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00000022

第十七章 故人

武烈自深定中醒来,总感觉自己有点心绪不宁,看了看还在打坐的得一、国发和吕三,轻手轻脚地出门来到院子里。此时外面已经完全黑了,猛烈的北风刮着光秃的树梢凄厉地尖啸着,天似乎有点阴沉,看不见一点星光。

自从几天前听国发转述了河西村发生的这件离奇斗法事件后,武烈一直都有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横亘在心头,有些压抑。一位来历不明的算命先生和一个道行高深的大仙都不约而同得出现在附近,武烈直觉这两位都会有自己有点联系,难道是前世的恩怨纠缠吗?

虽然自己的实修已经基本与前世的成就融合了,并且日渐精深,但是还无法达到预期的程度,根据得一的说法,就是没有完全开悟。因为经过这几个月的努力研修,虽然把慈宣上人通过转世密法而保留下来的修为记忆和修为成就完全接受并顺利融合了,但是心识证悟还需要自己脚踏实地的实现,而目前差得也只是肉体的实证修为还是无法与心境达到一致。

正所谓开悟不等于成佛,悟后起修,即是指此。可以这样说,如果单纯论修为成就与佛法的造诣,此时的武烈已经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宗师级别了。

隐心宗法脉确实博大精深,修行的法门极其殊胜,无论是神秘的中阴成就还是破瓦夺舍迁识等密法,普修秘修还是证道真机都是法理有据,传承有序的。

慈宣通过隐心转世密法而传承下来的实修境界虽然极高,但是自己的实证修为还是无法完全与之匹配,只能一步一步扎实地修悟,才能最终实现悟修一体,明心见性。

当年的慈宣和尚为什么要选择通过密法转世而继续修行呢?如果按照隐心宗教义来理解,当然是为了获得更强大的能力而利益众生了。但是他应该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那就是慈宣和尚曾经发心,准备究其一生精研佛法,要把光大和提升隐心宗密法做为唯一的目标。

慈宣在世几十年来,数阅大藏经,几乎翻遍了历代祖师的随缘开示和心得手札,真可谓皓首穷经,终于修得最深最殊胜的大手印六成就次第法门,为隐心宗近几代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

但是慈宣和尚自己心里也非常明白,由于自己一直在用出世间法修行了殊胜的大手印六成就次第法门,根本没有一切世间的苦乐体味和感受,也就无法体悟到大法究竟之本,其实已经陷入了“我执”障道,所以最终成就终归无法达到即身成佛的最高佛果境地。

所以在最后的几年时间里,慈宣和尚发愿苦修迁识心要自在法门,就是为了可以保留修为,准备通过转世的办法达到入世体验世间苦乐而后继续修行的目的。

最终不负众望,他成功了,成为隐心宗历史上记载的三位成功转世的祖师之一。

跨越了时空,保留了修为与智识,慈宣和尚已经成为往事,新生的是如今的武烈,同时也把一切期望都寄托在武烈今生的修行上面。随着武烈的修为不断加深,慈宣和尚通过转世密法存留下来的修为与智识也正逐渐被武烈接受和相融合。

在刚才的深定中,武烈就通过转识成智,得知了慈宣和尚的一切往事,为他的毕生追求而赞叹不已,同时也为他的修行结果而遗憾。但是不管怎么说,毕竟他凭大勇气而转世往生成自己了,希望自己今生可以继承和满足他的遗愿而得大成就,能够即身成佛。

想到这里,武烈无奈的摇摇头,仰天出一口长气,由于受到气息运行变化的影响,体内气脉轮明点顿时活泼起来,顺着各自的运行规律加速运行起来。抛开杂念,细细感受着体内的生机变化,以及变化中那永恒不变的心性,慢慢沉浸入一种安详自在的圆满无碍的真如状态之中。

忽然心中一动,武烈倏然转头望向大门处,只见院门无风自开,一股淡黄色的怪风旋进院子,在武烈身前一丈左右徘徊飘摇。

武烈知道自己的肉体修为还比较低,见状忙将背后的双手迅速掐指结成金刚不动根本印,而面上依然淡然如常,静静的看着眼前的怪风旋转。

淡黄色的旋风慢慢汇聚成一个人形,随风左右飘摆,不是很清晰,隐约能够辨认出是位男性中年,身穿襕衫,外罩马褂,典型的清朝文人装束。

武烈仔细打量“他”的同时,“他”也在上下打量着武烈,内心颇感惊奇,实在没想到当年的慈宣和尚竟然达到了如此高深的修为,居然可以利用他们隐心宗最高密法通过转世的方法迁识到后代弟子身上。

这时在武烈的脑中识海深处很自然地出现了对方的身份等比较详尽的相关信息,更有百年以前的慈宣和尚与之恩怨纠葛的经历,也一幕一幕地出现在脑海中……。

原来这位就是当年在豫北连桐山有幸得天授法的白狐,经过苦修当年几近修炼大成,但是因为偶然的误会,被慈宣和尚所误伤,逃回居所经百年闭关潜修终于有所突破,得具大神通,可以自由幻化。

当年的慈宣和尚经过十年入门的刻苦修行,刚刚结束隐心宗九次第定的修行,已生起乐空,成就光明次第,按照隐心宗掌宗弟子传承仪轨的规定,需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积满十万外功才能圆满法身佛的果位,然后才能继续受最高级别的传法灌顶进而修持隐心宗终极密法大手印六成就次第法门。

时年慈宣和尚仅二十出头,无论修为还是佛学素养都远超同门,俨然成为隐心宗年轻一代中的领军人物,只待外功积满,进修大手印六成就次第发闷后,就可以顺利接掌隐心宗掌宗了,正是意气风发,少年得志之时。

慈宣和尚奉命云游天下,始终恪守师门严训,慈悲善对芸芸众生,或施舍,或度化,非冥顽之辈而不施雷霆手段。随着外功完成数量的增长,整体修为进境也在不断攀升,慈宣和尚为此很是感慨,古哲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先见至理诚不欺我。

同类推荐
  • 重生之万界主宰

    重生之万界主宰

    普通人的神通圣器,可以以一敌万。强者的神通圣器,可以移山倒海,逆天转命。范雪离自千年前重生,身挟炼药宗师之威,执掌神通圣器至宝三昧真火,为了千年前的奇冤,强势而出,将一切阻碍斩于剑下!“万界当由我来主宰!”
  • 从炮灰开始征服星辰大海

    从炮灰开始征服星辰大海

    地球复归星系序列,人类基因大爆发,觉醒成为超凡者!陈戈,沧海学院的院长,但他很慌,因为院内的学员个个都是天才,而他这个院长却是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院长,学院的剑谱我已经全部悟透,听闻你有一招开天辟地的剑法,能传授给我吗?”“陈院长,我们沈刁侠侣组合唱跳rap已经全部练得炉火纯青,明天就代表沧海学院出道!”“院长哥哥,我是太阴皓月体质,听说你是九阳至尊体,阴阳互补可以助我神功大成,那今晚……”陈戈内心万马奔腾!剑法?切西瓜的刀法能忽悠住这位剑道天才吗?出道?行,准你们组合C为出道,为我沧海学院赚钱。阴阳互补?对不起,我只会吸星大法,如果不怕被吸干,我今晚就来找你。
  • 伏魔师之长生诀

    伏魔师之长生诀

    修身、养性、斩妖、除魔、败尽天下敌!历经无尽轮回,我终究还是那个我!
  • 涅槃瞳生

    涅槃瞳生

    圣坛混战之后,圣坛碎裂散入世界各地,化为不同的圣器和神物,圣殿失去了它的灵魂,三大门派难得一统,陷入混乱状态。几个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年轻人带着不同的使命和追求走到了一起,开始了充满冒险和奇遇,爱恨交织的寻找圣坛之路。
  • 第三个日夜
热门推荐
  • 魔王惩世

    魔王惩世

    宇宙循环十二周期,到了残宇的时候,星系出现了;而到了丰宇之时,生物才会出现。人类产生以后,逐步走向了文明。可贪婪的人类却总是不满于现状,他们嘴里吃着丰盛的美餐,心里想着天上的天鹅肉;忽略了能够幸福的婚姻,脚踏多条船沾染天下美色;住着眼前美丽的家园,血雨腥风中抢占更多的“仙境”……不知天高地厚地把自己的后路断送,人间从此变成了“地狱”,血水浸满了华夏大地。一颗颗清纯的人心陷入无边的邪恶,变成灭绝人性的恶魔,本该幸福的家庭从此堕落,安逸的日子成为了罪恶的根源。上帝看到这一切已是万念俱灰,干脆隐匿乡里与世长辞……四大魔王源自于人心的恶化,他们到底是如何惩处万恶的世人、引导人们走向正途的呢?本书将为你揭开这个谜团……
  • 不甘平凡的小王

    不甘平凡的小王

    一个悲伤抑郁 爱做梦的人
  • 明明不是主角,反派却冲我来

    明明不是主角,反派却冲我来

    徐北盛来到玄幻世界,成为了平凡路人,他获取的系统只要求吐槽剧情就能变强,简直不要太轻松!【今天男主测灵脉的日子,我得努力跟他结识,扮演成他的好兄弟。】【俞子莺这蠢女主,你就老实等着我扶持好男主,再当一个工具花瓶吧!】【男主发育起来后期无敌!开灵脉、觉醒血统,巴结他才是王道,女人什么的,只会影响我击剑的速度!】“叮,感谢宿主今日剧情分享,魅力 3!”一心想要在这个玄幻世界当一个平凡路人的徐北盛,没想到阴差阳错的,抢了男主的女人,抢了男主的资源,抢了男主的造化……
  • 什么?魔王大人转世为正太

    什么?魔王大人转世为正太

    魔王是个令人恐惧的存在,但世界第一的魔王怎么却转世成正太啦!
  • 我掌控世界

    我掌控世界

    秦明得到家族至宝认可,凝聚天阶灵脉,却被大陆臭名昭著的噬灵殿盯上,秦明在噬灵殿一次次的追杀中实力不断提升,最后成为自然之神,彻底瓦解噬灵殿。
  • 小个子大勇气

    小个子大勇气

    在A区的公园里,有一个热闹的大广场。在大广场一个个大气球随风舞动,仿佛在向人们招手示意,欢迎他们的到来。广场上,一个个大气球随风舞动,仿佛在向人们招手示意,欢迎他们的到来。还有那小彩旗,飘呀飘呀,飘到哪里就有人敲锣打鼓地欢迎他们。那边,有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在打篮球,
  • 地下城与百万勇士

    地下城与百万勇士

    华国历2048年,纵横世界的腾龙集团击溃外资财团,双方两败惧伤,腾龙集团一蹶不振。垂垂老矣的小马哥再度现身召唤:“勇士虽老,尚能战否?”战!战!战!八百万勇士再聚首,魔界,天界,阿拉德大陆,三界重现。天王之路启程...
  • 水乡人家,人间佳话

    水乡人家,人间佳话

    苏州文化,昆山古镇,苏绣,发展建设
  • 系统开局就送十连抽

    系统开局就送十连抽

    我不就玩个游戏,怎么就这样了
  • 独隅

    独隅

    腐叶之下濒死的雀偏要振残翼争一缕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