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灭新罗 上
作为从后世穿越而来的人,对于半岛上的人那是一点好感都没有的。北边的那个国家穷得连饭都吃不起,生活在鸭绿江边的国人,只要能够给他们一顿饱饭吃,那边的女人就会趋之若鹜的偷渡到这边来,即便到了这个地步这个国家,却仍旧自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国家。几十年前为了拯救这个国家,我们的数十万英雄儿女永远的长眠在了那片不属于自己的国土上,但是根据前一世去过那边旅游的朋友说,他们那里的导游居然不知道我们的人,曾经帮助过他们抵御过联合国军的入侵,在他们的认知当中,是他们的领袖率领着他们英勇的抵抗住了外国势力的入侵,从此以后前一世的李恪便再也不对这个忘恩负义的国家抱任何的好感。
至于南面的那个国家,就更加的变态。在他们的眼中,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只要是这个世界上的名人,就都与他们的祖先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都是他们先人在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留下的后裔。而作为他们近邻的中国,几乎所有的发明创造,甚至于传统节日都是剽窃自他们的传统。甚至于一些他们国家的所谓学者,经过一番研究还将诺大的中国领土,全部的划归到他们所谓的历史当中的国家的控制范围之中。
对于如此恬不知耻的行径,李恪实在是不知道该用什么话语来形容他们。骂他们都是在抬举他们,唯一能够令他们闭嘴的方式,就是将他们彻底的从这个世界上抹杀掉。前一世的他只不过是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即便是有这个想法,也没有这个能力做到。但是老天有眼,让他来到了这个时代,并且赋予了他显赫的地位以及掌握着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武装力量。于是他便一直再等一个机会,等着对方主动地跳出来挑衅自己的权威,这样的话他就有名正言顺的借口对他们施加残酷的镇压与屠杀。
说来也是凑巧,正当李恪准备大开杀戒的时候,一个同样在他的镇压与屠杀的名单当中,只不过一时间还来不及寻找到借口的海外岛国,却在这时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跳了出来,参与进了对原百济国的领土争夺上边来。
李恪率领着三万大军刚刚离开南川停,便接到了来自泗沘城的求援信。新罗国的军队还没有靠近泗沘城,一群骑着矮种马,身材并不比大号的冬瓜高出多少的倭国军队,目前已经在叛军的引领下迅速的向着泗沘城靠近,如今距离泗沘城只有不过百余里的距离,最晚将于两天后抵达泗沘城。如今的泗沘城中只有两千余大唐的士卒,对方的总兵力却至少是大唐军队的十倍,而泗沘城内看似还算平静,但是已经是暗涌流动,城内的百姓随时都有可能随着叛军的到来,配合叛军爆发暴乱,情况已经万分的危急。目前虽然已经将熊津城内的两千驻军尽数调来协助守城,但是形势仍旧不容乐观,所以还望大军尽快赶来支援。
然而李恪的大军距离泗沘城至少还有四百多里的路程,沿途多有山路不说,不管走哪一条路前往泗沘城,都至少要面临两座以上的郡城阻拦。就算是每座郡城攻打下来都只需要一天的时间,最终抵达泗沘城的时间都不会低于八天。可以这么说,倭国人的突然参战,彻底的打乱了李恪事先的作战计划,使得原本可以轻松应对的局面,陡然之间变的严峻起来。当然,这里所说的严峻并非是形势变得对李恪的作战不利,进而导致此番出战的最终失利。这里所谓的严峻是指泗沘城的形势变得严峻,非常有可能会因此丢掉此城。不过这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并不大,大不了守卫泗沘城的大唐军队撤出那里便是。
相反的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倒是给了李恪在平定完半岛的叛乱以及新罗国后,继续对倭国出兵的借口。只要将新罗和倭国彻底的消灭之后,对于吕宋岛的开发也就随之可以进入到日程之中。不过这些都是后话,要等到将新罗和倭国评定以后才会按部就班的实施,如今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可能快的赶到泗沘城解围。不管怎么说,泗沘城作为前百济国的都城存在,它的所属权具有很高的象征意义,一旦被叛军和倭国的军队打下来,势必会极大的提升他们的士气,进而会对今后的平叛战争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离开南川停,李恪立即将麾下军队分为两路,一路领兵一万五千人沿着东线一路杀奔泗沘城,而他则率领另外一路沿中路直接向南开进。分兵前李恪再三叮嘱东路将领,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泗沘城外,沿途所经过的城镇,只要敢于抵抗的,一律用炮火将之彻底的摧毁,不用顾及对方的伤亡情况。
李恪所率领的中路大军,只用了三天的时间,便突进到了汤井郡,这期间共经过了一座郡城、五座县城。说起百济,甚至于连新罗也算在内,他们国内的郡城、县城之多,简直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地步。就拿百济来讲,所占据的面积不过相当于朝鲜半岛的四分之一,如此之小的面积上,居然设立了三十八个郡城、一百零一个县城,另外还有三个州、一个小京。而当时整个百济也不过二百余万的人口数量,其中的五座都督府的人口数量都超过了二十万人,而泗沘城更是拥有三十余万人口,这就已经占据了原百济总人口的一半。剩下的再分散到如此众多的郡县平均下来,每个郡也不过不到三万人的规模。按照当时大唐的设置,每户人口按照八人计算,也就是三千余户的样子,而当时大唐县制的划分为六千户以上为上县,三千至六千户为中县,三千户一下为下县。也就是说百济的郡城充其量也不过相当于大唐中等县的规模,至于他们所谓的县城充其量也不过就相当于大唐的一个镇子。只要对方敢于负隅顽抗,李恪便会毫不客气下令炮兵进行炮轰,等到郡县完全陷入到火海之中以后,便继续率领大军向前推进,至于城中百姓的死活,用李恪的话就是:既然不肯为我大唐所用,那么留着他们也是祸害,索性断了他们继续生事的念想。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李恪所率领的大军能够如此快的来到汤井郡城外。汤井郡已经算得上是原百济北部数得上的大郡,加之新罗以及叛军组织了大量的人员在这里,试图阻击从北方前往泗沘城支援的唐军,所以当李恪的人马抵达城下之时,城中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十万,其中用于参战的叛军就已经达到了五万。这些人密密麻麻的立于城墙之上,至少在场面上要胜过李恪的大军。
李恪最为擅长的作战方式就是以少打多,那些个众所周知的经典战役,哪一次不是他以少胜多获得的。如今对方不过是五万左右的暴民,无论他们如何的喧嚣都不会对李恪造成任何的影响。当麾下的大军排兵布阵完毕以后,便派出一名嗓门洪亮的士卒前往城下喊话,限令他们在一炷香的时间内开城投降,否则的话城破之后必将屠城。早已经被复国思想蒙蔽了双眼的这些个暴民,自认为自己人多势众,再加上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没有遇到大唐军队的有力镇压,他们便认为大唐军队不过如此,上一次之所以能够灭掉百济,不过是一时侥幸罢了,所以在听到城下士卒的喊话后,也不管手中的弓箭能够射得到对方,直接一阵乱射。
说实话,李恪还真的怕对方在听完喊话之后便开城投降,那样的话他就没有借口大开杀戒了。如今对方既然敢于主动进攻,那就也不用等到一炷香以后了,直接下令炮兵对准四座城门进行试射。一旦调教好射程以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摧毁四座城门,彻底的断掉对方逃出城的念想后,直接对城墙以内进行全覆盖饱和式的攻击,其中炮弹和***的比例为二比一。半个时辰以后,当全程都被浓烟和烈火彻底笼罩以后,离开这才下令大军兵分两路分别沿着汤井郡东西两侧向南推进,一旦发现有人活动便以弓箭射杀,大军需要赶路所以不需要任何的俘虏。
当大军行至汤井郡、任存郡以及熊津郡三郡交界处的宝山时,遭遇到进入原百济地区以来的第一次伏击。伏击地点就在宝山山下的官道上。宝山并不高,只有四五十丈左右的高度,而且也称不上险峻,大唐军队从山下经过时,遭遇到了早早便埋伏于山上的暴民的袭击,他们将山上的石头、树干等物沿着山坡推了下来。由于山坡并不算陡峭,甚至于坡度连五十度都不到,再加上这一段的官道也还算宽敞,所以李恪麾下的部队在遭受到突袭后,虽然当时显得有些慌乱,但是很快的便恢复了秩序。坡度不够陡峭,从山上滚落的山石以及树干在滚动时的速度也就不够快,李恪麾下的部队躲避的又比较及时,也就没有造成多大的伤亡。
等到李恪麾下的部队反应过来以后,也没有派出部队前往山上搜捕,直接竖起神威大炮就是一阵乱轰。而山上发动偷袭的暴民数量并不算很多,也就是数千人的规模,在遭受到神威大炮的猛烈轰击过后,立刻便化作鸟兽散。由于要在最快的时间内赶往泗沘城,所以李恪也懒得派人上山检查战果,直接下令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