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3600000042

第42章 不负责任的话不听,故意中伤的话不传

第42章 不负责任的话不听,故意中伤的话不传

●《易》曰:"乱之所由生也,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庄子曰:"两喜多溢美之言,两怒多溢恶之言。"大抵人言多不能尽实,非喜即怒。喜而溢美,有失近厚;怒而溢恶,则为人之害多矣。孟子曰:"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夫己轻以恶加人,则人亦必轻以恶加我,以是自相加也。吾见人言,类不过有四:习于诞妄者,每信口纵谈,不问其人之利害,于意所欲言。乐于多知者,并缘形似,因以增饰,虽过其实,自不能觉。溺于爱恶者,所爱虽恶,强为之掩覆;所恶虽善,巧为之破毁。轧于利害者,造端设谋,倾之惟恐不力,中之惟恐不深。而人之听言,其类不过二途:纯质者不辨是非,一皆信之;疏快者不计利害,一皆传之。此言所以不可不慎也。今汝曹前四弊,我知其或可免,若后二失,吾不能无忧。盖汝曹涉世未深,未尝经患难,于人情变诈,非能尽察,则安知不有因循陷溺者乎!故将欲慎言,必须省事;择交每务简静,无求于事。令则自然不入是非毁誉之境,所以游者,皆善人端士,彼亦自爱已防患,则是非毁誉之言亦不到汝耳。汝不得已而友纯质者,每致其思而无轻信;友疏快者,每谨其戒而无轻薄,则庶乎其免矣。

--(宋)叶梦得

[译文] 《易经》上说:"产生乱的原因,语言是阶梯。国君在语言上不谨慎就失去大臣,大臣在语言上不慎密就失去生命。"庄子也说:"两方都高兴就会有很多过分夸奖的话,两方都愤怒就会有很多过分指责的话。"大体上人们的话很多不能全部是实在的,因为人们不是高兴就是愤怒。高兴起来就说过分夸奖的话,有失厚道;气愤起来就说过分指责的话,那么危害就更多了。孟子也说:"说人家不好,知道有怎么样的后患吗?"凡是自己随意以恶加于人,那么人家也一定会随意以恶加于自己,这就等于自己以恶相加了。我观察别人说话,不外乎四种类型:惯于说假话的人,信口开河,不问利害,想要怎么说就怎么说。乐于到处打听的人,只因外表相似,因而添油加醋,即使言过其实,他自己还不觉得。沉溺于个人好恶的人,所喜好的虽然是坏人,也要勉强为他掩饰;所憎恶的虽然是好人,也要设计巧加诋毁。为利害相倾轧的人,制造事端,设计阴谋,倾轧唯恐不力。中伤唯恐不深。而人们听话也不过两种类型:纯朴的人不辨是非,一切都相信,嘴快的人不计利害,一切话都传。听这种话不可以不谨慎。现在你们对于前四种弊端,我知道也许可以避免;像后面这两种过失,我不能不担忧。这是因为你们涉世不深,不曾经受过患难,对于人情变诈,还不能完全察觉,因而怎么知道不会有沿袭旧有的东西而堕落不能自拔呢!所以,就是想要谨慎地说话,也必须省察每一件事;择交朋友常常务必力求简要娴静,不要有求于事。如果这样,就自然不进入是非毁誉的范围了。所交游的也都是一些友善的品格端正的人,他们也会自爱防患,那么是非毁誉的话也不会到你的耳朵里来了。你们不得已而与纯朴的人交朋友,每次都要好好想一想而不要轻易相信;不得已而与嘴快的人交朋友,每次都要谨慎警戒而不要轻浮刻薄。这样也许就可以免祸了。

●墓有铭,非古也。吾已自记生平大略,以授汝等,慰子孙之心,如是足矣;溢美以诬后世,岂吾志哉。

吾平生未尝害人,人之害吾者,或出忌嫉,或偶不相知,或以为利,其情多可谅,不可以为怨,谨避之可也。若中吾过者,尤当置之,汝辈但能寡过,勿露所长,勿与达贵亲厚,则人之害己者自少。吾虽悔已不可追,以吾为戒,可也。

祸有不可避者,避之得祸弥甚。既不能隐而仕。小则谴斥,大则死,自是其分。若苟逃谴斥而奉承上官,则奉承之祸不止失官;苟逃死而丧失臣节,则失节之祸不止丧身。人自有懦而不能蹈祸难者,固不可强。惟当躬耕,绝仕进,则去祸自远。

风俗方日坏,可忧者非一事,吾幸老且死矣,若使未遽死,亦决不复出仕,惟顾念子孙,不能有老妪态。吾家本农也。复能为农,策之上也;杜门穷经,不应举,不求仕,策之中也;安于小官,不慕荣达,策之下也。舍此三者,则无策矣。汝辈今日闻吾此言,心当不以为是,他日乃思之耳,暇日时与兄弟一观以自警,不必为他人言也。

--陆游:《放翁家训》

[译文] 墓碑上有铭文,并非是为了流传千古啊。我已经自己记下生平大事,用来教戒你们,安慰后世子孙的心,能够这样我就满足了;过分美化自己用来欺骗后人,难道是我的意愿吗?

我一生从没有害过别人,别人之所以害我,有的是出于嫉妒之心,有的是偶然的不相知,有的是为了谋求自己的私人利益,他们的情形大多可以谅解,不可以怀惯在心,小心回避他们就行了。如果是说中我过错的人,尤其应当谅解他们,你们只能少犯错误,不要暴露自己的长处,不要与达官贵人有过多的交往,那么害自己的人自然会减少。我虽然追悔莫及,你们以我为戒,就可以啊。

有不能逃避的灾祸,逃避灾祸则会导致更严重的灾祸。既然不能隐居而只能走仕途为官,小则贬谪,大则死,这一切自然是很明了的。如果苟且逃避贬斥而去迎合上级,那么奉承的灾祸不止是失去官职;如果苟且逃避死亡而丧失为臣之气节,那么失节的灾祸不止是丧失生命。有生性懦弱而无法承受灾祸的人,这是不可勉强的。只有亲自耕田,杜绝入仕为官,才能远避灾祸。

社会风俗正日益败坏,令人担忧的事情越来越多,幸运的是我年纪大快要死了,假如不能很快去世,我也决不复出入仕做官,只顾念到子孙,才不能显出老态龙钟的样子。我家本来是农民,再能务农,是上策啊;闭门穷究经学,不参加考试,不追求入仕为官,是中策啊,安心做小官,不羡慕达官显贵,是下策啊。丢掉这三个策略,就没有办法了。你们今天听我说这些话,心中大概不以为是,以后可好好思考一番,闲暇时与兄弟们一起互相警勉,不必给外人讲这些话。

●予幼闻先训,讲论家法,立身以孝悌为基,以恭默为本,以畏怯为务,以勤俭为法,以交结为末事,以义气为凶人。肥家以忍顺,保交以简敬。百行备,疑身之未周;三缄密,虑言之或失。......莅官则洁己省事,而后可以言守法,守法而后可以言养人。直不近祸,廉不沽名。廪禄虽微,不可易黎甿之膏血;援楚虽用,不可恣褊狭之胸襟。

--(唐)柳耽:《诫子弟》

[译文] 我小的时候听祖父讲论家法,作人立身要以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为基点,恭敬沉静为根本,小心谨慎为要务,勤劳节俭为准则,而以与人交结为不重要的事情,以讲私人义气为恶人。以忍让和顺使家庭富裕,以诚实恭敬保持朋友间的交情。对自己多方面严格要求,还担心万一有闪失;三思而言,仍恐怕说话有失误。......做官要清廉简政,才可谈得上正确执法,遵守法令才可谈得上培养人才。为人耿直不去接近祸事,廉洁而不沽名钓誉。薪俸虽微薄,不可轻视这些百姓膏血;手中掌管刑法大权,不可凭意气用事。

同类推荐
  •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行者无疆 余秋雨
  • 颜氏家训
  • 妖媚王妃冷情王爷

    妖媚王妃冷情王爷

    妖媚王妃冷情王爷 幻灵馨儿
  • 元史演义

    元史演义

    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元代的兴亡。自贴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忽必烈定国号为元,直至朱元璋建立明朝。文笔流畅,故事生动。
  • 锦香亭

    锦香亭

    唐天宝年间开科取士,各路贡士,纷纷来到长安应举。中间有一士子,姓钟名景期,字琴仙,为武陵人氏,父亲钟秀,睿宗朝官拜功曹,只有景期一子。景期自幼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七岁就能做诗。到得长成,无书不览,五经诸子百家,尽皆通透,十六岁就补贡士。
热门推荐
  • 先婚后爱,萧夫人她甜又飒

    先婚后爱,萧夫人她甜又飒

    【先婚后爱+宠妻+萌宝】男女双洁甜宠文。林兮妍怎么也没想到在一起三年的男友竟然绿了自己,这怎么能忍得了?拎起一桶水就朝那对狗男女泼去,爽快!拉着闺蜜去喝酒,结果一不小心招惹上了大佬,从此天天追着她,“女人,你夺了我的初吻,就要负责我一辈子”。说好的霸道总裁呢,怎么就变成了黏人的小奶狗?
  • 嫡庶争夫

    嫡庶争夫

    亲娘不亲,嫡姐不善,莫名其妙的一觉醒来,成了卓府不受宠的二小姐。她小心翼翼的生活,意改变上辈子富人中女流氓形象,却不想终身大事,也要成为嫡姐的替罪羊。她不争不抢,隐忍不言,并不代表她任人可欺,看温文尔雅的庶女再次成为女中流氓,誓要为自己的终身大事而奋斗!是换亲还是替嫁?既然是一潭混水,那她就再搅的混一点。看庶女如何在古代求生存,谋嫁。莎新文《夜宠为妃》已开坑,每天一更,求丫头们包养,么么。
  • 锦绣农医妃

    锦绣农医妃

    他遇见了她,便是幸福的开始……
  • 致命的怒火

    致命的怒火

    当了五年职业保镖,只可惜到最后却保护不了,身边最亲密的人!自己的亲妹妹遭人绑架,他一路过关斩将……新人,新书,写得不好还望各位多多指教,谢谢!
  •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三国:酒馆签到,被刘备偷听心声!

    刘元穿越三国,本以为蛰居小酒馆,签到满三年,就能回到曾经的繁华盛世。没想到却被刘备发现,能够听到这位绝世高人的心声。“刘元兄弟!跟我走吧!”听过抬棺打仗的,没听过带着酒馆打仗的。不去!我要做咸鱼。“刘元兄弟!知道白玉美人糜贞嘛?我亲自为你撮合!”“什么?糜贞!”刘备名下的女人,我真的能得到嘛?那岂不是说,貂蝉,大乔,小乔,孙尚香……我是那贪色忘义的人嘛!我是那见到美女走不动道的人嘛!我是那……好吧我是!什么时候动身!
  • 周天游

    周天游

    转阴阳,逆道,窥天,修罗,獍,魔生神和孽缘子,“灭于七类,护于七类”虽然仅八个字,但却让整个六界都为之惶恐。开休杜伤,死生惊景,关山难越,何人为悲;乾坤日月,又有几人知晓天道的真正意义所在;百鬼夜行,人心难测,南洲欲望无堑,而我志在修心;北冥大鱼,南海雷劫,我愿以身度天下人,不知天下人可能为我否?
  • 信使计划之食人魔之谜

    信使计划之食人魔之谜

    世界大战之后,许多地区爆发饥荒与瘟疫,地球上的人口数量锐减。为了地区稳定与公民安全,各国秘密开展“信使计划”,即花重金培养,通过各种手段极限强化的超级士兵。自此大规模战争消失,各国解决争端的方式转为信使之间的战争。
  • 车窗外的风

    车窗外的风

    一场旅途,相遇重逢......
  • 漫长归途

    漫长归途

    密恬恬!是教授的老婆,人如其名,长相很甜。凡是与其交往过的,或者只是一面之缘的人。都会对其赞赏有加,在不同的人 看来,密恬恬是个有着强大的,人格魅力之人。年轻人,早就听明白了,所有的一切。只不过在装糊涂!直到!列车长连说带比划的,汗都下来了。年轻人这才点点头,表示同意。列车开始减速,要进站了。年轻人在列车员的押送下,向所在的车厢走去。
  • 迷魂谱

    迷魂谱

    据传,天庭有一神仙,于远古踏足人间。中途遗落一书,谓之《迷魂谱》。其内载有能使天下闻之而胆寒法术。人间如有能精通其一二者,便足以纵横四海而傲视九州;若悟其精华并窥见其真谛,则可令乾坤颠倒日月逆转而视天下为掌中之物也。有一少年从天上穿越而来,得《迷魂谱》法术。后其胞弟落入敌手,两人各事其主,天各一方。后官府绿林,烽烟四起;各路豪杰,争锋难断。笑看江湖豪杰恩怨,感伤人间儿女情仇。长剑在手,仗义天涯。阅尽人间多少泪,醉看江山几度秋。是福?是祸?是喜?是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