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7900000004

74回黄莺儿饮恨麒麟馆 乔郓哥大闹武成庙

话说当日郓哥于街上疾行,不慎撞到一人。两相看时,却彼此认得。原来那人是郓哥在郓州的玩伴,名唤黄莺儿。当年乔老儿在郓州做军,生养的郓哥。郓哥十二三时,娘亲病故,父子俩便搬去阳谷县。这黄莺儿却是郓州本地人,小郓哥一岁,两个自小作一处玩耍。那小丫头生得聪明伶俐,人见人爱。虽家境贫寒,却与郓哥青梅竹马,相互照料。自乔家父子搬去阳谷县,一别四五年,不曾相见。

当下郓哥喜道:“妹妹如何却在这里?”那黄莺儿见了郓哥,喜极而泣,哽咽着说不出话来。郓哥自拎了药包,引着黄莺儿到一家酒楼,二人拣个济楚阁儿坐定。郓哥唤小二上了饭菜,执黄莺儿手道:“妹妹怎地到了东京?”黄莺儿拭了泪,答道:“自你与阿叔搬走后,我便与爹爹、继母过活。不想去年,爹爹染病亡故。继母要把我卖给郓州刘大户做妾,我不情愿。趁其不备,独自逃了出来。便去阳谷县寻你,四处打听不着。没奈何,只好投东京姑姑家,迤逦到此已半载有余。姑姑待我视如己出,不想这几日突发重病。吃了许多药,只不见好。适才我去生药铺抓药回来,不想得遇哥哥。”言罢,又抽噎起来。郓哥宽慰道:“这却怪我,当时走的匆忙,不曾知会妹妹。自古:‘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岂是那么快能好的?且省烦恼,我识得那岳庙边卖药的张先生,人都唤他回春妙手,可请他去一看。”

两个吃了饭食,郓哥把自身遭际对黄莺儿说了一番。饭罢,两个径去寻了张先生,直请到黄莺儿姑姑家中。望闻问切一番,那张先生道:“不打紧,只是之前所开之药太猛些,欲速则不达,需得慢慢固本培元。我今日开一方药,照方吃,半月即可痊愈。”黄莺儿听罢,转忧为喜。郓哥称谢了,当时取出银两,那张先生收了自回。郓哥便与姑姑相见,叮嘱些好生休养的话,便对黄莺儿道:“妹妹,今日我有事,便先告辞,明日再来探望。若是有事,可到武学寻我。”说罢,又拿出一锭十两银子交与黄莺儿。黄莺儿那里肯受,说道:“哥哥刚入武学,日后正有使用处,不可如此。”郓哥道:“妹妹不必推辞,我自有盘费。”黄莺儿推脱不过,只好受了。当下郓哥辞别,黄莺儿直送出门外,望郓哥不见了,方才转身回去。

是夜,郓哥回到侯蒙府上,说知录为武学外舍生员一事。侯蒙大喜,设宴庆贺。次日,侯蒙唤府内仆从将与郓哥新做的衣物并行李等项,打点完毕,先行送至武学外舍。看官,且说这外舍为何?原来故宋仁宗天子时,朝廷办武学于武成王庙,其后虽多有兴废,然始终仿效太学三舍法。却是那三舍?乃是外舍、内舍、上舍。初入学者为外舍生,其后每年公试及补上舍试均可升为内舍,直至上舍。再后可应武举,充任仕途,宋时多有为官走这条路的。

过了数日,诸事安排已了。侯蒙亲送郓哥到武学,对郓哥道:孙儿既已入学,今后三年须多加勤勉,学成本领。到时为国出力,光宗耀祖,也为老夫争口气。”郓哥道:“阿公教诲,孙儿没齿难忘。”言毕,拜了三拜。侯蒙扶起道:“武学虽有官资给养,但银两总有用得着处,我已教人放入包裹。此间离家不远,闲暇时可回来相聚。”郓哥应了。侯蒙自回不提。

自那日后,郓哥便于武学内习学诸家兵法及前朝忠义之节,早晚练习十八般武艺及弓马之术。又用官家拨调的士卒,反复演练阵法。郓哥机巧心灵,并练那金台拳谱,武艺越发精熟。更兼他精通人情事故,那武学谕、判学、教授没一个不喜欢他的。郓哥但有闲暇,便回侯蒙府中和黄莺儿处相聚。黄莺儿常做些可口饭食送来武成庙与他吃,两情相悦,连那男女之事也偷偷尝了,自不消说。

时光迅速,三年早过,郓哥已入上舍。那日武学谕罗戬对郓哥道:“武举在即,因你武艺绝伦,更兼文理优特,依例免予武举解试、省试,可直赴殿前司参试外科弓马武艺,再入宫中受天子殿试。”郓哥深谢了,自去准备。

那时正是三月天气,风和日暖。武举当日,郓哥随那同批共三十人,入到殿前司校场口。整束完毕,静待考试。远远望见一簇人拥着一人到校场将台上正中交椅坐定,却是殿帅府太尉高俅,奉命主考殿试外场。台下一大块空地,分作两边校场。左侧空地里,竖起三五十座枪架,明晃晃的都插满军器。百步外竖着十数个箭靶;右边空地内,尘头大起,数个教员策马飞驰,百步外也竖着十数个箭靶。台下左右两边,齐刷刷的列着数排将校。诸事完备,只听得三通鼓罢,校场内静悄悄地。高太尉颔首,主考官便命使臣唤考生入场。郓哥等人分作两列,来到将台之下,立于校场中央。主考官道:“今日殿试外场比试,分作两场。一场马步箭艺,二场马上武艺。高太尉奉天子命,亲临监考。众位可各展本领,不负所学。”台下众考生齐声声诺。

第一场马步箭艺,虽一样考试,却分三六九等。以百步为距,第一等便是步射一石,马射七斗,十矢中三;第二等便是步射八斗,马射六斗,十矢中二;第三等便是步射六斗,马射五斗,十矢中一。步射考试,郓哥挑选一石之弓,与同组九人分列一排。当时搭箭在弦,拽满弓,只见执旗官令旗挥落,喝一声:“发!”十支箭矢应弦而出。如是十组,箭矢射尽,方才收手。

步射已毕,郓哥随众人至西侧跑马场内,每人给马一匹,七斗之弓一张,轮流应试。看看六人试毕,只听监考官一声喝道:“考生乔慕武试马上射艺。”话音方落,鸾铃响处,只见一个少年壮士,头系赤抹额,身着绛衣,腰束红玛瑙,胯一匹胭脂马,飞将出来。那人不是别人,正是郓哥。飞马至校场中央,说时迟,那时快,早搭上箭,拽满弓,窥得箭靶亲切。飕地一箭,正中靶心。拨转马头,重复奔将来。右手去箭壶内取出两支箭,弓弦响处,一箭方出,第二箭早发,比那第一箭速度更疾。两支箭不偏不倚,齐中靶心。看台上高太尉见这连珠箭法,连声叫好。却早见郓哥一个蹬里藏身,扭转身躯,飕的一箭,又中红心。众人喝彩不已。郓哥见了,便收了弓,兜转马,自回原处去了。

第二场马上武艺,也分三等。第一等便是武艺五种;第二等便是武艺三种;第三等便是武艺两种。郓哥自选武艺五种,便将枪、刀、戟、锤四般兵器,就马上使了一回。临了,取杆丈八点钢矛在手,使将起来。众人看时,见那矛忽高忽低,忽前忽后,忽左冲,忽右掠,挥身上下,滴水不漏,尽是一片矛影。监考官亦禁不住喝彩。郓哥演毕,就马上唱诺,自到将台下候听成绩。

时至晌午,众生考试既毕,齐聚将台之下。高太尉颔首,当下主考官宣读各人成绩。郓哥听时,只见主考官读道:“武生乔慕武,步射一石,十发八中;马射七斗,四发四中;马上武艺五种。特定外场一等武生。明日入内场讲武殿,受天子殿试。”当日宣读已毕,高太尉起身离去。众武生换了装束,自行归去。

当日试毕,郓哥心中欢喜,径奔黄莺儿处。黄莺儿听闻郓哥入了内场,欢喜无限。亲自做了些可口菜肴,姑姑又去外边买了一坛好酒。郓哥不觉多饮了几杯,便要回去。黄莺儿劝阻不住,只好扶其回武学来。也是合当有事,当日黄莺儿扶着郓哥,踉踉跄跄,行到武成庙门口。忙乱间,郓哥腰中玉璧不慎掉落。那玉璧原是乔老儿留与郓哥之物,共分两半,合成一璧。后郓哥将一半与了黄莺儿,以为信物。当下黄莺儿只顾搀扶郓哥,更兼天晚,那里理会得那玉。不想两个行到庙门时,正巧被一醉汉瞧见。那人隐在柱子后,见黄莺儿水灵灵地,神仙般的庞儿,一双贼眼只顾上下溜睃,恨不得一口水吞了她。肚里寻思道:“这乔慕武倒恁地有福,刮着这么一个好粉头!平日里那斋长与他交好,时常寻些由头与我作对,委实可恶。这厮又不长眼,竟敢与我争那上舍生,此仇如何不报!”

看官,你道那人是谁?却是当朝太傅杨戬的螟蛉之子杨衙内,单名一个浪字。那杨戬虽官至太傅,位极人臣。却是个阉人,并无子嗣。因此过房兄弟儿子在房内,做个干儿子。这杨衙内若论诗书礼仪,百般不会;若论揣度人意,溜须拍马,却是万里挑一,为此杨戬甚是宠爱他。因这杨衙内会些拳棒,惯经风月,人都唤他伏雌教主,平日里常与那花花太岁高衙内做一处玩耍。东京城里有些好事的子弟,慕二人威势,作成一诗道:“花花太岁我为最,伏雌教主世无对。东京百姓尽闻名,有权有势二衙内。”平日里杨衙内仗着杨戬的权势,滥竽充数,入了武学。多年公试不曾及第,按律经三岁校试而不得一与者,除其籍。但碍着杨戬威势,谁敢管他?因此这杨衙内愈发肆无忌惮,横霸武学。那武学谕罗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他撒泼耍滑,但求相安无事便罢。往日黄莺儿来给郓哥送饭食时也曾见过,但碍于手脚,却不能够怎地。这日杨衙内闻听郓哥授了一等武生,心中妒恨。不觉多灌了几口黄汤,要寻郓哥生事,可巧正撞见二人。

回说当时杨衙内撞见郓哥、黄莺儿两个,便闪在黑影里。见两个去了,便拾了那半块玉,径回杨戬府上,来寻一个人。那人姓杜,双名公才,本是胥吏出身,有些智谋。虽生得文弱模样,却是个阴险狡诈,阿谀谄佞之徒,人都唤他做九窟兔。前些年曾向杨戬献策,制定法令,索取百姓田契,强迫租佃。无论年景丰欠,均苛以重税,名唤“西城所。”逼得百姓无立锥之地,无一人不恨他入骨的。杨戬与他狼狈为奸,参他作个参谋,但凡大事小情均问计于他。

当下杨衙内寻得杜公才,拿出那块玉,将心中所想说了一遍。杜公才听罢,笑道:“此事却不难。只是这乔慕武殿试后将授官离京,若带了这雌儿去,恐再难奈何他,宜速做计较。敢问衙内,武学里可有甚僻静处?”杨衙内寻思半晌,笑道:“却是有的。武庙内东侧角落有一麒麟馆,专放兵书卷册,平日无甚人进出。”杜公才听罢,看着那块玉,捋髯笑道:“小人有一条计,此事要做成,只需如此如此......到时那雌儿还不任凭衙内摆布。”杨衙内喜道:“先生端的好妙计!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言罢,两个相视大笑。

次日拂晓,郓哥等外试生员早已取齐。同赴皇宫,受考殿试。徽宗天子亲临崇政殿,君臣礼足,遂将众生外场成绩逐一过目。看毕,天子下阶,亲试众人。当时环顾左右,见郓哥眉清目秀,器宇轩昂,便问道:“卿是何人?”郓哥下拜道:“臣乔慕武,是东平府阳谷县人氏。”天子道:“朕观卿外场武艺优等,不知兵法韬略如何?”郓哥道:“臣不敢妄言,还请陛下明断。”天子便问道:“当今辽邦衰微,金国兴起。我朝与金国互通使者,定下海上之盟。联金灭辽,复燕云之地,卿以为如何?”郓哥道:“臣窃以为不可。宋辽虽有南北之分,然和睦百年,为兄弟之邦,存之可为我大宋屏障。金乃虎狼之国,贪得无厌,蚕食诸邻。与其联合,无异与虎谋皮。待灭辽后,恐其将窥中原之地。”天子听罢,心下不悦。蔡京、童贯见状,呵斥郓哥道:“无知小子,竟敢在此信口开河,妄议国家大事!”郓哥见说,也不反驳,遂不复语。当日天子面试诸生毕,钦定武状元一名,点郓哥等二十余人为武进士。众人谢恩毕,出宫自去,只等枢密院分授官职。

当日朝散,郓哥虽有些不快,然想起学有所成,未辜负数载心血,便觉心中释然,信步到黄莺儿处报喜。黄莺儿和姑姑听了大喜,忙出去置办了些时新果品,安排酒食为郓哥庆贺。郓哥心中欢喜,不觉又多饮了几杯,便辞了要回。黄莺儿亲送他回去,自归家中。郓哥回到屋里,上床歇卧,不觉想起侯蒙来。原来自郓哥入武学后,次年十月,天子向侯蒙问起蔡京为人。侯蒙正言道:“使京能正其心术,虽古贤相何以加。”不想这话被蔡京知晓,因此深恨侯蒙。借口寻个事由,谗惑天子,把侯蒙贬到亳州去了。侯蒙去后,郓哥时常与其通书信问候。当下郓哥辗转反侧,胡思乱想了一回,也没甚做处,迷迷糊糊自睡了。

不说郓哥,只说黄莺儿独自归家,在街上行走。只见一个小厮慌慌张张的跑来问道:“可是黄姑娘么?”黄莺儿不知何意,便道:“正是,小哥有甚事?”那小厮掏出半块玉来,黄莺儿看时,却是郓哥之玉,忙问道:“这玉是我家哥哥所配,怎地在你手中?”小厮道:“姑娘听说,小人是武学生员,平日里与乔大哥交厚。今日乔大哥酒醉回去,不合与一官宦子弟争执,身受重伤。恐连累你,特教我将这块玉交付姑娘,教姑娘好生收着,莫要再去寻他。”说罢,将玉交与黄莺儿,抽身便走。

黄莺儿那里肯放,拉住那小厮道:“好兄弟,乔哥哥现在何处,烦请带路。便是刀山火海,我亦愿相随。”那小厮拗她不过,没奈何,当下引着黄莺儿,三步并作两步,飞奔武学来。行到门首,黄莺儿立住了脚。原来武学规定,闲杂人等不得入内,黄莺儿素来晓得。那小厮见她不走,便道:“事情紧急,姑娘无需多虑,快随我去见乔大哥。”黄莺儿看庙门旁,往日均有人盘查,眼下空无一人,不禁生疑。只是听那小厮提起郓哥,也顾不得许多,便直闯进去。当时两个转弯抹角,行到一个僻静去处,见前面一座朱红楼阁。抬眼望时,只见檐前匾额上写着三个大字道:“麒麟馆。”那边厢,小厮早开了门,转身对黄莺儿道:“姑娘,乔大哥正在这里。”黄莺儿听了,急奔入内看时,只见四周满是书册典籍,并不见一人。正待要问,那小厮早不见了人影。

黄莺儿心下愈疑,急待出馆。不想门首忽地闪出杨衙内,将黄莺儿推个趔趄,跌坐于地。杨衙内抢入馆内,反手合上了门。黄莺儿急看时,却不认得。杨衙内自笑道:“杜参谋端的好计,不枉了人唤九窟兔。”黄莺儿急道:“你......你是何人,骗我来这里作......作甚?”杨衙内笑道:“那姓乔的有甚好,值得你这般随他。不如跟了我,教你日日似神仙快活。”当下踏步上前,只顾撕扯黄莺儿衣衫,喝道:“从我则全,不从则死!”黄莺儿大骂道:“庸奴!可死,不可它也!”遂拼死相抗,乱抓乱挠,竟把杨衙内左脸抓下一道红印。杨衙内大怒,便用左手捂住黄莺儿口鼻,右手尽力掐住脖项。黄莺儿初时尚自挣扎,不消片刻,渐渐不动了。杨衙内见了,忙松开手。见黄莺儿已没了气息,不觉慌了,寻思道:“我本望霸占了这妮子,叫她不得不依我。不想这般不禁耍,却怎生是好?”立起身,左右看时,猛可撇见角落里有个木箱。打开一看,却是空的。便索性将黄莺儿拖入箱内,上面用许多书籍掩盖。合上箱子,慌急出馆去了。

自古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不想这光景却被一人瞧见。原来那武学内有个小的,唤做周全。平日里好赌,没本钱时,常做些偷鸡摸狗的勾当。郓哥与他相识,也曾请他吃酒,赍发他银两,劝他改了。怎奈那周全已是赌惯了的,手里没钱使时,便偷些物事换钱用。这日踅到麒麟馆外,正要寻些物事变卖。听得门响,忙躲起来。靠近窗时,恰好将杨衙内的话听得分明。不移时,见杨衙内出馆,慌急走了。便入到馆内,左右寻看,见角落里木箱好似动过。打开看时,见书下面掩着黄莺儿,唬得几乎瘫软。呆了半晌,自思道:“乔大哥平日里常赍发银两,待我不薄。这黄莺儿是他挚爱,今番既被我撞着,怎好瞒他。”便径去寻郓哥。

当时周全寻了郓哥,将所见一五一十的说了。郓哥听了,恰似晴天霹雳一般,忙飞奔到麒麟馆。寻那箱子,抱出黄莺儿时,已自冰冷。郓哥只觉头脑一热,两眼扑簌簌落下泪来。怔怔的呆了半晌,忽地立起身,径出武成庙。周全恐他有失,忙关了门,随后跟着。

到了街上,郓哥先买了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周全见了,忙上前劝道:“哥哥不可莽撞,急暴难成事,且待慢慢计较。”郓哥听他这么一说,停住脚,便道:“我有一事相求,只恐负累了你,不知贤弟可愿意?”周全道:“大哥素来待小弟不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论甚事,哥哥但说不妨。”郓哥道:“始作俑者,不可不诛。那姓杜的奸贼定在杨戬府上,你可替我去杨府报说有旧相识来投,诱他出来,你便自去。日后官家若是问起,你便道是我勒逼,不得已而为之。”周全见说他不动,只得应了。当下两个径奔杨戬府前,郓哥在街角藏了。周全捏着把汗,行到门首,与把门军汉说知故人相投杜老爷。那军汉听了,不敢怠慢,急传与门子,入去报知。周全趁那空当,兜转回来。郓哥道:“好兄弟,你自去罢。”周全道:“哥哥保重。”径自走了。

没多时,只见杜公才随门子出府。左右看时,却不见人影,便问把门军汉。军汉道:“那人适才已经走了。”杜公才骂道:“什么鸟人,敢来欺老爷!”言犹未了,早见门前石狮子后闪出一人,纵步上前。雷鸣也似暴喝一声,左手劈胸揪住杜公才,右手掣把刀。望着项根,胳察的一刀,早戳翻在地。那小门子吓得登时软了,动弹不得。两个军汉急拔刀上前,早被郓哥一拳一脚,打翻在地。那门子呆怔间,郓哥已就杜公才身尸上揩净了刀上血迹。便收了刀,一道烟儿奔武成庙来。

且说杨衙内于麒麟馆设计困住黄莺儿,未曾得手,反被抓伤,心中恼恨。回到卧室,怏怏不乐。那些跟屁虫劝道:“衙内何不去瓦舍吃杯酒取乐?”杨衙内骂道:“你这狗才不长眼,不见得我脸上伤疤,怎见得人?”内里有个识相的劝道:“既如此,不如斗鸡耍子。”杨衙内大喜,当时聚了一众泼皮闲汉,就在武学自己房内,斗鸡取乐。正起兴间,蓦地轰然一声响。早见郓哥踹开房门,右手倒掣把尖刀,抢将入来,大踏步径奔杨衙内。杨衙内心里虚怯,慌了手脚。忙推几个泼皮过去,早被郓哥一拳一个,打的东倒西歪。生员里却有一个杨衙内的心腹,曾入武学绝伦科,有些勇力。见郓哥抢来,飞起一脚,早把尖刀踢落,右拳望郓哥直打过去。郓哥见他势猛,却不躲,反迎将去。眼见拳头离面门不过寸许远近,郓哥忽地闪身。就势左手握定那人手腕,右手擎住肘腋,扭转腰胯,将那人云飞摔出,跌了个发昏章第十四。

众闲汉见郓哥来得凶了,谁敢向前?一哄之间,都作鸟兽散了。杨衙内见不是话头,趁乱夺门而出。郓哥怎肯罢休,就地上捡了刀,紧追不舍。杨衙内志急心慌,顺廊庑只顾逃,不觉奔入武成庙主殿。郓哥见了,尾随进去。见那大殿内阶上居中供着武成王姜尚,一旁配享着留侯张良。阶下东西两侧,分列着管仲、李靖等先贤名将石雕。四下里望时,却不见杨衙内。郓哥心头怒起,见门上却有屈戊。便把殿门拽上,将屈戊搭了。口里噙着那口刀,大步向前,飞起一脚。只听得一声震天价响,韩信雕像轰然而倒,碎了一地。眨眼间,那雕像早被郓哥踢倒五七个。

杨衙内躲在阶上张良像后,两手捂着口鼻,不敢高则声。听得郓哥这般大闹,那敢再留?忙奔下阶来,望门飞逃。早被郓哥瞧见,就地上拾起一条碎手臂,尽力望杨衙内一掷。杨衙内急闪,却将那殿门打碎。说时迟,那时快,郓哥早掣着刀,抢奔过来。杨衙内见避无可避,飞起右脚,来踢郓哥。却被郓哥抢近身,左肩借力一撞,杨衙内立足未稳,仰面而倒。当时郓哥上前,脚踏杨衙内胳膊,喝道:“狗杂种,你害我妹妹,今日我便看看你是何样心肠!”当下左手揪定发髻,右手胳察一刀,望杨衙内心窝里只一捅,直割下小肚子,那心肝五脏连同破绣碎锦流了一地。

却说那武成庙内武学谕、判学、同判、博士等听见报说,慌急赶到武庙正殿。透过破门洞看时,只见碎石残砾,血流满地。郓哥踏定杨浪身尸,仰天闭目。众人见了,尽皆骇然。当下开了门,郓哥对众人道:“各位恩师同窗,这杨浪与那姓杜的奸贼设毒计害我妹妹,吃我杀了。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各位勿忧,我一人做事一人当,莫说这厮是太傅子弟,便是天王老子也需吃我一刀!只求众师友念三载情谊,随我去开封府做个见证。”众人听说,都点头应了。郓哥径奔麒麟馆,抱了黄莺儿,引众人投开封府来。

那日恰好滕府尹坐衙未退,听得有人杀了杨衙内,心中一喜一忧,随即升厅。郓哥放下黄莺儿,跪在中间,众人跪在左右。郓哥将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告诉一遍。滕府尹又叫唤周全、武学谕、判学、同判并帮闲一众人等,都取了明白供状。即唤仵作行人,验了黄莺儿身尸。把一干人押到杨戬府前,检验了杜公才身尸;又去武成庙,检验了杨浪身尸,勘查了麒麟馆。明白填写尸单格目,回到府里,呈堂立案。且把郓哥用长枷枷了,与周全两个,收在监内。

且说太傅杨戬闻听杨衙内、杜公才两个身死,气得三尸神炸,七窍生烟,便要治郓哥死罪。又不好亲自出面,便遣人到开封府,要滕府尹治罪。滕府尹道:“生死大事,不可怠慢。且待细细审查。”便去寻当案孔目孙定商量。孙定道:“这杨衙内东京城谁人不知,仗着老子的势,往日与高衙内两个,专爱淫人妻女。大人可记得那年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事?眼见得今番旧事重演。”滕府尹道:“杨太傅乃是天子身边红人,定要问他个死罪,我等怎好拗他?”孙定道:“这案子来龙去脉,我已尽知。想那郓哥是个义烈汉子,又是今年天子钦点武进士,我等不可助纣为虐。依小人主意,可将此事上奏天子决断。是生是死,全凭圣意。”滕府尹道:“如此甚好,不知奏何罪名?”孙定道:“只断作因妹惨死,寻凶手理论。言语不和,一时激忿杀人。脊杖四十,刺配沙门岛。”滕府尹道:“就依孔目所言。”当时定了罪名,奏呈天子。

此事哄动了整个东京城。天子接报,也自心惊。亲看了卷宗,问了缘由,知是杨衙内、杜公才作恶在先。斟酌再三,竟准了开封府所奏。杨戬心有不甘,却无可奈何。自思那沙门岛是个有去无回之地,也便罢休。将杨衙内、杜公才两个风光下葬了事。

圣意既下,滕府尹随教拘到本案一干人等,都到开封府听断。牢内取出郓哥,读了朝廷明降。当厅除了长枷,决了四十脊杖。周全虽有通同之嫌,其情可恤。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干连的人,各放宁家。后郓哥托侯诚使人用度,救得周全脱身。赍发他银两,任他自去别处。这是后话。

当下开封府唤了一个文笔匠来刺金印。郓哥对文笔匠道:“却有一事相托,可否在我胸前刺上莺儿二字?”那文笔匠知他心意,便照他所说,与他刺了。郓哥称谢。当时刺罢,换了一具二十斤铁叶盘头枷,就厅前钉了。便差两个防送公人管押前去,解赴沙门岛交割。

两个公人是张龙、赵虎。当时领了公文,押送郓哥出开封府来。只见黄莺儿的姑姑、武学斋长并那平素与郓哥交好的人,都在府前候着。郓哥先已托姑姑将本身财物变卖,以充官司费用。又请武学众人收敛黄莺儿尸身,入土安葬。当下郓哥见了姑姑,推金山,倒玉柱,下跪道:“小子本要照顾莺儿妹妹一世,不想却害了她。还望姑姑保重,所剩银两都留下使用。”说罢,拜了三拜。姑姑那里肯受。郓哥道:“一定收下。有朝一日,若小子挣扎得性命回来时,当亲身奉养姑姑。”说罢,泪流满面。那姑姑见郓哥言语挚诚,心意坚决,便收了银两。

当下武学谕罗戬引武学人等相请两个公人到街边酒店,安排些果品蔬菜,管待两个。又将出银两来,托其一路照应。两个应承了。那罗戬又取出五十两银子来,交与郓哥。郓哥推托不过,只得收了。便向酒保要了纸笔,与侯蒙、侯诚各写了一封信,托罗戬代为寄去。当时郓哥与两个公人吃了酒食,作别诸人,行出城来。郓哥眼望东京城,口吟一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言讫洒泪,遂毅然转身,再不回头,与两个公人取路投沙门岛去了。只因这一去,有分较:囹圄恶岛,翻成火并之地。刀鱼雄士,化作刀下亡魂。毕竟不知郓哥这一去发生甚么事,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密十三

    密十三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本书qq交流群如下影魅 78907169饕餮 286376702 商羊 289170357 虚耗 289169806 本有八个群,现在集中一下,希望都加到四个群里,在镜花水月混沌傲因这四个群的观众希望看到后能够转移。
  • 春

    觉新兄弟的继母周氏的娘家人来到成都,要为觉新的表妹蕙完婚。蕙是聪明美丽的女孩,却被顽固的父亲许给荒淫的陈家,大家都替她惋惜,觉新在她身上看到梅与珏的影子,却无力帮助。这时,觉新的爱子海儿不幸病死,他对生活更加没有了信心。觉民与琴则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鼓励家中的弟妹走出家庭。三房的淑英被父亲许给冯家,她极力想挣脱不幸的命运,甚至想过效仿鸣凤去死,觉民与琴决心帮助她脱离家庭,去上海找觉慧。蕙完婚后过着不幸的生活,很快就患病,因为婆家不肯请西医耽误了医治,默默地死去。蕙的死再次刺激了觉新,也使他开始支持觉民等人的计划。最终,淑英在觉民等的帮助下,被护送到了上海。
  • 思考与人生

    思考与人生

    故事是一个很有哲理性思想道理,善良有一种做人内在美,这种美不是争执,孔家中几个孩儿中最小最为宠爱的是孔融,孔融天性善良和谐,没有邪念,思想品德高尚,从小就立志成才之本。受益为孔子儒家学思想感染,也就是有对做人的道德和仁德之分,做人要讲道理,除恶从善,为人民做善事的基业。“人之初,性本善。” 都是有很深刻的说法,善良创造人类文明的建设,它塑造了人类起初是很古朴的文化,也是自然的朴实,善良,纯洁,对人要友善,对人与人之间,从善弃恶,孔子与老子的思想虽然观点不同,但他们所做的人道理是一样的,做人是以“礼德 ”来学做人,以“孝道”为“仁德志,” 孝敬父母,对朋友要讲信誉和友好往来,待人宽厚,除恶善待对英勇为国献躯立志才能成为有理想,理想是一个人从事在才华出众得到“威望”的人,有所作为的“贤人,”威望是积累的储积,积累毕生的付出努力创造终身智慧潜能才华
  • 赵武灵王英雄传

    赵武灵王英雄传

    公元前326年,赵国之主赵肃侯语驾崩。同年,赵肃侯之子赵武灵王雍继位。魏王罂趁着赵国丧主,新主年幼,邀集齐、秦、楚、燕四国,以会葬之名伺机伐赵,瓜分赵国。面对诸侯强兵压境,国内局势不稳,年少的赵武灵王会选择如何应对。这是本人的微信号:1101519224,欢迎和大家一起来聊赵武灵王时期,那段战国三十年的历史。
  • 赵孝成王英烈传

    赵孝成王英烈传

    《赵孝成王英烈传》,主要讲述的是赵孝成王继位之时,及邯郸之战结束,那段战国风云。不一样的历史,不一样的战国。欢迎大家一起走进,那段风云跌宕、诸侯取天下、能臣定江山、名将征疆场、英雄辈出的时期。
热门推荐
  • 天魇圣魔

    天魇圣魔

    一代战争恶魔落幕,一代天魇战神崛起!我本欲平凡,奈何苍天不允!只是,神又如何?魔又如何?只要心中有善,我就是神!你若执意干戈,我就是魔!龙有逆鳞,触之者死!……天魇圣魔书友群:104301858
  • 我的爸爸是鬼王?

    我的爸爸是鬼王?

    三百年前,花三怂和破烂神谢怜大战君吾帝君,帝君落败,他们也归隐世间。三百年间,谢怜为花城生了个小鬼王。“老婆大人,你让我看看滚滚吧”花城通灵道。”不行,我怕他骄傲,你太护犊子了。”谢怜叹了口气说。谢圆圆和花滚滚。在谢小怜的呵护下长到了六岁。这天,他们俩趁谢小怜做饭,偷偷跑了出去。来到凡界,正好碰见下凡的小神官,心想:”这孩子好生漂亮,还和那位太子殿下有些相似呢。”没人看见的是,街角一个红衣男子盯着手指上的银蝶幽怨的说:”这小子可算跑出来了,哥哥太凶了。”
  • 异世之诸天至尊

    异世之诸天至尊

    一个热血有为的三好青年,因救一个横穿马路的小女孩被汽车撞死,魂穿异界,一段热血澎湃的传奇故事由此开始。
  • 重生后魔尊惹不起

    重生后魔尊惹不起

    她乃是玉洲第一有名的刺客,人称“玉洲黑莲花”,无奈因为打了个赌,便输掉半壁家产。为了赚钱,接了个赏金任务,刺杀异洲魔尊。此女是天大的胆子,竟单枪匹马的杀去了,最后落得个死了不愿瞑目的结果。“如果有来世,我绝对不贪财,绝对不会惹上这该死的魔尊。”
  • 痞官李鸿章

    痞官李鸿章

    从一个浑浑噩噩的小痞子到如日中天的中堂大人的传奇人生。与咸丰皇帝、慈禧太后从素不相识到政坛密友的神秘故事。被人唾骂与受人尊崇的幕后轶闻。
  • 农门医女:王爷宠上天

    农门医女:王爷宠上天

    二十一世纪顶级厨师苏如歌,在一次意外中穿越,竟成了一户农民家的痴呆傻女!喂,要不要这么狗血?颓废了一段时间后,苏如歌决定奋起反击。穷?老娘在现代最喜欢钱了,经商做生意还没输过。丑?医学世家出身,小到调理身体,大到治病救人样样在行。没学问?知名大学文学系毕业,唐宋元明清的诗词倒背如流!在苏如歌发家致富的路上,却遇到了拖油瓶某王爷。“娘子,为夫走不动了,要抱抱”“娘子,咱们也生个胖娃娃玩如何?”外人面前冷酷残暴的王爷,怎么到她这里,竟变成了这样?且看他们如何强强联手,在这时代占据一方之地!
  • 如此像我

    如此像我

    一个是有无尽家产的冰山少年,一个是桀骜不驯的白发少年奴隶,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你,你却与我如此相似,我的......?
  • 我只想做个低调的苟道中人

    我只想做个低调的苟道中人

    唐仁穿越修行世界,没有修行资质只能靠勤(ben)能(niao)补(xian)拙(fei)系统苟活。系统告诉他,只要坚持做一件事情就能够持续得到增强。坚持练剑,一剑就能秒掉本世界武力天花板。坚持炼丹,最普通的驭气丹也能拥有堪比仙丹的药力。坚持摸狗头,摸着摸着就成了横贯万古的超级凶兽。坚持插花,咳咳……可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我已经练剑一亿次了,我真不知道自己有多强,我只想低调一点,苟到无敌。
  • 双玄阴阳变

    双玄阴阳变

    “心中已然绝尘意,无悔身在尘世间”一身披蓑衣老者迈着年迈的步伐,在这茫茫大雪中轻叹,身影渐行渐远,只留下这窸窸窣窣残步,不久大雪轻抚,这世间只留下一片雪白,不见往者。主要讲述男主在一次偶然机遇中获得阴阳火种,在一次次的历练中,逐渐成长走向大千世界的故事
  • 我们是战友

    我们是战友

    我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陆军特种部队。作为一名光荣的特种队员,我将严格要求自己。严守纪律、服从命令、勇敢顽强、敢于战斗,不抛弃、不放弃,以保家卫国为已任。我们孤胆,我们并肩,我们勇猛,我们无敌,我们是天杀的勇士!在部队大家庭里,战友就是生与死的接替,战友就是血与火的承受……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说三遍!我们是战友!我们是战友!我们是战友!读者交流群:498311896精锐群号:162663328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