,但又不是爱情,一个陌生的小乞丐也闯进了他俩的生活,保护思芸好像是他的命运,可是到死他却……
  • 杀神幼师

    杀神幼师

    男性幼师许一多意外穿越到异界,身份竟然是一代杀神!杀神许一多:打打杀杀什么的,我最讨厌了!
  • 那年的忧伤

    那年的忧伤

    即使是青梅竹马也不会被上天眷顾,都会变成彼此的过客。甜甜的恋爱终究会“过期”,“保质期”过了,心中就会没了“味道”。当看到他与别成双成对时才明白什么是后悔,苦涩的味道慢慢袭来,终究抵不过当初的决绝。
  • 就只喜欢你一点

    就只喜欢你一点

    一棵狗尾巴草怎么配得上参天大树
  • 你在心里的每个角落

    你在心里的每个角落

    周庭修是个骄傲又别扭的人,于晚是最清楚不过的了,然而她不懂的是,自己在他的心里悄无声息地待了这么多年。
  • 梦幽篁

    梦幽篁

    我走的路,便是我的道。
  • 殿下你的人设崩了

    殿下你的人设崩了

    一睁眼,陆无忧发现自己竟然上了花轿被嫁人,当机立断要逃跑可不想落跑不成还反被威胁去九皇子府做卧底为了活命,她假意奉承,两头忽悠打脸白莲花妹妹,戏耍大皇子转身却发现,自己自以为人傻权大好忽悠的九殿下正一脸宠溺的看着她陆无忧突然头皮发麻九殿下:娘子,忽悠本殿下是要付出代价的。陆无忧:什么代价?九殿下:做我娘子,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