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800000008

6 最后的姿势

教材分析

【题解】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8级强震猝然袭击了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颤抖,山河移位。西南处,国有殇!

汶川大地震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悲伤,同时也给予了我们许多的感动。在那难忘的抗震救灾的日子里,我们耳闻目睹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伟大。

读到课题,我们会产生这样一些思考:为什么说是“最后”的姿势?这是什么样的姿势?这个姿势给人们留下了什么?……

让我们打开课本,去读一读一位普通教师谭千秋的故事,去领略他灵魂的高尚和圣洁吧。

【结构分析】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讲述了一位普通教师谭千秋在地震来临、生死攸关的一刻,张开双臂,誓死护卫学生,牺牲自己的动人故事,赞颂了谭老师忠于职守、大爱无疆的高尚师德。

全文共十二个自然段,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平时的谭老师对子女关爱呵护,对工作踏实认真。

第一自然段以点带面,写地震前谭老师既是一位对子女富有爱心的好父亲,又是一位对工作兢兢业业的好教师,因为他平常几乎每天都会像5月12日早晨那样,六点多就起床,先给小女儿洗漱穿戴,带她散步,然后再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

第二段(第二至七自然段):写地震时谭老师张开双臂,誓死护卫学生。

第二自然段写那天的天气情况。此处的环境描写预示着灾难的来临。接下来的几个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叙写了谭老师舍身救护学生的经过。

作者先写谭老师在给学生上课,再写地震来临时,谭老师迅速组织学生逃生,最后写谭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死死护住四位没有逃出去的学生。

作者在刻画谭老师的形象时,注意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去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在这一部分,写了谭老师的两句话(三、四自然段各一句)和三个动作(第六自然段中的“拉、撑、护”),从而展现了谭老师的大爱无疆、忠于职守、勇于牺牲的高尚品质。此外,本段中三处(四、五、七自然段)对地震情形的描写,一方面渲染了当时情况的危急和恐怖,另一方面表现了谭老师的临危不惧、舍身忘我,对谭老师形象的刻画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第三段(第八至十二自然段):写地震后人们深情地赞颂谭老师。

这一段写地震后人们对谭老师的深情赞颂。作者先分别选取了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获救的学生、一位老师等代表性人物,从不同方面深情赞颂谭老师,再总写同学们、人们对谭老师的回忆和赞颂。对怎样安排赞颂的人的顺序,人们各从什么角度赞颂,作者都有精心的安排。末句以“英雄不死,精神千秋”点出了本文的主旨。

全文按照“震前震中震后”的顺序,先从正面(一、二两段),后从侧面(第三段),较全面地塑造了谭千秋老师恪尽职守、临危不惧、大爱无疆、勇于牺牲的光辉形象。读后感动之余,灵魂也会受到深深地震撼和洗礼。

文章如果分为四段也可以。一、二两段分法一样,第三段将最后一个自然段单独列为一段,这一自然段揭示主旨,是对全文的总结升华。

【字词推敲】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句中的“拉”、“撑”和“护”这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谭老师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撑起钢铁般的脊梁,托起覆巢,誓死护卫羽下学生。

“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句中的一个“然而”,两个“再也”,充分表现了同学们对谭老师的深情怀念,我们似乎看到了同学们的扼腕,听到了同学们的叹息,感受到了同学们的黯然神伤。

【句子含义】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这一句字面上简单明白,但含义深刻,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一、实写这是他生命中的最后姿势:张开双臂,护住学生。他再也不能给学生上绘声绘色、妙语连珠、很有幽默感的课了;他再也不能孝敬、侍奉他的双亲了;他再也不能关爱、庇护他的妻儿了……为了护卫学生,他永远离开了我们!二、谭老师张开双臂的姿势,不是普通的姿势。因为他留下的姿势,是一个舍己救人、果敢无畏的姿势,是一个精神伟大、力量强大的姿势,是一个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姿势,是一个永远张开双臂、英勇悲壮的姿势。这一姿势是谭老师一生中最完美、最动人的姿势,他的人格魅力、高尚情怀在这最后的姿势中得到升华!三、“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他张开守护翅膀、撑起钢铁般脊梁的姿势将被永远定格。这一姿势将永远定格在汶川大地震中,永远镌刻在四个学生的脑海里,永远镌刻在世人的心中,成为一座可歌可泣的英雄教师的丰碑!

【语段理解】

第十一自然段在全文中不可或缺。一、二两句荡开一笔,转而写平时的谭老师,这既与第一自然段遥相呼应,又使谭老师的形象更丰富、更立体。“然而”一句承上启下,自然地将全文的描写和抒情推向了高潮——“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这一句又为最后一个自然段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做好了铺垫。

【写作特色】

集中笔墨刻画谭老师的形象,主要有以下手法:

一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第一段和第二段主要描写谭老师的语言和行动,是从正面描写谭老师,第三段写人们对谭老师的赞颂,是从侧面刻画谭老师。第二段中,关于当时地震情形的三次描写,也从侧面很好地衬托了谭老师的形象。作者越是将地震描写得强烈、令人恐惧,越能衬托出谭老师的果敢和伟大。

二是白描和衬托相结合。第二段正面描写谭老师时主要运用的是白描手法。抓住人物简短的两句话、利索的三个动作来刻画人物,从而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对地震的三处叙写本身也是白描,在文中构成了人物活动的环境,虽然简短,却有力地衬托了人物形象。

三是详写和略写相结合。文章不仅详写了地震时的谭老师,还略写了平时的谭老师,使谭老师的形象更全面、更立体、更饱满。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着力刻画了汶川地震中一位大爱无私、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人民教师谭千秋的形象,读之令人震撼,催人泪下。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

1.利用资源,加深理解。

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利用资源,搜集有关汶川地震、地震中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谭千秋老师等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并进行交流,拉近学生和课文的距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引导想象,还原情境。

谭老师迅速组织学生逃离教室的情形、他张开双臂护卫学生的形象、地震时的场景、救援人员被深深震撼的内心等等,教师都要引导学生想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更好地走进人物的灵魂深处。

3.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引导学生入情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朗读。可以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思路提要】

本课的教学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本身来理解人物形象,并相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过程揭示】

一、课前准备,搜集资料

布置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搜集、阅读、观看有关汶川地震、地震中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谭千秋老师等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老师课前要求大家搜集汶川地震中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你们了解了哪些英雄的故事?这些英雄中有不少是教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最后的姿势》,讲的就是一位老师的故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

(1)本课写了谁的“最后的姿势”?(谭千秋老师)

(2)这是怎样的姿势?(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

(3)他用这个姿势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而自己呢?(他献出了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

2.检查生字词。

废墟 坍塌 震撼 诠释 生死攸关

四、细读课文,深入领悟

1.学习课文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自读第一自然段,思考:

(1)这一部分主要表现了谭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要点:主要写谭老师平时对女儿关爱呵护,对工作踏实认真)

(2)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谭老师是这样的一个人的呢?

(要点:“六点多就起床了”中的“就”说明他起床早;给小女儿洗漱穿戴,带她散步,说明他关爱儿女;“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说明他工作勤勉;“和平常一样”,说明他几乎每天如此。这轻轻带过的一笔,就以点带面地刻画出了谭老师一贯的形象)

2.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二至七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要点:写地震时谭老师张开双臂,誓死护卫学生)

(2)自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① 这一自然段对地震自然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要点:一是渲染一种不祥、恐怖的气氛,二是奠定悲壮的情感基调)

② 短短六个字单独设为一个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要点:预示灾难的降临,渲染一种悲壮的气氛。如果将这几个字插入第一自然段“5月12日”后,效果就逊色许多)

(3)再读思考:① 读了这一段,你看出谭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② 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的?

[要点:① 他是一位临危不惧、忠于职守、机智果断、大爱无疆、勇于牺牲的师德楷模。② 主要是从他短短的两句话和简单的三个动作中看出的。关于地震的三次描写,也有力地衬托了谭老师的美好品质。比如,第四自然段的三个连用的感叹号,第四、五、七自然段中描写的地震情景,都刻画出当时环境的恐怖,从而烘托出谭老师的形象]

(4)体悟想象:请先想象,再用语言描述地震时谭老师舍己救人的情景。

(5)思考:可不可以将第三自然段中写谭老师讲课内容的部分去掉?

(要点:不能去掉。这部分看似闲笔,实际是与下文呼应,为下文打下伏笔,说明谭老师的行动是有他的人生观作注脚的)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3.学习课文第三段(第八至十二自然段)。

(1)自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要点:写地震后人们深情地赞颂谭老师)

(2)人们是怎么赞颂谭老师的?仿照例句说一段话。

例句:救援人员赞颂他,是因为谭老师宁可自己后脑被砸得凹下去,血肉模糊,也要张开双臂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

(要点:获救学生赞颂他,是因为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不是飞速逃离教室,而是飞身扑到他们的身上;

一位老师赞颂他,是因为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最有可能逃离教室,他却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同学们赞颂他,是因为谭老师不仅为人和善,而且课上得绘声绘色,妙语连珠,很有幽默感;

人们赞颂他,是因为谭老师虽然普通,却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他的壮举令人敬佩)

(3)从人们的赞颂中,可以看出谭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

(要点:临危不惧、忠于职守、大爱无私、勇于牺牲)

(4)怎样理解以下几句话的意思?

①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要点见上文“句子含义”部分)

②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要点见“精彩片段”部分)

③ 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要点:谭老师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的精神将世代相传)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五、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如果让你来为谭老师塑一尊像,你打算怎样构思?

(要点:张开双臂,撑起双手,作誓死护卫状)

2.请你为谭老师写一段“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要点:人物——谭千秋

事迹——汶川地震中舍己救人

细节——生命中最后的姿势:张开双臂,护住学生

品质——忠于职守,大爱无疆

影响——事迹传颂,精神永存)

3.在2008年地震灾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像谭千秋老师这样的英雄。课前让大家搜集英雄的事迹,现在请大家讲一讲。

4.教师总结升华:四川地震中涌现的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真不少啊!如果不是地震,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跟我们一样是普通人。特殊时期的特殊举动,使他们不愧成为民族的脊梁。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课时建议】

两课时。精彩片段

师:请同学们自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一个自然段中两句话的意思。(生自读、思考)

师:我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话先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

生:这一句是讲谭老师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告诉人们什么是师德灵魂,即爱与责任。

生:这一句是说,谭老师为了救学生献出了他51岁的宝贵生命,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教师对学生应该有爱心和责任心。

师:两位同学说的都不错。但老师觉得你们只讲了表面意思,嫌笼统,不够具体。这句话意蕴深刻,我觉得理解这句话,可以先理解句子里的重点词语,再把这句话连起来理解。大家说说看,要理解这句话,必须先理解哪些重点词语。

生:我们要先理解“师德”主要应该有哪些,“师德灵魂”又指什么,“诠释”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还要联系全文来理解“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来诠释是什么意思。另外,课文为什么在这里还要特别交代他是“一位普通的老师”。

师:说得真好!那我们就根据两位同学的提示来试着理解。

生:我理解师德应该包括热爱学生、认真工作、团结协作等。

师: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主要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几方面。

生:“爱与责任”应该是师德素养的灵魂和核心。

生:“诠释”是解释和说明的意思。

生:在地震突然袭来时,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把死亡留给了自己。谭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用鲜血和生命,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有师德灵魂的老师该是怎样的,所以说“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生:作者特别交代他是“一位普通的老师”,是说他并不是什么伟大人物、著名人士,而只是跟我们一样是个普通人。

师:是啊,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如果没有地震,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并不会了解他。但是平凡中能绽放美丽,英雄就在我们的身边。哪位同学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讲一讲?

生:谭千秋,他只是一位普通的老师,但在地震猝然来临时,他为了护卫四个学生,献出了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他用自己的行动,用鲜血和生命,解释了富于爱心和责任心是师德的灵魂和核心。

师:很好!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一句是什么意思?

生:谭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师:同学们也能学着赞颂谭老师吗?

生:舍己救人,果敢英勇!

生:忠于职守,大爱无疆!

生: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生:师德楷模,万世师表!

师:好极了!一起把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生齐读)

【评点】 语文教学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好多方面的内容,但最核心的应该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怎样“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呢?语文教学需要恢复“原生态”,应在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揣摩语言文字方面狠下功夫。于漪老师说,无论是进行人文教育还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亲切、亲密、亲爱,而不是把它冷落到一旁”。以上教学片段,教者引导学生与语言文字亲密接触,深入理解文句含义,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分析能力,又对学生进行了人文教育。面对这样的教学,谁还能认为是咬文嚼字、条分缕析、机械训练呢?我们应该为这样的教学叫好!参考资料

谭千秋:四川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导主任,政治教师。

(沈巧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异能崛起之雪女

    异能崛起之雪女

    在人们看不到的视角下,有无数名为末影的不知名物种正以难以想象的方式吞噬着生命。平凡度过26年人生的褚一,莫名的高烧不断。晕倒后醒来,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特殊的组织当中。随后,异能的觉醒,褚一不断的参与各种铲除末影的任务。末影究竟是为什么出现?人类又为什么会因此获得异能?随着褚一不断的斩杀末影,谜团渐渐开始浮出水面。
  • 玄境迷踪

    玄境迷踪

    谈悟风尘,素观江湖妖泣魔涌,争霸武道佛道儒法,百花齐放阴谋奸宄,大道沧桑
  • 白丝帐

    白丝帐

    楚吾是南明的第一个女将军她不争不抢,像个局外人般看着这场大戏所有人都以为她不懂变通殊不知,她早已为自己谋好了所有的出路她以为她能一直这样当个看客却不曾想有一天会被一个不要脸臭男人,连哄带骗的拉进了这漩涡之中当看明自己的心意,决心与他一起面对时,他却后悔了她懂她的顾虑,也知晓他的心意!她轻笑:“别怕,本将军护着你!”就算是这世间人皆负于你,我也会与你站在一起,同着淡薄的世间争一争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洪荒:我,复制诸天,开局夺舍盘古!

    洪荒:我,复制诸天,开局夺舍盘古!

    穿越到洪荒,遇到人族危机。关键时刻,盘古现身,震惊洪荒,七圣齐出,复制帝俊,帝俊太一兄弟反目成仇。穿梭诸天万界,四大美人,无敌圣女,应有尽有。
  • 屰天

    屰天

    在苍云大陆,这个强者为尊弱者为寇的世界,有位少年顶着烈阳拼命练拳,
  • 斗天霸主

    斗天霸主

    天地混沌,百族衍生,人族争霸,新族崛起。新旧碰撞,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星辰于葬人心崛起,经历血与火的磨练,生与死的较量,终将坑白族,报血仇。
  • 团宠女主
  •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四夫临门:我好怕怕

    她是蠢毒恶女,害人不成,反被收拾。但蠢毒心肠,难掩她绝世美貌。美貌如她,怎堪忍受的悲惨命运?一场征服战,惊心动魄,一波三折。她成功逃跑,逃离了三个男人的残酷统治。她松了一口气,以为逃出生天之时,三个男人却从天而降,她终是逃不出他们的手掌心。与此同时,她又多了一位夫君。四位夫君,都是冠绝当代的天之骄子。他们正义感十足,牺牲小我,拯救世间男儿。他们牺牲自己的终身幸福,誓要度化她这恶毒女子。她不堪重负,哭喊着求饶,“我再也不害人了!”夫君们笑而不语,缠绵吻去她的泪水。
  • 第十二日的夜

    第十二日的夜

    真正的末世,尽是绝望活下去,为了无法活下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