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5400000010

二、天下名誉

君子重名。

最能说明这种重视的,是孔子的这句话: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卫灵公》

用现在的话说:君子的恨事,是离世的时候自己的名声还不被别人称道。

这就是说,名,是君子对生命价值的最后一个念想,可称之为“终极牵挂”。

好像大家都很在乎。例如,荀子说过“名声若日月”(《荀子·王霸》),连墨子也说过“以名誉扬天下”(《墨子·修身》)。多数古代君子追求的人生目标,是“功成、名遂、身退”(苏轼《志林》)。名,这个字,一直稳定地浮悬在君子们的头顶。

君子重名,目的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说,我们不能过于强调他们的自私理由。如果认为重名即是重个人,那倒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在孔子和其他君子的内心,名誉,是建立社会精神秩序的个人化示范。名誉,既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行为规范,又包含着这种规范被民众接受和敬仰的可能性。因此,名誉是一种生命化的社会教材,兼具启悟力和感染力。一个君子能够让自己成为这种生命化教材,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一个社会能够守护一批拥有荣誉的君子,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高贵。

在我看来,人类社会从野蛮的丛林走向文明的平原,最大的变化是懂得了抬头仰望。一是仰望天地神明,二是仰望人间英杰。人们为第一种仰望建立了图腾,为第二种仰望建立了名誉。

两种仰望,都是人类实现精神攀升的阶梯。所不同的是,图腾的阶梯冷然难犯,名誉的阶梯极易毁损。

因此,名誉的事乍一看只涉及一个个名人,实质上却关及整个社会历史的文明等级。

一个社会,一段历史,本身也有名誉问题。社会和历史的名誉,取决于它们如何处置人与人之间的名誉取向。它们给予什么样的人物名誉,它们本身也就具有什么样的名誉。它们让什么样的人物失去名誉,它们本身的名誉级别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为什么诸子百家的时代永远让人神往?因为那个时代给了孔子、孟子、荀子这样的人物以很高的名誉。同样,古希腊的名誉,与那个时代给予索福克勒斯、希罗多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名誉相对应,而它失去名誉的地方,正在于它试图让苏格拉底失去名誉。与中国和希腊不同的是,巴比伦文明和埃及文明把名誉集中在一些政治人物身上,很少找得出文化智者的名字。因此,它们后来的走向,也容易失去它们本来应有的文化尊严。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中,除了诸子百家的时代之外,唐朝的历史名声最好,这与那个朝代在“名誉分配”上的合理性有关。连皇室也崇敬一个个宗教大师、著名诗人、书法家,他们这些人在当时拥有极高的名声,因此唐朝也就在历史上拥有极高的名声。相比之下,汉朝过于尚武,社会声誉主要集中在统帅、将军一边,虽也令人振奋,但军事与文化一比,在时间上毕竟容易朽逝。因此,唐朝的整体荣誉也高于汉朝。

最值得玩味的是宋朝,居然一度将国家的很大一部分行政管理职务交付给了一代文化大师,如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等等,把顶级行政声誉和顶级文化声誉罕见地叠加在一起了。他们之间的政见并不一致,而且也先后遭到贬黜,但不管从哪一个角度看,他们都是君子。即便是对立,也是君子之争。因此,他们也让他们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保持着高雅的名声。

明清两代,实行思想专制主义和文化恐怖主义,即“文字狱”,君子们应有的名声被残酷剥夺,代之以文化庸人、文化奴才和文化鹰犬们的“时名”。最多的名声,全都投注给了宫廷皇族和官僚体制。就算是其中比较像样的文化人,也一定要与官僚体制挂钩才能被确认名声。但严格说来,这已经不是纯净的文化名声和君子名声了。正是这种长达数百年的风气,造成了中华文明的整体下滑。

也就是说,由于明清两代在“名誉分配”上的错乱和颠倒,中国在整体上也名誉蒙污,很难与唐、宋两代相比了。尽管在国力和疆土上,明清两代比唐宋两代更强、更大。

由此可见,名誉之正,直逼国本。

如果说,一个时代的国力和疆土并不一定和名誉成正比,那么,对于个人来说就更是这样了。力量和体量,与名誉无关。

不管何时何地,常常遇到“名誉分配”上的错乱和颠倒。这个问题,在中国君子身上体现得更为强烈,更为痛苦。

这是因为,君子的名声,除了荣耀性之外,还带有排他性和脆弱性。

同类推荐
  • 纳兰性德词选

    纳兰性德词选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是清代最为杰出的词人。胡薇元《岁寒居词话》称他可与陈维崧、朱彝尊“鼎足词坛”,况周颐《惠风词话》称他为“国初第一人”,王国维《人间词话》赞曰:“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 囚绿记

    囚绿记

    陆蠡(1908一1942),天台平镇岩头下村人,学名陆圣泉,原名陆考原,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资质聪颖,童年即通诗文,有“神童”之称。 著作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
  • 集林长短句

    集林长短句

    集林长短句 (清)王国维
  • 凉山月

    凉山月

    《凉山月》是邓友梅先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写的是大小凉山50年代的事。
  •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是【明】凌濛初所著的“三言二拍”系列之一。
热门推荐
  • 沧海孤舟

    沧海孤舟

    许杰意外获得外星文明传承,从此开启开挂人生,看他如何在人性贪婪的世界里拯救势微的文明火种……
  • 消逝的光硭

    消逝的光硭

    世界人民都在密切关注哈兰,这座过去两个月惨遭未知病毒肆虐的城市,导致这场浩劫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当地的巨头集团-黑镜集团-在瘟疫爆发不久后,就建起了高墙,用以隔离疫情。哈兰救援计划稳定地为生存于这座城市内的幸存者投放物资。黑镜集团坚信,对待病毒应该采取更为激进的心动。但问题是,城中是否如黑镜集团坚称的一样,已经没有未感染病毒的幸存者了呢?如果真是如此,黑镜武装部门会如他们所说的一样,用消灭一整个城市的方法彻底根除哈兰病毒,这样真的可以一劳永逸吗?无论如何,有一件事可以确认,那就是留给哈兰这座城市的时间不多了....
  • 巅峰之武道无双

    巅峰之武道无双

    懦弱、胆小、霸凌是我经常遇见的,为了改变我努力习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与毅力共存知行合一。做一件事要认认真真的去完成,你要做到一往无前,不畏艰险打破一切困难!且看怂包少年偶得系统开启武学之路拳震八方,成就无双威名!
  • 云上挽鲸歌

    云上挽鲸歌

    在云端坐下,听云和着风律动;随风到人间烟火中;体验世上行色匆匆。
  • 归成晓别

    归成晓别

    从小生活在离婚家庭的周器宇,在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后,与父亲谈话,忍受不了,自刎而死,可似乎又没有死,而是来到了仙妖大陆,为了振兴家族........
  • 都市之仙尊转生

    都市之仙尊转生

    都市迷雾,都市的绿酒红灯,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一面,随着楚凌霄的转生,各路武者,散修以及修真门派都涌出水面,姐姐的奇怪男友,柳茹萍的公司危机,苏清苑的家族联姻,各种冲突,且看他如何处理。
  • 满级玄学大佬在八零修道观

    满级玄学大佬在八零修道观

    玄素九惊才绝艳,名震玄门,为救苍生身死道消,一睁眼到了三百年后的师门。死里逃生,从祖宗变徒孙,还得管第N代徒孙叫爹!辈分上不如意,她就只能拼事业了,重修道观的使命她一力承担,在此之前能先填饱肚子不?她道术精湛,法力无边,还有个天生锦鲤命的俊俏小郎君来帮忙,道观在手,天下我有!
  • 许之以安

    许之以安

    琼玉从小便生长于风月之中,因自幼便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被老鸨倾力培养,逐渐能歌善舞,成了远近闻名的花魁。皇帝罗缪桉微服私访之时,,老鸨正好在拍卖琼玉的初次,罗缪桉见琼玉生的美貌,一夜春宵之后,便将琼玉带回宫中,封为答应,开启了琼玉的后宫生活……
  • 灵宝堂

    灵宝堂

    这是一个关于各种宝物以及对应宝物的虫蛊,帮助形形色色的人找到属于他们的价值、帮他们处理人生遇到的问题的一个故事。生旦净末丑酸甜苦辣咸灵宝清其眼蛊虫净其心十二一轮回人世忧可解
  • 美强惨男二他病得不轻

    美强惨男二他病得不轻

    宋昭宁身为一方天道,她本不该插手其他世界的事情,奈何,人时空局局长亲自求到了门口,外加她本身也好奇这个世界的不同之处,从此便踏上了一条拯救黑化男二的不归之路,当她以为男二不会再黑化准备离开时,当晚她真像了。楚辰安的一生本昏暗无光,他从未想过,原来自己也会有被偏爱的一天,也会有人告诉他“裂缝又如何,万物皆有裂缝,那是光照进来的方向,所以,在大胆在裂缝上追寻光”他贪恋这抹光,渴望独占,却又生生忍住,直到他的光告诉他,她要离开了,楚辰安知道新一轮的噩梦开始了。宋昭宁墨发垂散仅着一件半散的白色里衣,无力得靠在楚辰安的怀中,露出了被他刻满龙纹的背部,双腿垂落,脚腕间是由那人亲手打造的困神铃,泛着晶莹的浅蓝色,玉质温润,可她的心里只有无尽的寒意。“昭宁,是否只有这样,你才不会离开”他眼角带着淡淡的红色,丝毫不掩藏眼中的疯狂。楚辰安好像彻底黑化了,宋昭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