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相见难别也难
埠岭供销社和全国的供销社一样,在改革的初期,仍然起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巨大作用。
人们生活中的大部分必须品和紧销物资全靠供销社供应,供应名义上是计划,分配,按每个单位,村,所,分给一部分,或是发“票”,可是这分配的“票”到了领导人手里,可就成了特权。在人们的心目中,供销社的“主任”和乡党委里边管“财经”的领导,那可都是该“巴结”的不可得罪的人物。别说普通社员,就是包括村委主人,机关单位的领导人想买内部供应的烟酒,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煤炭,柴油,平价化肥等,都得向这些领导人点头哈腰,敬烟请酒,才能买到。当然你想买好米好面,食油,也同样得去找粮管所里的当家人;想吃好肉,好蛋,“猪下水”,又得去“巴结”食品站里的一把手。
洪如刚一路奔波走到今天,他觉得比较舒心了;权素雯的工作,火红日上,她满意了;女儿的学习成绩和在学校的表现,红花朵朵。家庭的幸福,工作的愉快,孩子的成长,不能不使洪如刚和权素雯两人扬眉吐气,心旷神怡。
晚上,星光闪烁,美丽的天空如一块洁净的蓝布铺满了颗颗闪光的珍珠玛瑙。洪如刚望着浩瀚的银河,他不知自己是哪颗星?那颗星是否会发出让人瞩目的光芒?
洪如刚感慨万千:他想到了自己的老家,想到了自己的亲人,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想到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自己是从山圪旯里走出来的,千万要活出个人样来,否则,那确实对不起他们。临搬家的那天,亲人、朋友、庄亲庄邻都买了鞭炮祝贺他离开了山村,搬到了机关。刚把家搬到机关的半年里,他仍在从事体力劳动,权素雯的工作也不理想,他心里不好受。现在,他觉得自己走出了低谷。他要对格针岭的家乡爷们说,我决心活得更好,一定为您争光。
那是洪如刚来到苹果乡不久的一个逢集日,在人海中他忽然发现多年不见的朱兰芳,真的是她吗?他不敢想。几年前,兰芳找到了一个军人对象,这个军人是从兵工厂里转业的,由于年龄太大,一直找不到个合适的,真是千年等一回,兰芳的年龄也不小了,经庄邻介绍,大龄人终成眷属。结婚后,兰芳随着对象去了深圳,参加了那里的港城建设。今天她是结婚后第一次回乡看望父母的。兰芳的弟弟到火车站来接她,恰巧姐弟俩在人缝里见到了洪如刚。三人一阵客套话后,兰芳叫弟弟到前面等着她,她说自己和如刚说说话就赶上他。兰芳的弟弟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姐姐和这个如刚很要好,自己就背着行李走到前边去了。
兰芳看着分别太久的朋友,心中不由的往外翻着酸水,说:
“这几年你过得好吗?”
洪如刚当然心中也不是滋味,要不是在大街上,他也真想上前拥抱她一下,说:
“道路不平,磕磕绊绊的,现在来到了机关,走出了农村,可还是不十分理想。你呢?幸福吗?”
“怎么说呢?有时做梦还是想着和你在一起的那些甜蜜的时刻。那个人对我还不错,就是他大男子主义严重,基本上都是他说的算,对比你的和蔼可亲,他可就逊色了。怎办呢?盼你等你,你爱上了一个城市小姐,我心灰意冷了,怎办呢?天命难违,就这样过下去吧。权小姐对你好吗?”
“还好,人哪能十全十美,孩子都上学了,共同过日子吧。你几个孩子了?孩子好吗?”
“一男一女,好可爱的。”
“难得你能幸福。”
“祝你也永远幸福。”
“你有空到我家去认认门吗?”
“下次吧,这回他只准我四天假。”
“这人可真是个大男子主义啊,来一趟可真是不容易的。”
“相思难,相见更难,走,找个蔽静地方,我俩多聊一会儿。”
“你弟弟不会怨你吧?”
“不会,他说,多亏了你给他找了个工作,他常常念叨你,心胸豪爽,不记前仇旧恨,虽然以前在那个不平常的年代整了他,但是,你还在单位里像对待别的兄弟那样关心他。”
“那些潮流中刮来的垃圾总会伤害一些人的眼睛,但是总也阻挡不了社会前进的步伐。”
“那会儿,我也是对不起你,爱你爱得发了疯,想得到你得不到你也是发了疯,所以就和那些坏蛋一起采取措施报复你,你恨我吗?”
“我非常理解,但是我也非常害怕你误入了邪道,更怕那些人心存歹意伤害了你。”
“我曾经几次梦中想你想的哭了,梦中还常常喊着你的名字,因此,还挨了孩子爸爸的批评和教训。”
“以后慢慢的忘了吧,时间总会让很多事物慢慢淡化的,为了双方的家,好好把握自己。”
他看着她微笑。
她看着他情有所思,念想实现,那人来到面前。
她拉着他走向一个蔽静的胡同,他的感觉甜甜的。
她左望望,右望望,她还是主动的抱着他吻了他。
他也不想松开……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记着我啊,——再见了!”
“不知哪天还能再见,等着我,我回到故乡还会找你的。”
“为了你我的家,好自为之吧!再见——”
洪如刚和朱兰芳恋恋不舍,相拥相抱很久。
自从来到了苹果乡,洪如刚还经常想到了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儿时和他友好的花妹,这个乡镇离陈圩子不远,也许能打听到关于她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