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5400000012

四、功能缺失

说到这里,我不能不对中国的“君子之道”略作批评。我已经写了那么多文字称颂它,因此也有必要说一说它的负面效应。

我曾多次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弊病是疏淡公共空间(public space),中国君子并未被赋予“勇于在一切公共领域运用理性”(康德)的职能。因此,君子受谗夫之谤,本是一个“公共空间”、“公共领域”的重大话题,却得不到公共理性的保护。其他君子即使“打抱不平”,也不存在正常的伦理身份。这一来,君子一旦受谤,只能面对以下几项选择:

一、请求朝廷为自己洗诬,即“平反”;

二、不与谗夫辩论,只是反躬自省。如果自省之后诽谤仍然不止,证明自己的修养还不到家;

三、如果名声已被诽谤彻底毁坏,那就安心领悟“名高必坠”的道理,不再执着谁是谁非。

这三项中,第一项靠的是事外力量,第三项靠的是事后安慰,因此关键是第二项,即把诽谤事件转变成了一个自省事件。在君子之道中,不难找到以下这些让人感动的话:

“吾日三省吾身。”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何以息谤?曰无辩。”

“修之至极,何谤不息。”

“谗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

……

总之,按照这种高尚的说教,君子如果遇到了谗夫,遇到了诽谤,只能静静地等待,深深地自省。

这种自省哲学其实也就是退让哲学。君子们在唾面自干的忍辱功夫中,把世间的真伪之别、是非之别、善恶之别全都混淆了。这是一个巨大的精神泥潭,埋没在这个泥潭中的,不仅是无数君子的尊严和生命,而且还有社会的公理、人间的正义。

至于“名高必坠”的逆反哲学,看似冷静,其实还是支持了谗夫。因为谗夫是让高名坠落的推手,如果这种逆反哲学成立,他们反倒代表了历史的力量。

即使大家公认,那些高名的坠落是不应该的,那么,这种哲学又会转而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安慰,说那些高人即便暂时坠下,也会刺激他们取得更高成就,迟早会挽回名声。为此还不断举出例证,说哪个军事家因受诬而遭断足,反而写出了兵书;哪个大诗人因受诬而遭放逐,反而写出了名作……

这种安慰,仍然让谗夫代表了历史的推手。从所举例证看,完全“以一概万”,把特殊罕例当作了天下公式。千百个高人被谗夫整倒了,只有一两个侥幸存活,怎么能以这种稀有的侥幸来掩盖无数的冤屈?何况,即便是这些稀有的侥幸,也煎熬着巨大的痛苦和伤残,实在是人间正道的反面。

总之,当君子的名声受到谗夫攻击,君子之道老是在教育君子、训诫君子、安慰君子、说服君子,却没有任何力量来对付谗夫。这就使君子之道失去了自卫的依据,任凭自己的信奉者、追随者一次次被攻击、被包围、被泼污。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种重大的功能缺失。

我认为,中国历史上大量的杰出人物不得善终,多数响亮的名誉只能追加于他们去世之后,社会机制永远重复着“优汰劣胜”的潜规则,都与君子之道的这种功能缺失有关。

更可怕的是,这种传统沉淀成了一种扭曲的社会共识。只要君子蒙谗,多数民众的目光只会集中审察君子,而不会审察谗夫。审察君子,主要也不是审察他们究竟有没有被冤,而主要是看他们的“态度”,也就是他们的自省程度和退让程度。在这种情况下,多数民众其实都站到了谗夫的立场上。

民众不明白“他人的名誉不可侵犯”,只相信“他人的名誉不可容忍”;

民众不明白“名誉的多寡决定着社会的等级”,只相信“名誉的毁损充满着世俗的愉悦”;

民众不明白“名誉的废墟是大家的废墟”,只相信“大家的废墟是大家的平等”……

这一系列观念的长久普及,使谗夫们逐渐升格为“揭秘勇士”、“言论领袖”、“爆料专家”,从者如云,一呼百应。

应该说,世界历史上,谗夫处处都有,唯独在中国,特别神通广大;诽谤处处都有,唯独在中国,足以排山倒海;冤屈处处都有,唯独在中国,伤及精神主脉。指出这一事实,并非否定历史,反而更对中国历史上的万千君子肃然起敬,他们实在辛苦了。

他们总是因为德行高尚而走投无路。在百般无奈之下,他们只得选择下策,那就是想尽办法请求朝廷为自己洗污。因为当社会舆论总是站在谗夫一边,君子们唯一能指望的,只能是极权中心。

但是,朝廷并非由君子组成,历来对君子遭受的困境,无法感同身受。朝廷所警惕的永远是权力失衡,而谗夫们的种种作为,永远不对朝廷构成直接威胁。在多数情况下,更让朝廷头痛的,不是谗夫,而是君子。因此,君子在危难时分求助于朝廷,几乎无救。

很多君子自杀,正是因为看透了这层秘密。但是,还是有不少君子留下了哀怨的眼神。其中,包括伟大的屈原和司马迁。

为了名誉而向朝廷求助的君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其中最让我感到痛心的,是宋代女诗人李清照。这么一个柔婉蕴藉的东方女性美的最高代表,居然也会为名誉奔波了大半辈子。

这种反差,再强烈不过地凸显了名誉与君子之间的艰难关系。对这件事,我曾不止一次论及,那就不妨在本文中作一点较完整的解析。

同类推荐
  • 知稼翁词

    知稼翁词

    知稼翁词 ,(宋)黄公度著,系中国古代诗词名著。
  • 纳兰性德词选

    纳兰性德词选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是清代最为杰出的词人。胡薇元《岁寒居词话》称他可与陈维崧、朱彝尊“鼎足词坛”,况周颐《惠风词话》称他为“国初第一人”,王国维《人间词话》赞曰:“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 张抗抗随笔

    张抗抗随笔

    本书收入了张抗抗的精品随笔数十篇,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充分显示了作者扎实的文学功底及其独具风格的写作特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思想感情,非常值得一读。
  •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是【明】凌濛初所著的“三言二拍”系列之一。
  • 梁启超诗词

    梁启超诗词

    梁启超诗词 ,【民国】梁启超著,系中国近代诗词名著。
热门推荐
  • 云漓坳

    云漓坳

    晨离之前是瞎了眼看上个奎吾上仙,因为贪图王母的玉露清风酒,还有奎吾的美色,被紫鸾设计陷害,然后被王母丢入云漓坳去看管里面的草木精怪······直到一个凡人若扶桑误入云漓坳,遇到了晨离,晨离第一次见扶桑便心生欢喜,觉得这男娃娃生的真心俊俏,便想筑个笼子将他关起来,而扶桑也不是什么善茬妥妥的黑莲花一朵,在别人面前表现的可可爱爱的,乖乖的,但心呐却是黑的就想着怎样征服晨离“姐姐,你生的好生好看,扶桑只想让你属于我一个人”扶桑用着撒娇的语气,晨离怎么觉得她误入贼窝了
  • 穿越两界做附魔大师

    穿越两界做附魔大师

    一只突然出现在手上的智能手表,使得叶伊有了在两界来回穿梭的能力。当发现随着自己的穿越,随身携带的东西都被附上了特殊的属性后,他开启了咸鱼翻身的倒爷一生。
  • 天生御兽师

    天生御兽师

    李长风,从一出生就与家里的小黑猫很亲近。三岁的一天,他开始听的懂家里猫猫说话了。这个秘密,除了小黑猫,他谁都没说。可是纸终究是保不住火的。终于在他七岁的那一天,他的力量还是在村民们的面前暴露了。不出意外,他的力量令村里的所有人都感到害怕。无形中,有股力量驱使着他离开这个生他养他的村子。是啊,人性如此。对未知的东西,人都会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可是才七岁的娃,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仙师,你说我这样能听的懂动物说话是不是很奇怪啊。”“奇怪个锤锤,能听的懂动物说话很了不起么。不怕打击你,想进我《御仙宗》大门的,能听的懂动物说话是底线。”“仙师,我能跟你一起走么。”“可以,跪下磕三个响头,恭恭敬敬叫我一声师父。还有给这只紫金鼠磕两个·,他以后就是你师叔了。”“师父在上,受徒儿三拜”“嘭嘭嘭”“师叔在上,受徒儿两拜”“嘭嘭”就这样,一代传奇御兽师,李长风的妖孽人生开始了。
  • 肤浅又痴情

    肤浅又痴情

    甜甜的文哦,,特别甜呢!一见钟情、双向奔赴、各种甜、各种宠,女二性格被改变、撒娇、短片双女主
  • 生化天地之炎黄统治
  • 我想延续你的到来

    我想延续你的到来

    你的到来,让我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 神鹊

    神鹊

    因为一次意外,地仙界修士杨峰身陨,元婴逃出至地球夺舍一位正要自杀的青年周扬,从此开始了他在人间的传奇。
  • 创世真神

    创世真神

    一山村少年进入修真门派,以为从此大道可期,却不料身陷阴谋之中!偶获龙角玉佩却不知其乃是青龙玉佩之一!且看主角如何摆脱阴谋,踏上属于自己的修真之路!如何集齐青龙玉佩,获得青龙传承!如何纵横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修真世界!如何继承盘古神力,开创新的修真时代,成就创世真神!交流群:186986369
  • 盛宠之偏偏爱上你

    盛宠之偏偏爱上你

    她是嚣张跋扈,性格暴躁的沈家大小姐他是腹黑深沉,个性隐忍的铁血总裁原本没有交集的两个人碰撞在一起,却发生了不一样的火花。精心策划的暗杀,真正的主谋会是谁?会是他吗?
  • 科罗娜和柠檬

    科罗娜和柠檬

    我没预料到我在大学二年级会遇到一个dj学长。“当冰冻的科罗娜啤酒刚刚被打开时,我们会把柠檬塞进狭小的瓶口,细碎的泡沫瞬间聚集着贴附在黄色的柠檬表皮上,在灯光的映射之下散发出黄金一般的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