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尚(Marcel Duchamp, 1887—1968)
法国画家。生于诺曼底的布兰维尔。从小喜欢美术,十五岁时已能熟练地掌握绘画技巧。他曾在朱利安美术学院学画,早期的画风受塞尚的影响。1911年,他宣称要对传统绘画题材进行改革,他将自己思维能力置身于任何有纲领的艺术运动之外,开始热衷于机器和活动中的形体。作品《下楼梯的裸女》参加独立沙龙展,受到立体主义的异议和攻击。1913年这幅画在纽约军械库展览会上展出,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从而使他成了公众注意的人物,并使他一举成名。1913年,他的作品变得日益怪异狂想,有时还描绘一些奇特无用的机器,如《巧克力研磨机Ⅰ号》。1915年他到达纽约时,对美国的“机器文明”很感兴趣,并且创造出20世纪雕塑的两项重要革新:活动雕塑、现成物体。他讽刺性地把一些日常用品装配成画,像梳子、铁锹和自行车轮子等等,作品有《泉》、《自行车车轮》等。这种风格一直持续到20年代早期。他采用这两种形式,导致了后来达达运动、超现实主义、活动雕塑、废品雕塑、波普艺术的发展。
不久,他与毕卡比亚等人合办了《391》评论杂志。1920年,与德赖尔一起在纽约创立了重要的“无名社”,同年展出了《有胡须的蒙娜丽莎》。1923年以后,他兴趣转向光学理论的试验,还常常参加超现实主义展览会和出版物的组织工作。迪尚生前一直梦想要使自己的艺术“直接跟人民群众接触”,但始终无法做到。由于他的存在,使得非限制性的、自由解放的达达传统长久地盛行不衰。他是这项艺术运动的领导人物之一。(何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