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长缨在手”
萧逸
改革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蓦然惊首,人间换了春红。万紫千红取代了昔日的黯淡穹苍,如今的中国,真的让人刮目相看了。
任何情况下,文艺永远是一支尖兵,应该走在时代的最前端。当作家们不再沉默而拿起笔来的时候,我们的国家社会才真正地开明而有希望。为此,我感到极度鼓舞和深深期盼。
在传统的文学境界里,武侠小说一直就举足轻重地占据着重要地位,实为广大读者群众所喜爱阅读,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人们喜爱它,当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这里且不去谈它。其实任何类型的小说都是一样的——“好的就是文学,坏的便是糟糠”,这是一条铁的定律。那么,也就没有必要独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来审视武侠小说了。
“武侠”二字,应该有个正确的定义诠释:“武”——尚武的精神,“侠”——伟大的同情。一部好的武侠小说,是应该在这样的一个范畴之内尽情创作与发挥,舍此之外,便不足为取了。
张宝瑞先生隔海电传书函,并快邮寄来了他的大作数种。时间仓促,我只得快目浏览一遍,却已不忍释卷,趣味盎然。大体而言,他的小说情真意实,质朴无华。书中人物、门派、掌故之交代,多为确有其人,果有其门,真有其事。读来备感亲切,易古而今,真仿佛四邻周遭发生之事,不失为武侠小说别开生面之作。这样为保留中华武学文化菁英的执著热情,诚是不易而难能可贵。
三十余年的长期专业写作,使我体验和认知到这一类型小说创新之不易。时代在进步,社会也在进步,小说文艺既为时代之尖兵,便非得超越前进不可。“武侠小说”这一条未来的创作之路,还长得很。“今日长缨在手”,焉容你稍事清闲!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拭目张君作如是观。
书不尽言,是为之序。
一九九三年秋·美国洛杉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