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Morris Louis, 1912—1962)
美国画家。生于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曾在当地的市立大学与马里兰艺术学院学习。1934—1940年间住在纽约。1952年在华盛顿艺术讲习中心任教,并结识了画家诺兰德。路易斯开始改变画风与一件事情有关,这是1953年的5月,他与诺兰德,评论家格林伯格一起访问了纽约的女画家弗兰肯萨勒的画室,对她在画布上泼染颜料的画法极感兴趣,这是一种纯粹的自由的色彩作画技法,无事先造型但有一些事先的安排设计,最后达到的是一种抽象的象征性质的画面效果。弗兰肯萨勒的这种技法是企图摆脱过于强调突出个性机制的抽象表现主义作画方式。路易斯对弗兰肯萨勒的《山与海》一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后来说:“她(弗兰肯萨勒)是波洛克和未来可能性演变的桥梁。”此后,路易斯开始了他独有的染色技术。他使用很稀薄的丙烯颜料作画,在倾斜的、未完全张开的画布上让颜料流淌,在有控制的移动中,让颜料渗入画布,使色彩与棉纤维构成一种松散的,保留着画布纤维结构的画面,而不像传统绘画那样,表层是用颜料覆盖的。这种色面没有笔触又非常洁净,大面积的颜料渗透,产生各种自然性的色形变化。有时,他往画布上倒入一种颜色,干后再入另一色,如此重叠使作品的条状或弯曲的色形看上去像是浸没在半透明色调的“纱幕”下。这些条状或弯曲的色形的边缘部分因色彩的淡化和过渡造成闪闪发光的感觉,但由于“面纱”的作用使其变得更为柔和与丰富。如《面幕》系列(1954)。因此,他的画被评论家命名为“面纱画”。这种技法使得路易斯能够摆脱预先造型的传统,并完全表达了色彩本身的视觉性质。1961年,他又开始作用颜料在画布两角作倾斜流动的绘画,中间留下一大块未上色的画布,使白色空间把两边的色带挤向角隅,而白色的背景同时也成了画面的组成部分。代表作品有《Alpha—Pi》。路易斯的作品在发展染色绘画方面具有巨大的冲击力。1962年他因癌症逝于华盛顿。1963年古根海姆博物馆、1964年第32届威尼斯双年展,1967年华盛顿现代画廊及波士顿美术馆均为他举办了回顾展。(徐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