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世间万物,皆可为师。试举其例:
以自然为师、以圣贤为师、以戒律为师、以真理为师。
“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要学习,就要有老师。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国人一向尊崇五伦“天地君亲师”,老师能与天地君亲并列,可见其受人尊敬的程度。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老师也不一定指什么特定的人士,只要能开导我们,影响我们,指示我们,让我们能受教、受益的,都是我们的老师。其实世间万物,皆可为师。试举其例:
一、以自然为师:时当深夜,我们就知道,再过几个小时以后太阳就会出来;现在是上旬或下旬,我们就知道月亮将以什么样的形态露面。春夏秋冬,就是时间的自然定律;生老病死,就是人生的自然循环;成住坏空,就是世界的自然道理,所以大自然就是我们的老师。
二、以圣贤为师:在学校里,有多少专业的老师,有的教授学术,有的教导做人,有的教以治世。在军队里,有军官领导,军官就是老师;在体育场上,有教练教导,教练就是老师。各种授业教学的人士,都是老师,所以一个人的成长,都是靠着社会大众做我们的老师。甚至朋友指导我们,纠正我们一个字,就是一字师;同事告诉我们如何做事,就是一事师。
三、以戒律为师: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拘尸罗城示寂涅槃,当时即使证得圣果的弟子也不禁悲从中来,想到从此见不到老师了。但是佛陀指示,你们可以“以戒为师”,因此成为佛门千古以来颠扑不破的指导原则。佛教讲“依法不依人”,以制度、立法、规章为依循的准则,甚至比人师更标准。就是今日社会,不管再怎么自由民主的国家,都是“法治重于人治”,我们要以法为师,更要以法师人。
四、以真理为师: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可见以真理为师,这是智者的行事原则。不过真理并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理也有真理的标准,真理的条件是不能违反平等性、必然性、永恒性、本来性。例如“因果”,宇宙所有一切人事物,哪一样能离开因缘果报的关系?再如“无常”,一切法无常,大至宇宙世界,小至日常生活,哪一样能逃脱无常的定律?
【题解】
清代文学家张潮认为:“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读书不拘于有字之书,万物静观皆自得,从师学习也是;放开眼界看,人间何物不是老师。
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所以聪明智慧,因为“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敏而好学的颜回先生,所以成为孔子的传人,因为他“朝闻道,夕死可矣”,一个人如果能够懂得以自然、圣贤、戒律、真理为师,心中就能包藏万有,就能不虚此生。
【思考】
1.试举例说明,为何世间万物皆可为师?
2.为什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佛陀为什么要弟子“以戒为师”?
【延伸】
·世间最恐怖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世间最优秀的老师,也不是别人,就是自己。——摘自《人间佛教书信选·反省才能成长》
·我们遇到好的老师,遇到善于教导我们的圣贤,要把他当成医王一样。——摘自《星云法语·求法四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