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特—罗特鲁夫(Karl Schmidt-Rottluff, 1884—1976)
德国画家。出生在萨克森克姆尼茨的罗特鲁夫。1905年在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学习建筑,同年,成为“桥社”的创建人之一。青年时代曾游历亚德湾的唐加斯特、挪威和波罗的海的尼登。1915—1918年服役当兵。1919年成为艺术工作委员会成员。1920—1930年曾在弗尔斯霍夫特、巴黎、罗马等地逗留、居住。1931年成为普鲁士艺术学院成员。1941年他的作品被指责为“颓废派”而遭禁止展出。1946—1947年回到柏林,任柏林造型艺术大学教授。1957年获骑士艺术勋章。1967年获得“桥”博物馆奖金。
施密特—罗特鲁夫作为“桥社”成员,试图把“桥社”群体中艺术上各具矛盾的表现形式和不统一的风格引向一个目标。1914年3月,他在为《艺术和艺术家》杂志所撰写的文章中指出:“我知道,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定的计划,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抓住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力求以最完美的方式表现它们。我同样知道,除了艺术,任何思维语言都无法使我接近这些东西。”罗特鲁夫对于战争、货币贬值和社会的崩溃,不仅仅作为绘画创作的一般时代背景,而是绘画的意念。因此,失落与寂寞、被损害的敏感和宗教上的激情,替代了衡量生存和艺术的价值尺度。
罗特鲁夫一生创作了七百余幅画作。主要作品有《田园风光》、《早春》、《双像S和L》、《月与海》、《月儿初升》等。他也是位出色的版画家,主要版画有《萨克森风景》、《忧郁》、《耶稣和放荡的女人》。罗特鲁夫是一位大胆的色彩画家,经常用鲜明的蓝、深红、黄和绿等颜色相配置,使之产生泼辣、刺激的效果。他的作品留有黑非洲艺术的影子,古朴单纯和夸张变形每每联在一起。他所涉及的有关圣经题材的绘画,常常体现了无奈的、温柔的、伤感的以及原始的激情。(沈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