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华歆弑了伏后,并戳伏氏家族,然后复报曹操,操当然心喜,录为首功,寻且表歆为军师。说起华歆履历,本来是有些名望,曾与北海人管宁邴原,为同学友,时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但歆佯为高尚,阴实贪。宁尝在园种蔬,锄地见金,掉头不顾,歆却在旁拾视,然后掷下。宁见歆如此举措,已怀鄙薄。一日同坐观书,闻户外有车马声,宁不为所动,独歆弃书出观,自是宁与歆割席,不复与友;后来宁庐居山谷,终身不仕。邴原虽由曹操辟召,入为丞相征事,但仍闭门自守,非公事不出,两人志趣,俱有足称。惟歆得为豫章太守,已归服孙吴,嗣复得曹操征命,往投许都,参司空军事。荀死后,竟代为尚书令,竭诚事操,居然为虎作伥,弑起皇后来了。比操尤恶。惟献帝自伏后死后,悲怀未释,操却进言道:“臣女已并邀宠御,次女最贤,可立为中宫。”献帝无奈,遂于建安二十年正月,册立曹贵人节为皇后。百官因是魏公操女儿,格外谀颂,且并至魏公府中拜贺,自不消说。只难为了曹操长女,名为阿姊,却要向妹子朝参。操复起兵西征,命夏侯渊张为先锋,自率诸将为后应,往图汉中。张鲁闻报,忙与弟张卫商议,鲁谓操兵势大,不如出降;独卫以为汉中险阻,可以拒操,遂号召兵马,据守阳平关。关在丛山峻岭中,却是天然险要,居然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形势。操连攻旬月,竟不能下,欲引兵退归。西曹掾郭谌入帐谏阻,略言:“鲁兄弟同守异心,必有内变,不如缓待时机,总可得志。”操却想出一计,扬言退军,拔寨齐起。张卫闻得操兵引回,即出关追击,哪知行至半途,突有野鹿数千头,掩入卫军,卫军自相惊溃,阵势遂乱。不意操将后军变做前军,蜂拥杀来,卫如何抵挡?当即奔回。操兵复乘胜进逼,四面围攻,守兵已无斗志,纷纷遁去,卫亦只好夜走,与张鲁窜入巴中。鲁临行时,左右请尽毁仓库,免为敌资,鲁独慨然道:“我本欲归命国家,只苦意不得达,今不得已出奔巴中,仓廪府库,应归国有,奈何毁去?”当下一律封藏,方才西走。操既入阳平关,一路无阻,直抵南郑,见鲁封库自去,料有降意,便遣人慰谕张鲁,叫他前来投诚,不失侯封。鲁复书愿降,操便派吏往迎,待以客礼,拜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鲁五子及部将阎圃等,亦各得封爵,还有马超遗将庞德,也降操受封。操乃令鲁就国,留夏侯渊张,同守汉中,即日下令班师。主簿司马懿献议道:“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尚未归心,今公已得汉中,益州必然震动,若乘胜进攻,定致瓦解,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应失时哩。”操笑答道:“人生苦不知足,既得陇,还望蜀么?”遂不听懿言,起行还邺。即此可见懿之贪狡更过于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大明英雄录
主人公季云自小家中出现变故,为丐帮帮主萧天朗所救。得华山派掌门人教养成人,长大后在江湖中结识了智凌大师几位好友,在乱世之中排解江湖上的纷争,同时数次抗击倭寇。江湖名侠慕容诚之子慕容冲在机缘巧合之下撞见正教中人和明教仇杀,为扬名冒认是自己为民除害,不想却因此被明教中人上门寻仇,父母双亡。他死里逃生之后,却无意中习得明教武功,开始报仇。江南名医楚越华自幼在父亲逼迫之下学医,而他却一直苦恼,不过却也因此得以达到自己理想,更是因此才得以携手一生所爱。而我国抗倭名将俞大猷,战功赫赫却一直因为个性的原因始终不受重用。但俞将军却能抛开心中私怨,一直以国家人民利益为重,坚持奋战。这本书想表达的一个主题就是‘选择’,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一个人究竟该怎么去做。同时用几个主人公的经历去表达人生的几种境遇。有的是‘完美’有的是‘遗憾’,有的是‘可遇不可求’,有的是‘坚持’。城宝图密码之五仙传奇
记载了羊城已经尘封了千年秘笈和宝物的《城宝图密码》,在即将被公开之际,遭不明势力干预和企图独吞。误打误撞获得线索的少男少女们,能否解开谜题,保全财宝,成就一段传奇佳话?