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9100000002

禅是悟的,不是学的

1

禅是什么?禅是自觉、禅是生活、禅是艺术、禅是幽默、禅是自然、禅是空无。禅,是我们的自心本性。

——《六祖坛经讲话·般若品》

2

禅是什么?禅是平常心,是一种心境。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环境的变化而喜忧。平常心,是一种境界。惠能大师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超脱物外,超越自我。既能超越,还拖泥带水做什么?

——《星云法语·再谈平常心》

3

禅是什么?“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禅在有无之中,体会到有无一如,那就得到禅的消息了。

——《开示》

李萧锟 绘

星云语录

禅是平常心,是一种心境。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环境的变化而喜忧。平常心,是一种境界。惠能大师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它超脱物外,超越自我。既能超越,还拖泥带水做什么?

4

禅是什么呢?据青原禅师说,禅就是我们的“心”。这个心不是分别意识的心,而是指我们心灵深处的那颗“真心”。这颗真心超越一切有形存在,又呈现于宇宙万有之中。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谈禅》

5

禅,有时说尽了千经万论,禅的边还没有摸到;有时只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却彻骨彻髓地认识自家本来面目。

——《星云禅话·途中珍重》

6

禅,非妄想,是一种用心探究的功夫,重在精神的统一、意志的集中,非呆坐、非空坐,是要用心用力,精进不已。

——《对禅堂禅学僧开示》

7

禅是健康之道,禅的功用可以开阔心胸、坚定毅力、启发智慧、调和精神、净化陋习、强化耐力、改善习惯、磨炼心志、理解提起、记忆清晰,尤其禅能令我们认识自己,所谓明心见性,悟道归源也。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

8

禅是人间共有的宝藏,禅是人间佛教的根本。禅不是从知识上去理解,无法以知见了达,它必须从生活中去修行、体验,它是从矛盾中可以统一,从差别中可以交流。

——《六祖坛经讲话·般若品》

9

禅是光明,可以照耀自己;禅是般若,可以光大自己。禅是一个朋友,在禅的里面,天下都是有缘人,一切诸佛菩萨、大地众生,都是我们的眷属。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

10

禅,是一种教育,最能改变人的气质;禅是找到我们自己、证悟到我们自己本来面目最好的方法。人间的禅者,悟道不冀望别人,能找到自己,当下即是。

——《开示》

11

禅,是一种艺术的生活;禅,更是一种圆融的生命,自然天成的本来面目。如此美妙的禅,不只属于寺院所有,也不仅仅是出家人所独享,应该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生活里,都需要禅的智慧、自在、率性与逍遥。

——《星云禅话·序》

12

禅,是一种奉献,是一种喜舍,是扩大自己,悲悯众生。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

13

禅是平常心。有了一颗平常心,有所得时,就不会过分贪求;无所得时,也不会过分烦恼。有了荣耀,看成是大家的成就;受到毁谤,反而觉得受到了教益。能以平常心处世,人生何处不春风?

——《星云法语·平常心》

14

禅是不离开人间的,禅是帮助我们在人间获得解脱的不二法门。

——《星云大师讲演集·什么是禅》

15

禅,是悟的,不是学的。知识可以学,禅无法学。禅,也不是依样画葫芦,而是完全“以己心去接师心”。莫以为自古禅僧举止怪异、言谈奇特,其实,怪异中有真实,奇特中有常理。若非禅僧,只要一开口,行家面前就知有没有。禅悟不是装的,禅悟是从自然中流露的。

——《星云禅话·寻羚羊》

16

禅是很单纯的东西,单纯到无言、无念、无门、无心。不需透过语言沟通,而是要“心心相印”的。

——《开示》

17

禅是明心见性,是直下承担自己的家业,将本来属于自己的家业发扬起来,不再做“怀珠的乞丐”“长者的穷子”。

——《开示》

18

禅,是幽默,是大自然,是我们的心,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星云日记》

19

禅,是个神妙的东西,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随时随处充满着生命力。禅能转迷为悟,转邪为正,转小为大,转苦为乐,正可以扭转现代人生活的萎靡。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谈禅》

20

禅,是人生的润滑剂,透过游言戏行,能使生活现出一片幽默的风光。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21

禅,是从琐碎的事事物物中,以整个身心去参透宇宙的无限奥妙,是化伟大于平凡、化高深于平淡的修持。

——《人间佛教系列·宗教与体验·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方法》

22

禅,是包容一切的。禅不是隐居深山老和尚的专利,禅是儒、释、道三教九流社会大众每一个人都需要的。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特色》

23

禅,是一种欢喜自在。即便菜根豆芽,都是香的;山林树下、木板地席,也都能睡得安然自在。同样是吃饭睡觉,有禅没有禅,味道就是不一样。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特色》

24

禅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一种超越人生思想的境界。禅不是哲学、辩论,禅也不是一种思维、探讨。禅是透过悟道,对宇宙人生有另外的一种看法,另外的一种安排。

——《人间万事·禅心》

25

禅是无你、无我、无圣、无凡,更没有贵贱的差别。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26

禅,虽是每一个人(所有众生)的心,但是,禅是如来首先发现,继而历代祖师相继发扬。虽然“千年暗室,一灯即明”,但凡夫众生至今还在找寻自己心中的灯光。

——《普门学报·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

27

禅,就是自我的教育。眼睛一闭,看心,去找自己的本来面目。有摸到自己鼻孔的感觉,有回到家乡的另一番诗情画意,那就是有人间禅味了。

——《开示》

28

禅不是只在蒲团上打坐,不是所谓的“老僧入定”才叫作参禅。生活作务中,举凡搬柴运水、劳动服务,当下就是禅。能够从劳动服务里,把工作的巧妙做出来,把工作的意义体会出来,把工作的欢喜展现出来,这就是禅。

——《星云法语·何谓禅》

29

禅,就是我们自己,就是我们的心,是人生的放旷,是生活的幽默,是一种直觉、一片定慧。禅不在多言,不在世俗文教经典中,没有你我凡圣的差别,禅就是一种光芒、一片灵犀。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30

禅,就是如实面对现实的生活。要工作,要苦心志、劳筋骨,要在生活里面植根,再慢慢地升华,渐渐地扩大。心灵可以高上万丈青天,脚却要踏着实地,这才是禅的主要内容。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衣食住行谈禅宗的生活》

31

禅,有时空的普遍性;禅,有人生的平等性;禅,有智慧的幽默性;禅,有尊严的规范性。

——《禅话禅画·序》

32

禅,人人本具。禅心如宝藏,要好好开发。参禅不是要你成佛,而是要你开悟。悟道后的人间,山水才是真正的山水,花木才是真正的花木,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开示》

33

禅,没有时代的隔阂。只要有人生活在世间,禅就会一直被发现、被体悟,因为禅就是我们的生活,一种完全回归宇宙自然的生活。

——《开示》

34

禅,充塞于宇宙之间。禅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禅。日常茶饭、如厕沐浴,无一不是般若和禅定的风光。

——《人间佛教系列·宗教与体验·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方法》

丰一吟 绘

星云语录

禅,人人本具。禅心如宝藏,要好好开发。参禅不是要你成佛,而是要你开悟。悟道后的人间,山水才是真正的山水,花木才是真正的花木,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

35

禅,在丛林生活中,尤其注重因材施教的启发教育,让所有的顺逆之境,都可以是开悟的因缘法门。

——《人间佛教系列·佛学与求法·丛林的教育法》

36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随地觅取,都是禅。一般人误以为禅机奥秘,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这是门外看禅的感觉。其实,禅本来就是自家风光,不假外求,自然中到处充斥,俯拾即得。

——《星云大师讲演集·什么是禅》

37

禅非坐卧、非言说、非文字。禅,穷诸内心,心地一明,大地山河,森罗万象,都在我心中。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

38

禅是不能说的,但又不能不说。禅宗重视传灯,重视师传。所谓师传、传灯,有时需要以信物做凭据,有时又需要用言语来印证,但是禅师们往往只用三言两语,就可以道破千古谜底。一般世间上的学问知识,是从分别知见上去了解的,而禅宗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的境界,是从无分别的内证去直接证悟的。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六祖坛经到禅宗教学的特质》

39

禅不是刻板,不是呆坐,禅更不是墨守成规。禅是活泼,是幽默,是方便,是灵巧;有方便、有灵巧才是禅。过去古代的禅师大德,他们扬眉瞬目、举手投足都是禅,甚至一言一行、一思一想无非中道,一草一木、一沙一石无非禅心。所以只要我们有了禅心,再看世界、看自然、看万象,一切都充满了禅机,充满了妙趣。

——《星云法语·何谓禅》

40

禅是言语道断,禅是不可说的,禅是教外别传,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心印心,离开言说。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六祖坛经到禅宗教学的特质》

41

禅,不可以用语言文字道尽。说破了,就不是禅,而是糟粕、是知解。

——《星云大师讲演集·生命升华的世界》

42

禅,不限任何形式。有了禅,可以让我们认识般若本性;有了禅,可以将我们带入更高的境界。

——《禅话禅画·序》

43

禅,不是知识,是悟性;禅,不是巧辩,是灵慧。不要以为禅师们总是机锋锐利,有时沉默不语,同样有震耳欲聋的法音。

——《星云禅话·像牛粪》

44

禅,不只是打坐、闭目,禅是无所不在的。有时,禅师的行径看似离禅很远,不是禅法,甚至打骂棒喝,虽然奇形怪状,却能把禅的味道显露出来。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45

禅不立文字,也不一定靠别人传授,完全是自悟自修、心领意会。参禅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春天月夜一声蛙,撞破乾坤共一家”,钟板一声,坐脱身心,精神升华,因缘成熟,那就自然明心见性了。

——《开示》

46

禅不是佛教专有,也不是佛陀所创造;禅是佛陀发现的,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说穿了,禅就是人间佛教。

——《开示》

47

禅,不是口上说,不是心里思,不是意中想,而是这一切的完全放下。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谈禅》

48

禅不是少数人的,禅是人间的。佛陀在灵山会上,把禅法传给了大迦叶,把禅心交给了每一个众生。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49

禅,不是卖弄,而是自在自如。如果能游心禅海之中,人生便处处是转机,时时含妙意。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50

禅,如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我们心灵上的尘埃;如天上的白云,可以让我们悠游法界,任性逍遥。

——《星云大师讲演集·什么是禅》

51

禅,好比一朵花,为生命增色彩;禅,好像一撮盐,为世间添滋味;禅,似一幅画,能美化环境;禅,如一滴水,能滋润身心。

——《禅话禅画·序》

52

禅,有如空山寂静,唐朝诗人王维《鹿柴》诗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禅就像这样,空山寂静,好像大地不存在了,树木花草,却蕴含无限生机。不见一人,但听而不听,不听而听;声而无声,无声而声。“大音希声”却充塞其中,那就是禅。

——《星云法语·禅的譬喻》

53

禅,有如山泉清流,浑然天成,不假造作;自然而流,不带勉强。你看,淙淙清泉,于山穷水尽处,它百转千折,随缘安然,任运逍遥;它澄澈见底,甘纯清净,可以涤人俗虑。

——《星云法语·禅的譬喻》

54

禅,有如圆月光明。禅如天上圆月,光明却不露锋芒,柔和却不矫情。它遍照山河,没有偏私;它展现圆满,没有隐藏。

——《星云法语·禅的譬喻》

55

禅,有如银雪洁白。雪,富有晶莹的特性;雪,给人洁净的感觉。禅,就像银白的雪一样清净,没有杂染;禅就是这样,没有歪曲,没有化妆,没有掩饰。

——《星云法语·禅的譬喻》

56

禅,有如山谷清泉,流向人心深处,洗净纠结不清的意识分别,化解顽劣束缚的迷情妄执,带给生命一股清凉自在。

——《星云说偈》

57

禅的名称很多:

(1)凡夫禅:一般凡夫为了锻炼身体,为了澄心静虑,每天打坐十分钟、二十分钟,这叫凡夫禅。

(2)小乘禅:怀抱出世的思想,但求自己解脱生死,以此小乘心态参禅,叫作小乘禅。

(3)大乘禅:以救度众生的菩提心参禅,故能与佛道相应,为大乘禅。

(4)祖师禅:特别是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传来,至六祖惠能以下五家七宗之禅。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接由师父传给弟子,祖祖相传,以心印心,见性成佛,故称祖师禅。

(5)生活禅:六祖惠能大师主张,禅乃“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禅宗诸祖亦强调“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禅,不离生活,这就是生活禅。

(6)鹦鹉禅:自己不懂禅法,也没有真参实学,只是学会了几句禅的术语,便如鹦鹉学人讲话般到处炫耀,这是鹦鹉禅。

(7)三关禅:指禅宗将参禅证悟境界,分为三关,即破本参、破重关、破牢关。

(8)老婆禅:在禅宗的公案里,有的禅师老婆心切,叮咛嘱咐,一而再,再而三,拖泥带水,不能干净利落,称为老婆禅。

(9)文字禅:有的人参禅,不是从心地上用功夫,而是著书立说,透过文字三昧,从文字里慢慢体会禅的意境,是为文字禅。

(10)止观禅:指系心于所缘境,继而运用正觉智观察、思维的止观双修禅法。

(11)野狐禅:一个禅者为了一句“不落因果”,堕野狐身五百世,后于百丈禅师处得一法语“不昧因果”,因而脱离野狐之身。由此公案,比喻没有见性,迷失本心,名为野狐禅。

(12)棒喝禅:禅门提倡棒喝,一声霹雳,破除黑暗无明,照见真性情。像“马祖振威一喝,百丈耳聋三日”,像黄檗禅师和临济禅师的“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从棒喝里透露禅的消息,是为棒喝禅。

(13)一指禅:俱胝禅师遇信徒请示“如何是道?如何是佛?怎么样入佛”,无论什么问题,他只竖起一个手指来回答,这是一指禅。

(14)一味禅:世间百川流归大海,同为咸味;出世间的百千法门,同归方寸。再多的问题,禅的一味就可以调和了。

(15)一味禅:比方来说,你参一个“无”,语默动静,行住坐卧,都是一个“无”。在行住坐卧之间,都不离一个“无”,这就是一味禅。

(16)看话禅:临济宗大慧宗杲禅师所提倡,专就一则古人的话头,提起疑情,牢牢看紧,历久真实参究,以至于悟道的观行方法。例如:“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如何是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念佛是谁?”“狗子有佛性吗?”这都是有名的话头。

(17)默照禅:宋代曹洞宗的宏智正觉禅师所倡导。默,指沉默专心坐禅;照,以慧鉴照原本清净的灵知心性。默照禅就是在沉默寂静里观照自己。

(18)南宗禅:禅宗五祖弘忍门下分为惠能、神秀两支。惠能弘法于南方,举扬“一超直入如来地”的顿悟禅法,是为南宗禅。

(19)北宗禅:与“南宗禅”相对称。五祖圆寂后,神秀迁至江陵当阳山,力主渐悟之说,其教说盛行于长安、洛阳等北地,故称北宗禅。

(20)如来禅:指佛地的禅定,即入于如来地,证得圣智法乐,为利益众生而示现不思议的广大妙用者,称如来禅。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

58

所谓禅,就如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没有时间的长短,没有空间的远近,没有人我的是非,因为禅者对时空有普遍性的悟入,所以刹那之中有永恒,一念之中有三千。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59

所谓禅,平常心是禅,花开花落是禅,人生人死也是禅。把对待泯除,把分别丢弃,不可说有,不可说无。所以禅离语言文字,不假思维、分别,在那个时候,才有一些禅意。

——《人间万事·禅心》

60

禅像什么?有十二种譬喻:

禅如一张薄纸,捣破即空;禅如空手拳头,手松即了;

禅如空中云雾,一扫即空;禅如三冬冰冻,一热速融;

禅如大地黑暗,日出即明;禅如真相不明,一疑即悟;

禅如镜上灰尘,抹净即见;禅如芭蕉中心,剥了即无;

禅如春天花朵,风吹即谢;禅如柴中火星,一拨即熄;

禅如众生妄想,一明即了;禅如无迷无悟,证者了知。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

61

禅,就好像是哑巴吃蜜,甜味点滴在心头,只能体会,不能言传。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

62

禅,就像太阳的热能一样,只要有心,人间到处无不充满了禅机,大自然无一不是禅的妙用。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63

禅,就像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在任何污浊的生活环境里,都能有清净素雅的心田。“悟则三身佛,迷疑万卷经”,有没有禅,差别是很大的。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64

禅的妙用在哪里?在发心当中、在慈悲当中、在生活当中,慢慢体会到:“哦!原来是这样啊!”“哦!我懂了!”能参出这么一点点消息,那就是禅意了。

——《开示》

65

《金刚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为什么心、佛、众生都没有差别呢?因为有禅,有了禅就可以统一心、佛、众生。

——《普门学报·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

66

禅,沟通了人我的关系,沟通了心物的关系。禅者与禅者之间的接心、印心,处处都说明了禅的人间社会性。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禅与现代人的生活》

67

生活在忙碌、紧张、动荡、纷乱的今日社会,必须寻找一股安定我们浮躁心灵的力量。禅,无疑是祛除我们心中焦虑疑惧的力量;禅,是安住我们身心的一剂清凉散。

——《星云禅话·序》

68

生活里,有了禅就有力量。有了禅,人可以随忍随住;有了禅,死生忧乐不能移;有了禅,就等于拥有了宇宙,大千归宿在怀抱,一切风光现眼前。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风趣洒脱谈禅宗的人物》

69

禅,就是要把我们迷妄的人生,跌得粉身碎骨,大死一番、脱胎换骨之后,方能透彻地进入禅的大机大用之中。

——《星云大师讲演集·从佛教各宗各派说到各种修持的方法》

70

禅的世界可以包容天地、彻古通今,在禅修中可以净化身心,可以变化气质。禅的教育在于无言说教、静心思维,从中体现慈悲智慧、感受人我一如。能把禅运用在人间生活中,才不失禅意。

——《开示》

71

禅心,好比花开,散播芬芳;好比月亮,透出光芒。

——《台湾大学讲演·禅门的自觉教育》

72

禅语是不合逻辑的,但它有更高的境界;禅语是不合情理的,但它有更深的含义。

——《星云大师讲演集·什么是禅》

73

空、有都非究竟,禅是非空非有,离形去智,息尽妄缘的。禅要两头俱截断,一剑倚天寒。

——《人间佛教系列·禅学与净土·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特色》

74

口头禅是禅学,是禅的学问,不是禅宗,不是禅行。口头禅只是学了一些禅门的术语、禅门的典故,搬来弄去,是没有用的。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

75

禅有如来禅,有祖师禅。其实说来,禅不是如来的禅,也不是祖师的禅,禅是每一个人的心,是吾人共有的宝藏。

——《普门学报·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

76

禅的层次有三:

(1)外道禅:由于对佛学没有很深的认识,一知半解,容易引生邪见、傲慢,这是外道禅的过患。

(2)声闻禅:小乘罗汉以出世的思想放下一切,远离世间,入山修道,闭关参禅,因此也有三种过患:第一,慈悲不够;第二,独善其身;第三,证佛障碍。

(3)菩萨禅:菩萨禅是追求圣法。菩萨发心普济众生,不但不舍弃一法,更不舍弃一个众生。因此,参禅的动机要正,发心要大;参禅的动机不正,就容易有过患。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

77

佛法讲究机缘。禅,就是机缘。你懂得,无时不禅,无处不禅,无人不禅,无事不禅;不懂,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与禅无关。

——《星云禅话·一切皆禅》

78

禅门的祖师们,一扬眉、一瞬目,一举一动,都是禅机。禅,指东说西,“怀州的牛吃草,益州的马腹胀”,才有禅味。

——《迷悟之间·幽默一下》

79

虽然佛学上最高层次是“无住生心”,一般社会大众恐怕不易做到,但仍应先求安心法门,而“禅”就是安心的不二法门。

——《星云禅话·序》

李萧锟 绘

星云语录

其实,许多事不必想得太多。能干的人,可以把复杂的事情单纯化;不能干的人,常常把单纯的事情复杂化。禅就是简单,就是单纯化。所谓人间佛教,也和禅一样,不希望复杂、琐碎艰深一切简单自然就是人间佛教。

80

我们不必疑惑,不必分别,不必拣择,不必把禅定的体和用分开。定是体,禅是用,体用一如,禅定一致,这就是外禅定。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

81

人心的思维很复杂,事情的琐碎也很烦人,不过我们可以化繁就简。有人问禅师:“读经典的时候,遇到艰涩不懂的字,怎么办?”禅师回答:“查字典就好了。”其实,许多事不必想得太多。能干的人,可以把复杂的事情单纯化;不能干的人,常常把单纯的事情复杂化。禅就是简单,就是单纯化。所谓人间佛教,也和禅一样,不希望复杂、琐碎、艰深,一切简单自然,就是人间佛教。

——《星云法语·如何生活》

82

有禅,就像有花朵,能芬芳香郁;有禅,就像有山水,能美化环境。

有禅,就像调味品,能增加百味;有禅,就像有阳光,能照古鉴今。

有禅,才有人间,可以说,禅心是宇宙人间的本体。

——《佛光菜根谭》

83

人是“有情”的众生,但是有的人情感太热了,只有五分钟热度,不能维持长久;有的人情感太泛滥了,让人受不了。所以,有时候淡泊一点的情感,反而更能持久,甚至越久越香。淡泊的情,就是真性情;淡泊的情,就是禅者心。

——《星云法语·平常之道》

84

禅师的棒喝啐啄,是教禅;

禅者的扬眉瞬目,是论禅;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参禅;

赵州八十尚犹行脚,是修禅。

——《佛光菜根谭》

同类推荐
  • 痴人福

    痴人福

    余稚年多好学,博览经史,见有意味可取,则必现抉搜精微,采此意趣,拳拳不怠。及阅今古传奇,见世事之更变,人情之势态,反反复复,兴废屡更,未尝不抚案而叹惜哉。偶于残卷中拣有一书,系是抄本,名曰《痴人福》。细加披阅,虽非文情深奥,其义理关节,大有深味,真不亚于四大奇书。因而搜求反复至再,始知人情物理,一举一动,总归天鉴;德善施于人,惟天地自可挽回造化。心有所感,令梓人番刻刷印行世,大可点省于世事耳。幸同志者,广为传布,致后人知报效昭章,余得稍弛罪愆云耳。
  • 金刚经讲话
  • 杯雪·传杯·秣陵冬

    杯雪·传杯·秣陵冬

    秣陵城下,为镇江南危局,袁老大给“长车”下的命令是:“务杀骆寒!”而不知文家伏兵在侧奉的却是“斩车”之令!骆寒孤剑,竟要在两家势力间搏一个生死!
  • 修罗战神
  • 铁镯子传奇

    铁镯子传奇

    《铁镯子传奇》讲述了董海川去世后,他的大弟子“铁镯子”尹福接任掌门人。有史可查,尹福又任清宫护卫总管兼光绪皇帝的武术教师。时值康梁“戊戌变法”时期,珍妃的翡翠如意珠丢失,朝廷震动,尹福会同八卦掌门人破案。一连串谜案发生,此起彼伏,尹福的师弟“煤马”马维祺被毒砂掌击杀,肃王府的宠妾金桔一反常态……尹福夜探肃王府,发现金桔的替身是其妹妹银狐公主;在颐和园又发现董海川的旧日仇敌、“塞北飞狐”沙弥。此时与尹福同往的银狐不幸中了慈禧太后的保镖文冠的天女散花针。为救银狐,尹福孤身闯千山寻解药。八卦掌门人二闯颐和园,设计杀了沙弥,但遭到清军虎神营伏击,伤亡惨重,“大枪刘”刘德宽等五人被俘。以后八卦掌门人在琉璃厂劫法场,救出刘德宽等人,弟兄们各奔东西。此时,尹福才明白,是后党设计盗去皇妃宝珠,为的是让光绪皇帝疏远尹福等八卦掌门人,以除掉刺杀光绪的障碍。以后尹福夜闯天津荣禄府,终于夺回宝珠,并无意中偷听了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尹福见维新党人和光绪危急,火速赶往北京,但为时已晚,维新运动失败,光绪被囚于瀛台。尹福愤而将宝珠投入御河之中,呼曰:变法既已失败,我主又已被困,我千辛万苦寻来的宝珠又有何用……
热门推荐
  • 战天界主

    战天界主

    一个世人皆称为废物的大族子弟。一个十年受尽冷眼却不放弃苦修的少年。当少年绝望之时,却得神秘老者传授。少年拨开云雾见日月,脚踏各宗踢圣府。怒碎苍穹战万界,万族强者无不仰视。醉卧美人膝,万界我为主!新书《鸿蒙战圣》等你来推我哦。
  • 镇夜

    镇夜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敲门的未必是鬼,而是我!
  • 玄幻:我能召唤万界神魔

    玄幻:我能召唤万界神魔

    【帝皇 争霸 王朝 系统 种田】秦政穿越到天玄大世界,成为了一个王朝的末代皇帝,为了生存他只能不停的召唤出万界神魔。“哈哈!天道你敢阻朕建造天庭?谁给你的狗胆。”秦政长发披肩,黑金龙袍在狂风中飒飒作响,望着天空中一颗充满着淡漠的眼睛,大笑了一声。而他身后则是鸿钧、盘古等上千位来自万界的神魔,浑身皆是散发着恐怖的气息,看着天道之眼皆是充满了杀意。一时间天空中顿时云雾翻腾,日月失色,整个世界也在猛烈的颤动着,仿佛随时崩塌一般
  • 笙之物语

    笙之物语

    作为旁观者,记录六段也许并不普通的故事;作为等待者,是否能等待重逢的那日。这是恩怨的了解之章,也是六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 帝王追妻

    帝王追妻

    他说,他生生世世只爱我一人;他说,他要为我挡下所有的不开心,让我一直无忧无虑的生活着;他说,带我离开,和我做一对没有人打扰的神仙眷侣,他说......,可终究只是他说。她是我这个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是她让我沉寂多年的心起了涟漪,我要把做好的都交到他的手里,可我的实力终究是不强,在自己以为的天衣无缝的计划中伤害了她,不知她可恨我?
  • 云溪友议
  • 一缕清烟

    一缕清烟

    世界上最没用的道理就是道理。我不会去证明,这句话的对错。就像在梦中一样,我从不问自己为什么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知道睡之前的所有。那么一切变的索然无味了。只是介于真实与虚幻之间。真实很残酷,虚幻很美好。我就生在真实之间,活在虚幻之间。我不想无所得,却总是无所得。因为在虚幻之间,所有所得都是无所得。最后什么也剩不下,最后什么也都剩下了。不用去纠结,虚幻的终归是虚幻。除去虚幻,也不是真实。真实与个人为真,却不能证明。真实与众人为真,却没发去证明。就如这段文字一样,你感觉未必有用吧!你最好别。每个字都有用,每段话都有用。你也别生气。这不是废话。因为你看的够多了。未必用心啊!心之所在,方为真。真之所用,方为心?这一段,让你用心的文字。想想吧!怎么用心?有没有真正用过心?你无所得,是对的吧!你想所得,就要用心。去想半小时吧!真的去想。找个没人的地方,没声音的地方。一个人,一个人,。
  • 重生之还你十方净土

    重生之还你十方净土

    文南书本以为自己会变成一个和顾十方一起潇潇洒洒浪迹天涯的孤魂野鬼,没想到一觉醒来竟然又让她重活了一次!自己的宝贝儿顾十方成了陌生人,身边的很多事情都变了但又好像都没有变。顾十方抗下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事情,这一次她将以旁观的视角又看了一遍上一世的种种恩怨。找到真正的背后主使。而促使自己重生的人又是谁?他的目的又是什么……重活一世能否和顾十方修成正果,能否救下所有被自己连累的无辜者?
  • 鹿鼎记补

    鹿鼎记补

    总纲现代16岁少年韦云霄意外穿越到奇幻世界。在皇帝,大臣,侠客,美人间奋斗求存,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兴水利,升科技,开商贸,建新军,强海军,缔造“天朝上国”;众多武学名师奇遇下,成江湖绝顶高手。风格以诙谐搞笑为主。
  • 恶毒女配五岁半

    恶毒女配五岁半

    许媛媛是被全家宠着长大的小乖乖,一觉醒来小乖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脑子里系统说她是假千金,要把真少爷赶出许家才可以见到爸爸妈妈。可是…真少爷是个好看的哥哥。—泥潭里挣扎了半辈子的许言重生了。第一件事就是回许家,将上辈子给他欺辱的许媛媛提前解决。但许言发现,曾经嚣张跋扈的许媛媛今年才五岁半,五岁半的许媛媛有点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