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乙埋走了。
眼下第一要务便是迅速推行新法,若然何以支撑军需抵御外敌。
这点,王安石是很清楚的。
“吕诲”
王安石用他那独有的“斜风细雨”的行楷反复书写着这个名字。
这是反对变法的第一人。
就在今日朝会,御史中丞吕诲上书,历数新法十大弊政,引得群臣一片反对变法之声。
“说到底,都是为了保有自己的特权。他们可曾念及朝廷的难处!”
下朝之后,神宗大怒,却又无可奈何。
但是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
这个带头的绊脚石一定要搬走,
接下来的事情才好办。
暗杀,
王安石不是没有想过,不论派手下甚或亲自动手都不难。
可他历来秉承儒家忠恕之道,姓吕的只是与自己政见不同,何至于取其性命?
欲迅速扫除前阻又不行以杀戮,这着实让王安石为难。
他不杀吕诲,可吕诲此刻却想除掉王安石。
御史中丞府芦花厅内,
一记清脆的摔杯声惊起了梧桐院落牵牛花藤下的一只春鸟,
他还在看早朝时皇上分发给朝臣们的新法条例,边看边骂道:
“什么狗屁方田均税法,这要是施行下去,让我们士大夫何以自处,我等多年以来苦读做官等来的就是这个吗?”
原来依据新法,全国土地统一归类丈量后,将具体核实土地所有者,并按土质的好坏分五等,统一征收田赋。此法旨在清丈出士大夫大量的隐瞒土地,增加政府收入。
这士大夫阶层里,自然少不了吕诲了。
身为御史中丞的他,在老家却有千顷良田隐瞒不报。
新法一旦施行,补缴的税银不说,光这知法犯法一条就够他罢官夺爵了。
“来人。”
新发本册被狠狠地扔到了地上。
“速传心慈,面善二人。”
少顷,只见一老一少缓步入得堂来。
老的须发皆白,一脸狡黠。
小的红唇皓齿,脸泛青光。
他们是御史中丞麾下两名审案官。
老的叫心慈,小的是面善。
无论在朝中还是江湖上,此二人都称得上臭名昭著。
源于他们审案的手法。
据说他们的灵感来自于武则天时期酷吏来俊臣的《罗织经》和周兴的《拷问学》。
剥皮,挖眼,凌迟这类的伎俩对他们而言都太陈旧了。
用他们的话说,逼供也要像人吃菜那要经常换口味才叫过瘾。
心慈曾经将一名拒不认罪的盗贼脱光以后扔进一个装满蛇蝎蚣蟾的酱缸之内。
面善曾经将一个谋杀亲夫的妇人以烧开的沥青浇铸其身,待沥青冷却凝固后用锤子敲打,剥下一张完整的人皮壳,妇人承认完没多久就咽气了。
连一旁心慈都直摇头:罪过啊。
“听着,你二人三日之内务必将王安石府上的家人拿来御史台审问,务必审出王安石里通外国,谋求篡位的罪状来。”
吕诲话音刚落,那一老一少已经消失在芦花厅外的门廊尽头。他二人素来以“手段残忍,寡言鲜语,身法一流”著称。
刚刚离开时用的正是峨眉派的一招“回风流雪”。
看得出,二人皆师出峨眉。
王安石府上的钱管家是在两个时辰之后被劫至御史台的,当时他正在回府的路上,忽见两道身影如闪电般从自己身旁略过一阵头晕目眩之后,发觉自己已经站在了御史台审问室之内。
“你是王府上的管家?”心慈问道。
“小人正是,不知二位大人想要做甚?”管家面带惊恐地答道。
“你可知你家大人里通敌国,谋图篡政吗?”面善答道。
“你二人休得胡言,我家大人可是为国为民之不二忠臣呐!”
“是吗?看看这个吧?”
心慈说着,把一封信丟给了管家。
这书信显然是伪造的,里面以大辽国皇帝的口吻,要王安石以变法之名整垮大宋,并许诺事成之后封其为大宋之主。
“你只须执此信向皇上告发王安石,就说是在你家大人书房寻得的,便可大功一件,中丞大人一定会上书嘉奖你,你要是不奉命......”
心慈和面善相视一笑,不再说下去。
“我素知二位的手段,小的奉命去办就是。”
心慈和面善得意地大笑起来。一切都按他们的预想在发生。
凡事如果进展得太顺利,反要提高警惕才是。
可向来的顺风顺水使得他们此刻完全无防。
一个人完全放松警惕之时,便是大祸临头之际。
就在二人正仰天长笑之际,突觉颈部一麻,随即便觉身体动弹不得。
只见那管家已经绕到了他们身后,顺手点翻了门口的守卫。
一切只在电光火石之间。
凭着心慈、面善的武功,倘使联手,在江湖上便难逢敌手,但就在刚刚松懈之际,二人已来不及出手了。
“你,你到底是谁?
“王府十大高手知道吗?在下愧列第一。”
“金——金台!”
原来,就在王安石入京的第一天,神宗便命宫中十名绝世高手保护王安石及其家小
其中以金台居首。
他是周侗的授业恩师。
周侗会是卢俊义、林冲、史文恭、和岳飞的老师。
他的武学造诣到了何种境界,连王安石也说不清。
只听说他曾经三打少林,未逢敌手。
被称为“古今武术天下第一”。
神宗皇帝能将他派到王安石的身边,可见君恩之浩荡,变法之决心。
关键时刻能真正跟王安石并肩作战的,恐怕唯有此人。
刚刚点到二人“人迎穴”所用的乃是达摩院的“去烦恼指”,且只用了三成功力,他二人便只能说话不能动弹了。
心慈、面善此刻倒真像无烦无恼似的,任由金台自衣领处拎起,随着一道身影,出了御史台。
金殿之内,吕诲正等着心慈、面善二人带来人证物证。
“乱政加通敌,王安石,这回非要你死无葬身之地不可。”
边等他边这样想道。
忽然,
一道白影闪现,
两个熟悉的面孔被扔到了吕诲跟前,
随之呈上的,
还有二人诬陷王安石的认罪书。
承认背后主使就是吕诲。
原本吕诲只是反对变法,现在居然还敢指使手下诬陷变法首臣。
神宗岂可姑息。
“立刻将吕诲罢官拿问,交由大理寺。”
至于心慈、面善。
后来听说是被仇家用他们曾经用过所有的酷刑折磨而死。
尽管他们死前不住地哀嚎、认罪、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