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6400000039

孩子之一种

记得我们在儿时,总觉得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被大人重视起来。周末从寄宿小学归来,倘若双亲吩咐我做一件与劳动有关的事,我那响应的心情也会因此而自豪。有一回正在做饭的母亲让我替她剥一棵葱,我拿起葱来就剥。但葱的层次太多了,而我实在不知剥到哪一层才算是剥好了葱,结果把一棵白生生的大葱给剥没了。母亲看看满簸箕的葱白没有责备我,只给我讲了剥葱的要领。从此家里凡需剥葱时我必定抢在前边,我乐意让母亲看见我学会了剥葱这样一种劳动。

假如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想既没有人吩咐我剥葱,我也不可能因为掌握了剥葱的要领就兴高采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孩子对生活的判断和对自身价值的评估,自有他们的眼光,他们对剥葱本身嗤之以鼻也说不定。

在从前的一些年代里,我们曾经对“人之初,性本善”争论得昏天黑地,但不管结论如何,“人之初,性不恶”是可以说得过去的。因此孩子才是爹娘掌上的明珠,才是祖国的花朵,才是民族的希望,才是人生大厦未来的栋梁,才是牢固的夫妻关系的柱石,才是一个家庭可以成立的标志。孩子还是什么?是太阳,是春风,是人间一切美好词汇的总和,是一切活得疲惫不堪的成年人梦想回归的状态——不是常听人说嘛:“多么希望我还是个孩子!”即使是在刚刚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奥运会开幕式上,虽然我们被如多明戈这样的歌坛巨匠富丽、热烈的歌喉所陶醉,但真正令我们怦然心动的,还是那个率领着多明戈们演唱贝多芬《欢乐颂》的金发男孩。当那孩子不加修饰的清纯童音在巴塞罗那的蒙维克体育场响起,有哪一位成人胆敢愧对这圣洁的童声呢?

没有孩子世界便没了希望,没有孩子人类的生存也丧失了意义。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孩子,因了国家控制人口的举措,因了优生优育的必要,因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意,更因了有些父亲和母亲为了在孩子身上补偿从前他们未曾得到的一切,这些孩子对于家长来说便是那样的举足轻重。于是孩子深知了自己的分量,就不知什么叫做“不行”。他所要的,立刻就有;他说往东,你不能往西;他讨厌你时,你须尽快避开;他沉默时,你便不可喧哗。如此,从前的情形就颠倒了一下:从前是大人喜欢议论谁是他宠爱的孩子;如今孩子可随时挑选哪个大人能够得到他的宠爱。我曾在街头冷饮店门前见到这样一幕情景:一位白发老者手推童车,躬身问车内一三岁左右儿童:“你吃雪糕还是喝汽水?”三岁儿童低垂眼皮,似听非听。白发老者将身子躬得更低些,再次问道:“你吃雪糕还是喝汽水?”三岁儿童把眉头皱起,仍是似听非听。白发老者用了几乎是谄媚的温婉音调第三次问道:“你吃雪糕还是喝汽水?”这次儿童终于开了口,口气之骄蛮、之不耐烦,宛若某些对下属发令的上级。他皱着久未松开的眉头说:“急什么,让我想想呀!”若此时白发老者再不知趣地打断他的“思路”,车内儿童定会瞪眼断喝一声“讨厌”了——这使我想起孩童的以眼睛瞪人之习惯,似乎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也特别发达。有位记者朋友出差数月回到家中,他那未满两岁的女儿就用狠狠瞪他的方式向他表示了“欢迎”,好比某些文学作品里惯常的描述:“××用眼睛狠狠地剜了他一下。”瞪和剜也许还有区别,但瞪和剜都足能引起大人的感慨。这记者叙述时便带出得意的感慨,说如今的孩子到底比我们那时聪明,小小年龄居然已学会利用眼珠传达情绪,简直不可思议,简直成精了!

若在公共场合,瞪人、“剜”人则显出逊色了,因为瞪和“剜”毕竟是无声的,他们愿意弄出点翻天覆地来。有一次乘火车,我与一位学龄前男孩为邻。显然这男孩对于这列火车除载着他和他的父母以外居然还装载着其他人颇为不满,而这些旅客又不曾对他表示出如他父母对他那般的热忱,就更使他倍觉孤独。于是他便决定闹出点什么,于是父母便成了他磨难的对象。他一忽儿光脚在车厢走道上奔跑;一忽儿又返回座位将踩脏的脚丫蹬他母亲的腿;他一忽儿指挥他的父亲下车买烧鸡,父亲买回一只他还要他去再买一只,因为他要吃三个鸡爪;他吃完三个鸡爪便是无数次地要求吃西瓜吃蜜桃吃泡泡糖喝饮料,紧接着就是母亲无数次地陪着他去无数次的厕所。厕所终于去完了,而他一时又想不出别的闹法,只好骑上他父亲的脖子,揪他父亲的头发挖他父亲的鼻子扇他父亲的耳光。当他的父亲半是玩笑半是严肃地问他“你知道我是谁”时,孩子马上回答:“你是大坏蛋!”这样的孩子,若只对自己的父母如此倒还罢了,正所谓周瑜打黄盖——打的愿打,挨的愿挨。自家人好算账,不是吗?可是,大人总不能启发孩子去扇别人的耳光,骂别人是大坏蛋。在别人面前,大人总愿意展示一下孩子的聪明伶俐乃至必要的礼貌。例如碰见熟人,大人多半会启发孩子“叫叔叔”“叫阿姨”之类,至于叫与不叫要看孩子此时此刻的兴致。倘他正逢高兴,也许会大叫一声“叔叔”或者“阿姨”,即便那叫声里充满着心不在焉,这叔叔阿姨也会以高涨的热情来夸赞孩子的乖巧和仁义。可惜下回,还是这叔叔还是这阿姨,还是这孩子还是这孩子父母的启发,孩子则死活不再开尊口。他望着眼前的叔叔阿姨,一副不屑一顾的姿态,接着还会不耐烦地扭动身子并辅以跺脚、摇头。若此刻父母再对他施以启发,他会愤怒地拿眼“剜”起叔叔阿姨(这会儿可真叫剜了),叫着:“就不!就不!”不止一位叔叔阿姨对我谈及他们在这种孩子面前的尴尬。因了这尴尬,再逢这样的孩子,他们便预先识趣地躲开,且惟恐避之不及。

这孩子之一种固然不叫人喜欢,然而这一切又实在怨不得孩子——毕竟人之初,性不恶。他们那过早掌握的以眼珠“剜”人的本领,他们那颐指气使的行为做派,他们那无视他人存在的专横言辞,有哪一样不是从成年人身上学得的呢?我们亦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些尚被成年人称为孩子的年轻父母,因了自己手中更幼小的孩子,就认定自己的一生已经圆满;就认定他们之所以还能活下去,完全是因为这手中的孩子。他们甘愿蓬头垢面,衣衫不整,饮食饥一顿饱一顿,工作有一搭无一搭——只要能寸步不离他们的孩子。母性的光辉确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样的父母在走进厨房时,也决不会劳子女的大驾为他们剥葱。但我仍然怀疑在这种光环笼罩下的孩子,当他们长大成人后,真的能够感激并爱戴他们的父母吗?

假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平等关系是人类一种美妙的关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平等决不意味着让大人变成孩子的奴仆。

在您的孩子面前您是大人,在您的大人面前您是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人类的希望,因此您必得有雄心学会同您的孩子一道美好地成长。这样的成长其实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智慧,以及正视自己的耐心,我想。

同类推荐
  • 小山词

    小山词

    小山词 ,(宋)晏几道著,系中国古代诗词名著。
  • 柳永词全集

    柳永词全集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颐和园词

    颐和园词

    颐和园词,【民国】王国维著,系中国近代诗词名著。
  • 琵琶记

    琵琶记

    《琵琶记》 元?高明作。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剧情是: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新婚不久,恰逢朝廷开科取士,伯喈以父母年事已高,欲辞试留在家中,服侍父母。但蔡公不从,邻居张大公也在旁劝说。伯喈只好告别父母、妻子赴京试。应试及第,中了状元。牛丞相有一女未婚配,奉旨招新科状元为婿。伯喈以父母年迈,在家无人照顾,需回家尽孝为由,欲辞婚、辞官,但牛丞相与皇帝不从,被迫滞留京城。自伯喈离家后,陈留连年遭受旱灾,五娘任劳任怨,尽服侍公婆,让公婆吃米,自己则背着公婆私下自咽糟糠。婆婆一时痛悔过甚而亡,蔡公也死于饥荒。而伯喈被强赘入牛府后,终日办思念父母。写信去陈留家中,信被拐儿骗走,致音信不通。一日,在书房弹琴抒发幽思,为牛氏听见,得知实情,告知父亲。牛丞相为女儿说服,遂派人去迎取伯喈父母、妻子来京。蔡公、蔡婆去世后,五娘祝发卖葬,罗裙包土,自筑坟墓。又亲手绘成公婆遗容,身背琵琶,沿路弹唱乞食,往京城寻夫。来京城,正遇弥陀寺大法会,便往寺中募化求食,将公婆真容供于佛前。正逢伯喈也来寺中烧香,祈祷父母路上平安。见到父母真容,便拿回府中挂在书房内。五娘寻至牛府,被牛氏请至府内弹唱。五娘见牛氏贤淑,便将自己的身世告知牛氏。牛氏为让五娘与伯喈团聚,又怕伯喈不认,便让五娘来到书房,在公婆的真容上题诗暗喻。伯喈回府,见画上所题之诗,正欲问牛氏,牛氏便带五娘入内,夫妻遂得以团聚。五娘告知家中事情,伯喈悲痛至极,即刻上表辞官,回乡守孝。得到牛相的同意,伯喈遂携赵氏、牛氏同归故里,庐墓守孝。后皇帝卜诏,旌表蔡氏一门。
  • 知稼翁词

    知稼翁词

    知稼翁词 ,(宋)黄公度著,系中国古代诗词名著。
热门推荐
  • 团宠女主
  •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我当创世神的那些年

    (万界流,非创世流,第三人称,非第一人称)我从凡间来,更到凡间去。不拘名利场,却在红尘中。血染刀剑未沾衣,滚尘扑面不留痕。仙佛神圣难敌手,移星易宿谈笑间。英雄美人帝王将相,却难免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怪力乱神魑魅魍魉,也不过蝇营狗苟小肚鸡肠。呜呼!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 待来时

    待来时

    “李伊一,你禁止恋爱,马上给我打住。”程颂在背后吼她。“伊一别不心疼自己,因为我会心疼。”程颂在伊一耳边轻言道。伊一不敢欠程颂的人情,正想着怎么答谢他,哪成想,程颂也不客气,直接叫她以身相许......当她努力克服一切走到程颂身边后,甜蜜安逸的生活却过于短暂,他们要一起经历的还有太多.......
  • 独醉夕颜

    独醉夕颜

    第一道圣旨,让她家破人亡。只身混入皇宫,只为查明真相,替父平冤昭雪。第二道圣旨,让她下嫁痴傻的二皇子为妻。至此,懵懂的少女情怀掩埋心底。第三道圣旨,让她和亲敌国的摄政王。远行路上设法脱逃,奔赴边疆。从此金戈铁马,一身红装换戎装。
  • 武道之问

    武道之问

    武道一途,有人披荆斩棘,有人天生至尊,有人碌碌无为,一个人少年,一段传奇之路。
  • 蔚来未来

    蔚来未来

    我们终究都会离开,无论是谁,都只能陪伴我们一段时间,与过去告别,与未来相遇。学会放下,学会释怀。
  • 回归1993

    回归1993

    胡峰,一个孤独半生的债台高筑男,无法面对双亲,却再一次意外中重生。凭借前世记忆开启了逆袭之路...
  • 对我有病

    对我有病

    如果上天给了你一个重生的机会,你会做些什么么?抑郁症的我,竟然以另一种方式,重走了一遍老路。我会改变自杀的命运吗?我能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吗?
  •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