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嗔恨处,散播慈悲的种子;在仇怨处,施与宽恕的谅解。
在怀疑处,培养信心的力量;在黑暗处,点燃智慧的火花。
在失意时,提出明天的希望;在忧伤时,赠予喜悦的安慰。
【提要】
人们除了要用饮食来滋养身体,更需要的是精神的粮食,才能具备人生不断迈进的动力。当他人愤恨不平时,试着用“爱”与“慈悲”来化解;当别人有仇怨时,我们要给予谅解;不管自己怀疑别人,或是别人怀疑我们,都要培养自信,并给予别人充分的信心。和别人产生误会或嫌隙时,须懂得用智慧化解,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如果有人一时失意,要为他加油打气,给人希望;看到他人愁苦忧虑,能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快乐,必能获得友谊和信任。如此一来,必能发挥生命的动力。
【正文】
牛马吃草,就有力量负重远行;人除了三餐饮食之外,还需要不断地补充精神食粮,才有动力向人生的前途迈进。生命的动力,有六点意见提供参考:
第一,在嗔恨处,散播慈悲的种子。嗔恨、对立是人我的高山,也是自我的障碍。当别人把我视为仇敌,当我是冤家,越是对我不好,越是心中嗔恨我、仇视我,我越要悲悯他,越需要播下慈悲的种子。慈悲才能化解嗔恨,千万不能火上加油,仇恨又添仇恨,冤冤相报何时了?再说,学佛的人没有敌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如果心中真有敌人,那么用心去爱自己的敌人,是让一个人进步的最大动力。
第二,在仇怨处,施与宽恕的谅解。人生最大的美德是宽恕,不能宽恕他人,便无法获得别人的宽恕。当有人怨恨我,跟我产生敌对的时候,要布施宽恕与谅解,不要太计较,不要太执着,尤其,不能让仇恨一直在心里发酵,否则最终受害的是自己,所以要用宽恕化解仇怨。
第三,在怀疑处,培养信心的力量。“疑心生暗鬼”,自己有怀疑时,要培养自我的信心;别人怀疑我时,也要给别人足够的信心。有信心,就会有力量,信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第四,在黑暗处,点燃智慧的火花。“千年暗室,一灯即明。”灯代表智慧,一个人再怎么愚痴,只要能开发智慧,就如灯明暗去。所以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上出现裂痕误会,或自我情绪低落无明时,要点燃智慧的火花来化解问题,不可以意气用事。
第五,在失意时,提出明天的希望。有人灰心、失意了,我们要鼓励他、安慰他,让他对未来充满希望,让他相信明天会更好,以后会更有前途。让别人对未来充满希望,这是无上的布施。
第六,在忧伤时,赠予喜悦的安慰。当别人心情忧伤苦闷时,你能及时为他分忧解劳,并且给他一点喜悦,必能得到对方的信任与友谊。
人,要懂得改心换性,改心性、革陋习是自我进步的动力。其他如“自学”是成功的动力,“信心”是到达目标的动力,“慈悲”是家庭幸福美满的动力,“无我”是宇宙中最伟大的和平动力。此外,人际相处时,也可以运用我们的慈悲、智慧、宽容、信心,去帮助别人发挥生命的动力。
所以,“生命的动力”有六点:
一、在嗔恨处,散播慈悲的种子。
二、在仇怨处,施与宽恕的谅解。
三、在怀疑处,培养信心的力量。
四、在黑暗处,点燃智慧的火花。
五、在失意时,提出明天的希望。
六、在忧伤时,赠予喜悦的安慰。
【思考】
1.充实生命动力的精神粮食有哪些?
2.试述嗔恨对人的影响。
3.如何化解嗔恨之心?
4.谁曾帮助你走出灰心、失意的心情?
5.如何帮助别人发挥生命的动力?试举例说明。
【延伸阅读】中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若不自检,白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