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100000152

第二十三节 北征

公遭禄山之乱,自行在往鄜州,鄜州在凤翔东北,故以《北征》命题。【鹤注】此诗述在路及到家之事,当在羌村后,至德二载九月作,故云:“菊垂今秋花。”班彪作《北征赋》:“用以为题。”

皇帝二载秋①,闰八月初吉②。杜子将北征③,苍茫问家室④。(首段从北征问家叙起。)

①《春秋繁露》:德侔天地者,称皇帝。蔡邕《独断》:“秦承周末,自以为德兼三王,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因之而不改。

②《诗》:“二月初吉。”初吉,朔日也。

③《楚辞》:“驾玄螭兮北征。”

④阴铿诗:“苍茫岁欲晚。”苍茫,急遽之意。《诗》:“宜其家室。”

维时遭艰虞①,朝野少暇日②。顾惭恩私被③,诏许归蓬荜④。拜辞诣阙下⑤,怵惕久未出⑥。虽乏谏诤姿⑦,恐君有遗失⑧。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⑨。东胡反未已⑩,臣甫愤所切(11)。挥涕恋行在(12),道途犹恍惚(13)。乾坤含疮痍(14),忧虞何时毕。(次述辞朝恋主之情,上八,欲去不忍,忧在君德。下八,既行犹思,忧在世事。)

①王洙曰:时房琯得罪,甫上言:琯罪细不宜免。帝怒,诏三司推问。甫谢,因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有大臣体。帝不省录,诏放甫归鄜州。庾信《哀江南赋》:“逮永嘉之艰虞。”

②张协诗:“朝野多欢娱。”王粲《登楼赋》:“聊暇日以销忧。”梦弼曰:少暇日,谓军兴之际,公私不遑安处。

③顾惭,自顾惭愧也。裴松之《三国志注表》:“顾惭二物。”曹植诗:“不得顾恩私。”

④傅咸诗:“发身蓬荜庐。”

⑤《晋史论》:陈王就国,则拜辞陨涕。班彪诗:“上书诣阙下。”

⑥曹植诗:“皇恩过隆,只承怵惕。”

⑦《孔丛子》:“犯颜谏诤,公正无私。”

⑧公为拾遗,故恐君有遗失。《前汉?张安世传》:“无所遗失。”

⑨《文心雕龙》:“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傅亮表:“密勿军国,心力俱尽。”密,秘也。勿,黾勉也。⑩东胡,指安庆绪。

(11)钟惺曰:臣甫,用章奏字面,如对君语。《家语》:敬姜曰:“无挥涕。”

(12)行在,见《窜凤翔》诗。

(13)《法言》:“人心恍惚。”

(14)《汉书》:“疮痍者未起。”《说文》:“痍,伤也,金疮也。”(15)《易》:“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靡靡逾阡陌①,人烟眇萧瑟②。所遇多被伤③,**更流血④。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⑤。前登寒山重⑥,屡得饮马窟⑦。邠郊入地底⑧,泾水中荡潏。猛虎立我前⑩,苍崖吼时裂。菊垂今秋花,石带古车辙(11)。青云动高兴(12),幽事亦可悦(13)。山果多琐细(14),罗生杂橡栗(15)。或红如丹砂(16),或黑如点漆(17)。雨露之所儒(18),甘苦齐结实(19)。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坡陀望鄜畤(20),岩谷互出没(21)。我行已水滨(22),我仆犹木末(23)。鸱鸟鸣黄桑(24),野鼠拱乱穴(25)。夜深经战场(26),寒月照白骨(27)。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28)。遂令半秦民(29),残害为异物(30)。(此历叙征途所见之景。既逾越阡陌,复回顾凤翔,自此而过邠郊、望鄜畤家乡渐近矣。大约菊垂以下,皆邠土风物,此属佳景。坡陀以下,乃鄜州风物,此属惨景。【周甸注】途中所历,有可伤者,有可畏者,有可喜者,有可痛者。【申涵光】丹砂数句,混然元化。我行二句,俨若画图。)

①《诗》:“行迈靡靡。”王粲诗:“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四望无烟火,但见陌与阡。”《汉书注》:“南北曰阡,东西曰陌。”

②曹植诗:“千里无人烟。”眇,少也。陶潜诗:“萧瑟室宇中。”

③被伤,战士之带伤者。

④《列子》:“周之尹氏,有老役夫,昼则**即事。”**,声引气也。《国策》:“流血成川。”元年十月,房琯有陈陶、青坂之败。二年,郭子仪复有清渠之败。故云:“**更流血。”

⑤《家语》:“旌旗缤纷。”沈约诗:“云华乍明灭。”

⑥阴铿诗:“寒山但见松。”重,重叠也。

⑦古乐府:“饮马长城窟。”

⑧《唐书》:邠州新平郡,属关内道。杜笃《论都赋》:“瘗后土,礼邠郊。”胡夏客曰:入地底,暗用陶复陶穴事,其俗尚窟居也。《甘泉赋》:“窥地底而上回。”

⑨《括地志》:泾水发源泾州,东南流邠州界,至高陵入渭。《九域志》:潏距泾才百五十里。《海赋》:“荡潏岛滨。”荡潏,水流貌。陈子昂诗:“云海方荡潏。”

⑩陆机诗:“猛虎凭林啸。”又:“狐兽更我前。”

(11)《左传》:“周穆王周行天下,将必有车辙马迹焉。”

(12)阮籍诗:“托志青云上。”殷仲文诗:“能使高兴尽。”

(13)钟惺曰,幽事六句,当奔走愁绝时,偏有闲心清眼,看景入微。

(14)支遁诗:“芳泉代甘醴,山果兼时珍。”

(15)《高唐赋》:“芳草罗生。”

(16)晋挚虞流离鄠杜间,拾橡栗而食。《广韵》:“橡,枥实也。”《本草》:“其实似栗实而小。”左思《蜀都赋》:“丹砂赩炽出其坂。”

(17)《世说》:王右军见杜弘治,叹曰:“面如凝脂,眼如点漆。”

(18)《淮南子》:“雨露所濡,化生万物。”

(19)又:“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景福殿赋》:“结实秋商,敷华青春。”

(20)【綖注】鄜畤,即鄜州,公家所在,畤地高而远先见也。《汉?郊祀志》:鄜秦文公梦黄蛇自天而下,止于鄜衍,作鄜畤,用三牲郊祀白帝。

(21)薛道衡侍:“鸾旗历岩谷。”刘绘诗:“出没万重山。”

(22)《诗》:“我行其野。”《左传》:“君其问诸水滨。”《杜臆》:公先至水滨,望家切,而行步速也。

(23)《诗》:“我仆痡矣。”《楚辞》:“摹芙蓉兮木末。”

(24)《诗》:“鸱鸮鸱鸮。”注,“鸱枭,鸺鹠,恶鸟。”《尔雅》:“茅鸱,怪鸱。”郭璞注:“茅鸱,今鸠似鹰。怪鸱,即鸺鹠,一名角鸱,鸣即雨,昼无见,夜即飞。”《诗》:“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5)《汉书?苏武传》:“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说文》:“江东大鼠,能人立,以前两脚拱头跳舞。”

(26)苏武诗:“行役在战场。”

(27)张华诗:“平台寒月色。”王粲诗:“白骨蔽平原。”

(28)《哥舒翰传》:翰率兵出关,次灵宝县之西原,为贼所乘,自相践躏,坠黄河死者数万人。庾信《哀江南赋》:“百万义师,一朝卷甲。”散何卒,仓卒散失也。

(29)长安旧为秦地,故曰秦民。《史记?白起传》:“天下不乐为秦民之日久矣。”

(30)《何承天集》:“徒以残害剥辱。”《鵩赋》:“化为异物兮,又奚足悲。”

况我堕胡尘①,及归尽华发②。经年至茅屋③,妻子衣百结④。恸哭松声回⑤,悲泉共幽咽⑥。平生所娇儿⑦,颜色白胜雪⑧。见那背面啼⑨,垢腻脚不袜⑩。床前两小女,补缀才过膝(11)。海图拆波涛(12),旧绣移曲折(13)。天吴及紫凤(14),颠倒在裋褐(15)。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16)。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粉黛亦解苞(17),衾禂稍罗列(18)。瘦妻面复光,癡女头自栉(19)。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20)。移时施朱铅(21),狼籍画眉阔(22)。生还对童稚(23),似欲忘饥渴(24)。问事竞挽须,谁能即瞋喝。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25)。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26)。(此备写归家悲喜之状。裋褐以上,乍见而悲,极夫妻儿女至情。老夫以下,悲过而喜,尽室家曲折之状。在贼四句,缴上以起下,所忧在君国矣。)

①《晋?刘聪载记论》:“昔幽后不纲,胡尘暗于戏水。”

②刘向《新序》:“士亦华发坠颠而后可用。”

③何逊诗:“洛阳城东西,却作经年别。”

④子夏衣若悬鹑百结。王隐《晋书》:董威辇拾残缯,辄结为衣,号曰百结。

⑤阮籍车驾所穷,恸哭而返。宋玉《高唐赋》:“虚闻松声。”

⑥陶潜诗:“骤骥感悲泉。”古歌:“陇头流水,鸣声幽咽。”

⑦陶诗:“娇儿索父啼。”

⑧《杜臆》:白胜雪,乃饥色。

⑨《韵府》:俗人谓父曰耶,亦作。

⑩《南史》:阴子春,身服垢污,脚数年一洗。沈佺期诗:“穷囚多垢腻。”《说文》:“袜,足衣也。自三代有之,谓之角袜。”

(11)《记?内则》:“衣裳绽裂纫,箴请补缀。”

(12)《杜臆》:海图四句,乃故家穷状。《淮南子》:“起波涛。”

(13)王褒《讲德论》:“曲折不失节。”

(14)【赵注】天吴,海图所画之物。紫凤,旧绣所刺之物。剪旧物以补豎衣,故拆移而颠倒也。木华《海赋》:“天吴乍见而仿佛。”《山海经》:“朝阳之谷有神曰天吴,是为水伯,虎身人面,八首、八足、八尾,背青黄色。”又:“丹穴之山,有鸾鷟,凤之属也。五色而多紫。”

(15)《诗》:“颠倒衣裳。”《方言》:“关西谓裋褐短者为裋褐。”《汉书注》:“裋,谓僮竖所著之襦。褐,毛布也。”《始皇纪》:“寒者利裋褐。”

(16)淮南王安书:“夏月暑时,呕泄霍乱之病,相随属也。”

(17)古诗,“面以粉黛似空青。”

(18)《诗》:“抱衾与裯。”《笺》:“衾,被也,即寝衣。裯,床帐也。”扬雄赋:“骈罗列布,鳞以杂沓兮。”

(19)《左传》:晋赢氏曰:“寡君使婢子侍执巾栉,以固子也。”注:“栉,梳比总名。”

(20)沈佺期诗:“斜光映晓妆。”

(21)朱铅,即丹粉也。宋玉《好色赋》:“臣东家之子,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22)《史记?淳于髠传》:“杯盘狼籍。”《七命》:“澜漫狼籍。”狼所卧处,草皆披靡,曰狼籍。《前汉书》:张敞为妇画眉。汉《城中谣》:“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钱笺】刘绩《靠雪录》云:唐时妇女画眉尚阔,《北征》云“狼籍画眉阔”,张籍《倡女词》有“轻鬓丛梳阔扫眉”之句,盖当时所尚如此。

(23)雷次宗书:“吾童椎之年,已怀远略。”

(24)《诗》:“苟无饥渴。”

(25)陶诗:“父老杂乱言。”《左传》:“聒而与之语,过期。”

(26)陆机诗:“生理各万端。”

至尊尚蒙尘①,几日休练卒②。仰观天色改③,坐觉妖氛豁④。阴风西北来⑤,惨澹随回纥⑥。其王愿助顺,其俗善驰突⑦。送兵五千人⑧,驱马一万匹⑨。此辈少为贵⑩,四方服勇决(11)。所用皆鹰腾,破敌过箭疾(12)。圣心颇虚伫(13),时议气欲夺(14)。(此忧借兵回纥之害。妖氛豁,天意回矣。回纥助,人心顺矣。此兴复大机也。但借兵外夷,终为国患,故云“少为贵”。虚伫,帝望回纥。气夺,群议沮丧。赵次公曰:不用外兵,而有官军,此即当时之议。前二段,分应北征问家。后三段,申恐君遗失之故。)

①《左传》:臧文仲曰:“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官守。”《汉书注》:“天子在外曰蒙尘。”

②《吴越春秋》:“拣士练卒。”

③陶潜诗:“远眺同天色。”

④魏文帝书:“用给左右,以除妖氛。”⑤颜延子诗:“阴风振凉野。”

⑥《唐书?回鹘传》:回纥,其先匈奴。元魏时号高车部,或曰敕勒,讹为铁勒。隋曰回纥,亦曰韦纥。至德元载九月,回纥遣其太子叶护,率兵四千,助国讨贼。肃宗宴赐甚厚,命广平王见叶护,约为兄弟。叶护大喜,称王为兄。赵曰:随回鹘,当以回纥为正。宪宗元和四年,始请易号回鹘,言捷鸷犹鹘然。《后汉?郎f传》:“助顺元气。”⑦孔德璋诗:“汉家嫖姚将,驰突匈奴庭。”驰突,驰骤冲突也。

⑧《晋?赵王伦传》:从兵五千人。

⑨《诗》:“驱马悠悠。《国策》:张仪曰:“车千乘,骑万匹。”

⑩《晋?石勒传》:“令我与此辈共事。”《记》:“礼有以少为贵者。”

(11)司马迁书:“勇之决也。”《回纥传》:其人骁强,初无酋长,逐水草转徙,善骑射,喜盗钞。

(12)《淮南子》:“破敌陷阵,莫能壅御。”庾信诗:“箭飞如疾羽。”隋炀帝取桃竹白羽箭。赐佛罗酋长曰:“此事宜速,使疾如箭也。”

(13)《大戴礼》:“圣心备矣。”《世说》:桓温怅然失望,向之虚伫,一时都尽。

(14)《后汉?许劭传》:劭与从兄靖不睦,时议以此少之。王粲《羽猎赋》:“魂亡气夺。”《魏志》:“吴人夺气。”

伊洛指掌收①,西京不足拔。官军请深入②,蓄锐可俱发③。此举开青徐④,旋瞻略恒碣⑤。昊天积霜露⑥,正气有肃杀⑦。祸转亡胡岁⑧,势成擒胡月⑨。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⑩。(此陈专用官军之利。是时名将统兵,奇正兼出,可以收两京、定河北,而擒安史,此为制胜万全之策。【朱注】当时李泌之议,欲令建宁并塞北出,与光弼犄角,以取范阳,所见正与公同。【綖注】公以乞师回纥为非计,故云:“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又谓官军直可乘胜长驱,故云:“此举开青徐,旋瞻略恒碣。”唯此议不行,回纥果为唐患,而河北迄非唐有,其云:“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盖为此也,公尝自比稷契,其经纶概见于此矣。昊天六句,仍以天意决其必胜也。)

①陆机诗:“伊洛有岐路。”《抱朴子》:“八极之外,如在指掌。”

②《出师表》:“深入不毛。”

③蓄,养也。锐,锋利也。

④杜预疏:“此举十有八九利”青、徐,《禹贡》二州名,在山东。

⑤恒山、碣石,在东北。《书》:“太行恒山,至于碣石。”

⑥《诗》:“昊天曰明。”《记》:“霜露既降。”

⑦《春秋演孔图》:“正气为帝。”汉《郊祀歌》:“西颢沆荡,秋气肃杀。”

⑧《翼奉传》:“转祸为福。”

⑨《西阳杂俎》:禄山死,太白蚀月。

⑩崔骃《达旨》:“皇纲云绪,帝纪乃设。”宋明帝即位诏:“皇纲绝而复钮。”

忆昨狼狈初①,事与占光别②。奸臣竟葅醢③,同恶随荡析④。不闻夏殷衰⑤,中自诛妹妲。周汉获薄兴,宣光果明哲⑥。桓桓陈将军⑦,仗钺奋忠烈⑧。微尔人尽非⑨,于今国犹活⑩。(此借鉴杨妃,隐忧张良娣也。许彦昭曰:祸乱既作,惟赏罚当,则能再振,否则不可支矣。陈元礼首议诛国忠太真,无此举,虽有李郭,不能奏匡夏之功,故以活国许之。欲致兴复,当先去女戎。)

①《魏志》:曹操曰:“淯水之难,吾犹狼狈。”《西阳杂俎》:狈,两足绝短,每行驾两狼,失之则不能行。

②《吴都赋》:“古先帝代。”

③奸臣,谓杨国忠。同恶,谓虢国夫人辈。陆机《辩亡论》:“奸臣窃命。”《汉书》:“韩彭葅醢。”

④《书》:“同恶相济。”又:“今我民用荡析离居。”

⑤从夏殷为是,下有周汉也。妹喜、妲已,桀纣所嬖,旧作褒妲,疑误。

⑥《书》:“明哲实作则。”周宣、汉光皆中兴主。《旧唐书》:上至马嵬驿,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比六军以从。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命吐蕃使者遮国忠马,诉以无食。国忠未及对,军士呼曰:“国忠谋反。”遂杀之,以枪揭其首。上出驿门,慰劳军士,令收队。军士不应,使高力士问之。玄礼对曰:“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上令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⑦《诗》:“桓桓于征。”注:“桓桓,武勇貌。”

⑧《书》:“左仗黄钺。”《后汉书》:“海内忠烈张元节。”

⑨微尔,即微管仲之意。

⑩孙楚《与孙皓书》:“爱民活国,道家所尚。”

凄凉大同殿①,寂寞白兽闼②。都人望翠华③,佳气向金阙④。园陵固有神⑤,扫洒数不缺⑥。煌煌太宗业⑦,树立甚宏达⑧。(终以太宗事业,望中兴之主。当时旧国思君,陵寝无恙,其光复在指顾间矣。此章大旨,以前二节为提纲。首节北征问家,乃身上事,伏第三、四段。次节恐君遗失,乃意中事,伏五、六、七段。公身为谏官,外恐军政之遗失,内恐宫闱之遗失,凡辞朝时,意中所欲言者,皆罄露于斯。此其脉理之照应也。若通篇构局。四句起,八句结,中间三十六句者两段,十六句者两段,后面十二句者两段,此又部伍之整严也。)

①庾信诗:“凄凉多怨情。”《长安志》:南内,兴庆官勤政楼之北,曰大同门,其内大同殿。天宝七载,大同殿柱产玉芝,有神光照殿。

②庾信《小园赋》:“寂寞人外。”《三辅黄图》:未央宫,有白虎殿。唐避太祖讳,改为兽。白兽闼,即白兽门也。

③《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注:“以翠羽为旗上藻也。”

④佳气,注见前。《神异经》:东北大荒中,有金阙,高百丈。蔡曰:金阙,谓以金饰阙门。

⑤后汉郎f疏:“园陵至重,圣神攸凭。”

⑥张悛《为诸孙置守冢人表》:“扫除茔垄。”《旧书》:天宝十载正月,太庙置内官,洒扫诸陵庙。

⑦《淮南王歌》:“煌煌上天。”

⑧傅毅诗:“靡所树立。”陆机《高祖功臣赞》:“曲逆宏达。”罗大经曰:唐人每以李、杜并称,至宋朝诸公,始知推尊少陵。东坡云:古今诗人多矣,而惟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饥寒流落,一饭未尝忘君与?又云:《北征》诗识君臣大体,忠义之气,与秋色争高,可贵也。

范梈曰:孙莘老尝谓老杜《北征》诗胜退之《南山》诗,王平甫以为《南山》胜《北征》,终不能相服。时山谷尚少,乃曰:若论工巧,则《北征》不及《南山》,若书一代之事,与《国风》、《雅》、《颂》,相为表里,则《北征》不可无,而《南山》虽不作未害也。二公之论遂定。

王嗣奭曰:昌黎《南山》,韵赋为诗,少陵《北征》,韵记为诗,体不相蒙。《南山》琢镂凑砌,诘屈奇怪,创体杰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不易学,亦不必学,总不脱文人习气。《北征》固是雅调,古来词人多用之,如韩之《赴江陵寄三学士》等作,庶可与之雁行也。又曰:其篇法幻妙,若有照应,若无照应,若有穿插,若无穿插,不可捉摸。

李长祥曰:杜诗每有起得极厚,而无头重之嫌;收得极详,而无尾大之迹。《北征》中间,历言室家情绪,乃本题正意,故不见腹胀之病。

叶梦得曰:长篇最难,晋、魏以前,无过十韵者,盖古人以意逆志,初不以叙事倾倒为工。至杜子美《北征》、《述怀》诸篇,穷极笔力,如太史公记传,此古今绝唱也。

胡应麟曰:杜之《北征》、《述怀》,皆长篇叙事,然高者尚有汉人遗意,平者遂为元、白滥觞。李《送魏万》等篇,自是齐、梁,但才力加雄,辞藻增富耳。

唐汝询曰:杜五言古,体情莫妙于《三别》,叹事莫核于《三吏》,自诉莫苦于“纨袴”,经济莫备于《北征》。《梦李白》、《写怀》见其高,《望岳》、《慈恩寺》取其壮。他若《留花门》、前后《出塞》、《玉华》、《九成》诸作,胸中罗宇宙,无所不有,斯见其大。

钟惺曰:读少陵《奉先咏怀》、《北征》等篇,知五言古长篇不易作。当于潦倒淋漓、忽正忽反、若整若乱、时断时续处,得其篇法之妙。

魏泰道辅曰:唐人咏马嵬之事尚矣,世所称者,刘禹锡云:“官军诛佞幸,天子会妖姬。”白乐天云:“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此乃官军背叛,逼迫明皇,不得已而诛贵妃也,颇失事君之礼。老杜《北征》诗曰:“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盖言明皇畏天悔祸,赐妃子以死,无预官军也。

同类推荐
  • 转世为仙

    转世为仙

    转世为仙 寻山问石
  • 夜香

    夜香

    《夜香》是继“文革”手抄本《一只绣花鞋》享誉文坛后,沉寂多年的著名作家张宝瑞推出了长篇小说。该书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小说描写了一个名为老庆的被人戏谑为“多余的人”的生活,他离婚多年,落魄潦倒,虽混迹于北京街头,但却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同时,他还为正义打抱不平,但却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
  • 重生之系统NPC
  • 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

    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

    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 星云大师
  • 锦香亭

    锦香亭

    唐天宝年间开科取士,各路贡士,纷纷来到长安应举。中间有一士子,姓钟名景期,字琴仙,为武陵人氏,父亲钟秀,睿宗朝官拜功曹,只有景期一子。景期自幼聪明,读书过目不忘,七岁就能做诗。到得长成,无书不览,五经诸子百家,尽皆通透,十六岁就补贡士。
热门推荐
  • 五代群英

    五代群英

    唐朝末年,中国大地上有数十个军事实体先后存在,分别是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还有角逐中原,称王称帝,与五朝或合或离,不相统属的国度,称作十国:吴国、南唐、吴越、闽国、楚国、荆南及前蜀、后蜀、南汉、北汉。他们间不断争夺、残杀、吞并、分裂、兴起、败亡。。。。。。区区53年,中华大地上简直乱成了一锅粥,众强权你方唱罢我登场,直杀得人尽鸟飞,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后来军人出生的赵匡胤,趁着主幼国疑的机会,制造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继而又演出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把戏,巩固了赵氏政权,全国逐步统一。然而北方辽、金、夏先后兴起,宋廷积弱难返,北宋两个皇帝都做了俘虏。南宋朝廷苟且偷安,最后重蹈覆辙,三个小皇帝或被俘,或死亡,或葬身大海。。。。。。
  • 海鸟跟鱼相爱

    海鸟跟鱼相爱

    这是一篇纯爱小说,是由高中的暗恋到大学的等待。高中时,池静美因为自己的暗恋对象拒绝了自己的好朋友——那个用夜光漆向她告白的男生。毕业时,池静美为了那未命名的初恋报考了医学院,然后开始寻找,开始等待。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邂逅了一个流氓。流氓的温柔、疯狂、执着一步步攻陷她的心。但她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宁愿以后后悔,也不要做情感上的罪人。终于,等待有了结果,然而,却是那样的不堪。在她终于决定去爱的时候,却发现流氓已不辞而别。然后又是无止境的等待。自己昔日的好友共结连理,但是男孩依然爱着她,一个漫长的吻真的可以结束一切吗?结局很精彩,八个人,四对情侣。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幸福,当初的情与爱也都能坦然面对了。引用流氓的一句话“当初你对他只是喜欢,就等了他那么久。而你对我是爱,所以我不怕……”忧伤晓子读者群:52107797 喜欢《海鸟跟鱼相爱》狂加嘿嘿……
  • 掌驭轮回

    掌驭轮回

    原始,混沌无序,时空不齐,茫茫乎不知其所以…遂混沌辟,宇宙成,化五行,筑时空,自衍万物…仙魔妖神鬼佛纷争的世界,一个不属于任何一方的少年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当一切结束时,那些不合理却都是因为荒诞的命运……~~~~~~~~~~~~~~~~~~~~~~~~~~《元宇灭》已经完本~~~~这是重开版本的《掌御轮回》,完善了很多~毕竟它曾经是第一本小说,我不愿意就这么太监,所以更改了许多,重新发了上来,希望大家支持。QQ:791404623
  • 炊烟慢

    炊烟慢

    「城南花已开,愿君永长在」「大婚当日,意识逐渐模糊直至消散前的最后一眼,他眼底有些茫然,但毫无作为的站在原地」多人重生设定、文笔一般
  • 泯灭秦川

    泯灭秦川

    驾临异界为蒙恬,落日斩月风云变;世人冷眼,与我何干?我自淡然一笑;以吾本性,快意恩仇,以吾本心,遨游世间,我命由我不由天!九幽阴灵,魔神犯,神魔大战在眼前!
  • 儒生的半壁江山

    儒生的半壁江山

    昏厥后醒来,竟穿越回到宋朝。在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一位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究竟能否一展雄图?中状元、见皇上、做驸马、论改革、除奸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尽头,迎来的却是更大的灾难……
  • 琉璃琥珀色的泪

    琉璃琥珀色的泪

    我原本以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是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是有个人一直在为我承受那些复杂的事。他是天地之主。他是千年前被族灭,被封印在三界之外的罪人。她是仙灵俱散,靠收集仙识才能行走天地间。一颗琉璃泪问世,引起多少腥风血雨。他的王位,他的族灭,她的复活,背后到底有藏着怎样不堪的过去,背后又是谁在操控这一切?
  • 不灭通天

    不灭通天

    罗松本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得到秦始皇九龙传国玉玺,千年一现的仙门开启,他进入到修炼世界,从此逆掌乾坤,疯魔万千界面,带领人族走向极尽辉煌!
  • 问九州

    问九州

    这本书虽然写的是历史但却是穿越虚构出来的历史,是我脑海中构思的世界,我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仅纪念我自己。本书出现的历史相同或相似亦或谐音的名字都是我学识浅薄不知真实历史。谢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 消寂

    消寂

    三千世界,你我不过芸芸众生中的微粒,或自命不凡,或怨天尤人,然,终被社会磨平,沉寂于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