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的尊敬、对英雄的崇拜、对神鬼的迷思、
对自我的执着、对真理的崇敬。
全世界数十亿的人口,尽管国家不同、肤色不同、文化不同,但是都有宗教信仰。有人说他不信宗教,可是一旦重病时、苦难时、危险时、生死攸关的时候,他就知道宗教信仰的重要了。
自古以来,信仰不断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慢慢升华、进化,信仰也有进化的层次,略述如下:
一、对自然的尊敬:人类在混沌初开的时候,对宇宙大自然不了解,这时候很容易对大自然产生崇拜。例如,看到风雨雷电,就认为这一切现象,好像都有神明的力量,都是神明的功用。甚至举凡山川大地、森林树木,在人看来,山有山神,地有地神,水、火、大树、石头,都有自然的神力,都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因此就对大自然生起敬畏之心,这就是最初的宗教信仰。
二、对英雄的崇拜:及至人类的历史慢慢发展,在人群中产生许多英雄及杰出人物,如孔子、孟子、关公、诸葛亮、文天祥、岳飞、妈祖等。人们崇拜他们救人救世的英勇事迹,等到他们死后,便建庙祭祀,这时候就是英雄宗教的信仰了。
三、对神鬼的迷思:有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冥冥中还有一股神秘的力量,让人感到深不可测,于是就联想到神仙的世界,想到来无影、去无踪的鬼神,而对没有见到、也不可知的鬼神生起信仰,并以此为依靠,所以神权的世界就这样普遍开来了。
四、对自我的执着:信仰发展到某个程度,有人会对信仰产生执着,例如对城隍、土地公的信仰执着;对文昌帝君、五府千岁信仰的执着;对耶稣信仰的执着;对观世音、地藏王信仰的执着。所谓“敬神如神在”,到了执着信仰的时候,其实他自己就像他所信仰的城隍、土地公、耶稣、观世音。你说他是迷信,但他对所信仰的宗教体验,自有肯定的价值。到最后,从对自我的执着中,产生心灵的神鬼迷思,这时候“神护我,我造神”,两者已不易分辨了。
五、对真理的崇敬:信仰的升华、进步,到最后就是对真理的崇敬了。
【题解】
从民智未开时,人类就对大自然产生信仰。有了文明之后,除了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更追求精神和信仰的生活。蒋梦麟先生曾经说:“做事时,困难不成问题,危险不成问题,所患者,无伟大之精神矣。”自古伟大人物之所以成功,无不是信念坚定,而能从重重困难中脱颖而出。
在修行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关卡的考验,如名关、利关、生死关等,可说是关关难过。一个有正确信仰的人,遇到困难关卡,不管是苦是乐,都会视为考验,而不生退怯,因为正信的宗教,能经得起考验,不会时移事迁而有所改变;它的道理不分古今中外,都是必然、平等、普遍的。
【思考】
1.略述信仰的进化层次。
2.从本文当中,你学习到什么?
【延伸】
·信心就是我们内心的宝藏,只要我们心中有信仰,就会产生信心;有了信心,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摘自《迷悟之间·信心是宝藏》
·一个人拥有智慧、慈悲、信仰、欢喜、满足、惭愧等,这些都是吾人的财富也。——摘自《迷悟之间·贫穷与富有》
·透过宗教信仰,让自己清心少虑,凡事看得开、放得下,更能活得自在,活得快乐。——摘自《人间万事·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