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200000203

第二百章 谭家人风光大葬

当天夜里,衙役和官兵并没有离开谭家大院,院子外面有人把守,院子里面也有人值班。

特别是和园,茅知县派了八个衙役和官兵藏在和园的隐蔽之处。

大家都知道茅知县的目的是什么。

谭家的财产不仅是眼面前看到的这些,眼面前看到的这些仅仅是谭家财产的一小部分。

谭家经商将近半个世纪,一定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财富,这么多财富肯定放在和园——藏在和园一个非常隐秘的所在。

茅知县、章知府和翟中廷父子俩真正看中的是隐藏在某一个密室里面的财富,所以,这时候,他们是不会离开的。

当然,他们也担心谭家的人在半夜里潜入和园,将密室里面的金银转移出去,此时,谭家的人最需要钱。

茅知县之所以派人在暗中监视谭家的人,恐怕就是想在适当的时候抓捕谭为琛和谭为仁。

以谭国凯对谭为仁的信任,谭为仁肯定知道密室的机关,至于大少爷谭为琛自不必说。

实际上,昌平公主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就是想到了这一点,昌平公主也不会冒这个险。

进入密室的机关只有四个人知道,除了昌平公主和谭国凯,就是为琛和为仁两兄弟,两个孩子都大了——也应该让他们知道了。

昌平公主心里清楚着呢,不知道机关在什么地方,谁也无法进入密室,就是将和园的房子全部拆了,也无法进入密室。

谭国凯在建造北院的时候,把什么都想到了,昌平公主一点都不担心密室里面的东西。

这也是她存心自持,告诫自己不能垮的主要原因。

在应天府的谭宅,也有一个密室,十九年前,燕王的军队包围侯爷府,谭国凯和昌平公主被捕入狱,府中佣人家丁做鸟兽散,谭国凯和昌平公主没有一点时间处理密室中的东西。

这次,谭国凯举家到应天府嫁女儿,更深人静的时候,夫妻俩曾经领为琛、为仁两兄弟到密室里面去过,里面的东西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

在密室里面,昌平公主还看到了父王在她出阁的时候送给她的凤冠霞帔和十几盒金银首饰。

密室里面还有相当可观的黄金和银票。有柴进在,进谭宅和谭家大院拿点东西,那还不是小菜一碟的事情吗!

昌平公主甚至觉得,欧阳大人让柴进随侍在她的左右,也是老天爷在冥冥之中安排好了的。

当皇上说要把侯爷府还给谭国凯的时候,她着实高兴了好一阵。

昌平公主之所以咬牙坚持下来,之所以把痛苦埋藏在心里,也是因为有谭宅和谭家大院两个密室里面的家底做支撑。

这次,昌平公主进京,离开普觉寺以后,昌平公主就派柴进和窦怀恩到应天府的老宅走了一趟。

进京救老爷,一万两千两银票远远不够,为了保住老爷一条命,花多少钱,昌平公主都舍得。

这次的京城之行,除了尽人事之外,钱必不可少,所以要多带一些金银,以备不时之需。

按照昌平公主的吩咐,柴进和窦怀恩从密室拿来了一些黄金和银票。

两路人马在高邮回合。

第二天凌晨,天色仍暗的时候。谭家祠堂内外就已经人声鼎沸。所有参加出殡的人都来了。

祠堂里的东墙边和西墙边支起了四口大锅,人们排着队,从大锅前的桌子上端起一碗青菜豆腐汤,从木盆里面拿起一双筷子,再从一个人的手上接过一把馓子(这是当地的习俗)。

吃完早饭以后,入殓仪式开始。

一个老者将蒙在死者脸上的黄纸揭开。

在族长的带领下,众人围绕死者的遗体转了一圈。

男人的眼睛里面流着眼泪,女人则嚎啕大哭,灵堂里面的气氛让人感到非常的沉重和压抑。

如果死者的亲人在跟前的话,他们是应该走在瞻仰队伍的最前面的的。

可他们正在逃亡的路上,儿孙不能为自己的亲人送终,谭家在转瞬之间遭遇了这样的横祸,怎么能不让人伤心呢!

瞻仰完死者遗容的人依次跪在灵前,等所以人全部瞻仰完遗体的时候,跪在地上静候入殓的人已经排到了北街和中街的十字路口。

十六个抬重的老者用双手将两位逝者的遗体慢慢托起,然后慢慢放入棺椁之中。

两个老者将逝者的衣服整理好,将黄纸盖在逝者的脸上。

跪在地上的人低下头,十六个老者同时抬起棺盖,盖在棺椁之上,对好钉眼,八个老者左手拿钉,右手拿锤,先将铁钉放进钉眼之中。

八个人互相点头示意之后,便举起铁锤同时将铁钉砸进钉眼之中。

此时,所有女人放声大哭起来。

铁钉钉好之后,四个人将两根大杆放在棺盖上。

八个老者(一边四个人)用六根绳子(一个大杆三根绳子),将大杆和棺椁固定在一起,又有八个老者(一边四个)将四根横杆(一边两根)固定在大杆的头部。

最后,十六个老者将八个固定好的十字杆绑在横杆的头部。

棺椁是两个楠木棺椁,这是谭国凯和谭国栋兄弟两为老太爷和老太太准备的。

老太爷八十寿诞之前,兄弟俩就准备了这两口楠木大棺。

工匠们上了好几遍桐油,又上了好几遍油漆。最后,工匠们在棺材的头部用金箔镶嵌了一个醒目的“寿”字。

这两口棺材可不是催命棺,而是添寿棺。

看着两口添寿棺,两位老人家心里有了底,越活越精神。如果不是发生这样的横祸,老太爷和老太太恐怕还要活上好几年呢。

茅知县还算仁慈,在族长的交涉下,他同意谭氏家族的人将两口楠木大棺从泰园抬到祠堂。

当然,茅知县也想用这种恩赐平息谭氏家族的怨气和怒火。

昨天早上,茅知县带着衙役和官兵查封谭家大院的时候,几个族中长者带着几百号族人前来和茅知县理论,中间,族人和官兵还有些撕扯。

最后,茅知县恼羞成怒,下令抓了两个族人。

族长赶到现场,这才将局面控制住,族长考虑到死者为大,当务之急是安排好两位老人的后事,于是提出,将两口棺材抬出谭家大院。

茅知县担心触犯众怒,就以族长必须保证族人不闹事为先决条件同意族人进府把两口棺材抬走。

两个老者仔细检查了所有绳扣。

“准备起灵!”一个老者大声道。

所有跪在地上的人匍匐在地。

“上肩。”老者大声道。

三十二个人同时将十字杆放在自己的肩膀上。

“落肩。”

大家开始用力,但并没有把棺材抬起来。

两个年轻的男人手捧老太爷和老太太的画像站在棺椁的前面。

“起灵!”

三十二个抬重的人同时用力。棺材慢慢离地。

慧能禅师带着众僧走在最前面。他们哼唱着悲凉、哀伤的送亡之歌,引得众人啜泣哽咽。

十几个喇叭手、唢呐手跟在僧人们的后面。

此时哀乐齐鸣。

一个手捧老太爷画像的男人慢步朝前,十六个人抬着老太爷的棺椁缓缓走在前面。

另一个手捧老太太画像的男人跟在后面,另外十六个抬重的人抬着老太太的棺材紧随其后。

一个年轻的男子端起火盆,高高举起,然后用力摔在地上,火盆四分五裂,烟灰四起。

所有女人哇哇大哭。

“起步!”老者大声道。手捧老太爷画像的男孩子缓步向前。

十几个男孩子手拿哭丧棒跟在他的后面,三四十个哭哭啼啼的女人跟在后面,走出灵堂。

族人跟在后面,其它吊唁的人走在最后。

棺材抬到南街和西街交汇处的时候,送葬队伍的尾巴还在谭家大院的门口。

队伍的前面走得相对快一些,队伍的后面走得很缓慢,因为不时有人参加到送葬的队伍中来。

谭家在歇马镇的口碑非常好,所以,人们都愿意放下手上的事情送一送两位老人家一程。

队伍走到二亭桥的时候,荣家大少爷和媳妇领着十几个佣人和家丁跪在桥下。

桥的南边放着四条长板凳,长板凳的前面放着一个小桌子,小桌子上放着一些点心水果等供品,还有两个香炉,香炉里面各插着三炷香。

荣大少爷领着荣家人跪在桌子后面。

荣家和谭家已有婚约,所以,两家已经是亲戚,是亲戚,当灵柩从自己家门前经过的时候,就要设案摆酒跪送亡人。

三十二个抬重的人将棺椁慢慢放在长板凳上。

谭氏家族几十个女人跪在棺椁的两边,算是还礼。

荣大少爷和众人烧了一些纸钱,给逝者敬了酒,磕了三个头之后,然后起身撤走香案,队伍继续前行。

荣大少爷和荣家人带着十几个佣人和家丁自动走到队伍里面。

此时,荣夫人和女儿婉如正走在队伍的前面,母女俩哭得非常伤心。

老太爷和老太太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媳妇、孙女都不在身边,荣夫人越想越伤心,她要为谭家的人大哭一场。

两个女人架着荣夫人,另外两个女人架着婉如小姐。

同类推荐
  •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

    现代小宅男穿越到北宋末年,面对风雨飘摇的乱世,用自己金融知识开始了一段财富的神话,大宋王朝是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时代,是文化经济商业大发展的时代,是金戈铁马转变成铁血硝烟的战争时代,是我们历史上一段最黄金的时代!来吧财迷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不管在哪个时代,也不能忘了赚钱!————————————————————————
  • 布衣天国

    布衣天国

    安逸到兵临王京城下的时候,才明白宫廷到底是怎么一个恐怖黑暗的地方;以至于把一个原本纯真、善良的妹妹变成了权倾朝野的“妖后”;如果没有结识当年那个气宇轩昂的马上少年,是不是现在兄妹俩还可以在乡间的老树荫下享受着悠闲?还是早已经被萧燕儿的铁骑化为了尘烟?也许皇陵里的那场大火释放了一个饱受禁锢的灵魂,那洁白灵魂在璀璨的夜空下孤独的摇曳着,用她樱桃般的粉唇低声喃语:“宁为太平狗,不做乱世人”。第一大魔窟企鹅群号:728431016(未满)欢迎加入第一大魔窟微信群号:jy13952113975(未满)欢迎加入
  • 终极小县令

    终极小县令

    外企青工柯寒与心仪已久的美眉约会,却跌落悬崖,穿越,当了一个县令。他“好色”,却深受美眉遵从!他“贪财”!却又贪得有理!他“刁蛮”,却刁蛮的可爱!他“独断专行”,却好事不断!他混账、他狂野、他很自我,可以不受任何的约束!他傲慢、他张扬、他仿佛能指使一切,可以自由掌控他的世界!他的挫败使人同情;他的成功却又让人十分地眼红!他,柯寒,一个穿越男孩!彻底颠覆了一个文官的“光辉”形象,他的荒诞不羁竟然改写一个县衙的历史?!他用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方式改变了人们对他这样一个昏官的看法,得以重塑威望!他将一个濒临瘫痪的县衙整得容光焕发,将一个遭人唾弃的衙门变成了百姓的主心骨、靠山和脊梁!老百姓一面可以骂他混账一面却又将他尊奉为神仙!于是,在不为人知的野史,流传着一个充满争议、又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终极小县令》的故事……
  • 兴秦

    兴秦

    狼烟滚滚,兵戈起。血海滔滔,乱世争。诸国霸,儿女亦情长。男儿泪,英雄梦,何处是故乡!刀剑问春秋,杯酒一江湖。诸侯共逐鹿,何人称霸王?一杯酒,一个天下。(三分笔墨,书历史。七分传奇,道沧桑!)本书qq群:386421796 有兴趣的可以加一下
  • 寒门贵子

    寒门贵子

    徐佑从昏迷中睁开眼,看到胸腹间渗出的一丝血迹,茫然四顾,却见证了一个永远在流血的时代!——看前世纵横金融界的狐帅如何在这个乱世立江左,踏青云,算庙堂,定乾坤,平南北,开盛世,这是一本关于日月、阴阳、君臣、南北、佛道、贵贱的书,冷静中审视历史,惶恐中评点人物,很轻松,也很有趣!(新书《重塑旧时光》已发布,请大家继续支持。)
热门推荐
  • 大佬后娘带幼崽飒爆全仙界

    大佬后娘带幼崽飒爆全仙界

    仙界第一美人竟然被夺舍了!醒来身边不仅有个‘傻子’相公,还有四个拖油瓶……但这四个拖油瓶怎么这么可爱呀,似乎当他们后娘也不错,而且‘傻子’相公好像也不傻?当然傻不傻的不说,主要是傻子相公长的太太太合她心意了!看少绾如何带着四个幼崽,扶相公、修法术,变容颜、斗恶人,从九黎寨内最被人瞧不起的凡人夫妻,一路修炼至六界八荒灵力最强的神仙眷侣!
  • 末日:开局室友祭天,我无敌了

    末日:开局室友祭天,我无敌了

    开局好室友就祭天了,为了帮我开启新手大礼包,真是好兄弟。末日,大家都是工具人,前有工具人,后有工具丧尸。打丧尸还能获得奖励,每日签到,特殊任务,随机任务,林烩毅已经要把末日玩成游戏了。【叮!宿主击杀一只丧尸,奖励:一把太刀!】末日要想要活下去,就要殊死一搏。横竖都是死,不如拼一把,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丧尸他要杀,敌人要杀,变异兽要杀,一切的一切都可能成为自己的敌人······走出宿舍,外面就是铺天盖地的丧尸袭来。地球还有人类的生存之地吗?人类能在外星生存吗?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星狼神臂

    星狼神臂

    一条神臂闯天下。什么工作的不如意,什么职场潜规则,都给老子滚蛋吧。老子不跟你们玩了。
  • 奇目志

    奇目志

    怪物袭来??城市危机??人类命运??逐渐苏醒的“目明者”们,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化解一次次危机......
  • 回忆像诗行

    回忆像诗行

    那天多谢你救我,我,,找了你很久,你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
  • 星辰重聚

    星辰重聚

    以战神之名,解开世界之谜
  • 就是玩!书穿炮灰太后我永不下线!

    就是玩!书穿炮灰太后我永不下线!

    【穿书 娇养摄政王 金手指是改剧情】陆锦烟在医院打个盹的功夫,一醒就穿了,开局就是刺杀现场,自己则是小说里人人得而诛之的炮灰太后。陆锦烟:穿书就这????不能够吧!主角团想杀她,对大权虎视眈眈的朝臣想杀她,连便宜儿子都看她不爽,属实全员公敌!所幸还有个系统,只要勤勤恳恳做任务矜矜业业带崽子就能获得更改剧情的机会。刺客:今日我就要这毒妇人头落地!陆锦烟颤抖着手:那我把你刀写断。宫女:我悄悄出去送信坑她一手,美滋滋。陆锦烟面无表情改剧本:回来吧你!每天带崽苟命,日子倒也勉强活得下去,就是那个摄政王好像有点问题……咦!居然也是反派!腹黑反派大boss!陆锦烟惊恐看着姬惊寒朝自己逼近:你不要过来啊!我看到剧本了!你想造反!姬惊寒神色自若的将她逼到墙角:嗯?造反?若想造反,本王何必日日为您和陛下殚精竭虑?陆锦烟小声逼逼:指不定你背后另有图谋?姬惊寒颔首:确有图谋,觊觎太后许久,刚跟陛下求娶了太后,陛下准了。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种田:我的纸片人大军又解锁了新地图

    种田:我的纸片人大军又解锁了新地图

    【种田 系统 甜宠】现代精英姜软软一朝穿成古代农家女,自己研发的种田手游竟变成系统外挂一起穿了!!!解锁各个种子工具也就算了,就连系统里的纸片人都能一一具现!农业、基建、机械、化学、智脑,姜软软看着荒山万里:背靠万能队友的我准备好从开局就躺赢了!我的纸皮人大军都给我冲啊!!!某天,路遇碰瓷乞丐男,姜软软一掀眼皮,把绝色小哥哥昧回了家,只是怎么养着养着,这个乞丐小哥哥竟是个麻烦制造者,一天天的给自己惹祸……姜软软:歪,妖妖灵吗,我捡错了人,可以退货吗?小乞丐摇身一变,竟是当年的废太子,他把姜软软抵在墙角:种田不好玩,我打个天下给夫人,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