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一回,开宗明义揭示出中国封建王朝史的一条铁律,所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且,纵观秦汉以降两千年历史,真正全国统一的时间要少于分裂,真正统一的朝代也要少于分裂。自秦、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这九个相对统一的王朝中(其中北宋实际上并未真正实现过全国统一),还有两个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一个就是自称始皇帝建立的大秦王朝,一个就是杨坚篡逆北周而来的隋王朝。两个短命王朝均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内因外患,但却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其开国君主都是气吞山河的盖世枭雄、极具雄才大略。而其继任者却都是靠着耍弄阴谋废长立幼的产物。所不同的是,秦二世是在始皇帝崩后在赵高、李斯的扶持下废太子扶苏而上台,而隋二世则是在文帝杨坚生前即靠着他和独孤皇后、太尉杨素等人的合谋,惑使杨坚亲自下诏废去太子杨勇,改立晋王杨广为太子而“合法”继任(实际史家多认为杨广是趁杨坚弥留时将其暗弑而“抢班夺权”)。
同类推荐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顺治帝突然出家,康熙八岁即位,由顺治遗命,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人为辅臣。其中鳌拜居功自傲,专横跋扈,待老臣索尼病死后,他拉拢遏必隆,处死了不与他合作的苏克萨哈,更是朝政独揽,经常咆哮金殿,强制康熙屈从他的意愿。康熙十四岁亲政,但鳌拜不仅不还政于皇帝,反而结党营私,拉拢死党,图谋弑君自立。康熙自幼聪慧早熟。他一方面秘密拜落第举人、江南才子伍次友为师,勤奋学习历朝皇帝的治国经验;另一方面又以贴身侍卫魏东亭为核心,以习功练武为名,精心挑选、训练了十几名年轻力士,以待时机清除身边的最大隐患。康熙八年五月,经过周密的策划和精心安排,康熙在毓庆宫单独召见鳌拜,利用身边侍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擒拘了武艺高强的鳌拜,并将其余党一网打尽。从此.康熙亲执皇权,为振兴清王朝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乾隆皇帝——秋声紫苑
本书是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乾隆皇帝》的第6卷。乾隆晚年,烽火迭连,四川的大小金川土司、新疆的和卓木霍集占、盘据在尼泊尔边境的廓尔喀、台湾的林爽文等相继叛乱;直隶湖广等地,白莲教、天地会……民变此起彼伏。连年征战,国库空虚。而朝廷以和珅为代表的佞臣,一面媚主,投乾隆之所好,一面以保举地方官等办法,结成盘根错节的关系网,黑手伸向各省州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