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百朵莲花耀海空,笑留佛史韵无穷。
潮推洞暖云扶泪,雪涌寺寒普济钟。
佛古尚能施法雨,庵深竟多隐豪风。
山当曲处藏珍宝,驱虏三英上九重。
中国有四大佛教名山,九华山供奉地藏,峨嵋山供奉普贤,五台山供奉文殊,普陀山供奉观音。四山中风景首推普陀山,普陀山洞幽岩奇,古刹琳宫,云烟缥缈,洪波浩渺,有“蓬来仙境”、“海天佛国”之称。古人曾言:“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观音从印度传到中国,又如何到普陀山去?原来康武宗会昌元年,日本高僧惠萼朝拜五台山时得到观音金像一尊,这观音金像也就一尺见长,却是一件无价之宝。传说这尊观音金像是释伽牟尼的大弟子亲手炼制,后来碾转传到中国。康宣宗大中十二年,惠萼和尚带着观音圣像由明册(即今宁波)航海准备回国,去日本教公百姓。船只途经普陀海面,惠萼归心似箭,希望早抵达日本。当到达普陀山东面的新罗礁时,突然海面上出现了数百朵铁莲花。这些铁莲花千姿百态,十分壮观,顿进挡住了惠萼和尚的去路。虽经不断努力,但铁莲花仍然此起彼伏,顶起船头,惊涛骇浪滚滚而来。就在此时,惠萼和尚心领神会,感到观音不肯离开中国去日本。于是就祈祷说:“使我国众生无缘见佛,当以所向建立精舍”。祈祷刚毕,铁莲花就隐隐退去,海面又复平静。当下惠萼和尚吩咐将船驶至普陀山东南的潮音洞下。当时,有一个张姓土著居民亲眼目睹此事,就和惠萼一起将自己住房建成“不肯去观音院”。从此以后,普陀山遂成供奉观音的佛地,开创佛教寺院之始,这一佛教佳话也遐迩世界。八百年以后,这一观音圣像导致了一场残酷的战争。
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荷兰殖民主义者突然侵占普陀山,传说战争的原因与企图盗取观世音菩萨金像有关。当时除普济寺、法雨寺等主要殿宇外,其余寺院均被烧毁,藏在普陀山的国宝观音圣像不知下落……康熙二十五年,定海总兵蓝理率部抵御外寇,进兵普陀山南端的南天门,蓝理率兵挺进这海天佛国,一为驱逐外寇,二为寻觅国宝,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普陀山初春的夜,梦一般的美。除了澎湃的海潮撞击岩壁的声音外,从东南角的潮音洞里传出铁锹挖地的声音。洞内烛火通明。三个荷兰兵在小队长拉雷的指挥下已挖地五尺,但是仍然没有见到观音圣像的踪迹。拉雷吐吐口水,嘟囔道:“那老和尚又在欺弄我们,我去找他算帐。”说着出洞去了。三个荷兰兵挖得累了,见小队长走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喝起酒来。一个胖胖的荷兰兵骂道:“黑夜也睡不了安生觉,唉!”说着,咕嘟嘟一连喝了几大口酒。一个黄板牙的荷兰兵踉踉跄跄站起来,打了一个哈欠,往洞壁上一靠,抄起一柄洋刀在壁上磕了几磕,顿时眼里露出贪婪的光芒。“这洞壁是空心的,宝贝在这里!”说着,抄起一柄斧头在那壁上砍起来。那两个荷兰兵闻听也凑了上来。一忽儿,只听“呼啦啦”一阵乱响,露出一个窟窿。紧接着有三支暗镖射出来,那持斧的荷兰兵应声而倒,另外两个荷兰兵惊得后退了几步。隔了一会儿,他们见窟窿内毫无动静,就又围到窟窿前,胖胖的荷兰兵一手持烛,一手持洋刀抢先钻了进去。原来这是一个暗穴,有十尺长,四尺宽,有一个石棺。他掀开棺盖,只见有一具木乃伊,那木乃伊眼睛目光如电,亮光一闪,眼复合上。荷兰兵惊得后退了两步,稍稍定神又扑上来。那木乃伊脚下有一锦匣,荷兰兵惊喜地捧了出来,掀开了看,里面一座观音金像烁烁闪光。他抱着锦匣快步钻了出来,不小心绊在尸首上。他爬起来一看,不知何时,他的另一个同伴脑袋被齐齐割掉。荷兰兵吓得怪叫一声,疾步朝洞外跑去。这时,只见一个红衣少女“唰”地从洞前一株大樟树上跳下!白光一闪,那荷兰兵连离都没哼一声就倒下了,少女拿起锦匣转眼即逝。
等拉雷队长带着十几个荷兰兵押着普济寺潮音法师来到潮音洞内时,只见地上横着三具尸首,暗穴中的木乃伊也不知去向。拉雷把此事报告了荷兰驻岛部队司令伊多将军,伊多大怒,命令士兵全岛搜捕;普陀山顿时烟火弥漫,寺庙名胜又被毁坏,一些土著居民被害,那件奇珍异宝却不见踪影。
却说普济寺横遭这次洗劫,毁坏更加惨重。这座名刹由宋神宗钦命所建,曾赐名“宝陀观音寺”。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扩充寺宇,赐额“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前有御碑亭、海印池、八角亭等名胜;寺内有大圆通殿、天王殿、藏经楼等。潮音法师就住在圆通殿后的西厢房里。经过多日的折磨,八十三岁的潮音法师已疼惫不堪,形容憔悴。这日晚上,他正在房内吟诗:“直为探奇过上方,居然台殿水中央。到知海岸临孤绝,遥望瀛洲亦渺茫。石洞寒潮鸣梵呗,竹林明月放圆光。鲸波一洗烽烟息,仰见慈云遍入荒”。忽然,他见窗前有个身影一闪,于是喝问:“外面何人?门”吱扭一声开了一道缝,一个少女一身白素,娇容妩媚,闪了进来。她身背龙凤双剑,两目炯炯发光。少女向法师跪拜道:我是大清定海总兵蓝理的女儿蓝若若,奉爹爹之命前来打探观音圣像的下落。爹爹说您知道宝物的底细,生怕宝物落入外寇之手,特派我来寻宝。法师微合双眼,又打量了少女一番,问道:你若是蓝总兵的千金,有何见证?少女从怀内摸出一支大清令箭递给法师。法师看了,容颜大悦,趋身问道:你爹爹可好?
少女点点头,“爹爹率兵驻扎南天门,正准备兴兵进剿贼寇。普陀山光复指日可待,法师受苦了”。法师侧耳听了听,低声对蓝若若道:“这宝物的底细只有普济寺的历任法师和惠萼法师当年好友张之祥的后代知道,那宝物一直藏在潮音洞西壁内”。若若听了,拔腿欲走。法师急忙摆手道:“姑娘,不要急。前日晚上那宝物被外寇发现,后来又不知去向”。接着,潮音法师把在潮音洞要所见的情形叙了一遍。若若听了,紧锁眉头,问道:“那张之祥的后人如今在哪里?”法师答道:“现在只剩下一位叫张婷婷的姑娘,年龄与你相仿,她家一直住在‘不去观音院’内。二十一年前,当荷兰毛子占岛时,婷婷的父亲张鸿义率领全岛居民抵御外寇英勇战死,仅有一岁的张婷婷由他父亲的好友吴小坡携带逃到北京,至今没有音讯……”正说着,只听屋顶瓦响,法师骇然变色,“不好,有人偷听”。若若抽出双剑,飞步跨出门外。只见屋顶上有七八个人影晃动,溶溶月下,刀光闪烁。若若寻思已被荷兰兵包围,不愿恋战,朝后殿退去。刚跑到藏经楼左侧,只听一声口哨,楼后涌出大批荷兰兵,拉雷队长扬着洋刀叫嚷道:“不要放走她!”若若定定神,在敌群中横剑驰骋。她一双龙凤剑上下翻飞,几名荷兰兵应声倒地。无奈荷兰兵越围越多,战了多时,若若已香汗淋漓,气力渐渐不支。这时,只见那藏经楼上有人高声叫道:“观音圣像在此”。接着几支飞镖疾射下来,两名荷兰兵倒地身亡。若若趁此空隙,一招“清流穿鱼”,冲出血阵,越过颓墙残壁,乘夜色遁去。
夜色中若若未辨南北,竟往北逃来。行了一段路程,看见前面有一个尼庵,走近一瞧,只见门额书有“杨枝庵”三个金黄小字。她听身后隐约有杂沓的脚步声,忙闪进来。穿过幽静的庭院,有一个大殿,殿内冷清,只有香烟缭绕。若若绕到殿后,只见中央有一座高一丈的石刻观音像,观音手执柳枝,形象栩栩如生,这石刻像是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有一个青年尼姑正跪在那里念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眼观无尽,耳听何穷。唯一音之妙,入广慈渡于环中”。
若若见那尼姑眉清目秀,面容娇美,婀娜绰约,青衣裹素,皎皎月下,更显得玲珑动人,不觉生出几分怜惜之意。心想:“这么一个秀美的妙龄女子,为何看破红尘,遁入佛门之中,真是难解”。这时门外脚步声已近,情势危急,若若走到那尼姑面前,刚要打揖;只见尼姑已缓缓站起来,默默地来到后院西北角一座雕满铭文的古钟前。若若见这古钟有两米多高,青铜铸成,少说也有几百斤重。只见尼姑轻轻运气,用纤纤玉手一扒钟底,那钟竟掀起有二尺,尼姑朝蓝若若嫣然一笑。若若会意,忙钻了进去。尼姑抽手,那钟又复原状。
若若躲在钟里,心想:“这尼姑决不是平凡之人,定有一番来历”。这时外面又传来那尼姑的吟声:“斩断尘缘佛洞开,祥云一朵踏歌来。风声书雨犹存耳,猛忆国门哀几回?”紧接着一阵吆喝声传来:“花姑子,你有没有看见一个女贼跑到这里来了?”尼姑沉默不语。一个荷兰兵说:“明明看见她钻到这庙里来了,快搜!”接着,传来一阵“劈劈啪啪”乱翻东西的声音。几个荷兰兵围到钟前,用洋刀乱戳钟壁。“会不会藏在这钟里?”他们一齐推钟,可是那钟纹丝不动。一个荷兰兵道:“大钟这么沉,她不会藏到这里。可能是朝前头跑了,快追!”脚步声渐渐消失了。
一会儿,若若听到尼姑那轻柔的声音:“他们走了,快出来吧”。钟被掀开,若若揉揉眼睛,一伏身钻了出来。她朝尼姑打个揖道:“多谢师傅搭救,我是大清定海总兵蓝理之女,只因来此寻找观音圣像,以防外寇掠走,所以遭此厄难。借问师傅法名,何时到此出家,如此兵荒马乱,为何孤身一人独守空庙,不去内地避难?”尼姑面容冷若冰霜,徐徐道:“本僧法名东林,七年前在九华山出家为尼,三年后来此栖身……”若若见她又沉默不语,知她有委屈不愿吐露,也不追问,于是道:“我告辞了”。说着举步欲走。尼姑上前拦道:“外面荷兰毛子已经戒严,非常危险,你不如在庵中暂避几日,再作打算,此处偏居一隅,你尽管放心”。若若见她言辞恳切答允了。接着随她走进东厢房,房内布置雅素,案上放着几撂经卷,有一“深山书院”盆景,盆景内竹影潇潇,流水潺潺,曲雅静谧。若若刚坐定,东林尼姑把一杯暖茶递给她。二人叙了一会儿,若若见她谈天道地,评古论今,颇有灼见,甚为惊奇,叙到二更时分,尼姑安顿若若睡了,自己也回房去了。
到三更时分,若若只觉脖子前有一阵凉气袭来。她猛地睁开惺忪的双眼,只见一柄亮闪闪的洋刀横在脖上,一个魁梧的荷兰毛子正龇牙袭嘴,一股酒气扑来。“花尼姑,陪我玩玩”。他说着就把脸凑过来。原来刚才闯庙的这个荷兰毛子是拉雷队长,他见东林尼姑有几分姿色,顿生邪心,约了一个同伴趁夜深人静,离开兵营,悄悄潜入庵中;他把正在熟睡的蓝若若当成了东林尼姑。
此时,若若热血沸腾,心“怦怦”跳得象兔子乱撞,她把脸扭到一边。就在这时,只听“扑通”一声,那拦雷队长一个趔趄扑在蓝若若身上,几滴血溅在若若的脸上;若若趁势一推,推开刀锋。只见东要尼姑手持一柄风月宝剑威风凛凛地出现在面前。“快走,方才一个荷兰毛子逃走了,他们的大批人马,就要来了!”说着,拉起若若疾步出门。
二人往东跑了一程,来到一洞。这洞在青鼓山下,洞高三四十丈,崖前架石台,台下石壁峻峭,中劈一缝,颇为幽深。洞内怪石交错,潮水惊拍,听了悚然。尼姑拉若若走到洞的深处,只见曲折通海,海水不时涌入洞内。尼姑问:“你会游泳吗?”若若点点头。尼姑盘膝而坐道:“如果荷兰毛子追到洞内,咱们可从海上逃走”。这时,又有一股海浪涌进洞内,惊涛拍壁,其声如雷贯耳,若若打了一个寒噤。尼姑道:这洞民梵音洞,真是神工鬼斧,构筑奇特,实为天地的杰作。有诗说:水石搏激无昼夜,不断轰雷成古今若若也坐在巨石上,问道:你满腹诗书,一身书香,一定是书香门弟,礼仪之家,你能否讲讲身世……尼姑听了,长叹一声,深情地望着汪洋大海,神情忧郁。
“就从我爷爷高攀龙讲起吧……”原来东林尼姑是明朝末年东林党领袖高攀龙的孙女。高攀龙和顾宪成两位才子因愤世嫉俗,不满宦官头子魏忠贤独断专行,主办东林书院;云集热血书生引经据典,抨击朝政,结果被明**残酷镇压。高攀龙和顾宪成血染街市,英勇就义。高攀龙的儿子高蔚然夫妇逃到九华山上隐居;以后生下一女,取名高倩倩。倩倩长大成人,父母已相继去世。后来倩倩拜九华山松竹庵慈音老尼为师,学了一身武艺,在慈音老尼的影响下也削发为尼,四年前她拜别师父来到普陀山。
两个人一直叙到天明,第二日轮流睡了一觉。倩倩欲回九华山,但见若若寻宝志坚,决定助她一臂之力,若若提议晚上再到潮音洞走一遭,去探虚实,倩倩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晚上,两人悄悄潜出梵音洞,往南穿过“千步沙”和“百步沙”碾转来到潮音洞。潮音洞耸起在沙岩之中,两个人举步入洞,只听得惊涛荡耳,其势惊魂悸魄。原来这潮音洞几日来涌进不少海水,不能容足,只能立于通空处俯视。
两人只得往而而来,走进“不肯去观音院”,院内杂草狼藉,院墙倾颓,空无一人。忽闻前面紫竹林里飘来一股异香。两人轻步出门入林,只见紫竹林深处,有一位红衣少女正在一个土丘前顶礼膜拜。那红衣少女听到脚步声,扔掉香独,“唰”地拔出身后的麒麟宝剑。若若见状不妙,拔出龙凤双剑,倩倩也拔出风月宝剑绕到红衣少女的左侧。那红衣少女莲脸生春,一双杏眼滴滴溜乱转,在若若的脸上审视良久,问道:“你可是定海总兵蓝大人的爱女?”若若眨巴眨巴眼睛道:“你怎么知道?”红衣少女道:前日我在普济寺偷听了你和潮音法师的对话。若若喜道:噢,原来你就是我的救命恩人,你是何人?为何夜半在此烧香?红衣少女道:我叫张婷婷,是日本高僧惠萼法师好友张之祥的后人。若若喜得扑上前道:那观音圣像现在何处?婷婷带若若和倩倩穿过紫竹林,来到紫竹林禅院后的一座石碑前。那石碑高有五尺,婷婷一掌击倒石碑,在碑座下挖有三尺深,露出一个锦匣。若若打开锦匣,里面正是那尊观世音菩萨金像。原来自从普陀山沦陷,婷婷的父亲张鸿义遇害后,婷婷由渔民吴小坡带到浙江雁荡山,以后来到北京,随戚继光后代学习戚家拳和剑术。婷婷长大后决心回岛护宝杀贼,一年前便孤身潜回普陀山。那日晚上,正当荷兰兵在潮音洞内发现观音圣像和慧萼法师的遗体时,婷婷正在附近,她先后击毙剩下的两个荷兰兵,把观音圣像转移到紫竹林禅院后的石碑下,又把慧萼法师的遗体安葬在竹林中。
天已四更,倩倩催促道:“天快亮了,咱们快走!”婷婷看看天色,“咱们先到南天门蓝大人那里,然后再渡海到内地”。若若脱了白衫,裹了锦匣,牢牢系在身后,三人往南迤逶而来。
穿过金沙地,只见前面一溜儿人影。婷婷叫声:“不好,撞见荷兰毛子了!”三人“唰”地拔剑在手。那是一支荷兰兵巡逻队,他们发现了三个少女,手举洋刀“哇哇”叫着围了上来。
这一场厮杀。若若手舞龙凤双剑,一招先杀倒一个荷兰兵。婷婷挥动麒麟宝剑,左招“大鹏展翅”,右招“凤凰点头”,“呼呼”撩倒了两个荷兰兵。倩倩手擎风月宝剑,一招“野马分鬃”,又一招“太公钓鱼”,也劈倒两个荷兰兵。不到一袋烟功夫,这伙荷兰兵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三姐妹莞尔一笑,又朝南走来。走了一会儿,前面又出现一彪人马。倩倩笑道:“又有腥气来了”。若若踮着脚尖,手遮远眺,惊喜地叫道:“是我们的军队!你们看,那是黄龙旗!”婷婷和倩倩也看清了士兵高举的黄龙旗,那旗在海风吹拂下“呼啦啦”地飘……
清兵巡逻队雄赳赳地走了过来。若若从怀中掏出父亲的令箭递给那带队的头目,头目看过令箭,微笑着放他们过去。
又走了一程,天已大亮,南天门孤悬海边,遥遥在望。门内群岩耸秀,岩顶无数黄龙旗飒飒飘动。红日东升,万象更新,普陀山青树绿屿,生气盎然。早春的“吹面不塞杨柳风”,给人以苏醒和振奋的感觉。远远海湾,渔舟竞驶,鸥鸟群集,银波涌日,金霞缕缕。若若拢了拢飘散的秀发,忽然问婷婷:“当年惠萼法师手捧观音圣像,乘船途经普陀海面,遇到的数百朵铁莲花究竟是什么呢?”婷婷听了,俏皮地撅起樱桃般的小嘴,脸颊泛起两口笑:“那哪是什么铁莲花,是一群海豚啊!因为海豚的肤色象铁的颜色,头尾又能跃出海面,而且感情丰富;当伙伴受惊时,群豚奔聚,舍命相救,久久不散。惠萼和尚当时年老昏花,误把海豚当成了铁莲花,还以为是观世音菩萨的佛意呢……”
三个少女都发出银铃般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