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息堂”主人常自强
跨进蜚声今日京畿画坛的残疾青年画家常自强那破旧低矮的居室不禁为之一震:满目古色古香的红漆老式家具,撑满眼帘的古瓶、宫灯和文房四宝,还有目不暇接的名人题词及书画楹联,升发蒸腾的书艺氤氳,一时间令人喘不过气来,旋即又顿觉心旷神怡,依稀在富有纵深感的书苑艺海中流连遨游。
此刻,当你将探究的目光驻足在相视而坐的常自强身上,只要稍许留意不仅不难从他那细小的左臂读到“残疾”的准确诠释,而且还会立刻从他那憔悴的面容和不时伴随的咳嗽声中洞察其多舛的生命历程和一颗顽强勃发的心的律动。
勿庸讳言,他死过,并且两次执意要死。
那是他经受的怎样一场残酷的灭顶之灾啊!随着年仅十八岁的常自强一声惨叫后的昏厥,他的左臂被面前震耳欲聋的扬场机绞断成三截。当他从血泊中苏醒过来,发现四周围满焦虑惊诧的社员,不多时他便被送进朝阳区医院,左臂打上了石膏。他忍住剧烈的伤疼,紧咬牙关没有哭喊一声,但是他认为从此以后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绘画中而使他觉得失去了生存下去的信心。他这次被绞断左臂,是因为昨天晚上他作为知青在北京市郊区某农村插队时争分夺秒地绘制一幅迎客松,以期在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拿出来,寄托哀思。当黎明的晨曦爬上窗棂,他才发觉自己一口气画了九个小时,整整一夜没合眼。当他收拾好笔墨随着出工的钟声来到堆积着稻谷的扬场机旁,头一晕,凶恶的灾难魔鬼降临到他身上。
常自强的致残源于对绘画的痴迷,可他对绘画的痴迷却又由来已久。常自强自幼家境贫寒,七口之家主要凭父亲微薄的工资支撑,母亲不得不揽些“挑活”接济拮据的日子,谁知正是“挑活”中的花卉、鱼虫和鸟兽等图形培育了孩提时代的常自强对绘画的兴致。当时,同院居住的一位曾给张学良当过秘书的李先生慧眼识珠,便鼓励常自强的父亲要有意识地栽培儿子。于是,他父亲给常自强买来了连环画杂志《小朋友》,从而《小朋友》就成了他的启蒙老师。无数回的“比着葫芦画瓢”,一次又一次地“以能者为师”,矢志不渝地苦习不綴,常自强在读初中时,其绘画天赋已渐露头角。这时,不知是天赐给常自强机缘还是常自强将可能变成了机缘,他家因原居住的房子年久坍塌而搬到与中央美术学院著名画家梁树年先生居室所在的同一条胡同,经北京语言学院教授张宝明先生引荐,从此求学若渴的常自强便登门求艺,一来二去成了梁树年先生家的座上客。起初因时处“*****”阶段,常自强几次提出要拜梁树年为师都遭到婉言谢绝,但常自强却依然天天初衷不改地上门求教,大概应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古箴,梁树年先生终于被常自强那至诚至切的求学精神所感动,答应收他为徒。从此,常自强在梁树年先生的悉心指导下,主攻山水,旁及人物花鸟,又遍临诸家,绘画水平提高很快,成为梁先生引以自豪的得意门生。常自强在那特殊的年代,高中毕业后到农村插队落户,失去了到美术学院深造的机会,但他在农村艰苦的环境中,于田间地头和夜半更深,仍然乐此不疲地陶醉在研习绘画的王国里。
而今,断臂残躯,不知日后还能不能绘画,如果干不了什么反而要连累家人,还不如死了干净!感到万念俱灰的常自强一时间失去了生存的勇气,跑到护士值班室偷拿了一百片安眠药,准备吞下去了此一生,幸亏被人发现,第一次自杀未遂。但他仍死心不变,于是跑到三层楼的阳台上准备坠楼自戕而亡,结果被同病室的一个老者死死抱住,才又免于一死。
俗话说:“人在‘误’中迷,需要把醒提。”就在常自强预谋第三次轻生时,他的恩师梁树年先生“醒世恒言”般的信函一本严肃地放在他面前。梁先生严肃指出自轻自贱不仅是懦夫行为而且是逃兵伎俩,同时也严肃指出如果其一意孤行他不但将痛失爱徒而且国家也可能将失去一位出类拔萃的画家,使常自强猛然顿悟。从此他不仅决心要勇敢地面对种种预想不到的痛苦与磨难,并且要勇敢地攀登绘画的高峰。
常自强出院后,正当他胸前挂着左臂夜以继日地绘画和出外写生时,因过度劳累左臂的伤痛发作了,常常疼得他豆大的冷汗雨点般泼洒,加之上次手术因输血感染上了肝病,还有鼻窦炎作祟,使他痛不可忍。医院决定给他进行第二次手术,同时又提出要他一定以昂扬和乐观的情绪相配合,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常自强二话没说,点头允诺,并在给朋友的一首诗中曰:“吾入潭中战恶魔,面对刀影笑呵呵!华佗再现神通广,壮身学术为中国。”这次手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常自强又高高扬起新的生活的风帆!
不久,常自强破格被北京美术红灯厂录用做了专业美工,这标志着身为残疾青年的他在社会的分工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社会也承认了他存在的自身价值,从此他完全可以不依赖于家人和社会能够自食其力了!庆幸与喜悦,亢奋与砥励,衍化成常自强更加忘我的投入和进取。白日,他兢兢业业完成厂里交给的复制古画的工作;夜晚,他遍临宋代张择端、元代王蒙、明代仇英及唐寅、清代郎世宁、近代张大千等画坛巨擘的名作,又先后拜当今名宿白雪石、刘继卣、黄均、娄师白等为师,博采众长,卧薪尝胆,“十年磨一剑”,并将他的居室取名“不息堂”,时刻激励自己。
常自强为了彻悟中国画的真谛,师法造化,不拘泥于在临摩古今名画中烂熟于胸的技法,也不陶醉于在师承中对画理的深谙,更不沉湎于仿古画可以以假乱真的绝技,而是遵照梁树年先生的教诲,以大自然为师,感受天地之造化,万物之神奇,开阔胸襟,陶冶情操,锻塑气质,不顾残疾之躯,自费爬黄山,登泰山,如醉如痴地看远山万马奔腾之磅礴气势,细察山石纹理之构造,扑捉云雾虚无飘渺来去无状之风姿神韵,记录黄山松错落欹斜之奇态,整体把握山、松、石、云等浑然天成之雄魄之情趣,使常自强以后的山水画发生了质的飞跃,从而奠定了其师承传统、自出机杼的绘画之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均先生看了常自强创作的《疏村寒雀图》,挥毫题跋:“笔墨苍老,尤有新意,枝干交横,荒寒之意跃然纸上。”并称他为“画界强人”。天津美术学院院长孙其峰先生评定常自强的画:“用墨浓重苍厚,重而不板,淡而不薄,难能可贵。”梁树年先生对他的爱徒取得的成就更是欣喜乐怀,大加赞赏,赋诗曰:“闲登不息堂,古色又古香;雅室何须大,翰墨韵味长。”
常自强在绘画事业上成就斐然。他创作的画作被韩国东方画廊及故宫博物院等国内外重要美术殿堂和个人收藏,还慷慨地捐献给北京举办的亚运会、中国儿童福利基金会、南方赈灾、拯救大熊猫等公益事业,同时荣膺中国现代青年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分校兼职教授等,并出版了《常自强画集》和在韩国举办画展并出版《雪邨常自强百扇展》画集,其事迹被《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和《法制日报》等报刊宣扬。
在前进的征程中,常自强不无缅怀地向笔者吟诵了他新近构想的一首词《江城子》:
风华正茂无头蝇。少年行,泪空明。只缘丹青,俯首拜先生。能几度,做书童,中年犹自叹飘零。寻行程,对谁醒,天阔云闲何处觅人生?回首再寻少年事,渺如梦,悠悠情。
对自己的绘画之路一往情深的常自强,将会以愈发炽热的情怀和不妥协的抗争精神继续向更精深的国画境界开拓掘进。那么,不久前彭冲同志为常自强题写的“自强不息”四个大字,将会成为他今后新的绘画历程的佐证。
19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