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700000025

二 心理需要的第二度对象化

当各个艺术门类和样式在观众心理需要中获取自身本质时,那么,这些门类和样式的一切艺术表现手段的来源也就更清楚了。具体的艺术表现,是观众审美心理需要的第二度对象化存在。

这一点,历史上很多艺术家已经看得很清楚。

席勒曾经指出,一切艺术的基本形式,由接受者的需要决定。因此,悲剧的形式,就是引导观众达到同情和感动的最佳形式。这就把一个具体的艺术形式问题,也放到了观众心理的基础之上。

席勒

古罗马的贺拉斯曾经说过,艺术除了内部结构外,还要有魅力。这就把作品形式和作品效果分离开来了。在席勒看来,结构本来就应取决于“魅力”的需要,而不是在结构既成之后再添加一些什么感染性的色素。

戏剧的其他因素也是同样,无一不与观众的心理直接相关。

例如,考虑到观众在欣赏陌生事物时的审美心理特点,剧作家在编写古代题材的剧本时,一般需要采用有头有尾、紧凑明晰的结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急速地让观众看懂,是观众产生兴趣的前提;相反,考虑到观众在欣赏熟习的事物时的审美心理特点,剧作家在编写具有充分现实性的剧本时,不妨采取散陈杂处、开阔展览的结构方式。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过于清楚地重述观众熟悉的一切最易产生厌倦,而故意的散豁和简略倒能调动观众的切身联想,补充剧中空白,产生审美快感。

又如,除了席勒所说的悲剧形式出自观众同情别人、感动自己的心理需要外,连每一个悲剧表现手法,也直接对应着观众的心理依据。德国美学家里普斯曾经揭示过悲剧表现手法上的“心理堵塞”法则,就很有见地。他说:

灾难加强价值感,是根据一个普遍法则实现的。我通常称之为“心理堵塞”法则:一个心理变化、一个表象系列,在它的自然发展中,如果受到遏制、障碍、隔断,那么心理运动便被堵塞起来,即停滞不前,并且就在发生遏制、障碍、隔断的地方,提高了它的程度。

其实,众所周知,早在古希腊就已经有哲人指出某些悲剧表现手法中对应着观众“心理净化”和“心理突转”的需要。

可见,几乎所有的艺术表现手法,都能在审美心理上找到原因。离开审美心理原因来侈谈各种艺术法则,都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如果说,制定艺术法则是历史上许多艺术理论的主要使命,那么,审美心理学则要求这种法则重新获得实证。不顾审美而设计美,本已非常危险,再把这种设计抽象成法则,当然更加危险。

对于这个问题,近两百年来人们有过很多次痛苦的反思,而反思的结论则是返璞归真。究竟应该信任审美心理还是艺术法则?大家渐渐明白。

小仲马

19世纪70年代中期,小仲马的《私生子》重新在法兰西喜剧院上演,一位评论家细致地分析了剧中每一个关节,认为这个戏的编剧技巧已达到玲珑剔透、精巧绝伦的地步。这些经他总结的法则,放到任何一出戏中都能见效。左拉也去看了这出戏,他在著名的《自然主义与戏剧舞台》一文中引述了那位评论家的见解,自己没有作什么理论上的反驳,只是简单地指出:“观感相当冷淡。”如果我们比较相信左拉的观感,那就能得出一个结论:脱离审美感受的技巧理论之可悲处,在于它们对一出很不好看的戏也可能完全适合。

萧伯纳

左拉相信自己在剧场里的审美感受,而那位评论家则只相信某些技巧法则,并让法则把自己的审美感受力堵塞得既麻木又单一。幽默大师萧伯纳嘲弄这样的人说:“他们就像那些闻惯了大蒜味的农民,一旦你给他吃不带大蒜味的食品,他们硬说没味道,说那根本不是食品。”

从1867年开始,巴黎《时代》日报以三十余年不间断的恒心,每星期刊登同一个记者的一篇剧评。天长日久,这个记者也就成了当时法国戏剧界举足轻重的大权威,他就是萨赛。有不少青年,总以为萨赛是根据几条“戏剧通则”写那么多剧评的,于是便悉心在他的剧评中寻找、归纳,并依据归纳的结果编写剧本。萨赛经常收到这样的信:“我孜孜不倦地阅读您阐明戏剧通则的副刊,如果您赏脸读一读我的稿子,就会发现我是力图符合您制定的那些富有见识的法则的。”其实,萨赛何曾制定什么戏剧通则?他于是发表文章澄清,并告诉人们:美学家不是神学家,而是化学家。

神学家手捧先验法则宣道,化学家埋首作细致分析。在艺术领域,“神学家”以几条通则来框范各种艺术现象,“化学家”则具体解析着具体的审美心理活动。

以上这些事例说明,许多高水平的艺术家虽然未必已进入观众心理学的系统研究,但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观众心理学,是研究观众在接受状态下心理活动的程序和规则的学问。在创作学上,它揭示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潜在原理”。

“潜在原理”的命题,就是萨赛提出来的。

美国学者布兰达·马修斯曾这样介绍萨赛在这方面的观点:

伦敦皇家音乐厅

萨赛宣称,他无意去表述什么规则,颁布什么准则,也无意去臆造什么法则或提出什么条规。他自己打算要做的,就是找出戏剧创作的“潜在原理”,无偏见地尝试着去表明戏剧的真正依据。他发现这真正的依据就在于这么一个事实:“演戏”一词就包括观众的见解在内,我们不能设想一出戏可以没有观众。表演、布景、服装、舞台、灯光等所有这些东西都可以没有,唯独观众是绝不可缺少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作品,创作出来是为了给聚集成观众的很多人看的,这就是它的本质,这就是它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

观众是必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戏剧艺术必须使它的手段和这个条件相适应。例如,由于几乎不可能接连二连三都招徕同样的观众,更由于观众不能一直坐好几个小时而保持兴趣不衰,所以剧作家必须设计出一个情节,必须浓缩他的故事,而只涉及描写其中最有趣的因素,删去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又由于观众身份各异,所以艺术家必须涉及人类天性有感染力的主题,避开那些吸引力有限的题材。

因此,观众心理研究,也就是艺术创作潜在原理研究。

同类推荐
  • 刺

    三十死士刺公侯,死士尽死而公侯仍在;暗室激斗,谁竟能一剑杀那江湖丧胆的“铿锵令”主?扬州城里的林老侍郎必须死,而风声已露、胜算殊少,但这一刺必须继续;那被视作禁地的小楼里,主人竟何如?井上井下,是否果真天人永隔?……
  • 魔王之天使传承

    魔王之天使传承

    魔王之天使传承 荡漾大清新
  • 我主沉浮

    我主沉浮

    省长赵安邦从北京开会回来,被国资委主任孙鲁生堵住。孙鲁生紧急汇报对伟业国 际集团的接收情况。鉴于老总白原崴突然提出产权要求,并在海外转移资金,赵安邦下达政府令,冻结该集团资产。一场产权大战迅即爆发,海内外资本证券市场风起云涌,十几亿市值迅速蒸发,集团投资28亿的平州港项目停工。
  • 被审判的爱神

    被审判的爱神

    被审判的爱神 刘战英著
  • 鲁迅短篇小说选

    鲁迅短篇小说选

    本书是鲁迅所做的短篇小说集结。
热门推荐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大秦:开局造反,被祖龙窃听心声

    大秦:开局造反,被祖龙窃听心声

    读者群:939284764——陈凡穿越大秦,获得了咸鱼系统。想要造反,却被祖龙偷听心声。祖龙:朕要吃仙药!【呵呵,还仙药呢,那是毒药!怪不得死的早!】祖龙:????祖龙:赵高虽然是个太监,好歹算是忠诚于朕!【忠诚个屁!这祖龙怕不是傻缺吧?赵高可是毁灭大秦第一人!】祖龙:???
  • 伏羲卦仙

    伏羲卦仙

    周天星斗的碎裂,一道残魂的逃逸,一个神奇的卦盘、一枚神奇的女娲石,上古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会开天,仙、魔、人、妖的斗法,尽在卦仙。
  •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这是一个父亲写给儿子的信,通过一次儿子的生病,父亲的照顾,更升华了父子之请!
  • 绝世极品神通

    绝世极品神通

    他的肉身拥有着强大无比的自愈能力,在这世界上称得上恐怖至极的存在。他的肉身之中包含着一种神奇莫测的气息,似乎他是一种神秘而又强大的存在!他是天地的主宰。他就是天地的核心。
  • 神域录

    神域录

    一个草根蝼蚁遭人迫害,生齐天之志,诛今世敌,逆古来王,美人与明珠也需尽低眉。岁月悠悠,勘破黑幕,指天一句,诸神拜我!
  • 仙屠

    仙屠

    我罗衍一生,不敬天地,不拜鬼神,终有一天,会在那浩瀚星空中,俯视苍生!纵使超凡入圣又如何,纵使羽化飞仙又如何!犯我威严者!杀无赦!杀杀杀杀杀!"衍儿哥哥,你不是说,下雨的时候,会带嫣儿去看瀑布吗?"雨中,少女不断的跌倒,不断坚强的爬起来,望向远方的目光,充满希翼.================================一个卑微的生灵,如何能够超凡入圣?一个为了修行可以不择手段,视人命为草菅的乱世中,如何印证永生?一切!尽在<<仙屠>>内劲,练虚,入圣,成仙,永生五大境界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穿越重生之王的天下

    穿越重生之王的天下

    主角从古代机缘巧合穿越到了现代成为了一名高中生,历经成长,各种奇遇,前期跌跌撞撞后期战力爆棚征战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