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之外,古静逸望月嗟叹,忽听一脚步声,驻足,望之,见一黑丑矮矬之人,细观之,大惊道:“君乃凤雏先生庞统也!”
此人大悦道:“正是庞某人,阁下就是军中郎中古静逸也,庞某已关注你多时了,如愿意归周瑜帐下,庞某愿为兄台引荐。”
古静逸没想到再此可以看到庞统,而且庞统明知自己是曹军部下,却来离间,看来有很大的把握能够离间成功,于是古静逸疑惑的问道:“庞统大名早有所耳闻,来此好像并非有人知晓你的来意,你来此其实名义上是给曹操献计,实则是为周瑜布棋,君不见此棋甚陷,一步走错命难保也,为何执意要献。”
庞统惊讶于古静逸是他肚里蛔虫,竟然猜到他来此意欲何为,不禁惊呼道:“阁下高人,竟然能看清庞某人计划,既然阁下高人,对此天下格局有什么看法啊?”
古静逸道:“天下非一人天下,风水轮流转,今曹操尔,后刘备尔,再者司马家族也,而我古某人独赏刘备麾下诸葛孔明也,不用庞某人劝离,我也正想见一见诸葛孔明尔!”
庞统曰:“今曹操部下所有将军都知你古静逸乃治疗瘟疫之人,绝不会轻易放你归刘备帐下,所以想去见诸葛孔明一面将是很难,除非我庞某人引荐,拿我腰牌去见周瑜,便可见到诸葛孔明也!现我劫吴将军之信,信曰阻断瘟疫之法乃他吴将军一人所为,由此可见,吴将军也是小人也,再者劝谏曹操用庞某连环计,并把功劳据为己有,此人小人也,然庞某人本来准备借他之手把连环计献于曹操,今看吴将军实属小人,决定自己亲自上任,而古某又想见诸葛孔明,我赐你一腰牌,保你见刘孙二军畅通无阻,但小古要替我传话一番,到时见到周公就曰,苦肉计,连环计,曹操上当之日,配合诸葛孔明用火攻,赤壁大战胜之有八九!”
古静逸想了一番,他知道后面将会发生什么,也就是说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没想到自己竟然可以参与进来,古静逸初衷并非如此,他的初衷只是想见一见诸葛孔明,世人都知诸葛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夜观星象,可算出异象,而古静逸想见一见诸葛亮,让他算一算四象神器异象,看借此能不能找到程香汐的下落!
于是古静逸答道:“我愿意一试,请庞统先生告诉我路线便可,我即日启程!”
庞统说道:“见周公,亮腰牌,并传话曰,庞统生死不顾,只等东南风之夜,防火攻之,便可大胜。”
古静逸说道:“知晓,知晓!”然后听庞统对于路线的一番介绍,便踏上寻找诸葛亮的征程!
庞统和古静逸别与月圆之夜,唱一首大江东去!
是夜,寒星瞒天,干蒋闲步出庵后,只听得读书之声,信步听之,于山岩畔见草屋数椽,**出灯光。干蒋往窥之,见一人挂剑灯前,诵孙、吴兵书。干蒋思此乃异人也,遂叩户请见。其人开门迎之,仪表非俗。干蒋问姓名,其人答曰:“某姓庞,名统,字士元。”干将曰:“莫非凤雏先生否?”统曰:“然也。”干蒋曰:“何僻静独守?”统曰:“周郎自恃才高,不纳忠谏,灭贤损德,特守于此。公乃何方人?”干蒋曰:“某乃蒋干也。‘群英会’上相见,何故忘了?”统曰:“一时失忘。”遂邀入草室,共诉心腹之事。干曰:“据公之才,何所不宜。如肯降曹,干蒋当引进。”统曰:“但恐不用吾耳。”干曰:“吾愿以性命保之。”统曰:“既有引见之心,便可一行。如迟,事必泄矣。”干遂与统寻路到江边,却好寻见船,连夜投江北。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苦肉计”,庞统得信于干将,干将遂荐庞统于曹操,次日干将引荐庞统于曹操帐中,曹操听闻是周公麾下庞统是也,遂站起大喜曰:“周瑜小儿,不识大将人才,我曹操慧眼识才,愿和大将你一起夺得天下,如何?”
庞统自知曹操已经信任与他,故作谦虚道:“小人不才,但既然元帅这么信任小人,小人愿归属元帅帐下,尽一份绵薄之力,助元帅你一统天下!快意江湖!”
曹操更加悦色道:“天下尔等终属曹尔,就需要庞先生这等慧才,今得庞统助我,天下何惧不姓曹!哈哈……快哉快哉!”
然后曹操和庞统谈古论今,情投意合,二人对统一天下意见不相左,这样也正中曹操下怀,当他们俩人谈到最近的赤壁之战之时,曹操的脸色顿时不好看了,因为他对最近的瘟疫,以及北方军队不服水性,不知用什么方法解决,甚至于下了悬赏令,也没有人为曹操解决事情,这是曹操的心头大病,现在曹操见到庞统便与他商讨现在存在的问题。
曹操说道:“今有北方军队不服水性,又有荆州降兵瘟疫四起,庞先生有何高见?”
庞统知道曹操肯定会问及此事的,他也早已想好了答案了,但是他故作深思道:“庞某人倒是有一计策,不知大人可否一用!”
曹操道:“快快道来!”
“其实我这次来主要也是为这件事的,我庞某人早已看清天下局势,如果大人你这次取得赤壁之战,天下格局便将会重新划分,大人你统一全国指日可待,天下之人终归曹尔也将成势如破竹之势,席卷全国,由此可见赤壁之战乃是关键一战,胜败在此一举,而刘孙二军也意识到大人你的强势,所以联合其来对抗大人你,其意也明,就是不想让你统一天下!他们对待赤壁之战也是投其所有,孤注一掷,成决一死战之势,所以大人也不能小觑刘孙二军!”
“句句在理!”
而庞统的这些话说的既是事实也是说道曹操的心坎上去了,曹操对庞统更加的信任了,于是便问道:“将军高见可否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