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8100000012

西域喀什

一个中国古代文人不管漂泊何处,晚年最大的向往就是回归故乡。这事到了近代那些具有世界历史视野的学者那里就不一样了,他们会以一生的学养把时间和空间浓缩,然后拄着拐杖站在书房的窗口看着远方。他们在想:如果生命能够重来一次,我最希望投生何处?

我很想知道几位大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排在第一的是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因为正是他洋洋洒洒的著作,最早让我了解了世界各地的不同历史形态。

但是,他已经去世三十多年,似乎并没有留下这方面的答案。我,只能在他的著作中猜测。猜测了几处,都没有把握。

终于,我突然知道,他曾经在一次对话中,留下了答案。

他说,如果生命能够重来一次,他希望生活在中国古代的西域。因为,那是一个文化会聚的福地。

他所说的西域,是指中国新疆塔里木河、叶尔羌河一带。

我每次去新疆,总会想起汤因比的选择。

西域,这是一个伟大的地名。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是这位帝王,也是整个汉代对世界历史的杰出贡献。从此,人类各大文明在那里发生了最大规模的汇集、交流和融合。

本来,无论是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巴比伦文明、阿拉伯文明,还是再远一点的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等,都自成规模、自享尊荣,很难放得下架子来与其他文明主动融合,除非用战争的方式来收纳别人。因此,各大文明都在万分警惕地防范着来自别处的铁骑战火。但是,商品流通的诱惑太大了,旅行者口中的描述太吸引人了,因此,彼此都悄悄地产生了一种不约而同的渴望:要找一个地方,展开各大文明之间的非战争交往。

这个地方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必须是一个地广人稀的所在,离各大文明的首府都比较遥远,使谁也感受不到威胁;二,所有的旅行团队最想靠近的那个文明,有一种让大家放心的宽容精神。

能够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地方,在古代世界的地面上只有一个,那就是西域。于是,在天山、昆仑山和塔里木盆地之间的茫茫大漠,终于成了各大文明沟通的巨大平台。看似最缺少文化的地方,变成了最热闹的文化集市。一场场古代的世博会、交易会、嘉年华,不断地在西域开幕又闭幕,闭幕又开幕。

这么一想,觉得汤因比对那里的选择,实在很有道理。

古代由西域通向整个亚洲腹地,有北疆的草原之路和南疆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又分南、北两路,然后在一个地方汇合,翻越帕米尔高原而继续前去。两条丝绸之路的汇合处,是西域开发最早的城郭叫“疏勒”,也就是现在中国最西的城市喀什,又叫喀什噶尔。

这是历来所有的旅行家、探险家、行脚僧、商贸者都必须停步的地方。不管是出去还是进来,都已经承受过严酷的生死考验,而前面,可能是帕米尔,也可能是塔克拉玛干,考验更大。因此,要在这里收拾一下好不容易捡回来的一条命,然后重新豁命前行。

对很多人来说,这里是生命的最后一站;对另一些人来说,这又是豪迈壮行的新起点。不管是终点还是起点,都是英雄们泼酒祭奠之处。喀什的每一寸空气,都熔铸过男子汉低哑的喉音。

世界在这里渴望着被一次次走通,而高原在这里却显得寸步难行。一位高大的当地汉子在昆仑山脚下对我说:“在这里,地远路险,从有些村子到乡里去,骑毛驴也要走七天。一个妻子最高的愿望是去一趟县城,丈夫不让,说这么漂亮的女人走那么久,怎么还回得来?几十年后丈夫去世,妻子也走不动了。”

但是,这些妻子和丈夫都看到了,总有一些人从他们村边走过。是去乡里吗?是去县城吗?难道,还有更远的地方?

最近,我和妻子又一次去了喀什。一路上饱满的感觉无与伦比,我只想重复多年前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想研究的历史不是一般的历史而是“大历史”,如果你想从事的文学不是一般的文学而是“大文学”,那么,请务必多去西域,多去新疆,多去喀什。

两千多年前张骞通西域的时候,已经发现喀什有非常像样的商贸市场。后来,出任汉朝“西域都护”的班超,又曾把这里当做安定西域的大本营,他自己一住就是十几年。

班超在这里的时候,当地民众在精神文化上还停留于萨满巫术的原始自然宗教。但是,就在班超走后不久,一件重大的文化事件把这里裹卷进去了:印度的佛教开始向中国大规模传播,这里成了一条最主要的走廊。

对于佛教东传这件事,我一直认为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特大事件。原因是,作为被传入一方的中国大地,自从诸子百家之后已经实现了超浓度的精神自足,似乎一切思维缝隙都已填满,怎么可能如此虔诚地接受万里关山之外一种全然陌生的文明呢?但是,由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双向高贵,又痛又痒的防范心理居然被一步步克服。首感痛痒的地方,应该就在喀什。首度克服的地方,应该也在喀什。

磨合了两百年,到了公元四世纪,这儿已经成了一个佛教繁盛之地,留下的古迹和事迹都很多。例如,那位在中国佛教史上贡献堪比玄奘的鸠摩罗什,就曾在十二岁时到这里学习小乘佛教长达两年,后来也在这里,遇到了精通大乘佛教的来自莎车的王子参军兄弟二人,开始转向大乘佛教,并终生传习。而莎车,现在也属喀什地区。尽管喀什的佛教主流一直是小乘,鸠摩罗什不得不离开,但这儿是他的精神转型地。

在鸠摩罗什之后不久,法显西行取经也经过这里,惊叹这里的法会隆重。后来玄奘取经回来时经卷落水破损,也曾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补抄。

在公元九世纪至十三世纪的喀喇汗王朝时期,喀什表现了很高的文化创造能力,向世界贡献了第一部用纯粹回鹘文写成的长篇叙事诗《福乐智慧》和精心巨著《突厥语大词典》。这是两部极重要的维吾尔文化经典,跟着它们,还有不少优秀的著作产生。喀什,因创建经典而闪现出神圣的光彩。

其实,伊斯兰教在公元七世纪传入中国时,也以喀什为前沿。在这里落地生根几百年后,才向北疆传播。喀什地区的伊斯兰教文物不胜枚举,因为直到今天这儿的主要信仰还是这个宗教。千余年来天天被虔诚的仪式滋润着,即便是遗迹也成了生活,因此看上去都神采奕奕。

据到过这里的欧洲旅行家马可·波罗记述,基督教的一个教派聂斯托利派即中国所称“景教”,在这里也不乏信奉者,而且礼拜完满,尽管这个教派早在公元五世纪已在罗马被取缔。对此,作为意大利人的马可·波罗就很敏感。同样,在古代波斯早被取缔的袄教(即拜火教

),在这一带的民间也曾风行,致使《南唐书》说疏勒地区“俗奉袄神”。

总之,几千年来,喀什不仅是商品贸易的集散地,而且也是精神文化的集散地。集散范围很大,近至中亚、南亚,远至西亚、欧洲。如果说,西域是几大文明的交汇中心,那么,喀什则是中心的中心。

这个地位,自古以来一直具有,却只是默默地存在于各国商人心中。到了十九世纪,世界在空间和时间上获得新的自觉,喀什的重要性再一次被广泛瞩目。当时很多全球顶级的学者都坚信,这一带必定留下了诸多文明的重大脚印,因此都不远万里纷纷赶来。正如日本探险家橘瑞超所说的那样:“这是中亚地区政治、商业的中心,自古以来就为世人所知,至今到中亚旅行的人,没有不介绍喀什的。”

翻阅那时的世界考古学著作就可以发现,喀什,在东方学研究中,已经成了一个怎么也避不开的常用名词。

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内忧外患,水深火热,差一点被列强彻底瓜分了。但是,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一个以亚洲腹地为目标的考古学家如果没有来过喀什,还是会像一个毕业生的文凭上没有盖过校长的签名印章。

历史,很容易被遗忘,却又很难被彻底遗忘。在那些迷乱的夜晚,正当一批批外来的酒徒在沙丘上狂欢喧嚣的时候,他们脚下,沙丘寂寞一叹,冷然露出某个历史大器的残角,似乎在提醒他们,这是什么地方。

一八八一年四月,俄国驻喀什领事馆开张,本来这很正常,但奇怪的是,领事馆里有六十名哥萨克骑兵。这些骑兵每天早晚两次列队穿越市区的大广场到城东河边操练,还向围观的人群表演刀术、马术、射击术。俄国驻喀什的领事很有学问,名叫彼得罗夫斯基,一个英国学者曾这样描述他:

彼得罗夫斯基是个能干、傲慢、狡猾而精于诱惑的家伙,任职的二十一年间对中国官员使尽了阴谋恐吓、威胁、利诱、收买、强迫之伎俩。他的目的便是将新疆最西部的绿洲从中国瓜分出去,使俄国得以控制通往印度后门的战略性山口。

(珍妮特·米斯基:《斯坦因考古与探险》)

俄国要控制通往印度的后门,显然是在挑衅英国。当时,英国不仅在印度实行殖民统治,而且已经控制了昆仑山、兴都库什山、阿姆河以南的多数地区,怎么会允许俄国来插手?因此,后起的英国驻喀什总领事馆占地面积,是俄国领事馆的整整两倍,而且也比英国自己在乌鲁木齐的领事馆豪华很多。一位英国记者写道:

在大英帝国与沙皇俄国争夺中亚的五十多年大角逐中,喀什一直是大英帝国最前沿的一个阵地。在那场大角逐中,大英帝国为了在亚洲取得政治和经济的主导权,与沙皇俄国进行过漫长而又扑朔迷离的争斗。在大英帝国驻喀什领事馆上飘扬的那面英国国旗,是印度到北极之间唯一的一面。

(彼得·霍布科克:《一个外交官夫人对喀什的回忆》)

就在那队哥萨克骑兵和那面英国国旗天天都在喀什对峙的时候,一些心在千年之前的学者也来到了这座城市。斯文·赫定来了,并从这里出发,发现了千年前的古城丹丹乌里克,又考察了塔里木河和罗布泊的迁徙遗址。斯坦因也来了,顺着斯文·赫定的成果进一步发现了“希腊化的佛教艺术”犍陀罗的遗存,又发现了楼兰遗址……这一系列文物,从不同方向展示了这片土地在古代无与伦比的重要性。

“在古代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随着古代的结束而结束,第二类却可以延伸到现代。西域发现的文物,大多属于第二类。它们像古代智者留下的一排排巨大的数学公式,证明着几个大空间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及把这种必然联系打通的实际可能。因此,就在这些西域考古大发现之后,历史学家威尔斯作出判断:“直到今天我才开始明白,塔里木河流域比约旦河流域和莱茵河流域更为重要。”

正是这种判断,使得喀什城里那队哥萨克骑兵和那面英国国旗更加抖擞起来。两国的领事,都会殷勤地接待那些考古学家,希望他们为帝国的现代野心提供更多的古代理由。但是,从种种记录来看,那些考古学家对于两位领事除了感谢之外并不抱有太多的尊敬。他们毕竟深谙历史,比眼前披着外交套装的情报政客更知道轻重。他们来到沙漠深处,只要见到一点点古代的痕迹就会急速地跪下双腿,用双手轻轻地扒挖,细细地拂拭。很久很久,还跪在那里。

如果仅仅从动作上看,考古学家,是在代表现代人跪身谢恩。

无言的大地,有多少地方值得我们跪身,又有多少地方需要我们谢恩。

在中华文明的诸多“老祖宗”中,在形态和气度上最让人震撼的,是西域,包括喀什。

这个说法也许会使别的“老祖宗”侧目,那实在对不起了,但我实在不是随口赞誉。请想一想,天山、昆仑山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几宗真正的天下巨构,只须窥得其中任何一角,就足以让世人凝神屏息。但在这里,却齐齐地排列在一起、交接在一起、呼应在一起,这会是什么景象?

一连串无可超越的绝境,一重重无与伦比的壮美,一系列无法复制的伟大,包围着你,征服着你,粉碎着你,又收纳着你。你失去了,好不容易重新找回,却是另一个你。

在天山、昆仑山面前,其他“老祖宗”所背靠的三山五岳,就有点像盆景了。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面前,其他“老祖宗”所吟咏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也有点太孩子气了。

到喀什,不能按照内地休闲的习惯,选择那些人群密集的旅游景点。应该选择的,是乔戈里峰、慕士塔格冰川和奥依塔克冰川、红其拉甫口岸、亚克艾日克烽火台,以及散布处处的千年胡杨林和夕阳下的沙漠。我和妻子则非常着迷莎车的《十二木卡姆》,每次都听得情醉神驰。难怪躲得那么僻远的它,早已被堂皇地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让我联想到,在隋唐年间轰动长安的疏勒乐和龟兹乐。不错,在中国古代最伟大王朝的雄伟和声中,占据极高引领地位的,大多是西域乐舞。

由此想到,在喀什之外,新疆还有不少西域名胜值得一再拜访,例如龟兹(现在的库车

)、于阗(现在的和田

)、高昌、交河等地。有足够体力的,还可以狠狠心去一下楼兰、米兰、尼雅遗址。

在叶尔羌河畔,一位本地官员已经摆好了毛笔和宣纸,要我题写几个字,准备刻在山壁上。我问他写哪几个字,他说——

昆仑第一城

我说:“你们这儿,随口一说就气势非凡。”

写完,我的目光越过灿如火阵的胡杨林,再越过层层叠叠的绕山云,远眺昆仑山上的天路。那条天路,通向西藏阿里地区。突然发现,在连绵的雪峰之上,竟然冒出缕缕白烟,飘向蓝天。难道,那里还有人间的生活?

“那么高的云层之上,怎么会有白烟?”我问。

主人说,那不是白烟,而是高天风流吹起了山顶积雪。

原来如此。但转念一想,我刚刚的疑惑,历代旅行者也一定产生过。他们猜测着,判断着,时不时低头看路,又时不时抬起头来。没有人烟的地方何来人烟?他们多半找不到人询问,带着疑惑离开,然后又回头,看了又看。

那么,这神奇的“白烟”,也就成了一面面逗引远方客人的白色旗幡。

想到这里我笑了,心想汤因比先生向往西域的来世之魂,现在一定已经顺着这白色旗幡找到归宿,乐滋滋地安顿了下来。

同类推荐
  • 嗜血兽性

    嗜血兽性

    嗜血兽性 三缺至尊
  • 追逃

    追逃

    民国初年,颖城国宝青铜狮子被盗,巡捕刘春和李郎奉命去抓捕文物贩子孟凡平,在抓捕过程中,文物贩子在警察局内部人员的掩护下逃跑。刘春和李郎从此蒙冤被开除警察队伍,两人受了不白之冤,决定重新回到颖城抓捕文物贩子孟凡平。孟凡平为了国宝交易成功,改名换姓潜回颖城,于是一场追逃与反追逃的故事就此展开。几经周折,刘春和李郎通过蛛丝马迹,发现卖大饼的张师傅就是孟凡平,二人开始抓捕,孟凡平一伙又一次逃脱。李郎独身一人开始抓捕孟凡平,几经周折终于抓获了孟凡平,挖出了警察局的分局长一伙,还给了社会一个清白和公道。
  • 去明朝看风景

    去明朝看风景

    本书作者是在文化界享有盛誉的知名历史小说作家,擅长文字表达,行文常常简洁而到位。近年来在明史领域颇下工夫,对明朝历史上的一些事件和人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角度独特的剖析。本部书稿是作者自2006年以来所写的十八篇明朝历史随笔的集结,表达了作者的历史观,即一个朝代,凡君子在政坛上占据主导地位,则政治清明,国泰民安;若小人当政,则国衰民弱,生灵涂炭。作者认为明朝后期政治之所以衰败乃至亡国,就是因为朝廷中君子见离,小人多如过江之鲫之故。
  • 张曼新传

    张曼新传

    张曼新传 刘战英
  • 中国戏剧文化史述

    中国戏剧文化史述

    中国戏剧文化史述 余秋雨
热门推荐
  • 带着植物到了异世界

    带着植物到了异世界

    一个爱幻想的宅男以次来满足自己的幻想(??? )
  • 开局继承修仙门派,弟子竟全是卧底

    开局继承修仙门派,弟子竟全是卧底

    【修仙 废柴 逆袭 甜宠 逗比 女强】耗尽所有家当,飞月渡劫马上就要成功,她要成仙了!高兴不到三秒,雷劫不够把渡劫天神也给扔了下来了!飞月被未知男神砸落,灵根毁,仙力尽,以为要BE。没想到,她居然没死,还继承了破落仙门归海阁。从此,被迫营业,搞建设,重振宗门!然而七个弟子还各怀鬼胎,人心不齐,队伍难带。飞月自己仙力又还没恢复怎么办?能装就装,能苟就苟。苟不住就拼人脉!既然实力恢复,那就,顺便把仙界也给称霸了吧。***********伊鹤(委屈):师尊……能不能别再扯弟子衣服了……飞月(认真脸):你这仙衣防御太低,为师帮你看看。
  • 沦仙之擎

    沦仙之擎

    神之子突破桎梏,来到了这里在这颗星球之上........我——便是主宰!
  • 荣耀归于罗马

    荣耀归于罗马

    旌旗漫卷,剑盾如潮。一阵苍凉号角长鸣,隆隆的脚步声中,尘封了数千年历史的罗马军团重现世间。扬鞭策马,睥睨天下。辉煌属于希腊,荣耀归于罗马!回溯千年,让我们重新领略那同样和东方一样灿烂的时代,与那些消逝于历史长河中的英雄共舞!本文纯属虚构,切勿联想~~QQ:1098950842 有条件的筒子们可以帮偶建个群。
  • 重生后太子是小奶狗

    重生后太子是小奶狗

    现代飞剑门大小姐,医皇大人叶笙重生穿越到"将死"之人墨凌华的身上。她改名换姓,没想到还是被太子认出了?不过他还挺帅的。她相信总有一天,她会统治大陆!他本心中无人,没想到有一天他会为了她变成小奶狗。"娘子,你让为夫亲一下吧!"“娘子,为夫想你了!”他看着他的凤凰凌于天空,遨翔。『是一本甜文,也是一本虐文。』
  • 夜王纪

    夜王纪

    太灵天内万法齐生,又分武修炼魂,武之一徒,坎坷无比,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上古大能,皆可梵天煮海。魂之一徒,变化莫测,三魂七魄,称人有三魂七魄,为人之根本,一为胎光,属于天,上掌太清阳和,二为爽灵,属阴,中归五行,掌五行之气,下为幽精,归于地,掌阴杂万物之气,此为三魂。后附,别有臭肺、非毒、除秽、吞贼、阴雀、伏失、尸狗,掌人之七情六欲,为万生之慧,天地之灵,此为七魄。能善控人体三魂七魄者,便可化天下万相,铸无上圣魂,方为大成!
  • 人决

    人决

    堕落何尝不是一种升华,黑暗何尝不是一种光辉。我曾经拥有最洁白的天使双翼,那么我就是耶和华,可我把双翼涂染上妖艳的黑色,那么我就是路西法。一个单纯孩子背负着血海深仇,他将何去何从。我欲成魔,挡我者死!遇神杀神,遇魔杀魔。这里讲述一个雇佣军组织的传奇经历,如果你喜欢这本书,请进来支持一下。
  • 神嫉

    神嫉

    千古算谋?啍,最后不过是千古幻想。人性为何?当光明不存,黑暗的自私,九欲皆会主导人世众生。天示之始,魔源之初,魔因恶劫,百宇诸厌之争又有谁能免责其难?落天,你到底为何?算尽一切,算尽至亲至友,谋划九宇末日,一路走来,失去所有!背离一切!最后自己也落得孤冷凄凉!一切,值得吗?!智者,谋百朝之业,造万国之乱,做血海之灾。雄者,霸六业之合,争天下之峰,成千古之枭。王者,征万界之顶,凌步至绝顶,登人步之巅。魔者,兴天下之下,屠十方沦亡,创究极末结。神者,怜人世生灵,释孤野怨鬼,羽化渡苍生。人者,行非人之行,做人世之最,赌六界之生。在我雄心魔业之前,淄请你恨吾,化为孤魂野鬼也要记得回来找我,恨吾,杀吾!
  • 黑狼传说
  • 满床清梦,压星河

    满床清梦,压星河

    如果你穿越了你会做什么开后宫?不不不当皇帝?不不不抄古诗词做大诗人?不不不靠着历史知识名流千古?不不不作为新时代的好青年,穿回古代那必然是推翻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