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500000212

第211章 出使安南

“葛三仔,你下过南洋多次,你说说看。”杨丛义见无人赞成,稍稍有些心虚。

葛三仔负责在第一艘船上导航,在整个船队中,他的岗位重要性,不言自明。

他想了想,才小心翼翼的回道:“有北风时,海上不会有大风大浪,海船也比较安全,只要带的物资和淡水够,一气南下没有问题。航线其实比较固定,船队只要减少停靠的次数,就可以节省时间,缩短行程。我们这么大的船队,每停靠一次至少得七八天才能重新出发,像在占城或真腊,我们这样的船队,一旦停靠,没有一个月根本不可能重新离港,要是不顺,时间更长也有可能。

我觉得杨大人的主意很好,北风过不了多久就会消失,一旦没有北风,马上就有南风,刮南风的时候时不时的就有大风,大风一起就船毁人亡。所以,南风一起,船队就没办法再南下,如果能节省时间,沿途不停,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应该可以到三佛齐国。”

“沿途不停,船队这么多人,吃喝怎么解决?”

江恺道:“黄大人,从泉州离开前整支船队已经携带一年的粮食,其他物资也都很充足,之前在广州又补充了一些,吃用之事大人不必担心。还有随船携带的淡水,节省一些,一个月不用补充也是够的。”

黄琦也乐得分兵,既然航线安全,物资吃用不愁,那就没什么可担心的,随即笑道:“戴大人,既然如此,你我就兵分两路,你出使,我南下,到三佛齐国再汇合。船你可带去三艘,两艘战船,一艘海船,三艘船随你出使如何?”

戴骢一听这话就笑了,只听他说道:“出使南洋诸国,自要宣扬我大宋天威,区区一条海船怎么够,不过若是脚下这艘,本使倒还可以勉强接受。”

黄琦笑道:“戴大人,这艘船你就别想了,它是整支回易船队的主船,重要的人员物资都在这艘船上,怎么可能跟你去出使。若嫌船少,显不出戴大人的威风,那便再给你两艘海船。不过海船装载的货物都有记录,不要少了才好。”

戴骢道:“五艘船也是勉强,不过也不是不能接受。天朝上国来南洋小国,多少也得赏赐他们些东西,少了东西记在朝廷的账上,回去补给你就是。”

“回去补?那我到南洋还做什么回易?上百船物资全给户部,我回去好了?赏赐丝绸不得多于一千匹。都是边荒小国,朝贡来的都是无用之物,不必给他们那么赏赐。”回易物资可都是回易督造处一点点采购来的,要用来赚钱,不是运几千里给他拿来送人的,黄大人说的斩钉截铁,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戴骢说不出话来,环顾一圈,在座的几乎都是黄琦的人,全部参与了回易督造,他确实没有随意支配这些物资的权力。

“好,那就请黄大人调拨给本使三艘海船两艘战船。本使明日便要出使安南。”此话说完,戴骢起身而去。

等戴骢一走,黄琦便问道:“杨参军,你何必要跟戴骢去淌这滩浑水,蛮夷之国,不尊教化,不知道会有多少危险。你对南洋、西洋天竺等地了解颇多,若有闪失,这回易船队何去何从都是问题。不如换个人人去?”

杨丛义道:“大人不必多虑,戴大人久居官场,想来也不会将自己置于危险之地,下官只是陪同戴大人出使,尽宣威军的本份。况且人员有限,能派谁去?至于南洋西洋的航线,大人也不用担心,葛三仔去过多次,到天竺完全没有问题。大人在如果先到三佛齐国,就在那里安心等待一段时间就是,下官也会催促戴大人合理安排行程。”

黄琦也无法,出海以后,他能依靠的就只有眼前这几人,任何人离开,他都觉得少个帮手,心里就空落落的。杨丛义这么一说,他心里才稍稍有些宽慰。

随后众人又针对南下之事做了一番长谈和讨论,等所有事情都理顺,众人对直接南下三佛齐国信心大增。

经过讨论,最终决定海船四十四、四十五、四十六,战船三号、五号,共五艘船随戴骢出使,一千宣威军由杨丛义统领。

诸事议定,众人随即散去。

甲板上杨丛义、汤鷽凭栏眺望。

“北方还是草木枯黄,琼州却是绿意盎然,南北差矣之大,真是令人惊叹。”汤鷽望着苍翠的远山感叹。

“汤兄出海这些时日还好吧。”杨丛义也望着远山,若有所思。

“还行,出海以后一直不太舒服,太医开了几副药,一直在吃,已经有些好转。杨兄你呢,可还顺利?”汤鷽扭头看看杨丛义,见他气色好像还可以。

“我天南海北的跑习惯了,没什么事儿,一切都好。在船上没事儿还是多活动手脚,练练剑,发发汗,湿气淤积就容易生病。你我同窗两年,相识两年多,是我第一个朋友,南下的路还长,千万要保重身体。远洋回易困难重重,有故人一起,你我同心协力,此事或许能成。但这海上容易发病,许多人不是死于风浪,而是疾病,珍重吧。”看着精神不佳的汤鷽,杨丛义只能劝他多锻炼身体,抵抗力一弱,病魔就容易入体。

回易之路漫长,责任重大,若汤鷽有事,回易效果怕是要大打折扣,所有货物都是他经手,船上也只有他略微懂些贸易与回易的具体操作,他对回易船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杨兄放心,有你这话,我会慢慢好起来,陪你出去,也会陪你回来。”汤鷽脸上挤出一丝笑容。

“我明天就护送戴大人出使,我们在三佛齐国再聚吧。千万保重身体,好好养病。”杨丛义说完就转身离开,朝船桥而去。

“杨兄......”汤鷽见他离开,忽然开口叫住他。

“汤兄还有事?”杨丛义停步转身。

看到杨丛义停下,汤鷽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心里千头万绪,乱成一团,终究却笑道:“没事。杨兄也保重。”

杨丛义一抬手,转身走下船桥。

汤鷽看着下船消失的背影,抬头望着远山,呆立许久,等太阳落山,才转身回去。

战船三号、战船五号上的军士上船下船,往来不息,或抬或抱,正在搬运军械军资。不久之前,监军过来给他们下达命令,要护送回易正使出使安南、占城、真腊等国,暂时不必跟着回易船队随行。

护送使节有没有危险他们并不考虑,只需要服从上级命令听指挥就行,他们是军纪严明的宣威军,拿着比禁军还多的饷钱,自然要更遵守军纪军规。

战船三号的船长是张彪。张彪自从进入军中以后变化很大,操练刻苦,又经常跟沈缙认字学习,成长很快,作为一个没有从军经历的人,他带着从太湖县招募来的新军付出了更大的努力,在九营宣威军中从排名靠末,经过五个月的训练,在后面各种考核中,已经能排名靠前,军阵、弓射、操船各种技能都比较熟练,独立指挥一营已经不成问题。

这次选中他随行,是杨丛义自己的意思,张彪跟他比较熟悉,以前合作过多次,对他还是比较了解,虽然有时候有些固执,但做事还是很踏实。在衙门做捕快时,他独当一面,真到关键时刻,他还是靠得住,不用担心他会突然掉链子。

此次出使的这些国家,特别是安南,杨丛义对它的印象很不好,在唐朝时他还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五代十国时,它拥兵割据,脱离南汉控制,事实上分裂出去独立,等大宋统一南方各地,又跟北方辽国征战不息,就没有顾上它,无力把它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两百多年来,他已经独立成国。短短两百年也是朝代更迭,统治者为了使民众忘记他们原本是中原王朝子民的事实,建国之后多次攻打大宋边境州县,耀武扬威。

因为曾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安南建国后便觉得是屈辱,定要攻打大宋,以显示他们的尊严,但大宋一直北方的辽国打仗,哪里管得了他们,只能任他们入境烧杀抢掠一番而去,前后大规模攻进大宋境内不下数十次,宋军几乎就没有反击过,在朝廷看来,被骚扰的地方都是偏远之地,派一支军队过去,完全没有必要,如此,便任他们来去。

安南从此时到后世,一直都是狼子野心,杨丛义很清楚,此行肯定不会那么顺利。虽说安南每隔几年都要去临安朝贡,但他不觉得那是示弱和顺从,很可能只是派人去探探口风,了解大宋对安南的态度。大宋之前拥有黄河两岸无数土地的时候,安南都敢挑衅,现在只剩半壁江山,它就会怕吗?

它所担心的应该是大宋的京城离安南比以前近了,它若再挑衅会不会被大宋派兵攻打而已,每隔几年来看看,要是确定大宋不会理睬它,说不定它又要显示存在感,再跳出来闹事。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此,杨丛义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同类推荐
  • 博弈初唐

    博弈初唐

    发前人所未发,写前人所未写,将老故事发掘出新内涵,旧人物塑造出新形象,让读者于轻松阅读中了解历史,了解隋末唐初众多风云人物最真实的一面,尤其是描述了一个与传统说法更为复杂、更加多面化的李世民形象,是本书的最大亮点。寓历史真实于小说情节中,既具可读性,更具历史文化底蕴与厚重感 。把小说写得像电视连续剧一样精彩好看,是作者永远不懈的追求。本书绝大部分情节都可以直接搬上影视屏幕,欢迎各相关单位联系改编采用。本书由17k网编小鱼特邀驻站。
  • 晋歌

    晋歌

    那是一个至情至性,且歌且行的年代;动乱,隐忍,迷茫,狂放……在毒品与性爱里,思辨玄学变得日益昌盛。那是一个亦真亦幻,或悲或喜的故事;契约,誓言,幽冥,九重……在高风亮节中,求仙问道成为毕生夙愿。而他们,似乎与这些无关。因为,那是一段山水间遗忘的清音,是一段千古间亘留的恩怨……一个不经意间的偶遇,便可以打开一卷或芳香或苦涩的残卷,成为开启一段荒诞不羁闸门的钥匙……她是人?没错,再平凡不过的人。辗转于乱世,存活于一个人的怜悯。他是妖?也许不仅仅是妖。带着不变的印记,阴差阳错的徜徉于红尘世间。一个最不应当发生的契约,以晋书做裱。且看谁比谁,更执着。谁比谁,更薄情。种种,种种,还请笑纳这满纸荒言。
  • 辽末悲歌

    辽末悲歌

    辽末,天祚皇帝耽与玩乐,致使国事渐微,金人完颜氏趁势侵掠。辽廷在风雨飘摇中求偏安而不可得。北安州刺史韩可孤及麾下合纵连横抗击金兵,勉力支撑行将倾覆的辽国半壁江山,以其令人景仰的忧国忧民精神,用生命演绎出一曲绝望而不失壮丽的悲歌。
  • 赵孝成王英烈传

    赵孝成王英烈传

    《赵孝成王英烈传》,主要讲述的是赵孝成王继位之时,及邯郸之战结束,那段战国风云。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战国。欢迎大家一起走进,那段风云跌宕、诸侯取天下、能臣定江山、名将征疆场、英雄辈出的时期。
  • 五代群英

    五代群英

    唐朝末年,中国大地上有数十个军事实体先后存在,分别是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还有角逐中原,称王称帝,与五朝或合或离,不相统属的国度,称作十国:吴国、南唐、吴越、闽国、楚国、荆南及前蜀、后蜀、南汉、北汉。他们间不断争夺、残杀、吞并、分裂、兴起、败亡。。。。。。区区53年,中华大地上简直乱成了一锅粥,众强权你方唱罢我登场,直杀得人尽鸟飞,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后来军人出生的赵匡胤,趁着主幼国疑的机会,制造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继而又演出了一场杯酒释兵权的把戏,巩固了赵氏政权,全国逐步统一。然而北方辽、金、夏先后兴起,宋廷积弱难返,北宋两个皇帝都做了俘虏。南宋朝廷苟且偷安,最后重蹈覆辙,三个小皇帝或被俘,或死亡,或葬身大海。。。。。。
热门推荐
  • 盐铁论

    盐铁论

    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文学对曰:"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
  • 鬼古契约

    鬼古契约

    神秘的六角青铜盒,千人岳家军如何消失无数的金银财,又埋葬在哪里千年的守墓人, 神秘的老仙人活人究竟要如何与死人对话本书讨论群qq: 258376566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圆圆的肥皂泡

    圆圆的肥皂泡

    很多人生来就会莫名其妙地迷上一样东西,仿佛他(她)的出生就是要和这东西约会似的,正是这样,圆圆迷上了肥皂泡。圆圆出生后一直是一副无精打彩的样子,连哭啼都像是在应付差事,显然这个世界让她很失望。直到她第一次看到肥皂泡。圆圆第一次看到肥皂泡时才五个月大,立刻在妈妈怀中手舞足蹈起来,小眼睛中爆发出足以使太阳星辰都喑然失色的光芒,仿佛这才是第一次真正地看到这个世界。
  • 那年桃夭

    那年桃夭

    定国公薛砚跟随太祖皇帝打天下,乃三朝元老,一生战功赫赫,赤胆忠心。定国公府少夫人临盆时难产,九死一生之际忽现满天祥云,乃是多年不见的大吉征兆,不久少夫人便平安诞下一个健康白嫩的女婴。定国公儿子多孙子也多,但这个姑娘竟是府里唯一一个女娃娃。定国公抱着小孙女止不住地笑,乐呵呵地跟晚辈说这姑娘肯定是人中龙凤。宫里头的皇帝听闻此事,亦是感叹此女不凡,当即下旨给太子和这位姑娘定了娃娃亲。一道明黄圣旨送入东宫,襁褓中的怀瑾就这样成了太子妃,开始她尊荣却孤独的一生。
  • 盖世小仙医

    盖世小仙医

    少年为了保护小师妹从深山走出,左手悬壶济世,右手飞针杀人,赚钱救人两不误。不管权势滔天,还是富可敌国,在我面前都须低头。尔等记住,若我避世,群雄并立,若我入世,天下无双!
  • 转生杀机

    转生杀机

    我是谁,这是哪里,在荒野之中的城市看似平平无奇,在其中却暗藏杀机……
  • 柿人

    柿人

    少年子页和他的伙伴们都有同样的身份:柿人。他们跟随导师进入凡族世界中才发现,这个身份是这个世间上最卑微、最底层的生命。柿人,百姓,武者,祭司,城主,国主,霸主,帝皇,构成了瑰丽宏壮的玄羽帝国。少年们不愿做地底泥,于是在世间的逆袭之路艰辛开启。
  • 紫鹊簪

    紫鹊簪

    庆北二四年,中朝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汴京之中一派繁荣,实则暗流涌动。太宗在位时,中朝在一场与南蛮的战争中遗落了一件金雀扣。高宗时带兵征伐,统一中原,由旧南皇将金雀扣交还于中朝。余家世代簪缨,从高祖起就陪着官家打天下,正脉如今只有一子,自小养在宫中贵人身边,殿试未中,但仍很得当今圣上青睐,准备让其得个荫封。余公子与端大公子交好,常在圣上面前美言,端氏一族被捧成红人。
  • 异世界的文明改造

    异世界的文明改造

    睁开眼,发现到了另一个世界,怎么办?如此奇妙的世界想去领略风采,可是自己身份又是王室不需要自己冒险。简单又枯燥的生活;愚昧又贫苦的人民;奢靡又乏趣的贵族,人生的目标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